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代谢物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邝涛 李鑫 +6 位作者 林也 魏艳霞 李如意 邵峰 王莘智 黄惠勇 蔡雄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635-1640,共6页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代谢物谱特征,为其临床诊断提供有益探索。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4月间,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就诊的RA住院患者血清样本26例,并采集同时期健康体检科的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19例。采用...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代谢物谱特征,为其临床诊断提供有益探索。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4月间,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就诊的RA住院患者血清样本26例,并采集同时期健康体检科的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19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代谢物检测,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鉴定代谢物。采用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PLS.LDA)建立RA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判别模型,子窗口重排法(SPA)筛选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差异代谢物。结果48种代谢物被准确鉴定,PLS-LDA判别模型总预测正确率为97.73%,其中RA判别正确率为96.15%,健康志愿者判别正确率为100%。初步筛选出3-羟基丁酸、磷酸、异亮氨酸、甘露糖和十六烷酸等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代谢物。结论采用代谢组学技术能较好区分RA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为RA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代谢 气相色谱-质谱法
原文传递
糖代谢异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和影像学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佩君 柯沙沙 徐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和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96例RA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餐后0.5h、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成糖代谢异常组和...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和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96例RA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餐后0.5h、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成糖代谢异常组和糖代谢正常组,比较两组疾病活动度和Sharp评分所反映的影像学改变,并将DAS28评分和Sharp评分与糖代谢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糖代谢异常35例,占36.46%;糖代谢异常组血沉、C反应蛋白、DAS28评分、X线关节间隙狭窄评分、X线骨质侵蚀评分、Sharp评分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糖、IRI与DAS28评分和Sharp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而ISI与DAS28评分和Sharp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糖代谢异常与其疾病活动度和Sharp评分所反映的影像学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障碍 关节炎 类风湿/病理生理学/代谢/放射摄影术
原文传递
MicroRN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雨 罗晓红 徐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593-1596,共4页
MicroRNA作为一类转录后调控小分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有望成为治疗的新靶点,同时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应答、病情监测提供了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近年来此方面研究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就microRN... MicroRNA作为一类转录后调控小分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有望成为治疗的新靶点,同时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应答、病情监测提供了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近年来此方面研究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就microRN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标志物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代谢 关节炎 类风湿/代谢 综述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能量多普勒血流与VEGF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薛静 张周龙 陈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4期3293-3295,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能量多普勒(PD)血管指数(V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超声检测RA患者46例(活动期21例,缓解期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利用计算机软件对PD血流信号进行定量分析,采用ELISA法对血VEGF进行...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能量多普勒(PD)血管指数(V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超声检测RA患者46例(活动期21例,缓解期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利用计算机软件对PD血流信号进行定量分析,采用ELISA法对血VEGF进行定量检测,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活动期与缓解期、对照组血流信号VI值及血清VEGF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具有良好相关性(r=0.82,P<0.01)。结论 PD检测RA患者血流与体内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具有一致性,能较好反映疾病不同阶段血管生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代谢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代谢
原文传递
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测定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福党 王亚强 颜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水平,探讨其在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RA患者40例、非RA其它风湿病患者4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中的GPI水平,同时检测IgM-RF...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水平,探讨其在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RA患者40例、非RA其它风湿病患者4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中的GPI水平,同时检测IgM-RF。分别计算GPI、IgM—RF对RA诊断的评价指标。结果GPI抗原的阳性率在RA中为82.5%,非RA中为7.5%,正常对照全部为阴性。GPI及IgM—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2.5%、92.5%,72.15%、82.5%。结论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GPI简便、结果可靠,对RA诊断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RA患者一个新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6-磷酸异构酶/代谢 关节炎 类风湿/代谢
原文传递
Th细胞及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李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9期4540-4542,共3页
目的探讨Th1、Th2和Th17细胞及CCR4、CCR6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5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中IFN-γ、IL-10和IL-17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CR4和CCR6的表达。结果与... 目的探讨Th1、Th2和Th17细胞及CCR4、CCR6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5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中IFN-γ、IL-10和IL-17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CR4和CCR6的表达。结果与健康组比较,RA活动期患者血清中IFN-γ的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水平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4的水平,RA活动期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6的水平,RA活动期和健康人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A血清中IL-17的表达与CCR4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CCR6的表达水平和CD4+CCR4+CCR6+T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与RA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细胞 TH2细胞 受体 CCR4/分析 受体 CCR6/分析 关节炎 类风湿/代谢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测定及其临床实用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静 何菁 +4 位作者 李茹 刘田 刘霞 王永福 栗占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77-479,483,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人于本科住院治疗的RA患者50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IgM,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RF-IgG、HRF-IgA及anti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PF和AKA,分析总结上述抗体及其联合...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人于本科住院治疗的RA患者50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IgM,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RF-IgG、HRF-IgA及anti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PF和AKA,分析总结上述抗体及其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合理应用。结果(1)500例RA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RF-IgM、anti-CCP、APF、HRF-IgG、AKA、HRFIgA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78.0%、70.8%、51.8%、48.4%、45.O%、20.0%。以RF-IgM检出率最高,其次为anti-CCP。(2)在110例RF-IgM阴性的患者中anti—CCP、APF、AKA、HRF.IgG、HRF.Ig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8%、27.3%、22.7%、15.5%、1.8%,尤以anti-CCP的互补作用最好。(3)在146例anti-CCP抗体阴性的患者中RF-IgM、HRF-IgG、APF、AKA、HRF-Ig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6.8%、24.7%、16.4%、8.9%、7.5%。(4)RF-IgM和(或)anti-CCP和(或)APF三种抗体联合和RF-IgM和(或)anti-CCP和(或)HRF-IgG三种抗体联合检出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88.6%、88.4%,显著优于抗体的单独检测(P〈0.05或P〈0.01),抗体间的联合检测能增加检出的敏感性(P〈0.05或P〈0.01)。结论四种自身抗体在RA中诊断的敏感性以RF-IgM、anti-CCP较为突出且二者的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免疫学 抗体/代谢 免疫球蛋白M/代谢 类风湿因子/代谢 角蛋白质类/代谢
原文传递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在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及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时期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057-1057,共1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因子(RF)阳性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时期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RF阳性患者分为两组,包括74例RA患者组及15例非RA患者组,进行抗CCP检测;同时把74例RA患者分为急性...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因子(RF)阳性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时期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RF阳性患者分为两组,包括74例RA患者组及15例非RA患者组,进行抗CCP检测;同时把74例RA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对其抗CC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抗CCP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RA组明显高于非RA组(χ2=11.47,P<0.001);经t检验,两组患者抗CCP所测数据存在显著差异,RA组明显高于非RA组(t=8.86,P<0.005)。同时,把RA组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两组患者抗CCP检测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t=11.16,P<0.001)。结论抗CCP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特异性,并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免疫学 抗体/分析 类风湿因子/代谢 关节炎 类风湿/代谢
原文传递
6638例风湿病患者五种类风湿关节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丽娟 吴红 +1 位作者 万萍 牟方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61-763,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磷酸6葡萄糖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等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在不同风湿病中的分布,评价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201...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磷酸6葡萄糖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等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在不同风湿病中的分布,评价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6 638例接受五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的风湿病患者临床资料、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计数资料比较应用x2检验.结果 6 638例确诊风湿病患者RF、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AKA、GPI的阳性率分别为:55.30%(3 671/6 638)、39.71% (2 636/6 638)、14.49%(962/6 638)、12.34%(819/6 638)、41.29%(2 741/6 638),其中RA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88.39%(3 289/3 721)、68.63%(2 554/3 721)、16.52% (615/3 721)、21.50%(800/3 721)、62.13%(2 312/3 721),除抗RA33抗体,余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P<0.01).结论 RF、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AKA、GPI对R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及意义,但是上述标志物也可出现在其他风湿病中,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需综合分析,避免片面根据血清学检查结果所致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代谢 肽类 /代谢 角蛋白质类/代谢 类风湿因子/代谢 葡糖-6-磷酸酶/代谢 自身抗体/代谢
原文传递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晓芳 谭艳 +1 位作者 郑启炜 白瑞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842-845,共4页
目的 建立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小鼠模型,以探讨GPI在RA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注射GPI)、阳性对照组(注射牛Ⅱ型胶原)、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组12只.观察各... 目的 建立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小鼠模型,以探讨GPI在RA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注射GPI)、阳性对照组(注射牛Ⅱ型胶原)、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组12只.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增长、体质量增长率变化;关节炎性指数评分;小鼠踝关节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小鼠血清GPI含量测定.结果 实验组小鼠从第35天开始,足趾出现轻微的肿胀,关节红肿、畸形,并伴有活动障碍,体质量的变化及增长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滑膜衬里下层均可见大量渗出的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炎细胞,细胞增多增大.建模成功的小鼠血清GPI含量[(0.39±0.11)μg/ml]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0.10±0.0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I可成功诱导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为进一步研究GPI在RA的作用机制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6-磷酸异构酶/副作用/代谢 关节炎 类风湿/化学诱导/代谢 疾病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IL-18在几种风湿免疫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
11
作者 倪晓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033-1033,共1页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狼疮肾炎(LN)、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比较活动期和非活动期IL-18水平,以探讨IL-18与疾病活动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研究对象包括PM/DM、LN和RA患者各30例,...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狼疮肾炎(LN)、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比较活动期和非活动期IL-18水平,以探讨IL-18与疾病活动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研究对象包括PM/DM、LN和RA患者各30例,正常对照者30例。结果 PM/DM、LN、RA患者血清IL-18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三种不同疾病活动期血清中IL-18水平明显高于各自非活动期。结论 IL-18在PM/DM、LN、RA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浓度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代谢 多发性肌炎/代谢 皮肌炎/代谢 狼疮肾炎/代谢 关节炎 类风湿/代谢
原文传递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based on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12
作者 PANG Xiangtian LENG Yufei +4 位作者 YAO Yao WANG Danwen LI Cheng XU Xiao SUN Zhili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2年第4期247-256,共10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RA)by observing the metabolite changes in urine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based metabolomic analysis.Methods Twenty...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RA)by observing the metabolite changes in urine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based metabolomic analysis.Methods Twenty-fou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a model group,and a moxibustion group.Rats in the model and moxibustion groups were established as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models.The control and model groups did not receive any intervention;rats in the moxibustion group received moxibustion at Shenshu(BL23)and Zusanli(ST36).After three weeks of intervention,ankle joint,serum,and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and metabolomic tests.Results After moxibustion treatment,the CIA rats showed increased body mass,reduced swelling of the hind paws and arthritis score,decreased serum cytokine levels,and improved hist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ankle joint.Twenty-four significantly altered metabolites were found,mainly involved in alanine metabolism,taurine and hypotaurine metabolism,tricarboxylic acid cycle,phenylalanine metabolism,tyrosine metabolism,and primary bile acid biosynthesis.These metabolites may serve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RA.Conclusion Moxibustion can effectively resist inflammation in CIA rats.The potential biomarkers and the abnormal metabolic pathways of RA can be identified by LC-MS-based metabolomics.Metabolomics may be an effective way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xibustion Therapy Arthr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Experimental Mass Spectrometry Metabolomics Ra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