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类型化培养研究
1
作者 闻锋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1期120-127,共8页
【目的】分析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人才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原因,提出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方法】以国内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对比高校间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安排,总结出人才培养的法... 【目的】分析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人才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原因,提出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方法】以国内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对比高校间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安排,总结出人才培养的法学化、过度强调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以及实践应用性不足等问题。【结果】虽然我国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具有一定规模,但囿于知识产权学科性质不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难度大等客观因素,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实践需求。【结论】类型化人才培养的视角契合新文科的背景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能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学科及资源,培养出符合实践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对此,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实践需求为导向,锚准学校定位及特色优势,培养某一特定类型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知识产权专业 类型化培养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知识产权类型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法学学科背景下的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陶中怡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2,共4页
知识产权学科内容复杂多样,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教学需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难以涵盖所有的知识内容或满足所有人才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可以考虑在以法学学科内容为主体的同时,采取类型化人才培... 知识产权学科内容复杂多样,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教学需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难以涵盖所有的知识内容或满足所有人才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可以考虑在以法学学科内容为主体的同时,采取类型化人才培养方法,即将人才培养区分为技术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非技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不同类型,前者辅修理工科学专业,后者无需辅修,但要加强知识产权特色专业的学习,同时在课程设置、实践训练等方面有不同侧重,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培养高素质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知识产权 类型人才培养模式 法学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