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补针法联合加味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ESR、RF、CRP的影响
1
作者 王丽娜 阎小萍 +1 位作者 李仁心秀 郑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热补针法联合加味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宝鸡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热补针法联合加味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宝鸡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热补针法联合加味蠲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味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病情的活动程度、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RF水平及ESR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炎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治疗1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晨僵、关节肿胀、关节冷痛、手足麻木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证候积分及总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热补针法联合加味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关节不适症状,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针灸疗法 关节炎 类风湿/中医药疗法 血沉 C反应蛋白质/血液 类风湿因子/血液
下载PDF
电针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类风湿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王晓云 高宇 +1 位作者 文培培 刘益兵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和关元穴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关节压痛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2例R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和关元穴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关节压痛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2例R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电针足三里和关元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RA患者病情评价(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功能(关节僵硬、疼痛和日常活动)评分、DAS28评分、关节肿胀指数和关节压痛指数以及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RP、TNF-α和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例出现咽部梗阻感,疑为甲氨蝶呤所致;有2例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观察组2例出现针刺后皮下血肿,1例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电针足三里和关元穴辅助治疗RA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和关节压痛,降低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关节炎 类风湿 关节功能 关节压痛 类风湿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决策曲线分析抗RA33、IL-6及hs-CRP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耿学丽 赵春楠 +2 位作者 张泽智 刘艳伶 丁佩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31-1434,1441,共5页
目的基于决策曲线分析抗类风湿关节炎-33(抗RA33)、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02例RA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清抗R... 目的基于决策曲线分析抗类风湿关节炎-33(抗RA33)、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02例RA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清抗RA33、IL-6及hs-CRP水平。使用甲氨蝶呤与依那西普治疗半年后,根据治疗反应性分为反应良好组与无反应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A患者抗RA33、IL-6、hs-CRP水平与RA疾病活动评分(DAS28)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抗RA33、IL-6、hs-CRP在RA无反应中的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抗RA33、IL-6、hs-CRP单独与联合预测RA患者治疗无反应的净收益情况。结果治疗半年后,反应良好和中度的患者共80例(反应良好组),无效22例(无反应组)。反应良好组病程短于无反应组,DAS28评分低于无反应组(P<0.05)。反应良好组血清抗RA33、IL-6、hs-CRP水平低于无反应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抗RA33、IL-6、hs-CRP水平与DAS28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AS28评分及抗RA33、IL-6、hs-CRP水平为RA患者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抗RA33、IL-6、hs-CRP单独及联合预测患者治疗无反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814、0.831、0.948,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大多合理阈值范围内,血清抗RA33、IL-6、hs-CRP联合预测对RA患者治疗反应性的总体净收益高于单独预测的净收益。结论抗RA33、IL-6、hs-CRP水平与RA患者治疗反应性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治疗无反应的临床价值及净收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33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决策曲线 治疗反应性
下载PDF
基于25⁃羟基维生素D、血清学因子等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4
作者 申爽 季忠庶 +1 位作者 张悦 孙伟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目的基于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清学因子等构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220例,根据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将... 目的基于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清学因子等构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220例,根据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将其分为RA-ILD组(51例)和单纯RA组(169例)2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评分(DAS28)]、25-(OH)D、血清学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35(IL-35)、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分析老年RA患者25-(OH)D与各血清学因子的相关性,探讨老年RA-ILD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25-(OH)D及血清学因子构建老年RA-ILD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结果RA-ILD组和单纯RA组RF、DAS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ILD组25-(OH)D、IL-35、KL-6低于单纯RA组,IL-33、LOXL-2、MMP-8高于单纯RA组(P<0.05,P<0.01)。老年RA患者25-(OH)D与IL-35、KL-6呈正相关,与IL-33、LOXL-2、MMP-8呈负相关(P<0.05)。25-(OH)D、IL-35、KL-6、IL-33、LOXL-2、MMP-8、RF和DAS28均为老年RA-ILD发生的影响因素(P<0.01)。在Nomogram预测模型中直接获取各预测因素对应得分,得分之和对应的预测概率即为该老年患者RA-ILD发生的风险概率,该模型对老年RA-ILD发生具有良好预测效能,且具有良好校准度。结论基于25-(OH)D、血清学因子等构建老年RA-ILD发生的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高、校准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合并症 间质性肺疾病 老年人 25-羟基维生素D 类风湿因子 白细胞介素-33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类风湿因子亚型、抗CCP和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任春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亚型(包括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可疑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RA组(135例)和...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亚型(包括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可疑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RA组(135例)和非RA组(1556例),测定两组血清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水平,比较各项指标阳性表达情况,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RA组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水平均高于非RA组(P<0.05);单项指标中,灵敏度和正确指数最高的是抗CCP,特异性最高的是IgG-RF;抗RA33灵敏度最低但特异性比较高。联合检测中以只要有阳性为判断标准,灵敏度和正确指数增加,灵敏度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为99.26%),其次是RF亚型/抗CCP(95.56%);正确指数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78.57%),其次是RF亚型/抗CCP(78.52%)。如果以联合检测中所有项目均阳性为判断标准,特异性明显升高,特异性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99.55%),其次是RF亚型+抗RA33(98.78%)。结论RF亚型、抗CCP和抗RA33等指标对RA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这些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性,提高早期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秀荣 崔欣美 +3 位作者 赵海燕 戴缙 付佳新 王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584-5590,共7页
背景: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为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目的: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探讨调督通脉针灸法对... 背景: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为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目的: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探讨调督通脉针灸法对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123例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64)和对照组(n=59),研究组给予调督通脉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片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调整基线均衡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建立广义估计方程模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结果与结论:(1)治疗0 d,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2)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4)治疗12周,研究组各年龄段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研究组23-35岁、36-50岁、51-60岁患者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18-22岁患者综合疗效相当;治疗4周,研究组36-50岁、51-60岁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18-22岁、23-35岁患者综合疗效相当。结果表明,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36-50岁、51-60岁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估计方程 针灸 调督通脉针灸法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 年龄分级 疗效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小鼠模型复制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尚碧月 姜泉 +7 位作者 夏聪敏 姚传辉 常甜 刘子夏 马协丽 杨煜辰 巩勋 黄光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59-963,共5页
目的 复制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联合一次性气管滴注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ombined with bleomyci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model,CIA-BLM)复... 目的 复制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联合一次性气管滴注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ombined with bleomyci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model,CIA-BLM)复合模型,并进行两种动物模型的肺间质病变评价。方法 15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C)、模型组(CIA)、复合模型组(CIA-BLM),每组5只。采用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关节及肺部影像学、肺功能等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与NC组比较,CIA、CIA-BLM组小鼠体质量、足趾肿胀度、AI评分均下降(P<0.01)。相比NC组,CIA组及CIA-BLM组小鼠组织病理学均显示肺组织结构异常,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CIA-BLM组较CIA组小鼠有明显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示两个模型组小鼠关节破坏均严重。CIA组小鼠肺部影像学示局部磨玻璃样表现,CIA-BLM组小鼠以絮状影、网格状阴影、支气管牵拉扩张为主要表现。两个模型组小鼠均有肺功能下降。结论 CIA模型和CIA-BLM模型均有关节破坏特点和肺纤维化特征,根据组织病理学、影像学、肺功能检测结果,CIA-BLM模型肺纤维化特征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 博来霉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于骨免疫学论中医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夏璇 陈杰君 +3 位作者 张磊 王茂杰 黄闰月 储永良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52-235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平衡,导致成骨细胞减少,以及破骨细胞凋亡减退及异常活化。西药目前以抑制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减缓疾病进展,但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难以忽视。中医药在防治骨破坏中研究逐步深入,但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免疫学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炎症反应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下载PDF
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和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杰 邓泽辉 +1 位作者 王英 张剑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中重度RA患者145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中重度RA患者145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观察组患者加用托珠单抗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均显著降低,晨僵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疾病活动指数28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均显著降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更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1.11%比8.22%,P>0.05)。结论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RA,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炎性症状,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改善关节活动能力和关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泼尼松 甲氨蝶呤 难治性 类风湿关节炎 中重度 炎性指标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颖 谢华灵 +1 位作者 吴斌 张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9-551,共3页
目的: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分析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的因素,为进一步调整慢性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病科接受慢性病管理的471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根据是否达标分为... 目的: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分析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的因素,为进一步调整慢性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病科接受慢性病管理的471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根据是否达标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收集性别、年龄、病程、是否因药物副作用调整方案、是否规律用药、是否有经济负担、是否受其他疾病影响、是否受行动不便或路途远影响、是否定期复诊等资料,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慢性病管理总达标率为57.3%,不同年龄、规律用药、定期复诊病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治疗达标率不同(P<0.05)。结论: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关怀,提高老年病人的依从性,指导病人规律用药和定期复诊有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治疗的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类风湿关节炎 达标治疗 影响因素 智能疾病管理系统
下载PDF
miR-let-7d-HMGA2通路调控缺氧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1
作者 虞珊珊 李静 +3 位作者 谭琪 丁梦蕾 宗明 范列英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 研究缺氧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成纤维样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HE染色法检测RA和对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滑膜组织FLS增生情况。分离原代RA-FLS并... 目的 研究缺氧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成纤维样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HE染色法检测RA和对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滑膜组织FLS增生情况。分离原代RA-FL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将RA-FLS置于常氧(21%O_(2))或缺氧环境(3%O_(2))中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RT-PCR检测miR-let-7d表达的变化。通过类似物或抑制物改变miR-let-7d的表达,观察其对RA-FLS增殖、凋亡的影响;探究miR-let-7d靶基因在缺氧诱导的RA-FLS增殖中的作用。结果 FLS在RA滑膜中增生明显,在缺氧环境下RA-FLS增殖加快,miR-let-7d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miR-let-7d抑制RA-FLS增殖,但对细胞凋亡水平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证实miR-let-7d靶基因HMGA2参与缺氧诱导的RA-FLS增殖。结论 miR-let-7d-HMGA2通路调控缺氧诱导的RA-FL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样细胞 缺氧 miR-let-7d HMGA2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特征基因CeRNA网络构建及免疫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天 李炳霖 +2 位作者 肖发源 郑恩泽 陈跃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61-2567,共7页
背景:研究发现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尚缺乏关于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特征基因的免疫表现及CeRNA互作网络的构建,而机器学习作为生物信息学中强大的特征基因选择算法能更精确地筛选出在类风湿关节... 背景:研究发现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尚缺乏关于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特征基因的免疫表现及CeRNA互作网络的构建,而机器学习作为生物信息学中强大的特征基因选择算法能更精确地筛选出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的铁死亡特征基因。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与机器学习方法筛选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特征基因,并分析铁死亡特征基因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及铁死亡特征基因CeRNA的网络构建。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芯片,利用R语言提取铁死亡相关基因及其差异基因表达;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即运用LASSO回归与SVM-RFE方法进行特征基因筛选,对两者过滤后的基因进行再次交集,最终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基因,运用ROC曲线评估筛选后的疾病特征基因诊断疾病的准确性;利用CIBERSORT算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与正常滑膜组织的免疫浸润情况,并分析铁死亡特征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最后构建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疾病特征基因的CeRNA网络并对疾病特征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①得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铁死亡基因150个,其中55个上调基因,95个下调基因;②GO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18个GO显著相关条目与30个KEGG条目,主要涉及金属离子稳态、有铁离子稳态与氧化应激反应等;③机器学习分析最终获得疾病特征基因GABARAPL1、SAT1;④GSEA分析发现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脂肪酸代谢、PPAR信号通路、酪氨酸代谢主要集中在GABARAPL1高表达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肠道免疫网络对IGA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SAT1高表达时;⑤免疫浸润分析发现类风湿关节炎与9种免疫细胞与正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浆细胞、T细胞CD8、T细胞滤泡辅助器在疾病组中为高表达状态,其余为低表达。单基因与免疫细胞相关性分析发现GABARAPL1在树突状静息细胞、激活的NK细胞、巨噬细胞M1等为正相关,其中与树突状静息细胞的相关性最为显著,SAT1与T细胞CD4与γδT细胞为正相关,与NK静息细胞为负相关;⑥GSVA分析发现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在SAT1表现为上调的基因高表达水平时候为上调,而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表现为下调,PPAR信号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的代谢、色氨酸代谢、脂肪酸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等在GABARAPL1表现为下调趋势;⑦60种长链非编码RNA可能在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疾病特征基因的异常表达显著相关,特征基因通过影响相关信号通路诱导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介导的ceRNA网络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信号通路,为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 铁死亡 CeRNA网络构建
下载PDF
血清信号素3A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宋丽云 宋丽青 +2 位作者 戴薇 曾频频 谭立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ema3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和抗RA33抗体(anti-RA33);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RA组血清Sema3A、anti-CCP、RF和anti-RA33表达水平分别为(27.15±8.19)ng/ml、131.31(399.50)U/ml、105.90(167.50)U/ml和30.80(23.80)U/ml,与非RA组和HC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Sema3A对R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标准误为0.03,95%可信区间(95%CI)为0.70~0.82。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RA的诊断显示,特异度最高的是anti-CCP(Sp=0.92),灵敏度最高的是RF(Se=0.83),约登指数和曲线下面积最高的是anti-CCP(YDI=0.73,AUC=0.85)。RA病情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血清Sema3A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Sema3A与ESR、CRP、DAS28均呈负相关(r=-0.54,r=-0.66,r=-0.42,P<0.01)。结论Sema3A对RA患者具有良好诊断价值,与非RA患者比较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且可以用来判断RA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信号素3A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胸背部皮下巨大类风湿结节一例
14
作者 曹蕊 龚沈初 +3 位作者 王林 吕源 李天天 郭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1-1422,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最常见的慢性炎性对称性关节疾病,人群中患病率约0.5%~2%,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1,2]。RA的特征是存在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1-2],RF滴度高的RA患者常有其他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最常见的慢性炎性对称性关节疾病,人群中患病率约0.5%~2%,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1,2]。RA的特征是存在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1-2],RF滴度高的RA患者常有其他关节外疾病表现,如类风湿结节(rheumatoid node,RN)、肺及胸膜、皮肤、心血管等并发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类风湿小节 病理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王伯玉 张勤 +1 位作者 刘玲玲 姚瀚鑫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9期1072-1074,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以慢性滑膜炎、组织退化和关节变形为特征[1]。不受控制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会导致关节损伤、残疾、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等[2]。目前临床实验室RA的检测指标主要有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以慢性滑膜炎、组织退化和关节变形为特征[1]。不受控制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会导致关节损伤、残疾、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等[2]。目前临床实验室RA的检测指标主要有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沉(ESR)等,这些指标并不能反映疾病的活动性和关节损伤程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关节变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滑膜炎 高敏C反应蛋白 心血管疾病 关节损伤
下载PDF
血清KL-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预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宿利清 王立红 +2 位作者 高俊珍 徐磊 贺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KL-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RA-ILD)的预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患者70例,依据其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病(ILD)分为RA-ILD组(34例)和RA组(36例),对... 目的:探讨血清KL-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RA-ILD)的预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患者70例,依据其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病(ILD)分为RA-ILD组(34例)和RA组(3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重点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KL-6表达水平及实验室指标、肺功能、影像学等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A-IL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年龄及发病年龄、病程、DAS28、KL-6、WBC、UA、RF、抗CCP抗体、TLC%Pred、DLCO%Pr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患者临床症状占比关节痛较为突出,HRCT表现胸膜粘连增厚较为突出;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A-ILD组患者血清KL-6水平与TLC%Pred、VC%Pred、DLCO%Pred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RF、抗CCP抗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FEV1%Pred、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P>0.05);RA-ILD组患者治疗前K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RA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RA-ILD组有6例患者死亡,经分析死亡组K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死亡组(P<0.05);高龄、男性、吸烟、抗CCP抗体升高及KL-6升高是影响RA-IL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KL-6预测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02,95%置信区间为0.743~0.86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53、0.827,联合检测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54,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强。结论:RA-ILD组患者血清KL-6水平显著升高,KL-6可作为早期发现ILD的血清学指标,联合肺功能检测可更早发现ILD,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病 KL-6 预测 预后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总免疫复合物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引起骨质疏松的因素分析
17
作者 周二叶 曾克勤 +2 位作者 武剑 任田 何觅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606-5611,共6页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大量免疫复合物是否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仍不明确。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1)临床试验: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大量免疫复合物是否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仍不明确。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1)临床试验: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与50例初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水平。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2)细胞实验:分离培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4组处理:类风湿关节炎组加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悬液,正常对照组加入健康体检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悬液,阳性对照组加入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α-MEM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加入α-MEM培养基。处理7 d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1)临床试验: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血沉(r=0.330,P=0.019)、血清碱性磷酸酶(r=0.545,P=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0.377,P=0.007)和Ⅰ型胶原C端肽(r=0.738,P=0.001)呈正相关关系,与腰椎骨密度(r=-0.595,P=0.001)呈负相关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6,95%CI(1.022,1.154),P=0.008]、抗环瓜氨酸肽抗体[OR=1.002,95%CI(0.999,1.005),P=0.035]、Ⅰ型胶原C端肽[OR=0.141,95%CI(0.015,8.900),P=0.008]和血清总免疫复合物[OR=2.895,95%CI(1.228,6.827),P=0.001]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量异常(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2)细胞实验: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组可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并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类风湿关节炎组破骨细胞形成更多(P<0.01);(3)结果表明,血清总免疫复合物可作为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潜在血清学指标,清除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或者干预免疫复合物与其受体的结合可能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复合物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骨免疫学
下载PDF
基于NLRP3介导的细胞焦亡探讨痹通方含药血清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齐庆 孙蓬远 +5 位作者 许诺 关蕊 郑建南 赵夜雨 于静 高明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47,I0006-I0010,共9页
目的探讨痹通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的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对NLRP3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痹通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2 g/(kg·d)、16.8 g/(kg·d)... 目的探讨痹通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的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对NLRP3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痹通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2 g/(kg·d)、16.8 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10 d后制备含药血清。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痹通方含药血清低、高剂量组,MCC950组。收集上述各组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RT-qPCR检测各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IP-1α基因表达水平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AIM2、ASC、Caspase-1、IL-18、IL-1β、cleaved-GSDMD、GSDMD、NLRP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NLRP3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处理组细胞活力下降(P<0.01),TNF-α、IL-18、IL-1β、MCP-1、MIP-1αmRNA表达升高(P<0.01),AIM2、ASC、Caspase-1、IL-18、IL-1β、cleaved-GSDMD、GSDMD、NLRP3蛋白表达升高(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模型组NLRP3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与LPS处理组相比,给予NLRP3抑制剂MCC950组和痹通方含药血清组均可改善上述指标变化。结论痹通方能有效抑制NLRP3炎症小体表达,减少MH7A细胞焦亡及改善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MH7A细胞 细胞焦亡 痹通方 NLRP3
下载PDF
基于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探讨痹通方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9
作者 齐庆 孙蓬远 +5 位作者 许诺 关蕊 郑建南 赵夜雨 于静 高明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182,I0043-I0047,共9页
目的探讨痹通方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途径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痹通... 目的探讨痹通方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途径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痹通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2、8.4、16.8 g/(kg·d)灌胃,甲氨蝶呤组按7.5 mg/(kg·d)灌胃,MCC950组30 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于造模后第29天开始灌胃给药,1次/d。在末次给药8 h后取材,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踝关节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β(IL-1β)相关指标变化;RT-qPCR法检测TNF-α、IL-18、IL-1β、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a(MIP-1a)相关基因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NLRP3蛋白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前体-1(pro-Caspase-1)、Caspase-1、IL-18、IL-1β、活化的gasdermin D(cleaved-GSDMD)、GSDMD、NLRP3。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增厚,骨质出现轻度破坏,关节内可见炎性细胞和滑膜组织增生(P<0.01),模型组血清TNF-α、IL-18、IL-1β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TNF-α、IL-18、IL-1β、MCP-1、MIP-1a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法显示模型组IL-1β、NLR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WB法显示模型组AIM2、ASC、pro-Caspase-1、Caspase-1、IL-18、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痹通方高剂量组、甲氨蝶呤组及MCC950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痹通方能够改善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痹通方 细胞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miR-27a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
作者 吴洁 杨学华 +8 位作者 许振丹 范文强 付冬冬 高晓 左淑飞 梁舒 秦艺璐 王培山 郭金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miR-27a通过Toll样受体(TLR)4/NF-κB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术的30例RA患者(RA组)和同期因创伤急诊截肢的18例患者(对照组)的滑膜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miR-27a的表达。... 目的:探讨miR-27a通过Toll样受体(TLR)4/NF-κB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术的30例RA患者(RA组)和同期因创伤急诊截肢的18例患者(对照组)的滑膜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miR-27a的表达。将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TNF-α组,加入终浓度为20μg/L的TNF-α处理24 h;TNF-α+miR-NC组,加入终浓度为20μg/L的TNF-α处理后转染miR-NC;TNF-α+miR-27a mimic组,加入终浓度为20μg/L的TNF-α处理后转染miR-27a mimic,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或细胞中miR-27a的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TLR4 mRNA与miR-27a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LR4、NF-κB、磷酸化TLR4(p-TLR4)和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RA组滑膜组织中miR-27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8)和(0.36±0.05),RA组低于对照组(P<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组和TNF-α+miR-NC组细胞中miR-27a表达量下降,TNF-α+miR-27a mimic组miR-27a表达量升高;与TNF-α组和TNF-α+miR-NC组比较,TNF-α+miR-27a mimic组细胞中miR-27a表达量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组和TNF-α+miR-NC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细胞凋亡率降低;与TNF-α组和TNF-α+miR-NC组比较,TNF-α+miR-27a mimic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TLR4是miR-27a的靶基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组和TNF-α+miR-NC组p-TLR4/TLR4、p-NF-κB/NF-κB升高;与TNF-α组和TNF-α+miR-NC组比较,TNF-α+miR-27a mimics组p-TLR4/TLR4、p-NF-κB/NF-κB降低(P<0.05)。结论:miR-27a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a TLR4/NF-κB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细胞 生物学行为 MH7A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