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米歇尔·布托尔的小说叙述理论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刘亚律
冯宪光(荐)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5,共5页
-
文摘
米歇尔·布托尔的小说理论以小说与现实的“象征性”关系为立足点,以小说的艺术形式革新为核心内容,要求小说必须从叙述结构、叙述人称、叙述视角诸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充分调动读者的参与意识,以适应当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现实,表现一个与传统小说迥异的、在本质上更加客观真实的世界,具有很强的创新实验性质。
-
关键词
米歇尔·布托尔
小说叙述理论
象征性
形式革新
-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论米歇尔·布托尔小说《变》的叙事特色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郭建辉
-
出处
《怀化师专学报》
1998年第1期68-70,共3页
-
-
关键词
米歇尔·布托尔
小说
《变》
俄国
叙事学
-
分类号
I5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论米歇尔·布托尔小说《变》的叙事特色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郭建辉
-
机构
怀化学院
-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2-193,共2页
-
文摘
20世纪50年代的新小说在法国文坛崛起,对小说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试验,给小说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小说的创作实践,引发了对整个小说体裁创作规律的探讨,它在小说人物结构、叙述层次以及描写机制等问题的阐述,已经成为法国叙事学理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米歇尔·布托尔的代表作《变》,从叙事学的角度做出理论概括,将有利于对叙事学理论的理解和深化。
-
关键词
米歇尔·布托尔
《变》
叙事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变的催化剂──布托尔《变》中“水”的主题浅析
- 4
-
-
作者
陈涛
-
机构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法文系
-
出处
《法国研究》
1997年第2期201-207,共7页
-
-
关键词
布托尔
《变》
催化剂
巴什拉尔
主人公
精神价值
玻璃窗
葡萄酒
米歇尔·布托尔
自然物象
-
分类号
I56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从读者地位的改变看小说《变》的叙述视角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周凡
-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六系
-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93,共4页
-
文摘
米歇尔·布托尔的《变》是法国新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独创的第二人称叙述视角促使读者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活动并参与作者的创作过程。读者地位的改变体现了作家对读者前所未有的关注,并与现代批评强调读者接受的倾向相吻合,该作品也因此在法国当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关键词
米歇尔·布托尔
变
叙述学
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
Keywords
Michel Butor
La Modificaion
narratology
second-person perspective
-
分类号
I565.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略论小说《变》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月嬿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53-157,共5页
-
文摘
"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米歇尔·布托尔的作品《变》很多方面看上去和传统小说一样,但实际上布托尔在《变》中严格贯彻了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他抛弃了传统的按时间顺序铺展故事的做法,将时间分解成碎片并空间化,共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中心被消解,结构在一种无穷的置换之中被永远地延宕。读者所面对的只是一个无序的、零散化的、不确定的模糊化的文本世界。传统小说的时空、情节、人物、中心等要素由此而颠覆消解,但《变》同时也以实际创作表明,所谓的"消解",并不等于彻底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
-
关键词
《变》
米歇尔·布托尔
结构主义
叙事:解构
-
Keywords
Modification
Michel Butor
structuralism
narrative
deconstruction
-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变》中呈现的“反传统”因子
- 7
-
-
作者
许昌
-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法语系
-
出处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6期98-104,共7页
-
基金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当今时代下荒诞派戏剧的现实意义探析"的阶段性成果(编号:syjs201797)
-
文摘
1957年,米歇尔·布托尔的《变》问世,并因其重要的艺术价值获得了同年的勒诺多文学奖。《变》可以算得上是新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了。有人把《变》称作一部全知的百科全书,车窗外的景与物和车窗内人情世故相辅相成,构成其内涵所在。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方式与理念,在叙述视角、"物"的涌现、人物的"物化"、"白描手法"的运用以及"文学"和"艺术"的结合等几个方面都蕴含着"反传统"因子。
-
关键词
新小说
《变》
米歇尔·布托尔
反传统
-
Keywords
the New Novel
Modification
Michel · Butor
anti - traditional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论《度》中主人公创作的失败及其隐喻
- 8
-
-
作者
陈利利
-
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12期13-15,共3页
-
基金
咸阳师范学院2020年年度科研项目“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意义研究”(项目编号:XSYK2002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度》是法国当代作家米歇尔·布托尔的第四部小说,也是其最后一部小说。《度》中的主人公韦尼尔的创作探索无论是从动机、内容、方式还是叙述者的角度,都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小说主人公创作探索的失败,隐喻的不仅是作者米歇尔·布托尔小说创作的终结,更是人类在生存探索之旅中无法避免的无能为力。
-
关键词
米歇尔·布托尔
《度》
创作探索
生存探索
-
分类号
I56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纳塔丽·萨洛特的创作道路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吴岳添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135,共5页
-
文摘
新小说派形成和活动于法国的五六十年代。众所周知,它的四位代表作家是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克洛德·西蒙(1913—)、米歇尔·布托尔(1926—)和纳塔丽·萨洛特(1900—)。实际上,除了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和形式进行革新之外,他们并无共同之处,正如萨洛特所说:“再也找不到比我们的作品之间更大的差别了。”罗伯—格里耶是新小说派的领袖和理论家,他擅长以冷漠的态度细致地描绘客观世界。
-
关键词
萨洛特
新小说派
传统小说
创作方法
纳塔
作品
米歇尔·布托尔
人称代词
潜意识
人的心理活动
-
分类号
I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小说人称的叙述功能
被引量:40
- 10
-
-
作者
黄希云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7,共6页
-
文摘
小说人称的叙述功能黄希云人称问题是小说中最容易引人注意、然而又最不容易被真正阐明的问题。一如韦恩·布斯所说,依靠对人称的简单划分研究小说,已经使这种划分到了被滥用的地步。而事实上,“说出一个故事是以第一人称来讲述的,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重要的东西”①②...
-
关键词
叙述者
叙述接受者
第二人称
第三人
第一人称叙事
小说家
第一人称小说
米歇尔·布托尔
叙述人称
亨利·詹姆斯
-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纳塔丽·萨洛特访谈录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江林
-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5-130,共6页
-
文摘
刚毅性情掩盖下的纤细敏感,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这是对新小说派的女主角、描写隐秘世界的女作家、诞生于俄国、与本世界同龄的纳塔丽·萨洛特的性格写照。纳·萨洛特原名纳塔丽·契尔尼亚克,1900年7月18日生于莫斯科附近的伊万诺沃一沃兹涅先斯克。在其双亲于1902年离异之后,萨洛特随母亲在巴黎生活,直至1906年,继而又与母亲返回到俄国圣彼得堡。1909年。
-
关键词
萨洛特
作品
现代文学
新小说派
纳塔
牛津大学
趋向性
外部行为
玛格丽特·杜拉斯
米歇尔·布托尔
-
分类号
I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后现代视角下的新小说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蹇昌槐
-
机构
湖北荆州师专
-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9-75,共7页
-
文摘
后现代视角下的新小说蹇昌槐20世纪中期,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信息时代,现代西方文化在经历了一次新的裂变后全面地推进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以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著称的“新小说”也伴随着一次次的理论撞击和兼容异军突起。作为一个毁誉交加的文化幽灵,“新...
-
关键词
“新小说”
现代视角
后现代主义文化
格里耶
《窥视者》
米歇尔·布托尔
新小说派
未来小说
主人公
历史哲学
-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