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果及籽类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的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
1
作者 何婷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够引起食物中毒和肠炎等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坚果及籽类食品由于其特殊的生产和储存条件,更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然而,目前对于坚果及籽类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存在一定的...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够引起食物中毒和肠炎等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坚果及籽类食品由于其特殊的生产和储存条件,更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然而,目前对于坚果及籽类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准确度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沙门氏菌的检测效果和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如何提高坚果及籽类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探讨了坚果及籽类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的质量控制与改进方向,以期降低检测成本,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细菌检测 坚果食品 籽类食品
下载PDF
2020年—2022年广州市市售坚果与籽类食品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2
作者 宋韶芳 张维蔚 +3 位作者 林晓华 王燕燕 曾锦衡 潘心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6期2015-2019,共5页
目的分析2020年—2022年广州市售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和微生物等监测结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政府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散装和定型包装坚果及籽类食品321份,按《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检测... 目的分析2020年—2022年广州市售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和微生物等监测结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政府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散装和定型包装坚果及籽类食品321份,按《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检测铅、镉、铬、黄曲霉毒素、酸价、过氧化值、大肠菌群和霉菌。结果样品中监测项目均有检出,超标率为9.97%,超标项目是霉菌、大肠菌群、黄曲霉毒素B1、酸价。铅、铬、镉检出值在坚果食品中比籽类高;过氧化值在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比生干制品高、籽类比坚果类高;酸价在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比生干制品高,散装比预包装高;霉菌检出值在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比熟制制品高,籽类比坚果类高,散装比预包装高。结论广州市售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总体较低,其日暴露量远低于容许量,不会引起健康风险。但不能忽视个别样品中霉菌、黄曲霉毒素B1和酸价等超标的潜在危害性,特别是霉菌超标率相对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果 籽类食品 重金属 黄曲霉毒素 霉菌 过氧化值 酸价
原文传递
我国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研究
3
作者 彭子欣 杨欣 +3 位作者 李莹 杨舒然 闫琳 杨大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60-1467,共8页
目的调查我国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掌握该类食品中霉菌及真菌毒素污染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采集市售商品,检测霉菌及其毒素,采用内转录间区(ITS)测序法对样品中污染的霉菌进行属鉴定。结果19.32%(560/2912)的熟... 目的调查我国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掌握该类食品中霉菌及真菌毒素污染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采集市售商品,检测霉菌及其毒素,采用内转录间区(ITS)测序法对样品中污染的霉菌进行属鉴定。结果19.32%(560/2912)的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霉菌计数>25 CFU/g。单一、混合坚果超过该限值的比例分别为14.78%(322/2178)和32.56%(239/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坚果中核桃超过该限值的比例最高,为24.10%(47/195),杏仁、巴达木和花生分别为17.44%(15/86)、16.81%(20/119)和16.22%(73/450),其余种类均在15%以下。对26份霉菌计数>25 CFU/g的样品进行真菌毒素检测,1份采自云南的花生检出白僵菌素污染量为16.37μg/kg。ITS扩增子测序发现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主要污染曲霉属、交链孢霉属、念珠菌属等,和真菌毒素检出有相关性。结论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霉菌污染较高,检出的霉菌属有产真菌毒素的风险,提示应加强该类食品中污染霉菌的监测、种属鉴定及产毒情况研究,掌握其污染途径和产毒规律,为开展风险评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 霉菌 真菌毒素 属鉴定
原文传递
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市场调查 被引量:9
4
作者 姜楠 朱蕾 +4 位作者 张泓 李倩云 商贵芹 王慧 刘思洁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建立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方法选择接触面积法对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数据信息获得接触面积法中食品接触材料与单位质量食品的接触面积参数。结果通过调查分析114份... 目的建立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方法选择接触面积法对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数据信息获得接触面积法中食品接触材料与单位质量食品的接触面积参数。结果通过调查分析114份坚果籽类食品,获取相关数据3648个,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主要包括铝、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涂层6种材质,食品接触材料与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食品的接触面积(S/V)平均值为21.29 dm^2/kg,中位数为13.40 dm^2/kg,P5为1.11 dm^2/kg,P95为67.46 dm^2/kg。结论基于坚果籽类食品市场调查构建的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基础参数可为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坚果籽类食品 基础参数 市场调查
原文传递
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飞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7期288-291,共4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建立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检测方法。样品经均质后,采用甲醇进行微波提取,通过Acquity BEH C_(18)色谱柱(50 mm...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建立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检测方法。样品经均质后,采用甲醇进行微波提取,通过Acquity 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 1.7μm)分离,在正离子扫描条件下,反应离子监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在0.25~1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回收率为88.0%~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1.3%~4.1%,检出限为0.1μg/kg。试验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前处理过程简单、快速,成本低廉,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快速筛查与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微波萃取 坚果 籽类食品 黄曲霉毒素B_(1)
原文传递
油脂提取前粉碎和去壳对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抗氧化剂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石金娥 王莹 +2 位作者 王庆峰 贺文龙 华蕾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6期1944-1946,1970,共4页
目的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及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抗氧化剂的限量值以油脂计,但GB 5009.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测定》方... 目的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及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抗氧化剂的限量值以油脂计,但GB 5009.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测定》方法中没有给出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提取油脂的前处理过程和步骤。因此,考察样品粉碎和去壳与否对抗氧化剂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调查熟制坚果和籽类食品中抗氧化剂添加现状。方法以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中规定的油脂提取方式对葵花籽和花生进行油脂提取,考察样品去壳、带壳以及粉碎与否对TBHQ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葵花籽和花生中TBHQ的检出率分别高达67.6%和30.6%,样品粉碎对TBHQ的提取效果更好,且带壳提取与去壳提取测定结果一致。结论测定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时,采用GB 5009.229—2016中的方法提取油脂,其TBHQ的测定结果与样品是否粉碎有关,与样品是否带皮提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果与籽类食品 油脂提取 抗氧化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