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宜音 张曙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8-181,共24页
本文以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通过分析在读大学生的同乡交往,试图探讨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在进入"生人社会"后,如何通过同乡会这一特殊的、具有社团组织和关系网络双重特点的平台,适应学校生活,完成身份转换。研究发现,在这一过程... 本文以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通过分析在读大学生的同乡交往,试图探讨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在进入"生人社会"后,如何通过同乡会这一特殊的、具有社团组织和关系网络双重特点的平台,适应学校生活,完成身份转换。研究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概念的两种形成机制———"关系化"与"类别化"之间实际发生了相互缠绕、竞争与协商,导致了"关系化"的"我们"概念以新的形式———"关系的类别化"与"类别的关系化"———出现,而看似作为一个组织的同乡会,在性质上却仍然没有脱离差序格局所包含的"关系网"的含义。借此研究,可以窥见社会转型期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的身份协商过程的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会 生人社会 熟人关系 关系类别 类别的关系化 差序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