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复合高血压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影 周月 +1 位作者 严尚学 魏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4-39,共6页
目的建立类风湿关节炎复合高血压疾病(arthritis-hypertension disease,AHD)大鼠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特点进行评价。方法实施外科手术用0.25 mm银夹缩窄大鼠左肾动脉建立高血压(hypertension,HT)模型,同时于大鼠左后足跖注射0.1 m L完全... 目的建立类风湿关节炎复合高血压疾病(arthritis-hypertension disease,AHD)大鼠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特点进行评价。方法实施外科手术用0.25 mm银夹缩窄大鼠左肾动脉建立高血压(hypertension,HT)模型,同时于大鼠左后足跖注射0.1 m L完全弗氏佐剂致炎建立AHD模型。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测量尾动脉压。足爪容积测量仪测量大鼠非致炎侧关节肿胀度,并分析关节炎指数与炎症发生率。第35天处死大鼠,收集胸主动脉、踝关节及脾脏组织HE染色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AHD模型大鼠关节明显肿胀,关节腔大量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脾脏生发中心数量增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白髓弥漫性增生、红髓浸润。关节炎指数、炎症发生率以及关节、脾脏组织病理评分较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明显升高;同时,AHD模型大鼠血压显著升高,胸主动脉中膜厚度、横截面积明显增加,管腔直径明显降低,且其血压值和血管损伤程度较HT大鼠明显升高或加重。结论用完全弗氏佐剂足跖皮内注射法合并外科手术缩窄左肾动脉法可成功建立大鼠AH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复合高血压 佐剂性关节炎 高血压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罗丽平 申悦 +3 位作者 苗婕妤 赵旭 马伶俐 徐胜前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1例R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观察组(n=125)和对照组(n=586),比...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1例R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观察组(n=125)和对照组(n=586),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指标及药物使用情况差异。利用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病程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RA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年龄、BMI、病程、合并2型糖尿病(T2DM)和使用糖皮质激素(GC)、羟氯喹(HCQ)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使用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以及常规抗风湿药(cDMARDs)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大(OR=1.056,95%CI:1.034~1.077,P<0.001)、BMI高(OR=1.120,95%CI:1.060~1.184,P<0.001)、合并T2DM(OR=3.012,95%CI:1.664~5.435,P<0.001)以及使用GC(OR=1.996,95%CI:1.238~3.215,P=0.005)是RA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使用HCQ(OR=0.604,95%CI:0.389~0.937,P=0.024)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年龄、BMI增长以及GC使用可致RA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升高,而使用HCQ可降低此类患者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 糖皮质激素 羟氯喹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总免疫复合物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引起骨质疏松的因素分析
3
作者 周二叶 曾克勤 +2 位作者 武剑 任田 何觅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606-5611,共6页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大量免疫复合物是否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仍不明确。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1)临床试验: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大量免疫复合物是否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仍不明确。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1)临床试验: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与50例初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水平。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2)细胞实验:分离培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4组处理:类风湿关节炎组加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悬液,正常对照组加入健康体检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悬液,阳性对照组加入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α-MEM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加入α-MEM培养基。处理7 d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1)临床试验: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血沉(r=0.330,P=0.019)、血清碱性磷酸酶(r=0.545,P=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0.377,P=0.007)和Ⅰ型胶原C端肽(r=0.738,P=0.001)呈正相关关系,与腰椎骨密度(r=-0.595,P=0.001)呈负相关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6,95%CI(1.022,1.154),P=0.008]、抗环瓜氨酸肽抗体[OR=1.002,95%CI(0.999,1.005),P=0.035]、Ⅰ型胶原C端肽[OR=0.141,95%CI(0.015,8.900),P=0.008]和血清总免疫复合物[OR=2.895,95%CI(1.228,6.827),P=0.001]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量异常(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2)细胞实验: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组可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并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类风湿关节炎组破骨细胞形成更多(P<0.01);(3)结果表明,血清总免疫复合物可作为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潜在血清学指标,清除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或者干预免疫复合物与其受体的结合可能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复合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骨免疫学
下载PDF
IFI16与口腔“红色复合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于海跃 常芮晗 +1 位作者 李荣滨 王文华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4期166-169,共4页
目的 研究IFI16与口腔“红色复合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30例(RA组)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本院风湿科就诊的健康志愿者30例(非RA组)为... 目的 研究IFI16与口腔“红色复合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30例(RA组)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本院风湿科就诊的健康志愿者30例(非RA组)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口腔唾液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两组患者口腔唾液样本中IFI16蛋白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唾液样本中IFI16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IFI16基因编码蛋白在R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也要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IFI16可以发挥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当机体处于某些慢性炎症状态时,机体中的某些细胞因子也可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16 红色复合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心血管标志物及血清炎性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中高血压发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石磊 牛红青 +5 位作者 杨艳 刘玉芳 曹建平 段亚男 李小峰 温鸿雁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869-873,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标志物、血清炎性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和可能原因。方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 目的探讨心血管标志物、血清炎性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和可能原因。方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疾病活动性评分系统(DAS28)、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力[内环境稳态评价指数(HOMA)],比较上述指标在试验组(RA伴发高血压组)和对照组(RA不伴发高血压组)中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病程长及发病年龄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试验组[12.1(6.5,14.5)μmol/L]较对照组[8.1(6.8,10.9)μmol/L]显著增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比较性别、年龄、吸烟情况、体质量指数(BMI)、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使用情况后,结果提示血清MMP-3水平[OR 95%CI:1.8(0.9,4.3),P=0.04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OR 95%CI:2.8(1.6,5.6),P=0.001)]及瘦素水平[OR 95%CI:2.2(1.1,3.9),P=0.039]在RA伴发高血压组中明显增高。ESR、hs-CRP、IL-17、IL-22、TNF-α、HOMA及DAS28评分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伴发高血压的发生与全身炎性因素和胰岛素抵抗无直接相关性,与血清中MMP-3、同型半胱氨酸和瘦素水平增高有关,与肥胖和血管内平衡功能紊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高血压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玮 张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219-219,221,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死亡率多与并发心血管疾病有关.目前RA并发原发性高血压(EH)是风湿免疫领域研究的热点,血压升高可使RA病患血管压力增加,促进滑膜增生,导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死亡率多与并发心血管疾病有关.目前RA并发原发性高血压(EH)是风湿免疫领域研究的热点,血压升高可使RA病患血管压力增加,促进滑膜增生,导致病情加重,预后变差,其中免疫紊乱和慢性炎症在RA合并EH病患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 类风湿因子 补体C3
下载PDF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文菁 彭欣 梁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786-3788,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方法纳入44例诊断为RA合并EH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2例仅诊断为EH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随机抽取27例健康体检人群...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方法纳入44例诊断为RA合并EH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2例仅诊断为EH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随机抽取27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入组者均进行24 h无创动态血压检查。24 h血压水平指标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 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BPV参数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BP-SD),24 h舒张压标准差(D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 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d D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n DBP-SD)。根据d SBP和d DBP的差值与d SBP的比值判定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血压昼夜节律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n SBP、n DBP、n SBP-SD和n DBPSD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正常组24 h SBP、24 h DBP、d SBP、d DBP、n SBP、n DBP、n SBP-SD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24 h SBP、24 h DBP、d SBP、d DBP、n SBP、n DBP、n SBP-S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存在昼夜节律异常者占95%(42/44),其中反杓型及浅杓型发生率分别为55%(24/44)、41%(18/44);对照组中昼夜节律异常占57%(24/42),均为浅杓型;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RA合并EH的老年患者夜间SBP及DBP的BPV较EH患者明显增大,同时该组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更易出现异常,提示自身调节功能损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金环 李东升 +2 位作者 刘伟 苏丽娜 宋洋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1医院心血管风湿免疫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0例RA合并EH患者为RA+EH组,选取...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1医院心血管风湿免疫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0例RA合并EH患者为RA+EH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单纯EH患者为EH组,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三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结果RA+EH组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 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q=7.629、7.616、3.250、7.726,均P<0.05),24h SBP、d SBP、d DBP、n SBP显著高于EH组(q=4.006、7.616、3.293、4.048,均P<0.05);RA+EH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EH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12.645,P<0.05);RA+EH组24h收缩压标准差(24h 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d 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 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 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显著高于对照组(q=11.976、9.004、7.165、5.504、9.300、5.704,P<0.05),24h SSD、24h DSD、n DSD显著高于EH组(q=5.030、6.773、3.350,P<0.05)。结论RA合并EH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节律与变异性较健康体检者、单纯EH患者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 变异性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邱丹灵 陈金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用信封随机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72例高血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36例)、观察组(施行延续性护理,36例)。随访半年,对比两组血压、...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用信封随机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72例高血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36例)、观察组(施行延续性护理,36例)。随访半年,对比两组血压、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护理后血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增强降压效果,提升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类风湿关节炎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万里 黎明 +2 位作者 罗意 陶海燕 陈宗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BPV)。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合并RA的EH老年患者48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的单纯EH老年患者40...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BPV)。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合并RA的EH老年患者48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的单纯EH老年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身体健康的老年体检志愿者40例为健康组。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24 h动态血压变化,记录24hSBP、24hDBP、日平均收缩压(dSBP)、日平均舒张压(dDBP)、夜平均收缩压(nSBP)、夜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及各时段的血压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显著较高(P<0.05);病例组nSBP和nDB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nSBP-SD、nDBP-SD显著较高(P<0.05);病例组nSBP-SD和nDBP-S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SBP、nDBP、nSBP-SD、nDBP-SD与EH患者合并RA相关(P<0.05)。结论合并RA的EH老年患者夜间SBP和DBP明显更高,更易出现昼夜血压节律异常,血压调节功能的损害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节律
下载PDF
刺山柑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霞 昂沙尔·毕哈孜 霍新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91-194,199,共5页
目的:观察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刺山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每组10... 目的:观察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刺山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每组10只,对造模的大鼠在足跖底部注射0.1 mL完全弗氏佐剂。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分别于大鼠左后足跖部外敷空白凝胶、伤湿止痛膏以及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每组持续干预21 d。观测关节炎(AI)指数和足爪容积的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Beclin蛋白复合物-1(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阳性药组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P<0.01),刺山柑组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1),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刺山柑组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1),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治疗AA大鼠比伤湿止痛膏疗效更加显著,从而为刺山柑治疗RA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其相关机制可能与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刺山柑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自噬 肿瘤坏死因子-α 蛋白表达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 Beclin蛋白复合物-1
下载PDF
氯沙坦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高血压患者IL-17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青汶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高血压患者白细胞介素(IL)-17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该院RA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为R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20例为高血压组,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均为新发病例,在未经过控制血压治疗前采血;门诊健康体检人员2...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高血压患者白细胞介素(IL)-17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该院RA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为R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20例为高血压组,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均为新发病例,在未经过控制血压治疗前采血;门诊健康体检人员20例为健康对照组。抽取RA组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高血压组患者及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ELISA测定血清中IL-17水平。抽取RA组患者全血30m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将外周血单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刺激组、阳性对照组和氯沙坦治疗组。刺激组、阳性对照组和氯沙坦治疗组用抗CD3、抗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刺激后,阳性对照组加入100μmol/mL甲基强的松龙,氯沙坦治疗组加入100μmol/mL氯沙坦,48h后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根据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低活动组(DAS28≤3.2)和中高活动组(DAS28>3.2),评估氯沙坦对不同DAS28评分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17的影响。结果 RA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组(P<0.05),用氯沙坦治疗1周后,RA组患者IL-17平均值低于治疗前(P<0.05)。氯沙坦治疗组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17水平为(38.214±8.725)pg/mL,刺激组为(126.768±16.5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6,P<0.001)。结论氯沙坦能够抑制RA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7的表达,是治疗RA合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类风湿关节炎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质谱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免疫复合物差异蛋白质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海永 管晓龙 +9 位作者 赵琴飞 徐羽中 张宇 宋淑圣 李昂 吕幸 周莹 虞伟 赵建宁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利用质谱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免疫复合物进行全面的抗原谱分析。方法选取本院3例RA患者和3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关节滑膜,通过蛋白质提取、免疫沉淀、胶内酶解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对滑膜免... 目的利用质谱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免疫复合物进行全面的抗原谱分析。方法选取本院3例RA患者和3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关节滑膜,通过蛋白质提取、免疫沉淀、胶内酶解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对滑膜免疫复合物进行抗原谱分析。用FOT值(fraction of total)评价蛋白质的丰度,通过FOT值的比较筛选出上调蛋白和下调蛋白。用David和String软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功能富集、相互作用网络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在RA和OA患者的关节滑膜组织免疫复合物中分别鉴定出511和526种蛋白质。通过维恩图比较,仅在RA组出现的蛋白质有170种。RA组有45种蛋白质发生上调,85种蛋白质发生下调。结论热休克蛋白HSP90AA1、HSP70、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硫氧还蛋白、膜联蛋白A2和玻连蛋白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RA的发病过程,具有RA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复合 质谱
下载PDF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德玉 李晓军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组织内炎症损害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蛋白质抗原或多肽的瓜氨酸化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并且与RA的发病过程及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组织内炎症损害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蛋白质抗原或多肽的瓜氨酸化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并且与RA的发病过程及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ACPA)产生有关。在RA患者血液及关节滑膜液、血清和软骨细胞表层可发现大量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存在。IC可激活RA患者体内补体系统并促进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引起关节骨和软骨组织发生损伤,进而引起不可逆的关节畸变等功能损害。IC中抗原成分的鉴定对于深入了解RA的发病机制非常重要。含有抗瓜氨酸化蛋白的IC的沉积及作用可以诱发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引起持续性慢性炎症。RA患者滑膜液及血清中ACPA及其特异性IC显著高于正常人,提示ACPA特异性IC可能作为一种单独或者联合指标,在RA临床诊断应用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复合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gG-IgM型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武永红 孙静 刘蓓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IgM型类风湿因子与变性IgG抗原形成的复合物定量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36例、非RA患者41例和体检健康者4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包被有鼠抗人μ链抗体的ELISA孔板及HRP标记的兔抗人... 目的探讨血清IgM型类风湿因子与变性IgG抗原形成的复合物定量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36例、非RA患者41例和体检健康者4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包被有鼠抗人μ链抗体的ELISA孔板及HRP标记的兔抗人IgG对血清中IgM型类风湿因子(RF)与变性IgG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水平进行检测,同时用胶乳凝集法检测RF,并对二者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用ELISA试剂盒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定性检测,并比较其与IgG-IgM型RF免疫复合物对于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00倍。IgG—IgM型RF免疫复合物对于RA的敏感性为72.2%,特异性为95.3%。IgG—IgM型RF免疫复合物OD值与RF阳性程度相关系数为0.687(P<0.01)。结论血清IgG—IgM型RF免疫复合物水平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RA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免疫复合
下载PDF
炎性复合体mRNA在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泽蓉 潘云峰 +3 位作者 梁晶 郭欣 郭兴华 古洁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研究炎性复合体(inflammasomes)在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对细胞自身的影响。方法 (1)用Real-time PCR检测IPAF和NALP1 mRNA在3例关节创伤(正常组)、4例骨关节炎(OA组)和6例RA(RA组)患者滑膜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炎性复合体(inflammasomes)在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对细胞自身的影响。方法 (1)用Real-time PCR检测IPAF和NALP1 mRNA在3例关节创伤(正常组)、4例骨关节炎(OA组)和6例RA(RA组)患者滑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2)分别用培养液(对照组)、脂多糖(LPS,LPS组)、LPS+苄氧羰-缬氨酰-丙氨酰-天冬氨酰-(O-甲酰)-氟甲基酮(Z-VAD-FMK,Z-VAD-FMK组)、肿瘤坏死因子(TNF,TNF组)及TNF+Z-VAD-FMK处理6例RA患者滑膜细胞24 h后,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IPAF和NAL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1)OA组IPAF和NALP1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RA组(P<0.01),RA组IPAF和NALP1的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NF组IPAFmRNA较对照组表达增加达408%(P<0.05);TNF组NALP1 mRNA较对照组表达增加达119%(P<0.05),LPS组的水平是TNF组的1.18倍(P<0.05)。结论炎症因子TNF影响炎性复合体mRNA在RA-FLS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炎性复合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兵 汪俊军 +1 位作者 张春妮 蔡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脂水平,探讨其与心血管病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症组)13例,单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纯组)42例...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脂水平,探讨其与心血管病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症组)13例,单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纯组)42例;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同时对受检者血脂和炎症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除载脂蛋白B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它脂质和载脂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并发症组与单纯组间脂质和载脂蛋白水平相似。并发症和单纯组血浆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187.81±90.89和102.01±57.73mg/L)和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分别为2.58±1.69和1.87±0.74A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5±27.00mg/L和1.21±0.38AU,P<0.01),且并发症组高于单纯组(P<0.01或0.05)。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与C反应蛋白正相关(r=0.301,P=0.026),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沉趋于相关(r=0.263,P=0.057)。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显著升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免疫复合 类风湿关节炎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艾丽 吉滢 +3 位作者 郑田 严孝岭 刘国瑞 贾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含纤维蛋白原免疫复合物(Fb-IC),探讨Fb-IC在RA中的意义。方法用抗Fb抗体建立ELISA法检测126例RA,75例其他疾病包括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肾脏疾病患者血清...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含纤维蛋白原免疫复合物(Fb-IC),探讨Fb-IC在RA中的意义。方法用抗Fb抗体建立ELISA法检测126例RA,75例其他疾病包括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Fb-ICs,另设健康对照34例。将该法结果与Clq结合法检测ICs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RA患者Fb-IC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结果RA组、非RA疾病组和对照组Fb—ICs阳性率分别为53.17%(67/t26),10.67%(8/75)和5.88%(2/34)。RA组Fb-IC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X2=36.31,22.16,P〈0.001)。Fb—IC对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17%和90.00%。抗Fb抗体ELISA法和C1qELlSA法检测ICs的符合率为75%,结果相关(Kappa值〉0.4)。抗CCP抗体和RF阳性RA患者的Fb—ICs阳性率分别为55.3%和62.2%。结论Fb—IC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50%以上抗CCP抗体和RF阳性的RA患者体内存在Fb—IC,提示Fb—IC与RA病变有关,检测Fb—IC有助于RA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纤维蛋白原 免疫复合
下载PDF
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启富 接红宇 +5 位作者 丁朝霞 鲁莹 孙德华 苏晓 陈薇薇 唐华燕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并伴有高血压患者59例(治疗Ⅰ组);同时选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无高血压患者58例(治疗Ⅱ组);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选取伴有高血压的RA患...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并伴有高血压患者59例(治疗Ⅰ组);同时选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无高血压患者58例(治疗Ⅱ组);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选取伴有高血压的RA患者28例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药物同Ⅰ、Ⅱ组,但不加用痹祺胶囊)。观察Ⅰ、Ⅱ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观察Ⅰ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高切黏度(BGH200)、全血低切黏度(BGL3)、血浆黏度(PGLU-TI)、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血小板数(PLT)及血沉(ESR)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12周后,治疗Ⅰ组血压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Ⅱ组血压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和对照组血压均有下降,治疗Ⅰ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Ⅰ组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指标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痹祺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高黏状态,对RA伴有高血压者的血压有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祺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高血压 血液流变学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焦鑫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1期1854-1855,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配制硼酸缓冲液、聚乙二醇(PEG)-硼酸缓冲液,通过721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的浊度,计算其OD值。对确诊的176例RA患者、其他疾病30例、健康成人48例进行CI...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配制硼酸缓冲液、聚乙二醇(PEG)-硼酸缓冲液,通过721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的浊度,计算其OD值。对确诊的176例RA患者、其他疾病30例、健康成人48例进行CIC检测。其中RA患者中抗核抗体(ANA)阳性为88例,弱阳性7例,阴性81例。结果RA患者CIC的平均OD=0.21(0.69~0.03);,ANA阳性RA患者CIC的平均OD=0.24(0.44~0.03);ANA阴性RA患者CIC的平均OD=0.19(0.69~0.07);其他疾病CIC的平均OD=0.17。结论CIC在RA的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科室CIC的OD正常参考值为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循环免疫复合 抗核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