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多西紫杉醇米替福新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1
作者 袁燕 王瑛颖 +1 位作者 吕蕴麒 王浩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目的考察米替福新固体分散体中多西紫杉醇的载药、增溶和溶出行为。方法以米替福新为载体材料,通过共溶液-溶剂挥发法制备载多西紫杉醇的固体分散体,差示热分析和热重分析考察米替福新和多西紫杉醇的复合行为、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材料... 目的考察米替福新固体分散体中多西紫杉醇的载药、增溶和溶出行为。方法以米替福新为载体材料,通过共溶液-溶剂挥发法制备载多西紫杉醇的固体分散体,差示热分析和热重分析考察米替福新和多西紫杉醇的复合行为、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材料表面的复合情况,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西紫杉醇的增溶和溶出量并绘制累积释放量经时曲线。结果差示热分析-热重分析曲线和X-射线衍射图谱结果均显示随着米替福新中多西紫杉醇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曲线和图谱中米替福新的特征逐渐减少,而多西紫杉醇的特征逐渐增多。当多西紫杉醇载量为40%以下时,其能够完全被米替福新增溶,当多西紫杉醇载量在50%及以上时,只有部分多西紫杉醇能够被增溶,且增溶过程需要约2 h。结论以米替福新为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可以复合多西紫杉醇,并且可以在一定载量下对多西紫杉醇进行完全或部分增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米替福新 固体分散体 载药 增溶
下载PDF
米替福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刚 翟光喜 《中南药学》 CAS 2006年第6期454-456,共3页
关键词 米替福新 作用机制 含量测定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米替福新对常见皮肤癣菌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童中胜 段逸群 +2 位作者 王玮蓁 江萍 Sharon C.A.Chen 《华中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41-342,345,共3页
目的了解米替福新对常见皮肤癣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M38-A方案测定77株常见皮肤癣菌(含三属即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米替福新对常见皮肤癣... 目的了解米替福新对常见皮肤癣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M38-A方案测定77株常见皮肤癣菌(含三属即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米替福新对常见皮肤癣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90为1.0μg/ml,MIC几何均数为0.617μg/ml,MIC范围0.25-2.0μg/ml。结论米替福新对常见皮肤癣菌各属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体外 米替福新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皮肤癣菌
下载PDF
米替福新对耐氟康唑白念珠菌耐药性的体外逆转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永琴 应春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米替福新对临床分离耐氟康唑白念珠菌耐药性的影响,对米替福新降低白念珠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复苏实验室冻存的25株临床分离耐氟康唑白念珠菌,采用棋盘式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米替福新与氟康唑联用时的MIC,并以... 目的探讨米替福新对临床分离耐氟康唑白念珠菌耐药性的影响,对米替福新降低白念珠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复苏实验室冻存的25株临床分离耐氟康唑白念珠菌,采用棋盘式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米替福新与氟康唑联用时的MIC,并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评估药物联用的协同效果;通过RT-qPCR检测耐氟康唑白念珠菌外排泵基因CDR1和CDR2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罗丹明6G外排实验和ATP含量测定评估米替福新对外排泵活性的影响。结果米替福新和氟康唑对部分耐氟康唑白念珠菌(11株,44%)表现出协同抑菌效果,而且这部分白念珠菌均高表达外排泵基因CDR1和CDR2;米替福新不能抑制CDR1和CDR2的表达,但能抑制白念珠菌的外排能力,并显著降低白念珠菌胞内ATP水平。结论米替福新可体外逆转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其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白念珠菌能量ATP的供应而抑制菌株外排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米替福新 氟康唑 耐药 协同作用
下载PDF
膀胱灌注米替福新治疗原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研究
5
作者 叶小弟 缪云萍 +3 位作者 程敏 陈爱瑛 田雪君 郑高利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灌注米替福新对裸鼠原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裸鼠采用膀胱壁内注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T24细胞)的方法制备裸鼠原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模型,造模后第3天分为模型组、盐酸吉西他滨组(150mg/kg)...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灌注米替福新对裸鼠原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裸鼠采用膀胱壁内注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T24细胞)的方法制备裸鼠原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模型,造模后第3天分为模型组、盐酸吉西他滨组(150mg/kg)和米替福新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mg/kg、4mg/kg和2mg/kg),每组6只,每周经尿道膀胱灌注给药1次,给药体积30μL/只;另选取6只裸鼠膀胱壁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正常组),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测定肿瘤质量、大体及镜下观察小鼠的膀胱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膀胱显著扩张,镜检可见肿瘤几乎占满整个膀胱腔,并有部分突破膀胱外膜向外生长。与模型组比较,吉西他滨组膀胱扩张不明显,肿瘤质量显著减小,抑瘤率达91.9%,镜检膀胱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少量肿瘤细胞,未见浸润至肌层;米替福新高剂量组膀胱轻度扩张,肿瘤显著减轻,抑瘤率72.4%;米替福新中、低剂量组的肿瘤细胞均已浸润至膀胱肌层,少部分突破膀胱外膜向外生长,肿瘤质量略有降低,抑瘤率分别为29.8%、18.9%。结论在本研究中高剂量(6mg/kg)的米替福新膀胱灌注对原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米替福新 膀胱灌注
下载PDF
局部使用米替福新治疗腿部鳞状细胞癌的皮肤转移灶
6
作者 Mahieu- Renard L. Richard M.- A. +1 位作者 Dales J.- P. 王琼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8期51-51,共1页
Introduction. Miltefosine (Hexadecylphosphocholine) is a chemotherapy, which when applied locally, has demonstrate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metastases of breast cancer. Case report. A 79 year- old woman... Introduction. Miltefosine (Hexadecylphosphocholine) is a chemotherapy, which when applied locally, has demonstrate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metastases of breast cancer. Case report. A 79 year- old woman developed recurrent in transit cutaneous metastases of 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n her left leg. All lesions completely resolved after topical applications of miltefosine. Tolerance was excellent and the patient remained disease- free 24 months after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Discussion. Miltefosine, which might prove to be a simpleandeffectivealternativefortheusuallyheavytreatments proposed, warrants further assessment in this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替福新 鳞状细胞癌 患者耐受性 胆碱磷酸 化疗药物 十六烷
下载PDF
米替福新治疗弥漫性皮肤利什曼病1例
7
作者 ZerpaO. Blanco B. +1 位作者 KanneeC. 王琼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0期59-59,共1页
Background:A 31-year-old man who has suffered since age 3 from diffuse cutaneous leishmaniasis(DCL),a disease with profound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repercussions and no effective treatment at present,was treated wit... Background:A 31-year-old man who has suffered since age 3 from diffuse cutaneous leishmaniasis(DCL),a disease with profound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repercussions and no effective treatment at present,was treated with miltefosine.Methods:The patient was treated for 120 days,100 mg/day for 1 week,then 150 mg/day subsequently.Results:Lesions were free of parasites at 43 days,and no signs of infiltration were present at day 76.No adverse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s:The dramatic clinical effect of miltefosine in this patient appearsto fully justify further evaluation of this experimental therapy in D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替福新 临床疗效 社会心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米替福新
8
作者 徐从军 郭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17-417,共1页
2014年3月19日FDA批准由Paladin公司开发的米替福新(miltefosine)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Impavido。该药为胶囊剂,用于治疗12岁以上患者的内脏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和黏膜利什曼病。
关键词 米替福新 内脏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FDA批准 商品名 胶囊剂
原文传递
米替福新治疗内脏利什曼病安全有效
9
作者 稚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3年第2期14-14,共1页
一项随机、开放标记的比较研究结果指出,米替福新(Miltefosine)对内脏利什曼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治疗药物。米替福新可以取代两性霉素B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关键词 米替福新 药物治疗 内脏利什曼病 用药安全
原文传递
十六烷基磷脂酰胆碱复合聚ε-己内酯电纺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浩 郭珩 +1 位作者 刘影 温梦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4,1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用静电纺技术制备载表面活性剂型药物十六烷基磷脂酰胆碱的聚ε-己内酯微球并对其进行初步表征。方法将十六烷基磷脂酰胆碱、聚ε-己内酯和胆固醇共同溶解在二氯甲烷-乙酸-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后静电纺。将纺得物冻干后... 目的用静电纺技术制备载表面活性剂型药物十六烷基磷脂酰胆碱的聚ε-己内酯微球并对其进行初步表征。方法将十六烷基磷脂酰胆碱、聚ε-己内酯和胆固醇共同溶解在二氯甲烷-乙酸-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后静电纺。将纺得物冻干后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图形软件评价其粒度及分布。广角X-射线、差示热分析及热重分析考察十六烷基磷脂酰胆碱在微球中的存在状态。结果可由十六烷基磷脂酰胆碱、胆固醇与聚ε-己内酯所组成的溶液体系电纺得到微球,药物本身载量的增高和胆固醇的添加使得微球球形度变差。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小球周长<10μm和纤维直径<500 nm的珠串状微球-纤维复合体系。广角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可知十六烷基磷脂酰胆碱与聚ε-己内酯结合良好。结论静电纺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制备微球的理想方法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磷脂酰胆碱 米替福新 微球 静电纺 聚-ε-己内酯 表征
下载PDF
美国FDA批准Impavido(miltefosine)用于治疗利什曼病
11
作者 夏训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44-244,共1页
美国FDA于2014年3月19日批准Impavido(mihefosine,米替福新)用于治疗利什曼病(1eishmaniasis)。 利什曼病又名黑热病,是一种热带疾病,病原为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经沙蝇叮咬传播,主要影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群... 美国FDA于2014年3月19日批准Impavido(mihefosine,米替福新)用于治疗利什曼病(1eishmaniasis)。 利什曼病又名黑热病,是一种热带疾病,病原为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经沙蝇叮咬传播,主要影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群。大多数美国人是在海外感染利什曼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FDA 利什曼病 FDA批准 治疗 热带疾病 利什曼原虫 亚热带地区 米替福新
下载PDF
2014年3月FDA批准新药概况
12
作者 张建忠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61-62,共2页
2014年3月,FDA批出3个新分子实体药品(表1),为β-淀粉样蛋白PET扫描造影剂Neuraceq、治疗利什曼原虫病药品Impavido(米替福新)和治疗银屑病关节炎药品Otezla(阿普斯特)。
关键词 FDA批准 Β-淀粉样蛋白 新药 银屑病关节炎 利什曼原虫病 新分子实体 PET扫描 米替福新
下载PDF
内脏利什曼病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传杰 杨雪 朱渝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4期387-392,共6页
内脏利什曼病(VL)又被称为黑热病,是人体被利什曼原虫感染所致的播散性原虫病。VL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长期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贫血与消瘦等。我国治疗VL的临床药物以5价锑剂为主。目前临床治疗VL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少。... 内脏利什曼病(VL)又被称为黑热病,是人体被利什曼原虫感染所致的播散性原虫病。VL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长期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贫血与消瘦等。我国治疗VL的临床药物以5价锑剂为主。目前临床治疗VL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少。笔者拟就VL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病 内脏 临床方案 5价锑剂 两性霉素B 巴龙霉素 米替福新 喷他脒 儿童
原文传递
FDA批准抗感染药Impavido治疗利什曼病
14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4年第4期I0008-I0008,共1页
2014年3月,FDA批准PaladinTherapeutics的抗感染药米替福新(Impavido)用于治疗热带疾病利什曼病。本病是一种由利什曼虫引起的疾病,其可通过沙和沙蝇传播给人类,主要发生于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人群中。
关键词 FDA批准 利什曼病 抗感染药 治疗 热带疾病 米替福新 亚热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