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镍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 被引量:4
1
作者 姜仁滨 王晓东 +3 位作者 王宛珏 张军 沈异凡 姜晓凤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高离化和高激发原子结构参数和跃迁参数的精确计算,对天体物理、热核聚变实验、等离子体诊断和束箔光谱的识别,特别是对真空紫外激光器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用加Breit修正和QED修正的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镍钼离子MoXV... 高离化和高激发原子结构参数和跃迁参数的精确计算,对天体物理、热核聚变实验、等离子体诊断和束箔光谱的识别,特别是对真空紫外激光器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用加Breit修正和QED修正的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镍钼离子MoXV的1s、2s、2p-、2p、3s、3p-、3p、3d-、3d、4s、4p-、4p、4d-、4d、4f-、4f、5s、5p-、5p、5d-、5d、5f-、5f、5g-、5g、6s、6p-、6p、6d-、6d、6f-、6f、6g-、6g轨道的1772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各能级间的电偶极、磁偶极、电四极和磁四极跃迁的跃迁波长、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能级的计算值和已知实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0.38%。从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一些寿命较长的亚稳态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镍离子 精细结构能级 辐射寿命
下载PDF
类镍离子N=3-4共振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的理论计算
2
作者 彭志涛 周裕清 +2 位作者 张保汉 杨国洪 张继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0-72,共3页
用R.D.Cowan提出的包括相对论效应的Hartre加统计交换势自治场(HXR)方法,计算了类镍离子(XeⅩⅩⅦ-SmⅩⅩⅩⅤ)的N=3-4跃迁波长和振子能量,其中有实验结果的XeⅩⅩⅦ和SmⅩⅩⅩⅤ实验值与计算结... 用R.D.Cowan提出的包括相对论效应的Hartre加统计交换势自治场(HXR)方法,计算了类镍离子(XeⅩⅩⅦ-SmⅩⅩⅩⅤ)的N=3-4跃迁波长和振子能量,其中有实验结果的XeⅩⅩⅦ和SmⅩⅩⅩⅤ实验值与计算结果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镍离子 HXR 共振跃迁 内壳层跃迁 波长 振子强度
下载PDF
46≤Z≤55类镍离子n=4、△n=0跃迁的计算
3
作者 李孝昌 杨向东 +2 位作者 王永国 武德勇 孔令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37-442,共6页
通过能级的实验值与HFR方法的理论值之差沿等电子序列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对46≤Z≤50的类镍离子3d ̄94s、3d ̄94p、3d ̄94d组态及51≤Z≤55的类镍离子3d ̄94d、3d ̄94p组态能级进行计算。... 通过能级的实验值与HFR方法的理论值之差沿等电子序列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对46≤Z≤50的类镍离子3d ̄94s、3d ̄94p、3d ̄94d组态及51≤Z≤55的类镍离子3d ̄94d、3d ̄94p组态能级进行计算。根据能级的拟合值算出相应的电偶极跃迁的谱线波长,并给出各谱线的HFR理论振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镍离子 能级 最小二乘拟合 跃迁
下载PDF
51≤Z≤55类镍离子4s-4p跃迁的理论计算
4
作者 吉世印 陈明伦 程俭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95-499,共5页
用多组态自洽场理论结合最小二乘拟合方法 ,对 51≤Z≤ 55类镍离子 3d94s ,3d94 p组态的能级进行计算 ,根据能级值算出 4s- 4 p跃迁的谱线波长 ,并给出各谱线的HFR振子强度。
关键词 能级 波长 振子强度 类镍离子 跃迁
下载PDF
类镍离子(AgⅩⅩ—XeⅩⅩⅦ)能级、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的理论计算
5
作者 程新路 朱正和 +2 位作者 芶清泉 彭翰生 陈晓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89-2994,共6页
本文用MCDF方法计算了类镍离子(AgⅩⅩ—XeⅩⅩⅦ)的n=3,4的能级结构,n=3—4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所得结果比最近国外发表结果(Phys Scripta,43,150(1991))更接近实验值,为高剥离态离子谱线的辩识以及短波长激光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类镍离子 跃迁 波长 能级 振子强度
下载PDF
类镍离子(HfXL Ⅴ—ReXLⅧ)能级和振子强度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雷安乐 周裕清 +2 位作者 张保汉 杨国洪 董晨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7-60,共4页
利用多组态Hartree—Fock—Relativistic(HFR)理论系统地从头计算了类镍离子(HoLⅤ-ReXLⅧ)的能级、电偶极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为我们的高Z元素激光等离子体光谱实... 利用多组态Hartree—Fock—Relativistic(HFR)理论系统地从头计算了类镍离子(HoLⅤ-ReXLⅧ)的能级、电偶极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为我们的高Z元素激光等离子体光谱实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镍离子 多组态 能级 振子强度
下载PDF
类镍离子碰撞机制的重要进展
7
作者 张国平 张覃鑫 郑无敌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4年第1期86-86,共1页
为了提高Mach-Zenhder干涉仪的分辨率,需要提高探针光输出亮度。用系列程序进行了低功率密度长焦线类镍银的优化设计。1%预脉冲,驱动激光能量EL=95J,焦线100μm宽、27mm长,25mm长靶,f12=2.75ns,增益系数G=10/cm,增益长度积GL... 为了提高Mach-Zenhder干涉仪的分辨率,需要提高探针光输出亮度。用系列程序进行了低功率密度长焦线类镍银的优化设计。1%预脉冲,驱动激光能量EL=95J,焦线100μm宽、27mm长,25mm长靶,f12=2.75ns,增益系数G=10/cm,增益长度积GL=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镍离子 碰撞机制 优化设计 功率密度 激光能量 增益系数 增益长度 分辨率
下载PDF
高离化态类镍离子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扭曲波理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颉录有 张志远 +1 位作者 董晨钟 蒋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249-6258,共10页
利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新发展的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电子碰撞激发高离化态类镍Gd36+和Rn58+—U64+(Z=86—92)离子从基态到4l(l=s,p,d,f)次壳层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强度和截面.研究了随等电子系列变化时,从... 利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新发展的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电子碰撞激发高离化态类镍Gd36+和Rn58+—U64+(Z=86—92)离子从基态到4l(l=s,p,d,f)次壳层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强度和截面.研究了随等电子系列变化时,从基态到与X射线激光有关的3d94p和3d94d激发态能级的电子碰撞激发截面随Z的变化,讨论了强的组态相互作用对高离化态类镍离子截面的影响.通过对Gd36+离子涉及X射线激光跃迁的相关能级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的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对碰撞过程的影响.同时,目前部分计算结果与以往的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碰撞激发 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高离化态类镍离子
原文传递
某些类氖离子和类镍离子等离子体状态对应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燕飞 张杰 鲁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200-2205,共6页
利用一维拉格朗日流体动力学程序Med10 3详细研究了产生类镍Ag ,Cd ,In ,Sn,Sb离子和类氖Fe ,Co ,Ni,Cu,Zn离子的等离子体状态 .通过对电子温度、离子丰度、离子数密度等状态参量的分析比较 ,得到了这两类等离子体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 利用一维拉格朗日流体动力学程序Med10 3详细研究了产生类镍Ag ,Cd ,In ,Sn,Sb离子和类氖Fe ,Co ,Ni,Cu,Zn离子的等离子体状态 .通过对电子温度、离子丰度、离子数密度等状态参量的分析比较 ,得到了这两类等离子体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即类镍银的等离子体状态与类氖铁的相近 ,类镍镉的与类氖钴的相近 ,依次类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类镍离子 离子体状态 对应关系 X射线激光 一维拉格朗日流体动力学程序 离子体诊断
原文传递
高Z元素类镍离子谱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裕清 张保汉 +2 位作者 杨国洪 雷安乐 董晨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623-1629,共7页
用PET平晶谱仪测量了Hf.Ta,W和Re激光等离子体发射波长范围为5-8的软X射线谱,重点研究了其类镍离子谱线,精确测量和准确辨认出四种高Z元素的37条n=3-4的类镍离子共振跃迁线和内壳层跃迁线。整个测量范围内谱... 用PET平晶谱仪测量了Hf.Ta,W和Re激光等离子体发射波长范围为5-8的软X射线谱,重点研究了其类镍离子谱线,精确测量和准确辨认出四种高Z元素的37条n=3-4的类镍离子共振跃迁线和内壳层跃迁线。整个测量范围内谱线精确波长值的绝对误差小于0.005 .与MCDF方法和HFR方法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比较,两者符合相当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Z元素 类镍离子 X射线谱 跃迁
原文传递
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下类镍金离子M带谱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向东 刘小红 +3 位作者 程新路 王红斌 李三伟 郑志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用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UTAmodel)计算类镍金(Au51+)谱中8个跃迁阵的特征参数:平均波数(kav)、半宽度(FWHM)、总强度(W)和谱线数(L)。利用高斯分布线型,根据各个阵的总强度进行叠加,得到了在总体... 用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UTAmodel)计算类镍金(Au51+)谱中8个跃迁阵的特征参数:平均波数(kav)、半宽度(FWHM)、总强度(W)和谱线数(L)。利用高斯分布线型,根据各个阵的总强度进行叠加,得到了在总体上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使得在实验中对金M带谱进行时间或空间的高分辨率测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光谱 不可分辨跃迁阵 平均波数
下载PDF
类镍金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 被引量:5
12
作者 焦荣珍 程新路 +3 位作者 孟川民 杨向东 张继彦 杨国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6-418,共3页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下,理论计算在0.02keV≤T≤10keV范围内,类镍金Au51+的 3d9 nlnl(n’= 4,5,6; l=s,P,d,f)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并分析了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离子 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 自电离系数
下载PDF
类镍Mo^(14+)离子3d^94s,3d^94p,3d^94d组态原子参数的计算
13
作者 陈明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49-51,共3页
用多组态自洽场方法 ,结合我们提出的半经验拟合公式 ,计算了高离化态类镍Mo14 + 离子 3d94s,3d94p ,3d94d组态的能级、波长和振子强度 。
关键词 高离化态 能级 半经验拟合公式 多组态自洽场 原子参数 高剥离态离子
下载PDF
类镍Hf^(44+)、Ta^(45+)、W^(46+)、Re^(47+)、Pt~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新路 朱正和 +2 位作者 叶安培 江文勉 周裕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用多组态Dirac-Fock(MCDF)法计算了类镍Hf44+、Ta45+、W46+、Re47+、Pt50+、Au51+能级的精细结构和n=3—4偶极跃迁辐射的振子强度,得到了和实验符合得相当好的结果(对有实验数... 本文用多组态Dirac-Fock(MCDF)法计算了类镍Hf44+、Ta45+、W46+、Re47+、Pt50+、Au51+能级的精细结构和n=3—4偶极跃迁辐射的振子强度,得到了和实验符合得相当好的结果(对有实验数据的跃迁波长而言),并对组态的选取、核模型的影响、Breit修正和QED效应作了讨论指出对于本文研究体系,QED效应对跃迁的贡献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镍离子 能级 辐射跃迁 组态
下载PDF
类镍X光激光研究中的原子参数讨论
15
作者 李月明 邹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对可能作为X光激光工作介质的47≤Z≤75及Z=41、79各元素的类镍离子,系统计算了能级结构及各种过程参数。通过对已有部分实验数据的比较、拟合,给出了对电子关联校正过的激光波长数据。分析了长波长与短波长激光线振子强... 对可能作为X光激光工作介质的47≤Z≤75及Z=41、79各元素的类镍离子,系统计算了能级结构及各种过程参数。通过对已有部分实验数据的比较、拟合,给出了对电子关联校正过的激光波长数据。分析了长波长与短波长激光线振子强度随电荷数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竞争关系。以类镍钕离子为例,分析了粒子数反转及谱线放大对各种过程参数的条件要求并讨论了其它几条重要谱线不能产生增益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激光 类镍离子 原子参数 激光工作介质
下载PDF
类镍Au^(51+)离子电子碰撞激发特性的研究
16
作者 杨宁选 张吉东 +3 位作者 范婷 王锐 曹海宾 张建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1-448,共8页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镍Au^(51+)离子从基态(3s^23p^63d^(10))n=3壳层3 l(l=s、p、d)电子激发到4 l、5 l(l=s、p、d、f)的碰撞激发强度和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镍Au^(51+)离子从基态(3s^23p^63d^(10))n=3壳层3 l(l=s、p、d)电子激发到4 l、5 l(l=s、p、d、f)的碰撞激发强度和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类镍Au51+离子涉及X射线激光跃迁的相关能级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的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对碰撞过程的影响.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电子碰撞激发截面 Au51+离子
下载PDF
类镍铱离子光谱跃迁研究
17
作者 金石琦 滕华国 +1 位作者 刘亚青 徐至展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27-730,共4页
重元素高电离的离子特性对研究激光核聚变和X射线激光等领域都很重要。本文用3d94s,3d94d,3d94p。
关键词 组态 光谱跃迁 类镍离子 高乙元素
原文传递
类镍金离子0.3~0.6nm范围内线谱与带谱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新路 杨向东 +3 位作者 刘小红 王红斌 郑志坚 李三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用相对论多组态Dirac Fock方法以及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计算了类镍金离子在 0 3~ 0 .6nm范围内的线状谱和带状谱 ,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较之于单纯用不可分辨跃迁阵 (UTA)模型计算所得结果吻合得更好 ,表明当跃迁阵中含有的谱线太少 ,基... 用相对论多组态Dirac Fock方法以及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计算了类镍金离子在 0 3~ 0 .6nm范围内的线状谱和带状谱 ,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较之于单纯用不可分辨跃迁阵 (UTA)模型计算所得结果吻合得更好 ,表明当跃迁阵中含有的谱线太少 ,基于线谱的计算对UTA模型进行修正是合理的和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线状谱 带状谱
原文传递
掠入射较高功率密度驱动Ni-like AgX射线激光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国平 张覃鑫 郑无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用系列程序对掠入射方式驱动亚稳态类镍银碰撞激发机制进行了研究。继低功率密度驱动获得有效增益系数为23.8 cm-1结果之后,在4.3×1013W.cm-2较高功率密度驱动时,增益区移到驱动激光折返点附近,有效增益系数达到40 cm-1以上,比正... 用系列程序对掠入射方式驱动亚稳态类镍银碰撞激发机制进行了研究。继低功率密度驱动获得有效增益系数为23.8 cm-1结果之后,在4.3×1013W.cm-2较高功率密度驱动时,增益区移到驱动激光折返点附近,有效增益系数达到40 cm-1以上,比正入射提高了2.4倍。用50 J激光能量驱动单靶,就能达到有效增益长度积为40的深度饱和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激光 类镍离子 电子碰撞激发机制 亚稳态 掠入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掠入射低功率密度驱动Ni-like AgX射线激光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国平 张覃鑫 郑无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17-1823,共7页
用系列程序对掠入射方式驱动亚稳态类镍银的碰撞激发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与正入射方式相比,掠入射在1.2×1013W.cm-2低功率密度驱动时,驱动激光能量主要沉积在增益区附近,可以大幅度提高增益区的电子温度,也可以大幅度提高... 用系列程序对掠入射方式驱动亚稳态类镍银的碰撞激发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与正入射方式相比,掠入射在1.2×1013W.cm-2低功率密度驱动时,驱动激光能量主要沉积在增益区附近,可以大幅度提高增益区的电子温度,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增益系数。通过对预主脉冲时间间隔和掠入射角的优化,采用10.5 ns延迟时间和16°的掠入射角,可使有效增益系数达到23.8 cm-1,比正入射提高84%。用13 J驱动激光能量就可以获得增益长度积为23.8的深度饱和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激光 类镍离子 电子碰撞激发机制 亚稳态 掠入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