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鲜食花生籽仁味觉智能分析
1
作者 陈小姝 吕永超 +9 位作者 李美君 赵跃 宋兆锋 高华援 张志民 孙日丹 宁洽 刘海龙 李春雨 孙晓苹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6-906,共11页
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油兼用型高产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但目前对其味觉特征的评价仍缺乏数据支撑。采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收集33份鲜食花生材料(包含9个品种和24个高世代品系TC,后者来自吉... 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油兼用型高产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但目前对其味觉特征的评价仍缺乏数据支撑。采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收集33份鲜食花生材料(包含9个品种和24个高世代品系TC,后者来自吉花02-1-4和中花26的杂交组合)干燥籽仁的味觉相关指标数据,对5种基本味(酸、甜、苦、咸、鲜)和涩味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确定了苦味、涩味、鲜味、咸味和甜味为有效的味觉指标。通过对有效味觉指标PCA分析,对第1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甜味,对第2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苦味。扶花1号等9个品种与TC品系具有明显的差异,对TC1~TC进行PCA聚类区分,鲜味、苦味、甜味等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咸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苦味等;对扶花1号等9个品种的花生进行PCA聚类分析,咸味对第一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等;甜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回味和苦味等。苦味方面,TC20~TC24的苦味最强,为6.5~7.0,其余品种苦味在6.5以下;涩味方面,TC5和TC6的涩味和涩味回味均偏低外,黑甜花和黑珍珠涩味回味最大,其它样本的涩味均为3.0~4.5;甜味方面,四粒红的甜味最大,黑珍珠的甜味最小,甜味值在21以上的品种有16个,TC品系的大部分样本的甜味值较高;鲜味和咸味方面,扶花1号等9个品种和TC17、18、19的鲜味较低,TC20~TC24的鲜味也相对偏低,其它TC品系的鲜味则较大;吉花403、吉花43和冀花甜1号、冀花甜2号4个品种接近,且鲜味和咸味均最低。通过利用电子舌技术对鲜食花生籽仁鉴别分析,可知鲜食花生的味觉指标以鲜味、甜味、咸味、苦味和涩味(回味)为主,在今后研究中可以无需借助统计分析和建模即可快速真实评价鲜食花生食味性,为培育高糖、高蛋白的花生新品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花生 电子舌技术 籽仁 味觉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Osborne法分级提取青花椒籽仁中蛋白质及性质研究
2
作者 黄威 刘霞 +2 位作者 游玉明 张文林 李会合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10期79-82,共4页
本文以九叶青花椒籽仁为原料,采用Osborne法分级提取籽仁中的清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4种蛋白质,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提取料液比这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而得到球蛋白最佳提取工艺,并对青花椒籽... 本文以九叶青花椒籽仁为原料,采用Osborne法分级提取籽仁中的清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4种蛋白质,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提取料液比这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而得到球蛋白最佳提取工艺,并对青花椒籽仁总蛋白的等电点、起泡性和乳化性展开初步研究。试验数据表明,球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浓度1%、时间2.5h、温度45℃,提取率35±0.25%,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提取料液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籽仁 蛋白质 Osborne分级法 提取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俏 杨永庆 +4 位作者 李玉荣 程增书 宋亚辉 金欣欣 王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高油酸花生品种中含油量及脂肪酸的形成规律,以普通花生品种‘冀花22号’为对照,对高油酸花生品种中含油量和8种脂肪酸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花生籽仁3个发育时期的含油量测定结果显示,2类花生品种在荚果形成期,干物质中含... 为了探究高油酸花生品种中含油量及脂肪酸的形成规律,以普通花生品种‘冀花22号’为对照,对高油酸花生品种中含油量和8种脂肪酸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花生籽仁3个发育时期的含油量测定结果显示,2类花生品种在荚果形成期,干物质中含油量迅速上升,在荚果充实期缓慢增加,到荚果成熟期后,含油量基本上趋于稳定,表明2种类型的花生品种含油量的积累规律基本一致。2类花生脂肪酸中以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棕榈酸(C16∶0)为主,总占比约90%,其中高油酸和普通花生品种中油酸含量占比均值分别为82.04%和43.84%,主要脂肪酸成分间差异极显著。8种脂肪酸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多数脂肪酸成分之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0.99之间。其中油酸与棕榈酸和亚油酸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9,与花生酸、山嵛酸和二十四烷酸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25~0.49之间,而与硬脂酸和花生烯酸不相关。脂肪酸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占比的变化趋势在2类花生品种间差异均显著不同,其它5种脂肪酸占比动态变化趋势在高油酸和普通花生品种中基本一致,表明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是影响花生品质的主要因素。以上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高油酸花生形成的生理机制提供了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脂肪酸 含油量 籽仁发育 相关性
下载PDF
流形学习在红松籽仁蛋白质含量近红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仇逊超 张春越 +1 位作者 张怡卓 曹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6-254,共9页
为研究检测红松籽仁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用变量标准化校正+一阶导数+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改进型局部线性嵌入、局部切空间对齐、黑塞特征映射进行光谱数据的降维处理,分别构建偏... 为研究检测红松籽仁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用变量标准化校正+一阶导数+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改进型局部线性嵌入、局部切空间对齐、黑塞特征映射进行光谱数据的降维处理,分别构建偏最小二乘、岭回归、支持向量回归、极度梯度提升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改进型局部线性嵌入+支持向量回归法建立的参数优化模型质量最佳。其降维方法优化参数为:维度取4,邻域数取50;验证集均方差均值为0.5681,验证集皮尔逊相关系数均值达0.9408。可见,模型的预测结果是可靠的,能够实现对红松籽仁蛋白质含量的无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籽仁 蛋白质 流形学习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花生籽仁大小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5
作者 郭朋霞 姜慧芳 +9 位作者 游宇 李威涛 喻博伦 罗怀勇 黄莉 刘念 陈伟刚 雷永 廖伯寿 周小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1-308,共8页
籽仁是衡量花生产量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花生籽仁大小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中花5号和ICGV 86699及其杂交衍生的RIL群体为材料,对籽仁长和籽仁宽在五个环境、百仁重在六个环境进行性状考察及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籽仁长、籽仁宽和百... 籽仁是衡量花生产量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花生籽仁大小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中花5号和ICGV 86699及其杂交衍生的RIL群体为材料,对籽仁长和籽仁宽在五个环境、百仁重在六个环境进行性状考察及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籽仁长、籽仁宽和百仁重在RIL群体表现出连续变异,呈正态分布,且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多环境下共定位到与籽仁长、籽仁宽和百仁重相关的QTL分别为7、10和15个,在鉴定到的QTL中有9个表型贡献率大于10%,位于A05染色体上的籽仁宽QTL qSWA05.1贡献率最大(33.22%)。位于B06染色体上与籽仁长相关的稳定主效QTL qSLB06.1和qSLB06.2在四个环境中均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9.02%~21.53%和12.54%~26.55%的表型变异,与百仁重相关的稳定主效QTL qHSWB06.1和qHSWB06.2分别在3个和6个环境中重复检测到,表型贡献率为5.89%~14.75%和6.09%~17.89%。在B04、B06和B10染色体上存在3、2和1个籽仁大小不同性状的共定位区间。本研究为花生产量性状的精细定位和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籽仁大小 QTL定位 共定位
下载PDF
湖南油用牡丹“凤丹”籽仁蛋白质和脂肪酸的分析研究
6
作者 彭翠英 侯艳 +2 位作者 程勇 徐建军 王旭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44-50,共7页
对湖南邵阳油用牡丹“凤丹”籽仁蛋白质与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研究,测得其籽仁蛋白质含量为20.13%,蛋白质组成为:清蛋白5.67%、球蛋白0.30%、醇溶蛋白2.90%、谷蛋白4.40%;含有17种氨基酸,在7种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的AAS最低,为0.20,属第一... 对湖南邵阳油用牡丹“凤丹”籽仁蛋白质与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研究,测得其籽仁蛋白质含量为20.13%,蛋白质组成为:清蛋白5.67%、球蛋白0.30%、醇溶蛋白2.90%、谷蛋白4.40%;含有17种氨基酸,在7种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的AAS最低,为0.20,属第一限制氨基酸,苯丙氨酸的AAS为0.92,属第二限制氨基酸。其籽仁含油率为28.83%,含有1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75%,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44%,其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40.40%;其次是亚油酸和油酸,分别为28.67%和23.26%,3种主要脂肪酸含量均达到卫生部公告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籽仁 蛋白质 脂肪酸 营养评价
下载PDF
湖南草芍药籽仁蛋白质和脂肪酸的分析研究
7
作者 彭翠英 侯艳 +1 位作者 程勇 王旭军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为湖南草芍药的油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用茚三酮反应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草芍药籽仁氨基酸和油脂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湖南草芍药籽仁蛋白质含量为11.20%,其中清蛋白3.42%、球蛋白0.30%、醇溶蛋白2.... 【目的】为湖南草芍药的油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用茚三酮反应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草芍药籽仁氨基酸和油脂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湖南草芍药籽仁蛋白质含量为11.20%,其中清蛋白3.42%、球蛋白0.30%、醇溶蛋白2.30%、谷蛋白3.10%。含有17种氨基酸,在7种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的AAS最低,为0.14,属第一限制氨基酸;苯丙氨酸的AAS为0.75,属第二限制氨基酸。籽仁含油率为28.37%,含有1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5.00%,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5%,其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36.70%,其次是油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9.02%和28.7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凤丹’高2.25个百分点,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比‘凤丹’高5.76个百分点和0.09个百分点,α-亚麻酸含量比‘凤丹’低3.70个百分点。【结论】湖南草芍药籽仁油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较高,具有开发为高含量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优质食用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芍药 籽仁 蛋白质 脂肪酸 营养评价
下载PDF
花生籽仁品质性状高通量表型分析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纪红昌 胡畅丽 +9 位作者 邱晓臣 吴兰荣 李晶晶 李鑫 李晓婷 刘雨函 唐艳艳 张晓军 王晶珊 乔利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876,共8页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籽仁品质直接影响加工特性,是花生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花生籽仁品质高通量分析模型,快速高效地对花生籽仁品质进行评价,可显著提高花生育种效率。本研究选用宇花14与LOP215杂交构建的140个RIL家系和35...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籽仁品质直接影响加工特性,是花生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花生籽仁品质高通量分析模型,快速高效地对花生籽仁品质进行评价,可显著提高花生育种效率。本研究选用宇花14与LOP215杂交构建的140个RIL家系和35份其他品系为建模材料,使用Thermo公司生产的AntarisⅡ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175份样品籽仁进行光谱采集。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籽仁含油量,杜马斯定氮法测定蛋白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糖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构建花生籽仁含油量、蛋白含量、糖含量以及部分脂肪酸含量的多粒近红外定标模型。选用未参与建模的30份花生样品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决定系数R~2值均大于0.9000,表明该模型可用于花生籽仁品质性状的分析预测。本研究为花生籽仁品质性状高通量表型分析提供了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籽仁 含油量 近红外模型 RIL群体
下载PDF
基于扫描电镜图像分析的菜籽仁饼孔隙结构分形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经洲 郑晓 +2 位作者 宛农 林国祥 游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冷态压榨条件下菜籽仁饼为对象,研究油料饼孔隙结构,探讨油料饼孔隙结构的分形特性以及压榨压力对油料饼孔隙结构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和Image-pro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测试分析6种压榨压力下的菜籽仁饼孔隙的微观结构,采用小岛法对图片... 以冷态压榨条件下菜籽仁饼为对象,研究油料饼孔隙结构,探讨油料饼孔隙结构的分形特性以及压榨压力对油料饼孔隙结构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和Image-pro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测试分析6种压榨压力下的菜籽仁饼孔隙的微观结构,采用小岛法对图片进行了孔隙截面边界和孔隙尺寸分布分形维数的测定,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孔隙截面边界和孔隙尺寸分布分形维数与压榨压力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菜籽仁饼的孔隙结构存在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越大,孔隙截面边界越不规则、孔隙尺寸分布越大;压榨压力越大,分形维数越大,压榨压力与分形维数满足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仁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分形维数 SEM图像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花生籽仁中蔗糖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3
10
作者 秦利 刘华 +6 位作者 杜培 董文召 黄冰艳 韩锁义 张忠信 齐飞艳 张新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671,共6页
对72份国内外优质食用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化学测定,利用瑞典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建立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以寻找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 对72份国内外优质食用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化学测定,利用瑞典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建立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以寻找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中蔗糖含量的定标决定系数为0.822,定标标准误差为0.386,决定系数较高,误差较小,表明该模型代替化学分析进行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测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花生籽仁 蔗糖含量
下载PDF
菜籽与菜籽仁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晓 林国祥 +1 位作者 李智 王少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7-91,101,共6页
在菜籽与菜籽仁流变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型理论与经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菜籽与菜籽仁非线性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并运用改进模拟退火计算方法对模型参数反演。结果表明,非线性粘弹塑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菜籽与菜籽仁流变特性。
关键词 籽仁 非线性 粘弹塑性 本构模型
下载PDF
花椒籽仁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9
12
作者 刘永英 王多宁 +4 位作者 刘渊声 杨颖 赵雁武 王增禄 杨继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花椒籽仁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及花椒油组,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两组均高脂饲料喂养,花椒油组同时给予花椒籽仁油灌胃... 目的:研究花椒籽仁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及花椒油组,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两组均高脂饲料喂养,花椒油组同时给予花椒籽仁油灌胃,10wk后断颈取血,进行血脂、流变学检测,取肝组织测定SOD,CAT活性、MDA含量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花椒油组的CHOL,TG,HBV,LBV降低(P<0.05,P<0.01),HDL-C增高(P<0.05),而肝组织匀浆的SOD,CAT活性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增强(P<0.05,P<0.01),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花椒籽仁油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血流变、防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主要成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仁 高脂血症 脂质代谢 血液黏度 氧自由基
下载PDF
不同花生品种秸秆与籽仁营养成分综合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忠信 王庆东 +6 位作者 赵婧伊 董文召 韩锁义 高伟 刘华 徐静 杜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5-223,共9页
花生是一种经济效益高的大田作物,为综合利用花生秸秆和籽仁的营养价值提高经济效益等,本研究以26个花生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析秸秆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通过主成... 花生是一种经济效益高的大田作物,为综合利用花生秸秆和籽仁的营养价值提高经济效益等,本研究以26个花生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析秸秆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同时,用近红外分析仪测定了其籽仁的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等营养指标,采用Topsis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排序。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秸秆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商花26号、冀545、冀5059、远杂9102、豫花90号综合营养价值较高;多数品种间籽仁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则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豫花102号蛋白质含量最高,冀5059脂肪含量最高,冀农G99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最低;若兼顾秸秆和籽仁的营养成分含量,综合价值由高及低的10个品种依次为冀农G99、开农310、商花26号、豫花93号、远杂9102、冀545、濮花56、濮花52号、豫花89号、郑农花19号,它们可作为仁秆两用型花生品种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秸秆 籽仁 营养
下载PDF
影响花生籽仁品质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邱庆树 李正超 +3 位作者 申馥玉 苗华荣 胡文广 王传堂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9-39,共1页
影响花生籽仁品质的几个因素邱庆树,李正超,申馥玉,苗华荣,胡文广,王传堂(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菜西266601)关于花生籽仁的品质,国内外对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作了一些报导,但栽培措施、种植年份和种植区域等因素对其品质的影... 影响花生籽仁品质的几个因素邱庆树,李正超,申馥玉,苗华荣,胡文广,王传堂(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菜西266601)关于花生籽仁的品质,国内外对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作了一些报导,但栽培措施、种植年份和种植区域等因素对其品质的影响尚较少报导。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籽仁品质 栽培措施 种植年份 种植区域
下载PDF
牡丹籽仁压榨油和浸提油联合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史闯 王斐 +1 位作者 殷钟意 郑旭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308,共6页
为了提高牡丹籽仁油的提取率,得到高品质的油脂以及低残油且未变性的饼粕,本文研究压榨和浸提两种方法联合生产牡丹籽仁油的工艺,并分别对两种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液压压榨最优工艺为物料粒度40目、物料含水率为5%、压榨次数3次、... 为了提高牡丹籽仁油的提取率,得到高品质的油脂以及低残油且未变性的饼粕,本文研究压榨和浸提两种方法联合生产牡丹籽仁油的工艺,并分别对两种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液压压榨最优工艺为物料粒度40目、物料含水率为5%、压榨次数3次、压榨时间20 min、压榨温度60℃、压榨压力55 MPa;溶剂浸提最优工艺为浸提次数3次、料液比1∶1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120 min。在两种工艺综合提取下,牡丹籽仁油总得率高达98.86%。其中压榨牡丹籽仁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1.36%,浸提牡丹籽仁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64%,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有望开发成为一种高营养保健食用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仁 压榨 浸提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花椒籽仁油在加热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组成、酸值及过氧化值的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姚世勇 王斐 +2 位作者 史闯 崔榕 郑旭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86-191,共6页
以自制的花椒籽仁油(Zanthoxylum bungeanum seed kernel oil,ZBSKO)为原料,采用烘箱法模拟ZBSKO的加热过程。以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不同加热条件对ZBSKO的TFAs组成、酸值和过氧化... 以自制的花椒籽仁油(Zanthoxylum bungeanum seed kernel oil,ZBSKO)为原料,采用烘箱法模拟ZBSKO的加热过程。以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不同加热条件对ZBSKO的TFAs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ZBSKO中TFAs总含量、酸值和过氧化值均增大,空气将加速TFAs的形成和ZBSKO的氧化酸败。当加热温度分别为100、150、200℃,若加热时间分别不超过6、4、2 h时,ZBSKO中的总TFAs含量均能满足国家标准(0.30 g/100 g)要求;若加热时间分别不超过6、1、1 h时,ZBSKO中的酸值均能满足国家标准(3.0 mg KOH/g)要求;若加热时间达到8 h时,ZBSKO中的过氧化值均不超过国家标准(6.0 mmol/kg)要求。结论:ZBSKO在烹饪过程中于100℃条件下不宜超过6 h,于150~200℃不宜超过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仁 加热过程 反式脂肪酸 酸值 过氧化值
下载PDF
樟树籽仁油醇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汉芬 韦一良 +1 位作者 胡健华 裘爱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56,共4页
以樟树籽仁油为原料,研究在合成中碳链甘油三酯过程中醇解的工艺条件,主要对樟树籽仁油醇解工艺参数,如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作了探讨,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用正交法确定了醇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樟树籽仁油生... 以樟树籽仁油为原料,研究在合成中碳链甘油三酯过程中醇解的工艺条件,主要对樟树籽仁油醇解工艺参数,如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作了探讨,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用正交法确定了醇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樟树籽仁油生产中碳链甘油三酯提供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 醇解 工艺 中碳链甘油三酯
下载PDF
主产区浙江红花油茶籽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变异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贺义昌 吴妹杰 +6 位作者 董乐 温强 李田 李晓辉 朱恒 徐林初 徐立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5,共9页
【目的】探讨浙江红花油茶油用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浙江红花油茶品质育种和引种栽培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了江西、浙江、福建省浙江红花油茶主产区内的6个优势林分,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干籽仁油,利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 【目的】探讨浙江红花油茶油用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浙江红花油茶品质育种和引种栽培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了江西、浙江、福建省浙江红花油茶主产区内的6个优势林分,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干籽仁油,利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浙江红花油茶油脂的脂肪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多重比较法及巢氏方差分析法对浙江红花油茶各项油用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6个产地的浙江红花油茶其籽仁含油率的总均值为58.46%,其中,籽仁含油率大于60%的样株数占供试样株总数的52%。各个产地的平均籽仁含油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福建武夷山、福建霞浦、浙江开化、江西德兴、江西乐平和江西婺源。统计所有供试样株的数据可知,浙江红花油茶的油脂以油酸为主,且其变异系数最小(2.64),而油酸大于81%的样株数占供试样株总数的50%以上。在其脂肪酸组成中,油酸与亚油酸组分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籽仁含油率在不同产地间及相同产地内的差异均不显著,而各脂肪酸组分在不同产地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对油脂性状指标与不同产地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仁含油率受不同地理生态因子的影响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年均温与年均湿度对浙江红花油茶籽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均较大。【结论】在种子发育进程中,相对较高的温度和相对较低的湿度可能有利于种子中油酸的积累。此外,除了总脂肪酸含量与产地海拔呈一定的负相关,不同产地的海拔差异与浙江红花油茶各项油脂性状指标间总体上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从高海拔区域向低海拔区域引种浙江红花油茶对其油脂品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红花油茶 籽仁含油率 脂肪酸组分 变异规律
下载PDF
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橡籽仁可利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何瑞国 熊统安 +3 位作者 汪康民 熊统安 王玉莲 熊统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6-198,共3页
以京白种鸡作试验动物 ,以玉米、稻谷作对照 ,采用鸡真代谢能 (TME)法研究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橡籽仁的可利用营养价值 .结果表明 ,橡籽仁 1kg含总能 (GE) 16.5 3MJ ,表观代谢能 (AME) 11.13MJ ,真代谢能(TME) 11.66MJ ,含粗蛋白 (CP) 10 .... 以京白种鸡作试验动物 ,以玉米、稻谷作对照 ,采用鸡真代谢能 (TME)法研究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橡籽仁的可利用营养价值 .结果表明 ,橡籽仁 1kg含总能 (GE) 16.5 3MJ ,表观代谢能 (AME) 11.13MJ ,真代谢能(TME) 11.66MJ ,含粗蛋白 (CP) 10 .63 % ,CP的表观利用率 (CPAA) 45 .5 5 % ,真利用率 (CPTA) 49.83 % ,17种氨基酸 (AA)总含量 9.2 3 % ,必需氨基酸 (EAA)和半必需氨基酸 4.84% ,氨基酸真利用率 (TAAA) 60 .85 % ,氨基酸真利用含量 [TAAA] 6.0 9% ,单宁 4.5 5 % ,氢氰酸 0 .98% .橡籽仁的可利用营养价值接近或略低于玉米 ,但略优于稻谷 ,是一良好的可利用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籽仁 TME法 利用价值
下载PDF
樟树籽仁油和壳油的油脂组成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曼丽 杨辉 +2 位作者 杨芳 胡蒋宁 邓泽元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5-448,共4页
以樟树籽为研究对象,对其仁油及壳油的油脂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仁油中富含癸酸和月桂酸,占95%左右,并且均匀分布在甘油三酯Sn-1,2和3位上;壳油中脂肪酸主要为癸酸、月桂酸和油酸,其中癸酸和月桂酸总量为48%左右,半数分布在Sn-2... 以樟树籽为研究对象,对其仁油及壳油的油脂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仁油中富含癸酸和月桂酸,占95%左右,并且均匀分布在甘油三酯Sn-1,2和3位上;壳油中脂肪酸主要为癸酸、月桂酸和油酸,其中癸酸和月桂酸总量为48%左右,半数分布在Sn-2位上,油酸含量达27.60%,并集中在Sn-1,3位上。仁油中豆甾醇含量为33.89mg/100g,壳油中豆甾醇含量是仁油的3倍左右。仁油中不含角鲨烯或者其含量低于HPLC检出限,壳油中角鲨烯含量为1.88mg/100g。樟树籽仁油中主要含有α-VE,δ-VE和γ-VE,总量为30.45mg/100g,其中以γ-VE含量最高,为19.47mg/100g;壳油中VE总量是仁油的2~3倍,其中以α-VE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 樟树壳油 脂肪酸 豆甾醇 角鲨烯 V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