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1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酸类酸化的伊红溶液在病理活检小标本预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胥玲芬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酸类酸化的伊红溶液在病理活检小标本预染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本院病理科收取的直径<0.5cm的穿刺组织与胃肠镜组织78例为研究主体。将其均分为3组,各26例。3组标本使用同规格三角滤纸包埋组... 目的分析不同酸类酸化的伊红溶液在病理活检小标本预染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本院病理科收取的直径<0.5cm的穿刺组织与胃肠镜组织78例为研究主体。将其均分为3组,各26例。3组标本使用同规格三角滤纸包埋组织,甲组在组织内滴加2-3滴的冰醋酸化伊红溶液,乙组滴加2-3滴的盐酸化伊红溶液,丙组滴加2-3滴的水溶性伊红溶液。组织预染色处理后使用同一机器与程序予以脱水包埋和制片染色处理。使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组织蜡块的染色效果和镜下组织染色情况,根据染色标准予以评分。结果肉眼观察组织蜡块的结果为:丙组组织着色淡,难以识别,石蜡和包埋组织对比不显著,甲组和乙组的组织着色深,容易识别,石蜡和包埋组织对比差异显著。甲组与乙组的染色效果对比无差异(P>0.05)。甲组、乙组和丙组的染色效果对比有差异(P<0.05)。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为:3组染色切面核质对比较为分明,结构较为清晰,无差异。但甲组溶液的配制方法简单,耗时更短。结论冰醋酸化伊红溶液的预染色效果更佳,其配制方法较为简单,且在包埋时容易识别,能够提升包埋质量与速度,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酸 伊红溶液 病理活检小标本 预染色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资源化中类藻酸盐胞外多糖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沛 万俊锋 +2 位作者 马逸飞 黄陈明慧 吴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6,共7页
好氧颗粒污泥(AGS)资源化研究已成为AGS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从AGS中提取所得的类藻酸盐胞外多糖(ALE)被认为是好氧颗粒污泥中最具价值的可回收资源之一。在污水处理厂技术变革聚焦于高附加值产物回收的背景下,AGS中ALE的回收应用已... 好氧颗粒污泥(AGS)资源化研究已成为AGS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从AGS中提取所得的类藻酸盐胞外多糖(ALE)被认为是好氧颗粒污泥中最具价值的可回收资源之一。在污水处理厂技术变革聚焦于高附加值产物回收的背景下,AGS中ALE的回收应用已经形成一条较清晰的通路。首先基于AGS的形成机理及其组分,分析了AGS胞外聚合物(EPS)中所含有的ALE的独特结构和性质,总结了国内外回收和评价ALE的方法,并阐述了废水有机负荷率、碳氮比、盐度、污泥颗粒粒径、污泥停留时间等因素对ALE产量的影响,之后对同步回收ALE和其他附加值产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通过对ALE广泛应用范围和实际经济价值的讨论,提出了ALE在AGS资源化方面的潜在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资源化 高附加值产物 盐胞外多糖
下载PDF
一线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的发生及治疗策略
3
作者 郑嵘炅 鲁晓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0-883,共4页
强效低耐药口服抗病毒治疗可使HBV复制受到强力抑制,但部分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治疗48周及以上仍存在低病毒血症(LLV)。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抗病毒治疗后LLV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展、失... 强效低耐药口服抗病毒治疗可使HBV复制受到强力抑制,但部分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治疗48周及以上仍存在低病毒血症(LLV)。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抗病毒治疗后LLV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展、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风险以及长期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聚焦有关一线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LLV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和临床危害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为今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LV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核苷 核苷 低病毒血症
下载PDF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大三叶升麻酚酸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影响
4
作者 秦汝兰 吕重宁 +2 位作者 王丹萍 关颖丽 张立秋 《人参研究》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大三叶升麻中酚酸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剪去、火燎去须根两种方法对大三叶升麻进行初加工,采用HPLC法测定两种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其酚酸类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体外抗氧化法,研究不同的初... 目的研究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大三叶升麻中酚酸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剪去、火燎去须根两种方法对大三叶升麻进行初加工,采用HPLC法测定两种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其酚酸类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体外抗氧化法,研究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大三叶升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除咖啡酸甲酯、羧甲基异阿魏酸酯外,火燎去须根的大三叶升麻中其余6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均较剪去须根的含量高。三种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均表明,大三叶升麻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且火燎去须根的大三叶升麻抗氧化能力更强。结论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大三叶升麻酚酸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三叶升麻 化学成分 初加工 抗氧化活性 HPLC
下载PDF
慢乙肝低病毒血症患者继续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远期临床结局: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5
作者 陈和敏 夏明 +1 位作者 郑旭锋 郑积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86-694,共9页
背景一线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经治后发生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的慢乙肝患者,继续使用NAs治疗的远期临床结局的研究尚缺乏.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对慢乙肝经一线NAs治疗的LLV患者继续原NAs治... 背景一线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经治后发生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的慢乙肝患者,继续使用NAs治疗的远期临床结局的研究尚缺乏.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对慢乙肝经一线NAs治疗的LLV患者继续原NAs治疗和更换不同NAs治疗方案远期临床结局情况进行评价.方法经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使用R 4.3.1软件对纳入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涉及3153例慢乙肝LLV患者,其中7篇文献进行HBV DNA阴转率定量Meta分析,结果提示更换NAs方案组继续治疗24 wk[RR=4.23,95%CI(2.47,7.24),P<0.01]和48 wk[RR=2.90,95%CI(1.75,4.81),P<0.01]后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继续原NAs方案组;纳入6篇文献进行HBeAg阴转率的定量Meta分析,更换NAs治疗方案组24 wk HBeAg阴转率高于继续原方案组[RR=2.31,95%CI(1.28,4.19),P<0.01],但48 wk两组HBeAg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50,95%CI(0.88,2.54),P=0.13];纳入3篇文献进行终末期肝病发生率的定性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继续NAs治疗的LLV组患者远期终末期肝病发生率均高于维持病毒学应答(maintain virological response,MV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换NAs治疗方案可提高慢乙肝LLV患者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但继续NAs方案治疗的慢乙肝LLV患者远期终末期肝病发生率较MVR患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核苷()药物 临床结局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秦 包强 +3 位作者 李喜香 王雪梅 殷润良 王建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类成分提取工艺;以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结果苯酞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倍量90%乙醇,每次提取130 min,提取2次;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5倍量65%乙醇,每次提取120 min,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饮片 苯酞成分 成分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范雪莉 詹爱琴 +1 位作者 安轶 田丽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检测未治疗和经过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并分析血清HBV RNA水平与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7月间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患者中的300例CH... 目的检测未治疗和经过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并分析血清HBV RNA水平与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7月间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患者中的30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抗病毒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未治疗组(n=73)、治疗时间≤1年组(n=91)、治疗时间>1年组(n=136),检测患者血清HBV RNA和HBV DNA载量及HBsAg浓度。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各指标间相关程度。结果HBeAg阳性率18.3%,在HBV DNA阴性者中HBV RNA阳性者占比44.1%(86/195)。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患者血清HBV RNA、HBV DNA、HBsAg水平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0.740、6.300、7.280,P值均<0.05)。未治疗组与治疗时间≤1年组仅有DNA水平分布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治疗组与治疗时间>1年组HBV RNA、HBV DNA水平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时间≤1年与治疗时间>1年组中HBV RNA、HBV DNA、HBsAg水平分布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抗病毒治疗时间与HBV RNA、HBsAg水平呈极弱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7、-0.138,P值均<0.05),与HBV DNA水平呈强负相关(r=-0.771,P<0.001)。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水平呈低度相关(r值分别为0.360、0.442,P值均<0.00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未治疗组中,HBV RNA与HBV DNA水平呈强正相关(r=0.752,P<0.001),与HBsAg水平呈中度正相关(r=0.559,P<0.001);在治疗时间≤1年组中,HBV RNA与HBV DNA、HBsAg水平呈低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6、0.388,P值均<0.001);在治疗时间>1年组中,HBV RNA与HBsAg水平呈低度正相关(r=0.352,P<0.001)。结论血清HBV RNA与NAs治疗时间呈负相关,与HBV DNA、HBsAg水平的相关性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CHB患者病毒学水平监测的补充指标,尤其在未治疗患者中反映病毒复制水平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核苷 核苷
下载PDF
基于酚酸类成分评价不同品种金银花枝和叶的利用价值
8
作者 徐小博 徐萍 +5 位作者 司志敏 苗瑞利 张艳芳 陈磊山 FOTINA Hanna 李勇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47-255,共9页
以8个品种金银花的枝和叶为研究对象,建立8种酚酸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测定样品中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特征,将含量测定结果经聚类分析、因子综合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金银花枝... 以8个品种金银花的枝和叶为研究对象,建立8种酚酸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测定样品中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特征,将含量测定结果经聚类分析、因子综合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金银花枝和叶中8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简便。8个品种金银花枝和叶中的酚酸类成分总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9.4162~33.6684、40.9900~80.3068 mg·g^(−1)。不同品种间酚酸类成分总含量差异较大,枝和叶中均为‘北花一号’的总含量最高,‘巨花一号’的总含量最低。聚类分析发现,金银花枝中,‘北花一号’单独聚为一类,其各组分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因子综合分析表明,‘北花一号’综合得分>1;PLSDA分析筛选出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阿魏酸和绿原酸可能是引起枝的酚酸含量差异的主要成分。金银花叶中,‘北花一号’和‘九丰一号’聚为一类,且这两个品种因子综合分析得分>1;PLS-DA分析筛选出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可能是引起叶的酚酸含量差异的主要成分。总之,不同品种金银花枝和叶的主要酚酸类成分特征存在差异,就酚酸类成分而言,‘北花一号’和‘九丰一号’的枝和叶更有优势。本研究为金银花枝和叶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枝和叶 多元统计分析 资源利用
下载PDF
浅层X线联合维A酸类药物治疗顽固性跖疣一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王雪颖 单晓峰 +1 位作者 刘红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789-791,共3页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治疗方法包括破坏性疗法、抗增生疗法、免疫疗法等。我们报道一例弥漫性、顽固性跖疣患者,曾应用冷冻治疗、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等均无效,经浅层X线一次联合维A酸类药物治疗,2个月后皮疹基本痊愈。
关键词 跖疣 浅层X线 维A药物 阿维A
下载PDF
血浆类花生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倪慧 檀鑫 杜杰 《中国医药》 2024年第8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类花生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血运重建治疗的ACS患者309例,中位随访时间3.8(3.6,3.9)年。根据患者有无不良心... 目的探讨血浆类花生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血运重建治疗的ACS患者309例,中位随访时间3.8(3.6,3.9)年。根据患者有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33例)和非事件组(276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患者血浆74种类花生酸水平,对患者评估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筛选2组患者有明显差异的类花生酸,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得到血浆类花生酸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截断值。采用Cox回归方法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类花生酸是否为ACS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类花生酸、GRACE评分单独及联合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效能。结果事件组患者的血浆1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5-HETE)、15-氧代二十碳四烯酸(15-oxo-ETE)和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DHET)水平均高于非事件组(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经多因素校正以后,15-HETE≥0.84μg/L、14,15-DHET≥0.20μg/L是ACS患者血运重建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15-HETE≥0.84μg/L、14,15-DHET≥0.20μg/L水平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均Log-rank 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RACE评分单独及血浆15-HETE、14,15-DHET水平和GRACE评分三者联合预测ACS患者血运重建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和0.712,GRACE评分联合15-HETE、14,15-DHET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GRACE评分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浆15-HETE、14,15-DHET高水平是ACS患者血运重建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因子,二者联合GRACE评分可以提高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花生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UPLC-MS/MS法检测正天胶囊中马兜铃酸类成分
11
作者 刘珍 张万青 +1 位作者 陈佩文 刘潇潇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正天胶囊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ikma Endeavorsil C18(1.8μm,2.1 mm×100 mm)色谱柱,以乙腈和0.1%甲酸-5 mmol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MRM),进样量为5μL,测定正... 目的建立测定正天胶囊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ikma Endeavorsil C18(1.8μm,2.1 mm×100 mm)色谱柱,以乙腈和0.1%甲酸-5 mmol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MRM),进样量为5μL,测定正天胶囊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Ⅲa、马兜铃酸Ⅳa、马兜铃内酰胺Ⅰ的质量分数。结果10批样品中检出2种马兜铃酸类物质,质量分数分别为马兜铃酸Ⅳa 0.15~1.03 mg/kg、马兜铃内酰胺Ⅰ0.40~1.51 mg/k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正天胶囊中马兜铃酸质量分数测定方法,可为正天胶囊及含马兜铃酸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天胶囊 马兜铃成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旋覆代赭汤中酚酸类及黄酮类成分纯化工艺
12
作者 郭曼曼 刘菊 +3 位作者 汪怡 张泽鹏 徐韫妍 徐诚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0期46-51,共6页
目的优选旋覆代赭汤中酚酸类及黄酮类成分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洗脱流速、醇洗体积分数和醇洗体积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试验,HPD40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旋覆代赭汤中酚酸类(6个)、黄酮类(3个)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目的优选旋覆代赭汤中酚酸类及黄酮类成分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洗脱流速、醇洗体积分数和醇洗体积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试验,HPD40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旋覆代赭汤中酚酸类(6个)、黄酮类(3个)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洗脱液中各成分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测定洗脱液中总黄酮质量分数。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评价模型,预测最佳纯化工艺并验证。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流速2.6 mL/min,醇洗体积分数53%,醇洗体积为2.4 BV。经验证,最佳纯化工艺下总黄酮质量分数为(69.33±1.66)%,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1,5-二咖啡奎宁酸、异鼠李苷、异绿原酸C、槲皮素含量分别为(2.67±0.04)μg/mg、(15.34±0.27)μg/mg、(12.36±0.17)μg/mg、(16.01±0.22)μg/mg、(18.25±0.22)μg/mg、(96.24±1.44)μg/mg、(6.85±0.07)μg/mg、(22.55±0.35)μg/mg、(5.78±0.07)μg/mg。结论优选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旋覆代赭汤中酚酸、黄酮类成分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 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华佗豆的红外指纹图谱和薄层色谱鉴别及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
13
作者 林婧 韦金玉 +5 位作者 梁洁 梁炎丽 魏江存 陆春莲 郑飘雪 孙正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56-1662,共7页
目的建立瑶药华佗豆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薄层色谱鉴别和酚酸类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构建10批华佗豆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华佗... 目的建立瑶药华佗豆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薄层色谱鉴别和酚酸类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构建10批华佗豆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华佗豆中的绿原酸、异绿原酸A、咖啡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量。结果红外光谱法可推测出华佗豆含有有机酸、黄酮类等成分,红外指纹图谱共标定9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0.999。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分为两大类,产地S1、S2、S3聚为一类,其余产地为一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5种差异性成分(VIP>1);建立的薄层色谱的供试品和对照品显示位置一致,且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华佗豆中6种酚酸类成分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97.77%~102.5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90%。结论建立的华佗豆药材薄层色谱和红外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稳定;建立的华佗豆中6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可靠,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豆 红外指纹图谱 薄层色谱鉴别 成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乙型肝炎病毒RNA水平在预测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复发中的价值
14
作者 何小燕 张丽琴 +3 位作者 吴天恩 曾瑞丽 叶文峰 黎翠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RNA(HBV RNA)水平检测对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使用NAs治疗并达到停药标准的80例CHB患者,...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RNA(HBV RNA)水平检测对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使用NAs治疗并达到停药标准的80例CHB患者,展开1年随访,根据有无病毒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展开HBV RNA及HBsAg定量检测,分析HBsAg和HBV RNA定量对NAs药物停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患者复发率17.50%,复发组的停药时HBV DNA载量、停药时HBsAg定量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停药6、12、18、24个月,HBsAg及HBV RNA定量水平比较,停药24个月HBsAg及HBV RNA定量水平高于其他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RNA预测疾病复发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80.30%,HBsAg对应数值为78.57%、89.39%。结论HBsAg和HBV RNA定量对NAs药物停药后CHB复发有预测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药物 停药 复发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RNA 预测效能
下载PDF
不同发育时期忍冬花酚酸类成分含量变化
15
作者 王爱媛 范李想 +2 位作者 张紫瑄 姚丹阳 张永清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发育时期忍冬花酚酸类成分含量,评估忍冬花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药用价值,为确定适宜采收期提供参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测定12种酚酸类成分含量,多元统计分析忍冬花不同发育时期酚酸类成分含量... 目的比较不同发育时期忍冬花酚酸类成分含量,评估忍冬花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药用价值,为确定适宜采收期提供参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测定12种酚酸类成分含量,多元统计分析忍冬花不同发育时期酚酸类成分含量差异。结果忍冬花酚酸类成分总含量高低为二白期>三青期>大白期>米蕾期>银花期>金花期。结论不同发育时期忍冬花酚酸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开放花中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甲酯含量较高,提示开放花具有独特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花 金银花 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多元统计
下载PDF
左归丸对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致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吕婕 王箭焱 王强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 观察左归丸对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致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九江市中医医院长期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致骨损伤的患者80例分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目的 观察左归丸对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致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九江市中医医院长期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致骨损伤的患者80例分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左归丸口服,疗程均为12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肾功能、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7.5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r、BUN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股骨颈骨密度、Z评分和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Z评分和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钙、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AL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归丸对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致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骨密度,维持正常的血清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 抗病毒 骨损伤 骨密度
下载PDF
肺嗜酸细胞类癌2例
17
作者 丁莉 郑杰 +3 位作者 韩义明 敖金娥 饶兰 范婉婷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7-358,共2页
例1,患者女性,56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咳嗽伴咯血;10天前症状加重并抗炎治疗稍好转。CT见肺门卵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肿块,边缘清晰。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4.89 ng/ml(参考值0~16.3 ng/ml)。行左上肺叶全切及部... 例1,患者女性,56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咳嗽伴咯血;10天前症状加重并抗炎治疗稍好转。CT见肺门卵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肿块,边缘清晰。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4.89 ng/ml(参考值0~16.3 ng/ml)。行左上肺叶全切及部分淋巴结切除,每半年复查CT,术后3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嗜细胞 临床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成人患者如何服用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
18
作者 蓝富 《肝博士》 2024年第2期51-52,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药物。乙肝之所以难以根治主要是因为(1)乙肝病毒DNA可以与人体DNA结合,使其在人体内难以清除;(2)人们对其易产生免疫耐受;(3)病毒容易发生耐药突变。我国是乙肝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药物。乙肝之所以难以根治主要是因为(1)乙肝病毒DNA可以与人体DNA结合,使其在人体内难以清除;(2)人们对其易产生免疫耐受;(3)病毒容易发生耐药突变。我国是乙肝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约为9000万人,消灭乙肝任重道远。现阶段对乙肝的治疗主要就是化学药物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为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如何正确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于患者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DNA 成人患者 耐药突变 免疫耐受 核苷 慢性乙型肝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下载PDF
基线HBV血清标志物联合评分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扬 廖昊 +9 位作者 邓中平 赵景 卞丹丹 任艳 蒋莹莹 刘霜 陈煜 鲁凤民 段钟平 郑素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评估基线血清指标HBV DNA、HBV RNA、HBsAg和HBcrAg联合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中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能力。方法以2007年6月—200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组建... 目的评估基线血清指标HBV DNA、HBV RNA、HBsAg和HBcrAg联合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中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能力。方法以2007年6月—200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组建的CHB前瞻性随访队列中83例HBeAg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基线血清HBV DNA、HBV RNA、HBsAg和HBcrAg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Cox回归模型并计算HBeAg转换预测评分,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病毒学标志物联合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能力。不同组别累积转换率的计算使用Kaplan-Meier分析,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83例HBeAg阳性患者中位随访108个月,其中44.58%(37/83)的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转换组患者基线血清HBV DNA[6.23(1.99~9.28)log 10 IU/mL vs 7.69(2.05~8.96)log 10 IU/mL,Z=-2.345,P=0.019]和HBV RNA[4.81(1.40~7.53)log 10拷贝/mL vs 6.22(2.00~8.49)log 10拷贝/mL,Z=-1.702,P=0.010]水平显著低于未转换组;HBsAg和HBcrAg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基于以上血清标志物构建Cox回归方程,计算联合预测HBeAg血清学转换评分中位数为0.95(范围0.37~3.45)。在总体患者中,联合评分与HBsAg、HBV DNA、HBV RNA和HBcrAg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787、-0.990和-0.819(P值均<0.001)。基于联合预测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HBeAg转换组和低HBeAg转换组,预测36个月、60个月及84个月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HBeAg转换组分别为43.90%、51.20%和63.10%,低HBeAg转换组分别为9.60%、17.00%和19.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0.001)。结论基于基线血清HBV标志物构建的联合预测评分可以预测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中HBeAg的血清学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核苷 核苷 生物标记 乙型肝炎E抗原 血清转换
下载PDF
血清HBsAg、HBV RNA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停药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宝灵 徐龙 +6 位作者 余海滨 徐贞秋 吴敏 张伟 范声春 李艳艳 李金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药物治疗停药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九医院肝病科接受NAs治疗且符合停药标准有计划停药的80例CH...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药物治疗停药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九医院肝病科接受NAs治疗且符合停药标准有计划停药的8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停药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20 U·mL^(-1),HBsAg定量<200 U·mL^(-1)和HBsAg定量200~1000 U·mL^(-1)的患者各40例进行随访,同时观察HBsAg定量<200 U·mL^(-1)、HBV RNA<100 U·mL^(-1)的患者3年复发情况。结果停药3年后,在HBV DNA<20 U·mL^(-1)的前提下,HBsAg定量<200 U·mL^(-1)、HBV RNA<100 U·mL^(-1)的CHB患者复发率为14,3%(5/35),其余患者的复发率为46,7%(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sAg定量和HBV RNA水平可以预测安全停药,在HBV DNA<20 U·mL^(-1)的前提下,HBsAg定量<200 U·mL^(-1)、HBVRNA<100 U·mL^(-1)的患者可以安全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核糖核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药物 停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