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个芍药品种种籽功能性成分分析
1
作者 王浩 魏硕 +4 位作者 何莹龙 马慧丽 李昱莹 郭丽丽 侯小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95-200,共6页
以22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出仁率、出油率以及种籽中籽油、籽粕和种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提取芍药籽油,测得参试品种出油率为15.96%~26.62%,平均为22.12%;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参试... 以22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出仁率、出油率以及种籽中籽油、籽粕和种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提取芍药籽油,测得参试品种出油率为15.96%~26.62%,平均为22.12%;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参试芍药籽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籽油中的总不饱和脂肪酸超过85%,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较高,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芍药籽油榨取后副产物籽粕中总黄酮、芍药苷和粗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78 mg/g、24.85 mg/g和16.92%,种皮中总黄酮和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为107.30和3.11 mg/g。综上所述,籽粕和种皮既可作为功能性营养保健品的原料开发利用,也可作为新型高营养饲料使用,表明芍药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潜力,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种皮 功能性成分 含量
下载PDF
花椒籽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古雪艳 徐国伟 +5 位作者 张康 王磊 郭志廷 李建喜 张景艳 王学智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花椒籽是花椒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其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花椒籽油和花椒籽蛋白等。花椒籽油的提取工艺包括传统工艺提取、超临界CO_(2)萃取、微波提取、分子蒸馏、超声波提取、有机溶剂提取、水酶法等;花椒籽蛋白的提取工艺包括盐法、碱溶酸... 花椒籽是花椒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其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花椒籽油和花椒籽蛋白等。花椒籽油的提取工艺包括传统工艺提取、超临界CO_(2)萃取、微波提取、分子蒸馏、超声波提取、有机溶剂提取、水酶法等;花椒籽蛋白的提取工艺包括盐法、碱溶酸析法、Osborne法、酶法等。花椒籽中药用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多酚、多糖及生物碱等,主要具有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清胆固醇等药理作用。目前对于花椒籽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将花椒籽作为部分基础饲料,以达到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长性能的作用。今后,应充分挖掘花椒籽作为新型饲料的潜在价值,实现花椒籽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对花椒籽中营养分析、提取工艺、药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可为花椒籽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花椒 花椒蛋白 活性成分 提取工艺 应用
下载PDF
无籽西瓜新品种墨绿无籽5号的选育
3
作者 张曼 苏东涛 +3 位作者 郝科星 侯东颖 侯富恩 张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墨绿无籽5号是以自交系GR4x-2为母本,以2x-5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大果型无籽西瓜一代杂种。中晚熟,早春大棚栽培全生育期112 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40 d(天)左右。果实正圆形,果皮墨绿色覆深绿色网条纹,果皮厚度1.2 cm,硬度27 kg·cm^(... 墨绿无籽5号是以自交系GR4x-2为母本,以2x-5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大果型无籽西瓜一代杂种。中晚熟,早春大棚栽培全生育期112 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40 d(天)左右。果实正圆形,果皮墨绿色覆深绿色网条纹,果皮厚度1.2 cm,硬度27 kg·cm^(-2)左右,耐裂、耐贮运;瓜瓤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12.1%,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墨绿无5号 一代杂种
下载PDF
亚麻籽及其加工产品的饲用价值与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静梦 孙涛 +1 位作者 宾石玉 林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6,共9页
亚麻籽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木酚素等活性功能成分,其加工后得到的亚麻油和亚麻籽饼/粕等副产品可用于饲料,并具有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亚麻籽及其加工产品(亚麻油、亚麻饼/粕和活性功能成分)的营养特... 亚麻籽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木酚素等活性功能成分,其加工后得到的亚麻油和亚麻籽饼/粕等副产品可用于饲料,并具有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亚麻籽及其加工产品(亚麻油、亚麻饼/粕和活性功能成分)的营养特点、饲用价值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分析目前亚麻籽及相关产品应用于动物饲料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亚麻籽及其加工产品在动物营养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亚麻油 亚麻饼/粕 木酚素 饲用价值 动物生产应用
下载PDF
基于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牡丹/葵花籽油凝胶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5
作者 赵晶晶 徐宝成 +4 位作者 丁玥 刘茜茜 王永超 余慧 刘丽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0,共7页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硬度、黏度、微观结构、流变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下,当m(植物甾醇)∶m(γ-谷维素)=40∶60,添加量为8%(质量分数)时,油凝胶形成的速度最快,硬度和黏度最大,熔点也最高;与葵花籽油凝胶相比,此条件下牡丹籽油凝胶的硬度更大(210.70 N),凝胶时间更短(0.5 h),熔点更高(55.22℃)。油凝胶制备时,可通过调整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比例来获得所需的晶型和凝胶网络结构,并由此获得理想的硬度、黏度、熔点和透明度等,以适应特定食品加工的需求。该研究为后续基于油凝胶的新型功能黄油和功能奶油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凝胶 植物甾醇 γ-谷维素 牡丹 葵花
下载PDF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基因候选区间的QTL-Seq定位及连锁标记开发
6
作者 王瑞 郭青青 +3 位作者 徐新福 卢坤 李加纳 曲存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共11页
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遗传来源较为复杂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开发难度大.相比于传统QTL定位,结合二代深度测序等生信方法直接对甘蓝型油菜黄籽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基因挖掘和标记开发,将有助于黄籽遗传机理的研究.利用... 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遗传来源较为复杂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开发难度大.相比于传统QTL定位,结合二代深度测序等生信方法直接对甘蓝型油菜黄籽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基因挖掘和标记开发,将有助于黄籽遗传机理的研究.利用甘蓝型油菜黄籽临保系63-2和黑籽67-1配制杂交组合,构建F 2粒色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该群体中黄籽性状受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以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基因组为参考,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和全基因组重测序将黄籽性状基因定位于C03染色体6.1~9.0 Mb置信区间内,同时基于基因组变异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获得与粒色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4个和InDel标记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性状 二代测序 定位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不同肥料类型与施肥方式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王建国 郭峰 +3 位作者 赵继浩 杨莎 张佳蕾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5-574,共10页
为进一步探究施肥技术措施(分层施肥技术、减氮增钙技术等)对花生籽仁品质的调控作用,通过设置大田试验,研究施肥技术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试验一:选取2个试验区(济阳、饮马泉),设置0和600 kg·hm^(-2)(Ca_(0)、Ca_(600))2个钙肥... 为进一步探究施肥技术措施(分层施肥技术、减氮增钙技术等)对花生籽仁品质的调控作用,通过设置大田试验,研究施肥技术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试验一:选取2个试验区(济阳、饮马泉),设置0和600 kg·hm^(-2)(Ca_(0)、Ca_(600))2个钙肥水平和0、75、150、225、300 kg·hm^(-2)5个氮肥水平;试验二:设肥料机械分层条施(L)、人工撒施(B)两种施肥方式,选择含有100 d释放期的花生专用缓释复混肥(SF)、普通复合肥(CF),另设不施氮肥对照(N_(0))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1)与N_(0)相比,施氮花生籽仁中粗蛋白含量提高1.24~3.57个百分点、总氨基酸含量增加1.19~3.70个百分点、亚油酸含量提升0.93~2.41个百分点,同时部分脂肪酸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含量等均随施氮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籽仁含油量降低1.70~5.34个百分点。与不施钙处理(Ca_(0))相比,施钙(Ca_(600))处理的籽仁中粗蛋白、总氨基酸含量分别降低0.10~1.55个百分点、0.02~1.23个百分点,但含油量提高0.16~2.62个百分点。氮肥与钙肥配施可减小粗蛋白含量增幅与含油量降幅。“减施氮肥+增施钙肥”栽培技术有利于调控、改善花生籽仁品质。(2)相同施肥方式下,与复合肥(CF)相比,专用复混肥(SF)处理提高了籽仁粗蛋白含量和含油量。与人工撒施(B)相比,分层施用复合肥(CFL)或花生专用复混肥(SFL)花生籽仁粗蛋白、总氨基酸含量分别降低0.34~1.39个百分点、0.14~0.34个百分点,而籽仁含油量增加0.22~1.16个百分点。(3)产量与粗蛋白、总氨基酸、亚油酸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产量与含油量、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粗蛋白与总氨基酸及组分、亚油酸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油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生产中同时需要多产油和较多粗蛋白时,建议采用减氮增钙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也可施用花生专用复混肥,配套分层施肥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仁品质 肥料类型 分层施肥 施钙与施氮
下载PDF
发酵牡丹籽粕对黄山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中脂肪酸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刘伟 陈相名 +7 位作者 马瑞钰 朱涌峰 戚仁荣 李俊营 万意 李岩 舒翔 詹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4-88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牡丹籽粕对黄山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中脂肪酸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0日龄产蛋率及体重相近的黄山黑鸡86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牡丹籽粕对黄山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中脂肪酸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0日龄产蛋率及体重相近的黄山黑鸡86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5%FPSM组)和9%发酵牡丹籽粕(9%FPSM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FPSM组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9%FPSM组的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9%FPSM组的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颜色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5%FPSM组的蛋黄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9%FPSM组的蛋黄中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和ω-6/ω-3 PUFA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总PUFA和ω-3 PUF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4)与对照组相比,5%FPSM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抗氧化力(T-AOC)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9%FPSM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TG、尿素氮(UN)、IgA、IgM含量和ALP活性及T-AOC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丙二醛(DM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5%的发酵牡丹籽粕可提高黄山黑鸡的生产性能;添加5%和9%的发酵牡丹籽粕可提高黄山黑鸡的蛋黄中ω-3 PUFA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本试验条件下,黄山黑鸡饲粮中发酵牡丹籽粕的适宜添加比例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牡丹 黄山黑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脂肪酸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S-8大孔树脂-C18柱联用分离牡丹籽壳中短叶松素及抗氧化研究
9
作者 张迎阳 邹林玲 +4 位作者 陈文涛 孙承骏 邹平 徐莹 满在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58,共7页
以牡丹籽壳为原料,利用大孔树脂和C18反相键合硅胶柱(C18柱)联合分离短叶松素,回收率为(98.33±0.64)%。用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牡丹籽壳粗黄酮(Mu Dan Ke Flavonoids,MDKF),得率最高为(10.54±0.13)%;比较了6种大孔树脂(AB-8... 以牡丹籽壳为原料,利用大孔树脂和C18反相键合硅胶柱(C18柱)联合分离短叶松素,回收率为(98.33±0.64)%。用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牡丹籽壳粗黄酮(Mu Dan Ke Flavonoids,MDKF),得率最高为(10.54±0.13)%;比较了6种大孔树脂(AB-8、S-8、DM301、HPD600、HPD100和D101)的吸附率和解析率,发现S-8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和解析率最佳,分别为83.47%和84.46%;优化S-8大孔树脂分离MDKF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6 mg/mL,上样液流速2.0 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60%,洗脱液流速1.5 mL/min,洗脱液体积100 mL;对经过C18柱分离后的组分进行LC-MS分析得到短叶松素,回收率为(98.33±0.64)%;分离前后抗氧化能力比较:C18纯化物>S-8大孔树脂纯化物>MDKF粗提物;分子对接实验表明,短叶松素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有结合能力,过氧化氢酶的结合能力最强为-9.1 kcal/mol。实验表明,短叶松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食品、药品或化妆品等抗氧化剂的添加,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对牡丹籽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短叶松素 大孔树脂 C18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纳米茶籽油微囊对低脂猪肉糜制品品质影响
10
作者 余康 邹俊 +2 位作者 袁梦 季秋雅 梅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高脂产品低脂化符合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是未来肉制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无茶籽油脂肪替代肉糜为对照组,考察了两种形式的茶籽油(Tea seed oil,TSO)及纳米微囊化茶籽油(Nano tea seed oil microcapsules,NTM)代替猪背膘对猪肉糜制品... 高脂产品低脂化符合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是未来肉制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无茶籽油脂肪替代肉糜为对照组,考察了两种形式的茶籽油(Tea seed oil,TSO)及纳米微囊化茶籽油(Nano tea seed oil microcapsules,NTM)代替猪背膘对猪肉糜制品理化性质的影响,对不同脂肪替代肉糜制品保水性、蒸煮得率、水分分布、质构、微观结构、脂肪氧化水平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50%、70%NTM可以改善添加TSO造成的肉糜制品保水能力的下降;NTM替代组的T_(21)弛豫时间、占比与无替代对照组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TSO替代组不易流动水占比显著下降(P<0.05);NTM替代组,其L^(*)、b^(*)值较于无茶籽油替代组有所增强,a^(*)降低,且具有明显的脂肪氧化抑制效果,有效延长贮藏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TM替代组油脂分布较TSO添加组更均匀,与蛋白质结合更紧密;质构特性结果表明,TSO替代会造成质构的劣化,而NTM可以改善劣化情况,其中添加70%NTM的肉糜弹性和粘度优于50%和70%NTM替代组。综上,添加70%NTM可以均匀分布于猪肉糜中,并与蛋白质之间形成更多的氢键,从而达到稳定低脂猪肉糜保水力,硬度,弹性等理化性质的目的。因此添加70%NTM的低脂肉糜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茶油微囊(NTM) 油(TSO) 脂肪替代 低脂肉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混菌发酵茶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功能活性研究
11
作者 赵世光 储欣颖 +2 位作者 黎玮 张宇 薛正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3,110,共8页
为促进茶叶籽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采用不同截留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混菌发酵茶籽多肽产物进行分级分离,比较茶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质量的对应关系;利用凝胶过滤色谱技术对茶籽多肽逐级纯化,获得特征性茶籽抗氧化肽,对其二级结构... 为促进茶叶籽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采用不同截留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混菌发酵茶籽多肽产物进行分级分离,比较茶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质量的对应关系;利用凝胶过滤色谱技术对茶籽多肽逐级纯化,获得特征性茶籽抗氧化肽,对其二级结构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并考察其热稳定性和抗消化稳定性;以H_(2)O_(2)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评价茶籽抗氧化肽的细胞氧化损伤保护功能。结果表明:经超滤分级后,茶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质量呈负相关,分子质量小于1 kDa的TSP4组分具有最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TSP4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在90~849 Da之间,凝胶过滤色谱纯化得到的TSP4-b亚组分平均分子质量为446 Da,其二级结构中的β-折叠的相对含量从未发酵茶叶籽的16.59%上升至44.43%,α-螺旋则由未发酵茶叶籽的37.61%降至17.57%;TSP4-b经20~60℃热处理以及模拟胃肠消化后,自由基相对清除率仍可分别保持在90%及80%以上,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抗消化能力;中(0.5 mg/mL)、高(5.0 mg/mL)剂量的TSP4-b的介入可使H_(2)O_(2)诱导的MEF细胞存活率分别达到73.8%、82.4%。综上,所分离的茶籽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H_(2)O_(2)诱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分离纯化 功能活性 细胞氧化损伤
下载PDF
雌雄配比和种植密度对单雌性工业大麻籽糠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郭孟璧 杨若菡 +5 位作者 杨明 郑建芬 牛龙江 木丽海 张园 陈璇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以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作为对象,研究不同雌雄配比(雄株比例为10%、20%和30%)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5210、10420、15630株/hm^(2))对麻籽和麻糠产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单雌性工业大麻用于籽糠兼用的生产模式。结果表明,在同一雌雄比例下... 以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作为对象,研究不同雌雄配比(雄株比例为10%、20%和30%)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5210、10420、15630株/hm^(2))对麻籽和麻糠产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单雌性工业大麻用于籽糠兼用的生产模式。结果表明,在同一雌雄比例下,种植密度越大,麻籽、麻糠、麻秆及大麻二酚(CBD)理论产量越高;在最大种植密度15630株/hm^(2)下,20%雄株率下的麻籽、麻糠、麻秆及CBD理论产量均高于10%和30%雄株率的产量,其麻籽产量为5738.02 kg/hm^(2),麻糠产量为6087.14 kg/hm^(2),麻秆产量为9396.35 kg/hm^(2),CBD理论产量127.58 kg/hm^(2)。在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籽糠生产实践中,建议配置花期一致的20%左右雄株,保证授粉充足,实现麻籽和麻糠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雌性工业大麻 雌雄配比 种植密度 糠生产
下载PDF
不同产地文冠果籽特性及其籽油理化指标差异分析
13
作者 苏优拉 张鼎 +2 位作者 孟祥雪 晋子康 陈贵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314-322,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特性及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方法从全国11个省(区)收集21份文冠果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和种仁含油率等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采用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文冠果籽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特性及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方法从全国11个省(区)收集21份文冠果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和种仁含油率等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采用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文冠果籽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其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的横径和纵径差异不大,但千粒重、种仁重和种仁出油率有显著差异。其中,山东省临沂市所产的文冠果种仁含油量为最高,达50.49%。文冠果籽油中共检测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二十碳一烯酸、芥酸和神经酸7种脂肪酸。不同产地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5.06%~55.96%之间,多不饱和脂肪酸在32.60%~64.64%之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文冠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少见的功能性神经酸,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综合分析种子形态和脂肪酸组成,发现内蒙古赤峰和山东临沂地区的文冠果种子千粒重、种仁出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品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种子形态 产地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无籽刺梨及其近缘种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
14
作者 纵丹 黄嘉城 +4 位作者 段晓盟 张晓琳 冯家玉 甘沛华 何承忠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目的】探讨无籽刺梨及其近缘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蔷薇属植物后期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了6种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包括无籽刺梨和其近缘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研究... 【目的】探讨无籽刺梨及其近缘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蔷薇属植物后期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了6种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包括无籽刺梨和其近缘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研究,包括基因组结构、重复序列、高变区序列以及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6种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呈环状四分体结构,其长度为156561~156749 bp,平均GC含量均为37.2%,且6种植物基因组的反向重复(inverted repeat,IR)区未表现出明显的扩张和收缩。在对蔷薇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时,筛选出了7个高变区序列,包括trnK-trnQ、psbM-trnY、ycf3-rps4、rps4-trnL、psbE-petG、rpl16 intron和ycf1。这些序列可作为候选标记,用于进一步研究蔷薇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同时,利用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重建了蔷薇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无籽刺梨和刺梨是独立的2个种类,其中无籽刺梨与贵州缫丝花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刺梨与单瓣缫丝花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无籽刺梨及其近缘种之间叶绿体基因组结构高度相似,单拷贝区核苷酸多样性高于重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叶绿体基因组 高变区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柏籽对羊肉风味的影响
15
作者 王改芳 王彦林 冯彩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131,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20%的柏籽对羊肉风味的影响。试验将12只体重相近(40±2.2)kg的山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柏籽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柏籽组饲料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的柏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为期3个月,预饲期20 d,正试期1...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20%的柏籽对羊肉风味的影响。试验将12只体重相近(40±2.2)kg的山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柏籽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柏籽组饲料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的柏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为期3个月,预饲期20 d,正试期100 d,试验结束后取背最长肌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柏籽组羊肉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胆固醇的含量降低14%。(2)柏籽组羊肉氨基酸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氨基酸总量提高9.0%。(3)对照组和柏籽组羊肉都检测出16种脂肪酸,但种类略有不同。结论:饲料中添加20%的柏籽可以改善羊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胆固醇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罗汉果籽吸附氟离子效果的不同预测模型研究
16
作者 邓忠惠 谢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46-255,共10页
目的建立不同罗汉果籽吸附氟离子预测模型。方法以吸附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吸附温度、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 目的建立不同罗汉果籽吸附氟离子预测模型。方法以吸附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吸附温度、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以吸附温度、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作为输入参数构建基于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的吸附量预测模型。根据模型在预测集上的表现确定具体的输入参数,将优化隐含层神经元数的BP-ANN与其他学习模型[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模型对比。结果通过两种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值比较,得出GA-BP-ANN预测模型(R^(2)=0.92594)的预测效果较优于BP-ANN(R^(2)=0.88498)。结论相较于BP-ANN预测模型,经过优化后的GA-BP-ANN预测模型对吸附量的预测精度更高。GA-BP-ANN预测模型可为罗汉果籽吸附氟离子效果提供技术参考,去除水中氟离子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氟离子 预测模型 响应面
下载PDF
火麻籽粕代餐饼干配方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7
作者 王燕 郭彤 +3 位作者 李月 赵雨 王丽婷 李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火麻籽粕是火麻籽提取油脂加工后的副产物,其蛋白质含量为50%左右,油脂含量为5%左右,与火麻籽相比具有高蛋白、低油脂的特性。同时,压榨提取油脂的过程使火麻籽粕具有独特香气,可作为代餐饼干的添加成分。选取不同油厂生产的压榨火麻籽... 火麻籽粕是火麻籽提取油脂加工后的副产物,其蛋白质含量为50%左右,油脂含量为5%左右,与火麻籽相比具有高蛋白、低油脂的特性。同时,压榨提取油脂的过程使火麻籽粕具有独特香气,可作为代餐饼干的添加成分。选取不同油厂生产的压榨火麻籽粕1、压榨火麻籽粕2制备代餐饼干,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参考感官评分,确定在100 g低筋面粉中加入6 g压榨火麻籽粕1、20 g黄油、13 g木糖醇、0.2 g碳酸氢钠或8 g压榨火麻籽粕2、25 g黄油、13 g木糖醇、0.2 g碳酸氢钠时,饼干口感、形态最佳。添加了压榨火麻籽粕1、压榨火麻籽粕2的饼干体外消化率均高于80%,与添加了相同比例的大豆粕饼干的体外消化率无显著差异,同时体外消化产物具有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 代餐饼干 抗氧化活性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紫苏籽提取物对断奶犊牛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高亮 马桢 +4 位作者 闫向民 耿娟 王传军 董彤彤 夏春芳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2期5-11,28,共8页
本实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紫苏籽提取物对西门塔尔断奶母犊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当、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断奶母犊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对照组不添加紫苏籽提取物,实验组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 本实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紫苏籽提取物对西门塔尔断奶母犊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当、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断奶母犊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对照组不添加紫苏籽提取物,实验组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及2.0‰的紫苏籽提取物。实验期6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整个实验周期记录犊牛腹泻及呼吸道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发病情况,实验结束时采集犊牛静脉血液,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紫苏籽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断奶犊牛粪便及呼吸道健康评分、降低犊牛腹泻及BRD发病率,且添加量越高,效果越显著;显著降低断奶犊牛血清ALT、AST、TCHO、TG、BUN指标,显著提高血清Ca、PHOS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表明紫苏籽提取物能够有效促进断奶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并有效抑制断奶犊牛的应激反应,增强断奶犊牛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提取物 犊牛 免疫功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牡丹籽油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19
作者 陈程 闫梦茹 +4 位作者 薛守宇 葛鹏辉 吴建洋 杨洁 龚立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制备牡丹籽油脂质体,以增加牡丹籽油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波法制备牡丹籽油脂质体,并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采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多分散系数(PDI... 制备牡丹籽油脂质体,以增加牡丹籽油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波法制备牡丹籽油脂质体,并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采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及Zeta电位值;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包封率;同时考察其在4℃和25℃下的稳定性和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牡丹籽油脂质体的乙醇注入-超声波法最优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1,牡丹籽油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5,缓冲液体积为15 mL,温度为55℃,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油脂质体包封率达到87.16%、粒径为143.6 nm、PDI为0.217,Zeta电位为-48.3 mV;4℃储存环境中牡丹籽油脂质体的稳定性较好;体外释药结果表明该制剂12 h内累积释放率达80.27%,缓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脂质体 表征 稳定性 体外释药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挖掘、网络药理学和试验验证探究葡萄籽多酚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王政 宋祖晨 +3 位作者 余蕊宏 周彦彤 马岩 刘振广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5,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萄籽多酚缓解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试验选用GEO数据库中的两个数据集,使用sva包对其进行整合后,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方法鉴定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利用基因本体论数据库和京都基因...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萄籽多酚缓解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试验选用GEO数据库中的两个数据集,使用sva包对其进行整合后,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方法鉴定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利用基因本体论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对基因功能进行注释;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葡萄籽多酚主要成分,选取含量前10的成分,利用TCMSP、DrugBank、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和靶点预测工具获取其作用的靶点,并与先前鉴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模块的基因取交集,使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葡萄籽多酚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靶点;使用分子对接验证葡萄籽多酚主要成分与关键靶点的连接活性;利用Raw264.7细胞系,通过荧光定量PCR鉴定葡萄籽多酚对关键靶点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有3个基因模块与溃疡性结肠炎表型高度相关,且模块内的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细胞周期和代谢、细胞的趋化等功能相关;葡萄籽多酚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刺柄芒花素等,这些成分作用的靶点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模块的基因有15个相同,而在这15个基因中,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基质金属酶9、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因为在网络中有最高的连接度而被认为是关键靶点;葡萄籽多酚含量最高的10个成分与这4个靶点均具有良好的连接活性,荧光定量PCR也证明了葡萄籽多酚能影响这4个靶点基因的表达。综上,葡萄籽多酚最有可能通过影响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成2、基质金属酶9、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 葡萄多酚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