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球菌(Paracoccus sp.)提取物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刘春辰 马玉娇 +1 位作者 高配科 王仁君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05-110,共6页
该文研究了副球菌O-4对米氏凯伦藻的抑藻活性、抑藻途径以及抑藻物质.结果表明,菌株O-4主要通过使藻细胞絮凝、细胞破裂和光合系统损伤实现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繁殖的抑制,十九碳烯酸(顺-10)是其产生的主要抑藻活性物质,丰富了对抑藻微生... 该文研究了副球菌O-4对米氏凯伦藻的抑藻活性、抑藻途径以及抑藻物质.结果表明,菌株O-4主要通过使藻细胞絮凝、细胞破裂和光合系统损伤实现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繁殖的抑制,十九碳烯酸(顺-10)是其产生的主要抑藻活性物质,丰富了对抑藻微生物及其抑藻物质的研究,为微生物防治藻华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副球菌 抑藻作用 十九碳烯酸(顺-10)
下载PDF
基于米氏机理的酶催化反应中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
2
作者 张恒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对基于米氏机理的酶催化反应模型,本文介绍了求解全部反应速率常数的两种方法:瞬态法和数学计算法,其中瞬态法的核心是分析反应达到稳态前的过程,数学计算法的核心是寻找反应过程中酶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求解全部反应速率常数,... 对基于米氏机理的酶催化反应模型,本文介绍了求解全部反应速率常数的两种方法:瞬态法和数学计算法,其中瞬态法的核心是分析反应达到稳态前的过程,数学计算法的核心是寻找反应过程中酶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求解全部反应速率常数,不仅可以加深对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高对反应动力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反应 动力学 米氏机理 速率常数
下载PDF
基于米氏旋回的页岩高频层序划分与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北斜坡营城组为例
3
作者 陈永进 李友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4期535-548,共14页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页岩气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前景。与此同时,针对页岩层段的高频层序划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传统层序地层学难以针对页岩层系划分层序,页岩层系的有机质富集模式认识不清,对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造成阻碍。利用旋...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页岩气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前景。与此同时,针对页岩层段的高频层序划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传统层序地层学难以针对页岩层系划分层序,页岩层系的有机质富集模式认识不清,对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造成阻碍。利用旋回地层学方法可在页岩层系中划分高频层序,还可基于米氏旋回探究页岩有机质的富集模式,是预测甜点层的有利手段。通过对研究区营城组的自然伽马数据进行天文旋回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SN65井营城组较好保存了米氏旋回信号,并以长、短偏心率作为四级、五级层序的参考曲线,划分了14个四级层序与51个五级层序,建立了研究区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2)梨树断陷北斜坡营城组页岩有机质富集受控于天文旋回,且二者互为反相位,即长偏心率高值时期,气候暖湿,对应总有机碳(TOC)低值;长偏心率低值,气候干冷,对应TOC高值。(3)建立暖湿与干冷两种页岩沉积模式。通过引入温跃层溶解氧最小值段(MOM)的概念,证明干冷环境有利于页岩有机质富集。(4)以长偏心率旋回曲线的半幅点为界,划分4个富有机质页岩层段和3个含有机质页岩层段。优质页岩层段发育于各个层序的顶部和底部,而不是最大湖泛面。浅水环境对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有利。研究成果不仅为松辽盆地梨树断陷页岩气甜点预测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其他湖相盆地的有机质富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营城组 米氏旋回 高频层序 有机质富集
下载PDF
鲇病原粘孢子虫米氏碘泡虫不同株系的比较
4
作者 向乾 谭禄奇 +3 位作者 彭建军 石小威 杨承忠 赵元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5,共8页
为研究米氏碘泡虫不同寄生部位和不同地理分布的株系差异和遗传分化情况,实验基于其形态特征、组织向性、地理分布、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对米氏碘泡虫各株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氏碘泡虫各株系孢子形态特征... 为研究米氏碘泡虫不同寄生部位和不同地理分布的株系差异和遗传分化情况,实验基于其形态特征、组织向性、地理分布、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对米氏碘泡虫各株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氏碘泡虫各株系孢子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1(鲇鳃腔膜寄生)、重庆株系2(鲇肠寄生)和江西株系(鲇肠寄生)间相似度为98.6%~99.9%,遗传距离为0.000~0.013;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2先与江西株系聚支,其形成的进化支再与重庆株系1形成姐妹群关系。研究表明,米氏碘泡虫并没有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单系,而是依据寄生部位形成肠寄生支系和鳃腔膜寄生支系。宿主种类相同的条件下,较之于地理隔离,寄生部位差异对于米氏碘泡虫种群分化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碘泡虫 18S rDNA 株系比较
下载PDF
浙江温州: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预警预报技术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孙国平 刘亚林 《中国减灾》 2024年第7期50-51,共2页
米氏凯伦藻赤潮是温州沿海主要的海洋生物灾害,不仅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也给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鉴于米氏凯伦藻赤潮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函需建立和完善赤潮预警预报体系,提升监测预警预报技术,开展高频率、高密度、定... 米氏凯伦藻赤潮是温州沿海主要的海洋生物灾害,不仅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也给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鉴于米氏凯伦藻赤潮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函需建立和完善赤潮预警预报体系,提升监测预警预报技术,开展高频率、高密度、定期的监测工作,通过对与米氏凯伦藻赤潮相关因素进行长期实时监测,以提升我国赤潮防灾减灾和海洋灾害保护的智能化、科技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重大经济损失 海洋灾害 预报技术 赤潮预警 防灾减灾 渔业资源 海洋生物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米氏常数测定”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姣 张军芳 +6 位作者 张陈 贾松 许洁 李艳娜 闫小丽 吕立夏 徐磊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6期87-92,共6页
虚拟仿真实验作为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代表了未来医学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升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设计虚实结合的酶学实验“碱性磷酸酶米氏常数的测定及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一方面通过虚拟操作将... 虚拟仿真实验作为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代表了未来医学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升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设计虚实结合的酶学实验“碱性磷酸酶米氏常数的测定及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一方面通过虚拟操作将实验内容与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知识点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通过虚拟平台的拓展研究帮助学生探索不同药物分子作为酶的抑制剂对米氏常数(Km值)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联系临床应用深入理解多种药物治疗疾病的分子机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点与生动的操作场景和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动力学方程的各种参数不再是空洞的数字而是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米氏常数 生物化学实验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陆源DON亲水和疏水组分对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旭红 张艳红 +1 位作者 李敏 李克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6,共12页
本文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研究对象,采用畜禽养殖源有机质为DON氮源,应用XAD-8树脂分离亲水性和疏水性组分,并进行单一藻和双藻混合DON加富室内受控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亲水性DON组分... 本文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研究对象,采用畜禽养殖源有机质为DON氮源,应用XAD-8树脂分离亲水性和疏水性组分,并进行单一藻和双藻混合DON加富室内受控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亲水性DON组分和疏水性DON组分均可促进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其中,亲水组分的促进作用优于疏水组分(P<0.05,α=0.05)。在溶解无机氮浓度不受限条件下,通过DON加富培养,中肋骨条藻相对于米氏凯伦藻具有竞争优势,表现为氮营养盐吸收速率常数、氮亲和力指数和浮游植物生长速率常数均大于米氏凯伦藻(P<0.05,α=0.05),这可能与米氏凯伦藻在吸收利用DON过程中,需要分泌更多的亮氨酸氨肽酶以提高其营养供应策略有关,而中肋骨条藻则可以在较低的酶活性下吸收利用不同形态和组成的氮。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动力学上加深不同DON组分对长江口赤潮多发区中肋骨条藻赤潮爆发支撑作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中肋骨条藻 溶解有机氮 亲水性 疏水性 亮氨酸氨肽酶
下载PDF
米氏凯伦藻对海水青鳉影响效应的转录组学分析
8
作者 杨桂琴 李晓东 +6 位作者 路玮静 李健鑫 李靖 常阳 王紫阳 张伟妮 陈新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2-325,共14页
近年来我国近岸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藻华频发,给当地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但该藻在海洋生物分子水平上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探究了米氏凯伦藻对模式生物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鳃和肝脏mRNA转... 近年来我国近岸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藻华频发,给当地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但该藻在海洋生物分子水平上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探究了米氏凯伦藻对模式生物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鳃和肝脏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受藻作用96 h后,青鳉鳃与肝脏中分别有508个与604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上调基因分别有184个和390个,下调基因分别有324个和214个。Gene ontology(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DEGs多集中于生物进程和分子功能,进一步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能够显著影响青鳉鳃组织中凝血酶激活受体活性、受体信号通路和离子跨膜运输等相关通路;肝脏中氧运输和结合进程相关通路也受到显著影响。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表明鳃和肝脏组织中DEGs均显著富集于免疫系统的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鳃DEGs还富集在IL-17免疫信号分子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信号转导通路;而肝脏DEGs还富集在脂质、氨基酸代谢通路。此外,免疫因子serpine1、hsp90b1、bcl2l1在鳃中均被显著抑制,而凝血因子f2、f5、plg在肝脏中均被显著上调。实验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可能对海水青鳉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也可能通过激活IL-17信号通路导致免疫炎症的发生。同时该藻还导致海水青鳉肝脏纤溶系统被激活,代谢功能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海水青鳉 影响效应 转录组分析 免疫
下载PDF
柴西开特米里克地区干柴沟组米氏旋回及湖平面变化特征
9
作者 徐为鹏 伊海生 +6 位作者 唐闻强 陈云 陈晓冬 邢浩婷 宋伟 崔荣龙 乔富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2-721,共10页
目前,柴达木盆地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普遍基于山前浅水沉积相地层进行讨论,而深水相地层中是否有记录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有待探讨。本次研究通过对开2井上干柴沟组(N_(1))和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和滤... 目前,柴达木盆地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普遍基于山前浅水沉积相地层进行讨论,而深水相地层中是否有记录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有待探讨。本次研究通过对开2井上干柴沟组(N_(1))和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和滤波分析,探讨了盆地西部开特米里克地区深湖相地层的米兰科维奇沉积旋回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上干柴沟组(N_(1))和下干柴沟组(E_(3)^(2))地层旋回周期与米兰科维奇地球轨道周期参数具有良好的对应性,说明天文轨道周期旋回对该地区地层沉积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Fischer图解及地层岩性特征,确定了干柴沟组上、下界线附近(约38.1~32.8Ma)湖平面经历了一次相对长周期的升降变化。下干柴沟组上段处于湖平面上升阶段,主要受米氏旋回中的偏心率周期控制,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对应湖平面高位期。上干柴沟组处于湖平面下降阶段,主要受米氏旋回中的轴斜率周期控制,气候相对寒冷干旱,对应湖平面低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自然伽马 米氏旋回 Fischer图解 湖平面
下载PDF
玛湖凹陷风南14井区风城组米氏旋回研究及固碳速率浅析
10
作者 惠婧 王青春 贺萍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4-52,共9页
玛湖凹陷风城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巨大,但因以细粒沉积物为主研究程度较低。利用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法对玛湖凹陷风南14井区风城组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识别及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风城组保留了完整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 玛湖凹陷风城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巨大,但因以细粒沉积物为主研究程度较低。利用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法对玛湖凹陷风南14井区风城组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识别及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风城组保留了完整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共识别出长偏心率旋回27个,建立了绝对天文年代标尺,证实了风城组的持续沉积时间约11.3 Ma。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得到风城组平均沉积速率为5.12 cm/kyr,其中碳酸盐岩平均沉积速率为2.83 cm/kyr。结合风城组沉积环境演化特点,揭示出沉积速率、碳酸盐岩沉积速率和固碳速率均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玛湖凹陷风南14井区风城组风一段后期、风二段中期—风三段早期是固碳速率较高时期。由此可见,“双碳”目标的实现与现代沉积环境研究具有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风城组 米氏旋回 固碳速率
下载PDF
浅析“米氏云山”的绘画风格
11
作者 周月梅 《书画世界》 2023年第6期76-77,共2页
“米氏云山”由北宋时期的米芾开创,随后又有其儿子米友仁继承发展,这种积点成山的山水画皴法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绘画语言程式,虽然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到元明清时期,声势渐隆,形成了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流派。... “米氏云山”由北宋时期的米芾开创,随后又有其儿子米友仁继承发展,这种积点成山的山水画皴法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绘画语言程式,虽然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到元明清时期,声势渐隆,形成了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流派。[1]从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地位而言,对“米氏云山”这一山水画新样式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从时代背景入手,对“米氏云山”风格绘画作品的用墨特点、构图特征及其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同时也进一步简述了“米氏云山”的笔墨实践与审美理念对当下多元化时代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芾 米氏云山 山水画 绘画风格
下载PDF
酶动力学模块软件求解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丽 施展 钱春香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3,15,共4页
当前仍多用作图法求解酶动力学米氏方程中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本文介绍采用酶动力学模块求解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的办法。该模块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中一项专门针对酶动力学数据分析的软件。通过对比双倒数作图法和酶动力学模... 当前仍多用作图法求解酶动力学米氏方程中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本文介绍采用酶动力学模块求解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的办法。该模块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中一项专门针对酶动力学数据分析的软件。通过对比双倒数作图法和酶动力学模块法求解出的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发现虽然二者的结果非常接近,但后者比前者需要的步骤少,时间少,人工少。故将酶动力学分析模块推荐给科研工作者,以供快速处理大量酶动力学实验数据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动力学模块 米氏常数 最大反应速率 米氏方程 双倒数方程
下载PDF
基于米氏聚煤旋回划分的西湖凹陷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发育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沈玉林 秦勇 +4 位作者 郭英海 赵志刚 袁学旭 屈争辉 谢国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6-714,共9页
基于钻测井、岩心观测、地震剖面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运用小波分析对西湖凹陷平湖组进行了米氏旋回划分,探讨了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发育规律,总结了煤系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建立了西湖凹陷平湖组聚煤模式。研究表明:... 基于钻测井、岩心观测、地震剖面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运用小波分析对西湖凹陷平湖组进行了米氏旋回划分,探讨了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发育规律,总结了煤系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建立了西湖凹陷平湖组聚煤模式。研究表明:平湖组可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与平湖组的段大致相当),并进一步划分为12个中期旋回和48个短期旋回,进而将平湖组划分为12个聚煤周期、48个煤组,聚煤周期发育受米兰科维奇周期控制,米氏周期右拐点即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时期是聚煤的理想时期,凹陷范围内可追踪对比,煤层等煤系烃源岩的发育严格受沉积相带展布控制。指出强烈的同沉积断裂活动是平湖组煤层薄、层数多的主要原因,相对海平面上升时期是成煤关键期、相带演化控制聚煤中心迁移、废弃三角洲是煤层最有利的聚集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旋回 聚煤规律 沉积环境 海侵 平湖组 西湖凹陷
下载PDF
珠海桂山岛米氏裸甲藻赤潮对鱼鳃损伤的病理学组织观察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朝晖 尹伊伟 +2 位作者 齐雨藻 谢隆初 江天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3-137,T002,共6页
关键词 米氏裸甲藻 赤潮 病理组织学 珠江口 鱼鳃 海水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
下载PDF
锰浓度对米氏凯伦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曹春晖 孙世春 +2 位作者 王学魁 刘文岭 梁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280-5288,共9页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锰浓度(10-12-10-4mol/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锰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NPQ)均...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锰浓度(10-12-10-4mol/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锰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NPQ)均有显著影响(P<0.05);米氏凯伦藻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细胞密度在10-12-10-8mol/L锰浓度间随着起始锰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0-8-10-4mol/L锰浓度间随锰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4mol/L锰浓度组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锰浓度对荧光参数的影响与锰浓度范围和生长时期有关,当锰浓度为10-12-10-8mol/L时,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在第3-9天随着起始锰浓度的增加而升高,Fv/Fm和Fv/Fo在第2-7天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qP值在整个培养周期内随锰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各浓度组的NPQ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第3天开始至实验结束,10-4mol/L浓度组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与细胞密度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荧光参数(Fv/Fm、Fv/Fo)、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细胞密度与锰浓度的相关性则随着锰浓度范围及培养天数的不同而变化。从第4天开始至培养结束,细胞密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与锰浓度(10-8-10-4mol/L)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探讨了叶绿素荧光技术在赤潮藻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锰浓度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相对含量 细胞密度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米氏冰草种群构件年龄结构动态 被引量:10
16
作者 金晓明 敖永贵 +3 位作者 艾琳 宋雪峰 王瑞峰 卢欣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7-371,387,共6页
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是根茎型无性系植物。为了解米氏冰草在沙地生境中的繁殖适应机制,采取单位面积挖掘取样,对呼伦贝尔沙地不同演替阶段的米氏冰草分蘖株和根茎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长季末期与前期比较,米氏冰草... 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是根茎型无性系植物。为了解米氏冰草在沙地生境中的繁殖适应机制,采取单位面积挖掘取样,对呼伦贝尔沙地不同演替阶段的米氏冰草分蘖株和根茎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长季末期与前期比较,米氏冰草分蘖株数量在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均增长了1.5倍,固定沙地无变化;而根茎长度在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分别增加5.0,2.1和2.0倍。米氏冰草无性系分蘖株由4个龄级组成,分蘖株数量的年龄结构,在流动沙地均为明显增长型;半固定沙地由增长型转变成稳定型;固定沙地为稳定型。根茎在流动沙地由3个龄级组成,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由4个龄级组成。随着生长季的进程,根茎长度的年龄结构,在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均由稳定型变成增长型,增长趋势从大到小排序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随着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进程,米氏冰草无性系构件的年龄结构呈由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冰草 分蘖株 根茎长度 年龄结构
下载PDF
东海米氏凯伦藻水华中中华哲水蚤的选择性摄食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军 宋书群 +2 位作者 徐兆礼 王宗灵 朱明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6-541,共6页
提要为评估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有害藻华发展进程的影响,应用一种新的结合Frost直接摄食法和Landry稀释法的现场培养方法,于2005年4月27日—6月5日在东海有害藻华高发区的6个典型站位进行了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对浮游植物... 提要为评估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有害藻华发展进程的影响,应用一种新的结合Frost直接摄食法和Landry稀释法的现场培养方法,于2005年4月27日—6月5日在东海有害藻华高发区的6个典型站位进行了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对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动物摄食速率的研究。比较了中华哲水蚤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摄食习性的差异,并评估了其摄食在水华进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对有害藻华物种存在摄食选择性和摄食速率的阈值。当自然水体中米氏凯伦藻细胞丰度达到157cells/ml和具齿原甲藻细胞丰度达到981 cells/ml时是中华哲水蚤由偏好趋于排斥摄食的阈值。当自然水体中米氏凯伦藻细胞丰度达到176 cells/ml时,中华哲水蚤对其停止摄食。米氏凯伦藻有害藻华发生区中华哲水蚤对具齿原甲藻的无选择性滤食以及对米氏凯伦藻的排斥摄食行为,影响水华进程,最终导致水华物种向米氏凯伦藻方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哲水蚤 浮游植物 选择性摄食 米氏凯伦藻 具齿原甲藻 东海
下载PDF
基于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的米氏凯伦藻赤潮过程及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聪蛟 刘希真 +3 位作者 付声景 姚炜民 周燕 马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7,共10页
相较于船舶走航监测,海洋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取目标海域长期、连续监测数据,能更好地反映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为了厘清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发展动态,本文以2017年6月南麂附近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为例,分析海洋水质浮... 相较于船舶走航监测,海洋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取目标海域长期、连续监测数据,能更好地反映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为了厘清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发展动态,本文以2017年6月南麂附近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为例,分析海洋水质浮标获取的连续监测数据,探讨米氏凯伦藻赤潮过程叶绿素a和水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赤潮期间,水温为22.8~26.0℃、盐度为28.8‰~31.8‰、气温为20.4~27.3℃,该温盐范围均适宜米氏凯伦藻的细胞生长;较高的光照强度能够支持较高的藻类细胞密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溶解氧(DO)及其饱和度(DO%)、pH、水温、气温等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盐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向岸风生海流有利于藻种向近岸较高营养区域汇集,为赤潮的爆发创造有利条件。赤潮过程中,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饱和度、pH发生了协同变化,据此特征可以开展赤潮短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赤潮过程 海洋水质监测浮标 气象
下载PDF
绿色巴夫藻和米氏凯伦藻对3种常见抗生素胁迫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洪斌 成明 +2 位作者 杨艳艳 李士虎 阎斌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9-332,共4页
在微藻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抗生素,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其生长量。试验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质量浓度小于200μg/mL,对绿色巴夫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氨苄青霉素质量浓度为200μg/mL、培养11d,生长量最高,为... 在微藻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抗生素,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其生长量。试验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质量浓度小于200μg/mL,对绿色巴夫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氨苄青霉素质量浓度为200μg/mL、培养11d,生长量最高,为对照组的2.4倍;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绿色巴夫藻的比生长速率分别高出空白对照组45%、83%及3.6%;高于此质量浓度,则表现出微弱抑制作用;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质量浓度低于800、500、200μg/mL,对米氏凯伦藻有促进作用,其中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100μg/mL、培养12d,生长量最高,超过对照组31%;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质量浓度为800、500、200μg/mL,比生长速率高出空白对照组6.6%、43%及39%;高于此质量浓度,则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试验证实,氨苄青霉素与链霉素在一定质量浓度下可以促进藻体生长,高于一定质量浓度则表现抑制,不同藻类响应程度及阈值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巴夫藻 米氏凯伦藻 抗生素 比生长速率 胁迫 响应
下载PDF
2012年福建沿海大规模米氏凯伦藻赤潮暴发的水文气象原因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邓华 管卫兵 +2 位作者 曹振轶 鲍敏 陈琪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8,共11页
本文利用ERA-Interim资料集、HYCOM全球再分析资料以及沿海各站点数据,通过分析比较2005、2011和2012年福建沿海春季(3—5月)气温、水温、风场、流场和降雨数据,探讨了2012年春季水文、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米氏凯伦藻暴发的关... 本文利用ERA-Interim资料集、HYCOM全球再分析资料以及沿海各站点数据,通过分析比较2005、2011和2012年福建沿海春季(3—5月)气温、水温、风场、流场和降雨数据,探讨了2012年春季水文、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米氏凯伦藻暴发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春季暴发的大规模米氏凯伦藻赤潮极可能与初春水温偏低,晚春水温偏高,后期海水迅速升温有关:初春(3月)沿海水温偏低,抑制了东海原甲藻的前期孕育;晚春(5月)水温偏高,有利于各种藻类,特别是偏暖暴发的米氏凯伦藻的生长;3—5月海水过快的升温过程,使得米氏凯伦藻成为优势藻种。相对于气候态平均而言,2012年5月呈强北风特性,水体向岸堆积作用明显,有利于藻类在近岸的堆积聚集和种群密度的提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动力环境,促进了赤潮的暴发。此外,2012年1—4月的大降雨量可能为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化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 米氏凯伦藻 赤潮 水文气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