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尘螨1类变应原嵌合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郭伟 姜玉新 李朝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尘螨1类变应原(粉尘螨1类变应原仇叩和户尘螨1类变应原Derpl基因)的嵌合基因R8,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以含嵌合基因R8的pUCm-T重组质粒为模板,用Derel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酶切后与载体pET28a(+)连接,... 目的原核表达尘螨1类变应原(粉尘螨1类变应原仇叩和户尘螨1类变应原Derpl基因)的嵌合基因R8,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以含嵌合基因R8的pUCm-T重组质粒为模板,用Derel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酶切后与载体pET28a(+)连接,连接产物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BL21感受态细胞,并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纯化,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纯化后的蛋白用ELISA检测其与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的结合能力,同时以重组rDerfl和rDerP1蛋白作为对照。为检验嵌合蛋白R8的免疫原性,将75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PBS组(阴性对照组)、rDerf1组、rDerP1组、R8组和哮喘组(阳性对照组)。除PBS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第0、7和14天每鼠腹腔注射(0.1μg/μl)粉尘螨注射液100μ1,第21~27天每鼠每天雾化吸入0.5μg/ml粉尘螨注射液悬浊液,30min/d。rDerf1组、rDerP1组和R8组于第25~27天雾化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100μg/ml的rDerf1、rDerP1和R8蛋白各200μl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PBS组用等量PBS进行腹腔注射和雾化吸人。所有小鼠于第27天雾化吸入后24h气管切开,用1mlPBS进行肺泡灌洗,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R8表达产物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5000。EUSA检测结果显示,嵌合蛋白R8与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的结合力为(37.03±12.46)μg/ml,显著低于rDerf1[(80.44±15.50)μg/ml]和rDerP1[(90.79±10.38)μg/ml](P〈0.0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R8组IFN-γ水平[(343.43±38.79)pg/ml]与rDerfl组[(322.98±30.36)pg/m1]和rDerP1组[(314.97±33.89)pg/ml]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BS组[(393.93±50.68)pg/ml]和哮喘组[(208.44±46.11)pg/m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8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水平(P〈0.05或0.01)。结论表达了具有低变应原性和高免疫原性的尘螨1类变应原嵌合基因R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户尘 1应原 嵌合基因 原核表达 应原 免疫原性
下载PDF
深圳地区粉尘螨Ⅱ类变应原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及其表达蛋白的变应原性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白羽 吉坤美 +1 位作者 刘志刚 蔡成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0-566,共7页
粉尘螨Ⅱ类变应原(DerfⅡ)是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主要变应原之一,可引发Ⅰ型变态反应。从深圳地区挑取活粉尘螨,经形态鉴定后纯培养,提取其总RNA,RT-PCR扩增出DerfⅡ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该... 粉尘螨Ⅱ类变应原(DerfⅡ)是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主要变应原之一,可引发Ⅰ型变态反应。从深圳地区挑取活粉尘螨,经形态鉴定后纯培养,提取其总RNA,RT-PCR扩增出DerfⅡ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该基因的多态性。将该目的基因克隆到pET-His表达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ET-DerfⅡ。工程菌经IPTG诱导培养,表达DerfⅡ目的蛋白,该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DerfⅡ蛋白通过6His-tag蛋白纯化系统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该重组蛋白与对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中IgE的反应性。结果表明,克隆的5株深圳地区的DerfⅡ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DerfⅡ(AB195580.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8%~99.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8%~98.6%。表达纯化的5种重组DerfⅡ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都具有良好的变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DerfⅡ 应原 基因多态性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粉尘螨变应原Derf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1
3
作者 石连 姜玉新 +1 位作者 王海宁 李朝品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1重组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大量诱导表达含pET-28a(+)-Der f1质粒的BL21菌株,SDS-PAGE电泳并割胶纯化目的蛋白,以此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收集血清进行效价检测并用Western blot...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1重组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大量诱导表达含pET-28a(+)-Der f1质粒的BL21菌株,SDS-PAGE电泳并割胶纯化目的蛋白,以此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收集血清进行效价检测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其特异性。结果:割胶回收可有效纯化Der f1重组蛋白,抗Der f1抗体效价为1∶32 000。结论:成功制备Der f1多克隆抗体,以期为尘螨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应原 Derf1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粉尘螨变应原第10组分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鹰 孙金霞 +3 位作者 杨李 王运刚 马桂芳 崔玉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7-881,共5页
目的:克隆粉尘螨变应原第10组分(Der f 10)基因并建立其原核表达体系。方法:提取粉尘螨总RNA,反转录后经套式PCR扩增出目的基因并克隆至pMD19-T载体测序,将测序正确的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质粒pET28a,转化E.coli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用S... 目的:克隆粉尘螨变应原第10组分(Der f 10)基因并建立其原核表达体系。方法:提取粉尘螨总RNA,反转录后经套式PCR扩增出目的基因并克隆至pMD19-T载体测序,将测序正确的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质粒pET28a,转化E.coli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RT-PCR扩增获得Der f 10,琼脂糖凝胶电泳见一条约888 bp的条带,与参考序列(GenBank No.EU 106617)同源性高达99.8%。将pET28a(+)-Der f 10质粒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SDS-PAGE电泳时出现特异性条带,Western blot表明重组蛋白可与抗His-Tag Mab抗体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获得的Der f 10重组体由295个氨基酸组成的疏水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4 233.1 Da,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91.86%)、延伸主链(1.36%)和无规卷曲(6.78%),含有5个原肌球蛋白模序分别位于84~101、120~140、145~173、175~198和231~256氨基酸处。结论:获得了Der f 10编码基因,成功建立其原核表达体系,为生产重组变应原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重组应原 克隆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表达屋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p1的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向辉 卢文菊 +1 位作者 都昌胡 徐军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6-47,52,共3页
目的:探讨发酵条件对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重组屋尘螨I类变应原(Der p1)的影响。方法:应用摇瓶发酵试验观察不同诱导时间和不同诱导时机对Der p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Der p 1基因在E.coliBL21(pBVDP8)菌密度A600nm0.6左右时,4... 目的:探讨发酵条件对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重组屋尘螨I类变应原(Der p1)的影响。方法:应用摇瓶发酵试验观察不同诱导时间和不同诱导时机对Der p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Der p 1基因在E.coliBL21(pBVDP8)菌密度A600nm0.6左右时,42℃最佳诱导时间为4h.(2)工程菌E.coli BL21(pBVDP8)在30℃培养至A600nm为0.5-0.7时,42℃诱导4hDerp 1表达量最高,结论:确定了最适诱导时间和诱导时机,初步形成了一套高表达Der p 1的发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I应原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发酵 基因工程菌 Der P1
下载PDF
粉尘螨Ⅰ类变应原的cDNA克隆测序及亚克隆 被引量:36
6
作者 杨庆贵 李朝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获得粉尘螨I类变应原 (Derf 1)cDNA克隆及亚克隆 ,并进行测序。 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从粉尘螨体内提取RNA ,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获得cDNA ,PCR扩增目的片段经纯化回收后克隆至pMD 18T ,转化大肠埃希菌 (E .coli)JM10... 目的 获得粉尘螨I类变应原 (Derf 1)cDNA克隆及亚克隆 ,并进行测序。 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从粉尘螨体内提取RNA ,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获得cDNA ,PCR扩增目的片段经纯化回收后克隆至pMD 18T ,转化大肠埃希菌 (E .coli)JM10 9,经PCR初筛挑选阳性克隆并测序 ,将PCR筛检阳性重组子及pET 3 2a( +)表达载体分别用BamHⅠ和SacⅠ双酶切 ,连接转化至E .coli感受态细胞JM10 9中过夜培养 ,挑选菌落进行酶切鉴定。 结果 从粉尘螨基因组RNA中扩增出Derf 1基因 ,获得pET 3 2a( +) Derf 1亚克隆 ,酶切产物的大小与预期相符。 结论 对粉尘螨Derf 1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并获得pET 3 2a( +) Derf 1亚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应原 CDNA克隆 亚克隆 基因序列
下载PDF
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T细胞表位融合肽疫苗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赵蓓蓓 姜玉新 +3 位作者 刁吉东 李娜 陆维 李朝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 C和含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TAT... 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 C和含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TAT-Ih C-Der p 1-3T融合基因,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TATIh C-Der p 1-3T,Bam H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纯化TAT-Ih C-Der p 1-3T蛋白后进行Ig E结合试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 ET-28a-TAT-Ih C-Der p 1-3T重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TAT-Ih C-Der p 1-3T可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纯化成功;Ig E结合试验表明TAT-Ih C-Der p 1-3T结合屋尘螨过敏病人血清Ig E的能力强于Der p 1变应原(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可表达经MHC通路的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重组p ET-28a-TAT-Ih C-Der p 1-3T载体,纯化的TAT-Ih C-Der p 1-3T具有较强的Ig E结合能力,从而为后续经MHC通路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 融合肽疫苗 1应原 原核表达 T细胞表位 IgE结合试验
下载PDF
粉尘螨1组主要变应原(Der.f 1)含量测定体系比较
8
作者 张影 鲁旭 +1 位作者 王斌 曾明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9年第5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索建立Der. f 1含量测定抗原、抗体国家标准品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对粉尘螨1组主要变应原(Der. f 1)含量测定用的3种不同企业抗原标准品(ST-H011、MS-14、EL-UAS)进行比较分析,筛选适用性好的抗原标准品;进一步对3种抗体系统(5-17/... 目的探索建立Der. f 1含量测定抗原、抗体国家标准品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对粉尘螨1组主要变应原(Der. f 1)含量测定用的3种不同企业抗原标准品(ST-H011、MS-14、EL-UAS)进行比较分析,筛选适用性好的抗原标准品;进一步对3种抗体系统(5-17/Der1-BD、14-1/12G2、6A8/4C1)进行比较,筛选最佳检测抗体系统;最后再进一步利用两种抗原标准品和3种抗体系统对不同企业粉尘螨变应原制品中的Der. f 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ST-H011和MS-14用于测定Der. f 1含量具有较好的通用性,EL-UAS用于Der. f 1含量测定结果与前两者差异较大;3种Der. f 1特异性抗体检测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利用上述两种Der. f 1抗原标准品和3种抗体系统测定各企业粉尘螨变应原制品中的Der. f 1含量时,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两种Der. f 1抗原标准品及三种抗体系统测定粉尘螨变应原中Der. f 1含量,均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适用性,其中14-1/12G2抗体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最好,可作为Der. f 1含量测定用抗体国家标准品的候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粉尘1组主要应原 ELISA夹心法 抗原标准品 抗体标准品
下载PDF
尘螨变应原Der f 2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崔玉宝 周鹏 +2 位作者 彭明 周鹰 彭江龙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获得尘螨变应原Derf2基因及其生物信息学资料.方法:提取粉尘螨总RNA,RT-PCR合成Derf2的cDNA片段,回收PCR产物并连接至pMD19-Tsimple,经测序验证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用ExPaS... 目的:获得尘螨变应原Derf2基因及其生物信息学资料.方法:提取粉尘螨总RNA,RT-PCR合成Derf2的cDNA片段,回收PCR产物并连接至pMD19-Tsimple,经测序验证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用ExPaSy,EBI,NCBI网站的在线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T-PCR扩增获得了Derf2cDNA片段,酶切、电泳结果表明克隆和亚克隆获得成功.与参考序列相比,测序结果多了87bp(77~163),但Blastn发现中国广州和德国Reinbek报道的序列中也含此87bp.同源性、相似性、序列比对及分子进化分析提示,该序列与中国广州和德国Reinbek报道的序列亲缘关系较近.推测该变应原由176个氨基酸组成,与附睾分泌蛋白E1具有同源性,信号肽位于1~17aa处,在6~24aa处有一跨膜螺旋.二级结构由a-螺旋(16.57%),延伸链(32.57%)和随机卷曲(50.86%)组成.结论:获得了粉尘螨变应原Derf2编码基因及其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生产基因工程变应原用于临床诊治变态反应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Der F 2基因 克隆 应原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粉尘螨变应原第2组分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卞勇华 俞黎黎 +2 位作者 黄思怡 史卫红 崔玉宝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构建含粉尘螨变应原第2组分(Der f 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表达。方法提取粉尘螨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扩增Der f 2基因,测序鉴定后将Der f 2基因克隆入pcDNA3.0质粒中,... 目的构建含粉尘螨变应原第2组分(Der f 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表达。方法提取粉尘螨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扩增Der f 2基因,测序鉴定后将Der f 2基因克隆入pcDNA3.0质粒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Der f 2。将小鼠BMSCs分3组进行实验,包括pcDNA3.0-Der f2转染组、pcDNA3.0空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分别利用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Der f 2基因及蛋白在3组BMSCs中的表达。结果扩增的Der f 2基因序列与Gen Bank的参考序列完全一致,Der f 2基因正确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转染BMSCs 48 h后,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未转染组和pcDNA3.0空质粒转染组未检测到Der f 2基因表达,pcDNA3.0-Der f 2转染组检测到特异性条带,且大小与预期相符。结论 pcDNA3.0-Der f 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Der f 2的mRNA和蛋白能在小鼠BMSCs中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应原 第二组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
下载PDF
在台湾HLA-DPB1*0201等位基因与室内灰尘螨变应原特异免疫球蛋白E应答的负相关性
11
作者 齐法南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2年第9期552-552,共1页
关键词 应原应答 态反应 台湾省 HLA-DPB1*0201等位基因 室内灰尘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粉尘螨1类变应原T和B细胞表位t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海丰 徐朋飞 +1 位作者 王克霞 李朝品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构建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f1)的T和B细胞表位嵌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将Derf1包含的5个T细胞表位(T1~T5)和6个B细胞表位(B1~B6),以B1-T1-B2-T2-B3-T3-B4-T4-B5-T5-B6和B1-B2-B3-B4-B5-B6-T1-T2-T3-T4-T5连接方式直接... 目的:构建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f1)的T和B细胞表位嵌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将Derf1包含的5个T细胞表位(T1~T5)和6个B细胞表位(B1~B6),以B1-T1-B2-T2-B3-T3-B4-T4-B5-T5-B6和B1-B2-B3-B4-B5-B6-T1-T2-T3-T4-T5连接方式直接合成表位嵌合基因,并分别命名为Derf1A和Derf1B。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Derf1A和pET-28a(+)-Derf1B,双酶切及测序验证的阳性克隆转化到E.coliBL21(DE3)后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后进行纯化,并进行Westernblotting鉴定。ELISA法检测嵌合蛋白对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抗体的结合力。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Derf1A和pET-28a(+)-Derf1B;SDS-PAGE分析表明,Derf1A和Derf1B诱导并纯化成功,Western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实纯化了Derf1A和Derf1B嵌合蛋白。与Derf1相比,Derf1A和Derf1B嵌合蛋白与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抗体的结合能力显著降低(P均<0.05),但Derf1A和Derf1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表达了Derf1的T和B细胞表位嵌合蛋白,为粉尘螨过敏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粉尘1应原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免疫印迹试验
原文传递
尘螨变应原基因ProDer f1突变体的制备与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湛孝东 郭伟 李朝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0-814,共5页
目的制备粉尘螨1类变应原基因ProDer f 1的突变体并原核表达。方法 PCR扩增ProDer f 1基因,DNaseⅠ酶切后回收≤100bp的基因片段。回收的基因片段进行3轮无引物PCR,并以此为模板用ProDer f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切胶回收与ProDer f... 目的制备粉尘螨1类变应原基因ProDer f 1的突变体并原核表达。方法 PCR扩增ProDer f 1基因,DNaseⅠ酶切后回收≤100bp的基因片段。回收的基因片段进行3轮无引物PCR,并以此为模板用ProDer f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切胶回收与ProDer f1基因大小相当的片段,连接pUCm-T载体后测序。DNAMAN软件分析突变基因,筛选理想的突变体,连接pET-28a(+)载体后转入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切胶回收表达产物并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得到ProDer f1基因的突变体C1并成功表达嵌合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该蛋白分子质量单位为35ku,与预期值相符;Western blot显示该嵌合蛋白能与粉尘螨变应原致敏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结合。结论成功制备ProDer f1基因的突变体且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嵌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1类变应原基因 基因改组 原核表达 哮喘
原文传递
粉尘螨变应原Der f 8全长基因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楠 滕飞翔 +4 位作者 俞黎黎 杨李 张承伯 周鹰 崔玉宝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获得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变应原Der f 8全长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方法参考Gen Bank登录号为AY283295的Der f 8部分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粉尘螨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获得Der f 8部分片段。采用5′cDNA末端快... 目的获得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变应原Der f 8全长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方法参考Gen Bank登录号为AY283295的Der f 8部分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粉尘螨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获得Der f 8部分片段。采用5′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Der f 8全长序列,连接至pMD19-T载体,热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挑取阳性菌落,抽提质粒后测序。根据Der f 8全长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粉尘螨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产物回收后连接pCold TF载体,热转化至E.coli,涂板过夜培养后,挑取阳性菌落,抽提质粒后测序。将pCold TF-Der f 8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Der f 8的理化特性、结构和功能,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以Der f 8部分序列设计的引物行RT-PCR扩增获得Der f 8部分片段,长度为600 bp;5′RACE获得Der f 8剩余序列,长度为300 bp;以全长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了Der f 8基因CDS区,长度为696 bp,测序均正确。SDSPAGE结果显示,目的蛋白为可溶性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_r)为81 000,与预期大小一致。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Der f 8全长序列与参考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AY283295)同源性为98.49%,预测其编码的疏水性蛋白具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45.45%)、延伸主链(11.26%)和无规卷曲(43.29%)。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粉尘螨与户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聚成一簇。结论获得了Der f 8全长基因及其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应原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粉尘螨变应原第3组分基因克隆及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卞勇华 周鹰 +4 位作者 孙金霞 王运刚 杨李 马桂芳 崔玉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3-696,共4页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3组分(Der f 3)的编码基因并了解其序列多态性。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 f 3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多态性分析。结果获得粉尘螨变应原Der f 3编码基因...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3组分(Der f 3)的编码基因并了解其序列多态性。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 f 3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多态性分析。结果获得粉尘螨变应原Der f 3编码基因为780bp。5株Der f 3基因cDNA克隆的核苷酸序列与参考序列(GenBankNo.AY 283291,GenBank No.D63858,GenBank No.EU312162,GenBank No.EU312163)相比,有19处cDNA序列发生突变,但有7处突变至少在3个cDNA克隆中序列一致;推导出氨基酸序列后进行比对,有11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有4处与上述7个位点相一致。结论获得了粉尘螨变应原Der f 3编码基因且证明其序列具有多态性,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多态性 粉尘应原第3组分 基因克隆 态反应性疾病
原文传递
粉尘螨3类变应原的T细胞表位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娜 李朝品 +2 位作者 刁吉东 赵蓓蓓 姜玉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预测并鉴定粉尘螨3类变应原(Der f 3)的T细胞表位。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Der f 3的T细胞抗原表位,并人工合成所预测的T细胞表位肽。采用改良MTT法,用预测表位肽刺激致敏鼠脾淋巴细胞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预测并鉴定粉尘螨3类变应原(Der f 3)的T细胞表位。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Der f 3的T细胞抗原表位,并人工合成所预测的T细胞表位肽。采用改良MTT法,用预测表位肽刺激致敏鼠脾淋巴细胞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IL-4及IL-5水平。结果成功预测了Der f 3的5个T细胞表位肽,通过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其中3个表位肽序列可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并刺激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分泌,抑制细胞因子IL-4和IL-5的分泌。其序列分别为37GDCPYQISLQSSSHFCGG54、98IYQHENYDSMTIDNDVALIKLKTPMT123和164SELQRVDIDVVSREQCDQLYS184。结论初步鉴定了Der f 3变应原中3个T细胞表位序列,为后续过敏性哮喘的诊断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粉尘3应原 T细胞表位 表位预测 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原文传递
粉尘螨3类变应原的B细胞线性表位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娜 李朝品 +3 位作者 刁吉东 赵蓓蓓 陆维 姜玉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96-299,307,共5页
目的预测并鉴定粉尘螨3类变应原(Der f 3)中的B细胞线性表位。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从抗原性、表面易接近性、柔韧性、亲水性、β转角等5个方面在线预测Der f3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同时,采用人工合成法合成相应B细胞表位肽分别与由1... 目的预测并鉴定粉尘螨3类变应原(Der f 3)中的B细胞线性表位。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从抗原性、表面易接近性、柔韧性、亲水性、β转角等5个方面在线预测Der f3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同时,采用人工合成法合成相应B细胞表位肽分别与由12份螨性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组成的3个血清池共同作用,明确其中的强阳性表位肽序列。结果成功预测了Der f 3中的8个B细胞表位肽。其中,在过敏性患者血清与变应原特异性IgE结合试验中确认了33KAKAGDCP40、86HASGGEKIQVAEIYQHENYDSMTID110、118LKTPMTLDQTNAKPVPLPPQGSDVKVG144、199DVANGGVDSCQGDSGGPVVD218和156QEGSYSLP1635个强阳性表位肽序列。结论成功确认了Der f 3变应原中5个B细胞线性表位序列,为尘螨过敏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粉尘3应原 B细胞表位 表位预测 鉴定
原文传递
抗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耀亮 李佳娜 +2 位作者 陈家杰 吉坤美 刘志刚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制备和鉴定鼠抗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1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方法利用重组Der f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NS-1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特异性分泌的杂交瘤细胞。用杂... 目的制备和鉴定鼠抗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1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方法利用重组Der f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NS-1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特异性分泌的杂交瘤细胞。用杂交瘤细胞株诱生小鼠腹水,应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进行抗体纯化。采用Ig类与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Ig亚型;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ting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和交叉性。结果获得6株可稳定分泌鼠抗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1的单克隆抗体,其Ig亚型均为IgG1,且6株单抗均具有良好的效价。ELISA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6株单抗均能识别重组Der f1蛋白和天然的粉尘螨提取物。其中,除了484不识别屋尘螨提取物,其他均能识别。结论成功制备了6株鼠抗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1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1检测及纯化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 F1 粉尘 主要应原 单克隆抗体 特性鉴定
原文传递
重组粉尘螨Ⅱ类变应原致敏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的建立
19
作者 周书林 常维佳 +1 位作者 姜玉新 陈文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以重组粉尘螨Ⅱ类变应原(rDerf2)建立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的方法。方法将30只6~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组(阴性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阳性对照组)和rDerf2组(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于第0、7、14天用rDerf2... 目的探讨以重组粉尘螨Ⅱ类变应原(rDerf2)建立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的方法。方法将30只6~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组(阴性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阳性对照组)和rDerf2组(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于第0、7、14天用rDerf2对小鼠腹腔进行注射致敏;再于第21天开始,连续7d进行雾化激发;对照组分别用PBS和OVA代替。最后一次雾化激发后24h内处死动物,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中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ELISA测定BLA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7和IFN-γ的含量及血清中IgG1、IgE抗体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BALB/c小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的炎症性病理改变;rDerf2组的BALF中白细胞总数〔(17.39±1.03)×106/L〕及嗜酸性粒细胞(EOS)〔(1.61±0.03)×106/L〕计数,均明显高于PBS组(P<0.01);BALF中IL-4〔(78.92±9.06)pg/ml〕、IL-17〔(201.63±31.26)pg/ml〕与PBS组比较呈明显的高水平表达(P<0.01);而IL-2〔(8.29±1.27)pg/ml〕和IFN-γ〔(51.04±15.85)pg/ml〕的含量则显著下降(P<0.01);上述指标在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出现类似的变化。rDerf2组血清中IgE〔(37.63±6.57)IU/ml〕、IgG1〔(16.68±2.90)μg/ml〕的含量表现为Th2型反应增强趋势;但OVA组和rDerf2组间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rDerf2腹腔注射致敏后再雾化激发的方式能够成功构建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重组粉尘应原 致敏 哮喘模型
原文传递
重组粉尘螨Ⅱ类变应原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维佳 姜玉新 +1 位作者 陈文魁 周书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表达并纯化粉尘螨2类变应原Der f 2蛋白,检测其变应原性。方法用1mmol/L的IPTG诱导含重组质粒pET30a-Der f2的大肠埃希菌BL21(DE3),SDS-PAGE电泳检测并纯化目的蛋白,ELISA检测其与尘螨哮喘患者血清IgE的结合活性。结果 SDS-PAGE电... 目的表达并纯化粉尘螨2类变应原Der f 2蛋白,检测其变应原性。方法用1mmol/L的IPTG诱导含重组质粒pET30a-Der f2的大肠埃希菌BL21(DE3),SDS-PAGE电泳检测并纯化目的蛋白,ELISA检测其与尘螨哮喘患者血清IgE的结合活性。结果 SDS-PAGE电泳检测重组质粒pET30a-Der f 2表达产物,其分子质量单位为15ku,与预期大小相符。ELISA检测纯化的Der f 2蛋白可与尘螨哮喘患者血清IgE反应。结论成功获得并纯化了Der f2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变应原性,为进行尘螨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动物实验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应原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