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籍族”文档名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海斌 舒建兰 杨茉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7,共5页
"籍族"文档名词是指共同含有单音词"籍"的文档名词,包括典籍、载籍、户籍、册籍、图籍、黄籍、籍帐、法籍、籍图等,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档名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籍族"文档名词中的名词数量相对较少,... "籍族"文档名词是指共同含有单音词"籍"的文档名词,包括典籍、载籍、户籍、册籍、图籍、黄籍、籍帐、法籍、籍图等,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档名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籍族"文档名词中的名词数量相对较少,使用频次很低,并呈波浪式的发展规律。根据"籍族"文档名词所固有的涵义特征可将其分为通用性文档名词和专指性文档名词两大类,它们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籍族 文档名词
下载PDF
族籍变更与民族文化认同——以恩施州的侗族乡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祝方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7-21,共5页
我国的民族识别经过了四个阶段,其中"文革"后的民族识别、重建工作是其第四阶段。在这个阶段,地方政府依据村民族籍可变更的政策,更改了村民的族籍。族籍变更初期,由于民族文化集体记忆的碎片化,以及村民还处在追求基本的生... 我国的民族识别经过了四个阶段,其中"文革"后的民族识别、重建工作是其第四阶段。在这个阶段,地方政府依据村民族籍可变更的政策,更改了村民的族籍。族籍变更初期,由于民族文化集体记忆的碎片化,以及村民还处在追求基本的生存需要阶段,因此民族文化认同较弱。21世纪,当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渗透到经济领域时,民族文化便成了人们休闲消费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侗族乡尝试利用侗族文化来发展乡村旅游。在政府主导、大众媒介广泛宣传下,枫村自觉接受重构了的侗族文化符号,为村民建构了集体记忆;在与外来游人的互动中逐渐产生了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更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族籍变更与民族身份认同——基于潘家湾土家族乡的人类学考察
3
作者 谭晓静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6,共4页
族籍被界定为个人与某民族的一种隶属关系。民族识别给每一个公民赋予了民族成分,20世纪80年代民族成分的恢复与更正,使族籍在一定原则下得以变更。潘湾土家族获得了少数民族身份,但并未强化其文化认同。而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成立,促进了... 族籍被界定为个人与某民族的一种隶属关系。民族识别给每一个公民赋予了民族成分,20世纪80年代民族成分的恢复与更正,使族籍在一定原则下得以变更。潘湾土家族获得了少数民族身份,但并未强化其文化认同。而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成立,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更 身份认同 潘家湾
下载PDF
我国的民族成份政策与少数民族的族籍权益保障
4
作者 陆平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8,324-325,共13页
族籍权益在公法层面是指基于特定民族身份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族籍权益对于维持群体特征与实现认同,构建和谐社会政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族籍权益主要基于民族成份政策产生,并成为少数民族成员据以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重要手段... 族籍权益在公法层面是指基于特定民族身份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族籍权益对于维持群体特征与实现认同,构建和谐社会政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族籍权益主要基于民族成份政策产生,并成为少数民族成员据以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重要手段。转型时期我国的民族成份政策面临着复杂的实施环境,日渐增多的通过更改民族成份以享受更多利益的趋利现象,客观上使实施民族成份政策与保障少数民族族籍权益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张力,进而使民族成份政策面临挑战。当前,加强族籍权益立法,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趋利倾向,推进民族成份事务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应该成为完善我国民族成份政策,保障少数民族族籍权益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份政策 权益 少数民权益 事务管理
下载PDF
再论海瑞族籍问题
5
作者 王献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由于史料的奇缺,我们目前断定海瑞是回族,也仅是从各方面的推测,不能说是十分的肯定,故此一直有争议。文章认为:海瑞是回族,但应是已经汉化了的回族,并从《海氏族谱》入手,对此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同时对质疑海瑞是回族的各种理由进... 由于史料的奇缺,我们目前断定海瑞是回族,也仅是从各方面的推测,不能说是十分的肯定,故此一直有争议。文章认为:海瑞是回族,但应是已经汉化了的回族,并从《海氏族谱》入手,对此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同时对质疑海瑞是回族的各种理由进行了辩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瑞 海答儿
下载PDF
清代安徽布政使、按察使族籍考--《清代职官年表》考订 被引量:4
6
作者 徐雪梅 佟大群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人主中原的王朝,其官员任用政策上的民族倾向性不可避免,特别是在地方官的任用上,表现尤其突出。清初人士储方庆即曾指出:“督抚大臣则多寄于满人,而汉人十无二三。”现实情况是否真的如此普遍与严重?故而考察清...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人主中原的王朝,其官员任用政策上的民族倾向性不可避免,特别是在地方官的任用上,表现尤其突出。清初人士储方庆即曾指出:“督抚大臣则多寄于满人,而汉人十无二三。”现实情况是否真的如此普遍与严重?故而考察清代官员的族籍问题,不仅对于澄清该问题,而且对于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清朝统治者的任官策略、民族政策,乃至对于推进清代地方社会研究的深人均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布政使 安徽 考订 年表 职官 政策
下载PDF
杜蒙“站人”族籍考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洪明 姜希俊 《大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站人" 清代 边防驿站 民俗
下载PDF
清代浙江布政使族籍考论
8
作者 张义俊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清代缙绅录集成》等史料,就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所载清代浙江布政使族籍予以勘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清代浙江布政使的选任特点。
关键词 浙江 布政使
下载PDF
《清代职官年表》清代广东布政使、按察使族籍勘补
9
作者 余小芬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9-20,共2页
钱实甫先生的《清代职官年表》是研究清史的重要文献之一,但受各种条件所限,其中仍存在着误缺之处。笔者意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史料,对《清代职官年表》中所记载的清代广东布政使、按察使族籍进行勘核和补订。
关键词 清代职官年表 广东 布政使 按察使
下载PDF
清代江西布政使、按察使族籍考——《清代职官年表》考订
10
作者 张义俊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文章依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清代缙绅录集成》以及各种方志等史料就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所记的江西布政使、按察使的族籍予以全面考订,以期有裨于江西区域社会史的研究。
关键词 《清代职官年表》 江西 布政使 按察使
下载PDF
泰不华传略与族籍考正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叔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3-58,共6页
泰不华(1304——1352,即元成宗大德八年至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为元代(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灭宋统一全国起,到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亡于明朝止,共八十九年)后期甚有作为的一位良官贤臣。 他一生接受汉族文化甚深且广,为官刚正清廉,敏于政事,... 泰不华(1304——1352,即元成宗大德八年至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为元代(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灭宋统一全国起,到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亡于明朝止,共八十九年)后期甚有作为的一位良官贤臣。 他一生接受汉族文化甚深且广,为官刚正清廉,敏于政事,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文教事业,爱交汉族士林,于文学、史学、诗歌创作、书画造诣,无不精深,为当世与后世所称道。 《元史》、《元史新编》、《元史类编》、《蒙兀儿史记》、《新元史》等史籍中均有他的专传,内容基本相同。其他不少史书、文籍、如《续资治通鉴》卷207《元纪》,他的许多友人的诗文酬唱等,也多记载他的一些活动。兹根据上列各种资料,考正他的一生经历与所属族别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不华 元代 文化 生平
全文增补中
清代云南布政使、按察使族籍考——《清代职官年表》勘误
12
作者 李晋臣 《邢台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3-45,共3页
满清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用人政策存在着明显的满汉差异。这种满汉差异亦体现在对布政使、按察使的任用上,因此对清代地方官员族籍进行勘误,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而且对于地方史的研究当有裨益。
关键词 满汉差异 布政使 按察使 考订
下载PDF
清末中央主要部门官员群体的族籍结构——基于数据的考察
13
作者 王卫 《近代史学刊》 2022年第1期26-49,308,309,共26页
本文以清代《缙绅录》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对清末中央主要部门官员群体的族籍结构进行考察。具体主要从整体上、分部门、分职位类别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考察发现,随着时间的演进,清末中央主要部门官员群体,在总体数量上旗籍官员所占比... 本文以清代《缙绅录》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对清末中央主要部门官员群体的族籍结构进行考察。具体主要从整体上、分部门、分职位类别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考察发现,随着时间的演进,清末中央主要部门官员群体,在总体数量上旗籍官员所占比重由优势最终变为劣势,个别部门中民籍官员所占比重持续占据优势,民籍在中级以上官员群体中所占比重最终转为优势。这种量变发生的重要结果,是清王朝统治基础的严重削弱,以至于成为其最终垮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中央主要部门 官员群体 结构
下载PDF
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伸——以粤东蓝屋畲族村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谌华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19,共6页
通过田野访谈资料再现粤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畲族村在1980年代申报民族成份变更的具体过程,展现蓝屋畲族村原有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族籍变更后畲族文化与认同的建构过程,说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展特点。
关键词 群认同
下载PDF
抗战期间的满族作家端木蕻良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纪新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20世纪30年代初,东北地区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国难乡仇当头,满族青年作家群挺身而起,脱颖文坛,为祖国为民族庄严写作。端木蕻良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家。《科尔沁旗草原》在同时期的中国文学格局中,卓尔不群,不单有着囊括宏大叙事的史诗... 20世纪30年代初,东北地区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国难乡仇当头,满族青年作家群挺身而起,脱颖文坛,为祖国为民族庄严写作。端木蕻良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家。《科尔沁旗草原》在同时期的中国文学格局中,卓尔不群,不单有着囊括宏大叙事的史诗性艺术品质,且于现代文坛上较早张扬起白山黑水的雄浑文风。在中国多民族文学队伍中,端木蕻良的族籍身份问题值得关注,其早期创作透露自己具有双重血统,晚年又明白无误地把自己归入满族作家群体,证实了在身份抉择上面的主观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期间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 身份
下载PDF
公民民族成份确认原则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曲衍东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87,共3页
民族认同感经过法律的确认,形成了制度意义上的公民民族成份,学理上称为族籍。族籍确认权具有国家权力属性,多重原则的轻重异位、次序颠倒造成了我国公民族籍登记中诸多问题。如能重构民族成份的法律概念,构建多元的登记体系辅之以更为... 民族认同感经过法律的确认,形成了制度意义上的公民民族成份,学理上称为族籍。族籍确认权具有国家权力属性,多重原则的轻重异位、次序颠倒造成了我国公民族籍登记中诸多问题。如能重构民族成份的法律概念,构建多元的登记体系辅之以更为完善的民族优惠政策标准,则能够一定程度上纾解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份 确认 对策
下载PDF
国家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权益(一) 被引量:2
17
作者 保定召 《今日民族》 2003年第5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散杂居少数民 工作 宪法 法律保障 政治权益 宗教信仰 风俗 语言文字权益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及协调机制
18
作者 刘席宏 《神州》 2012年第08Z期4-5,共2页
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当根据创作范式为核心明确其概念,我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选择"版权保护"而不应该采取"特殊权利保护模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具有其法哲学基础,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设定独占性权利具有其正当... 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当根据创作范式为核心明确其概念,我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选择"版权保护"而不应该采取"特殊权利保护模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具有其法哲学基础,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设定独占性权利具有其正当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著作权法上"作品"的法律特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受保护的客体、权利主体、保护期限和利益平衡等方面进行特殊的制度设计,并建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信托管理和公益诉讼机制。应当在版权保护机制内建立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范式 协调机制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障碍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黎 《门窗》 2018年第20期31-31,33,共2页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也逐渐在建筑领域里发展起来,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的BIM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有效降低成本,促进资源节约,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和...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也逐渐在建筑领域里发展起来,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的BIM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有效降低成本,促进资源节约,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和稳步发展。但我国目前对于BIM的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BIM技术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在BIM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介绍,以此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 应用障碍与对策
下载PDF
从父亲老舍的满族籍和习好说起 被引量:2
20
作者 舒济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73,共17页
父亲给人的印象,身量不高(1.65米,跟我一样高),不太胖;长圆脸,黄皮肤,五官端正,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在各种场合中他穿的服装跟那个时代的一般职员、知识分子没有两样。与人说话,用深厚的男中音,晚年变成男低音和气地说着北... 父亲给人的印象,身量不高(1.65米,跟我一样高),不太胖;长圆脸,黄皮肤,五官端正,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在各种场合中他穿的服装跟那个时代的一般职员、知识分子没有两样。与人说话,用深厚的男中音,晚年变成男低音和气地说着北京话。但不贫嘴恶舌,也不油腔滑调。所有这些外部特征,让人感觉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北京人,与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人没有多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 老舍 知识分子 外部特征 中国人口 男中音 北京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