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组元粉末发动机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冷林涛 翁春生 +1 位作者 白桥栋 林玲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了研究粉末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建立了以火药颗粒为燃料的单组元粉末发动机理论模型,采用CE/SE方法对粉末发动机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初始颗粒粒径、初始固相体积分数以及堵盖对粉末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颗粒初始... 为了研究粉末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建立了以火药颗粒为燃料的单组元粉末发动机理论模型,采用CE/SE方法对粉末发动机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初始颗粒粒径、初始固相体积分数以及堵盖对粉末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颗粒初始粒径的减小和固相初始体积分数的提高均能提高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压力;固相体积分数对发动机内温度峰值影响不大;在点传火阶段,堵盖能提高点火压强,堵盖打开压力越大,增压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发动机 颗粒燃烧 单组元 内流场 堵盖
下载PDF
非同轴式Al/AP粉末发动机内流场数值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旺 白桥栋 +1 位作者 翁春生 汪京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研究非同轴粉末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与流动特性,对粉末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非同轴式粉未喷注、火焰稳定器、铝粉颗粒粒径对粉末发动机流场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非同轴的供粉方式可以促进反应物掺混燃... 为研究非同轴粉末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与流动特性,对粉末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非同轴式粉未喷注、火焰稳定器、铝粉颗粒粒径对粉末发动机流场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非同轴的供粉方式可以促进反应物掺混燃烧;在燃烧室内安装火焰稳定器、减小铝粉粒径可以促进铝粉燃烧,提升燃烧室内的压力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P粉末发动机 两相流 非同轴式供粉 火焰稳定器
下载PDF
粉末发动机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
3
作者 董新刚 霍东兴 +1 位作者 张强 杨玉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对目前在研究的Al/AP、金属粉末/空气、金属粉末/CO_(2)、金属粉末/H_(2)O等推进剂体系的多种粉末发动机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表明粉末发动机可分为粉末火箭发动机、粉末冲压发动机、粉末爆震发动机三大类,不同推进剂体系的粉末发动机应... 对目前在研究的Al/AP、金属粉末/空气、金属粉末/CO_(2)、金属粉末/H_(2)O等推进剂体系的多种粉末发动机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表明粉末发动机可分为粉末火箭发动机、粉末冲压发动机、粉末爆震发动机三大类,不同推进剂体系的粉末发动机应用方向差异较大:Al/AP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是最典型的粉末发动机,应用领域和常规火箭发动机的相同,其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金属粉末/空气冲压发动机主要用于超音速导弹或高超音速导弹推进领域;金属粉末/CO_(2)推进剂体系主要应用于火星开发;金属粉末/H_(2)O推进剂体系可用于水下推进、空间推进、金属制氢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各种粉末发动机都涉及三项关键技术,即粉末推进剂配方技术、粉末推进剂输送及流量调节技术、粉末燃料燃烧组织技术,文中提出了这些技术的基本要求,同时认为粉末推进剂输送及流量调节技术是粉末发动机的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发动机 固体颗粒 空间推进 粉末推进剂 气力输送
下载PDF
Al/AP粉末发动机燃料喷射流场的数值研究
4
作者 付思源 杨旭东 +2 位作者 赵智伟 李旺 白桥栋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6期71-77,共7页
为研究Al/AP粉末发动机燃料输送方式对粉末分散及混合效果的影响,利用气相控制方程、湍流模型、欧拉模型,对金属粉末发动机粉末燃料喷射掺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固相体积分数和喷射入口有无锥体结构对流场参数... 为研究Al/AP粉末发动机燃料输送方式对粉末分散及混合效果的影响,利用气相控制方程、湍流模型、欧拉模型,对金属粉末发动机粉末燃料喷射掺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固相体积分数和喷射入口有无锥体结构对流场参数具有较大影响。随着Al/AP粉末入口固相质量分数增加,粉末混合区域由燃烧室尾部向燃烧室头部移动。入口处安装锥体有利于粉末在燃烧室内分散,燃烧室头部颗粒相质量分数增加,轴线上平均固相质量分数降低,喷管前粉末局部积聚现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P粉末发动机 燃料输送方式 分散及混合效果 锥体结构
下载PDF
粉末发动机推进剂供料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佳明 杨玉新 +3 位作者 王纵涛 陆海峰 唐杰 刘海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23,共10页
简述了气压驱动和电动机驱动两种推进方式的粉末发动机供料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壅塞和非壅塞粉末供给的特点以及优缺点,阐明了现有供给系统流量测量方法包括活塞位移法和称重法的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粉末发动机... 简述了气压驱动和电动机驱动两种推进方式的粉末发动机供料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壅塞和非壅塞粉末供给的特点以及优缺点,阐明了现有供给系统流量测量方法包括活塞位移法和称重法的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粉末发动机供料系统相关研究的归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气压驱动式集成度更高,电动机驱动式活塞控制效果好;壅塞供粉稳定性强,非壅塞供粉气源利用率高;称重法测出料流率精度高,活塞位移法适用范围广。在此基础上对优化供料系统结构、探究壅塞流动机制、建立流量参数关系模型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发动机 粉末推进剂 质量流量 输送稳定性 壅塞供粉
原文传递
镁-二氧化碳冲压发动机粉末燃料供应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旭 卜彦鹏 +4 位作者 徐旭 于洋 关铭 刘佳迅 杨庆春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为了研究镁-二氧化碳冲压发动机粉末燃料供应特性,搭建了粉末流量实时监测系统、高背压模拟系统和粉末喷注可视化实验系统,对所供应粉末流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同载气流量下供粉状态和粉末喷注特性等供应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镁-二氧化碳冲压发动机粉末燃料供应特性,搭建了粉末流量实时监测系统、高背压模拟系统和粉末喷注可视化实验系统,对所供应粉末流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同载气流量下供粉状态和粉末喷注特性等供应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气固两相流壅塞式供应方式,可以确保供应系统在模拟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高背压环境下稳定且精确地供应粉末,实测粉末流量与理论最大偏差4.8%;为保证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燃烧试验应在载气压力稳定阶段开展,此过程中供粉流量仅与活塞速度和粉末装填密度有关;在研究的载气流量范围内,载气流量对供粉流量影响不明显,但对粉末喷注特性有显著影响。粉末喷注速度随载气流量增大而线性增加,同时喷注锥角随载气流量增大则先减小后增大。综合粉末掺混、分散和发动机组织燃烧性能等多方面考虑,为提高模型冲压发动机理论燃烧性能,在后期点火试验中载气流量与粉末流量比可以初步设计在0.68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冲压发动机 粉末供应 粉末流化 供应特性 镁粉
下载PDF
硼基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掺混燃烧特性研究
7
作者 杜鑫磊 何景轩 +3 位作者 黄礼铿 董新刚 杨玉新 张璞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301,共9页
针对硼基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超声速燃烧组织难题,建立气-固两相掺混燃烧方法,开展典型工况(26 km,Ma=6.0)的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流动燃烧特性,仿真分析了粉末燃料喷注速度、燃料颗粒粒径以及凹腔结构对燃烧室内气-固两... 针对硼基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超声速燃烧组织难题,建立气-固两相掺混燃烧方法,开展典型工况(26 km,Ma=6.0)的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流动燃烧特性,仿真分析了粉末燃料喷注速度、燃料颗粒粒径以及凹腔结构对燃烧室内气-固两相掺混燃烧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燃料点火温度是影响燃料掺混燃烧效率的关键因素,当粉末喷注于气相燃烧高温区时,可显著提高燃烧效率;合理的喷注速度有利于增强颗粒与燃气和来流的掺混程度,使得颗粒燃烧更充分;当颗粒粒径从5μm提高至20μm时,射流穿透深度显著增加,粒径5μm时粉末燃烧效率最高,随着粒径增大颗粒点火的难度提高,不利于燃料充分燃烧释热;凹腔结构形成的回流区可以形成较好的点火区域,对于粉末燃料及富燃燃气和超声速来流的掺混起到较好的增益效果,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 硼基粉末燃料 燃烧组织 掺混燃烧 凹腔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粉末火箭发动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悦 胡春波 +3 位作者 胡加明 朱小飞 张力锋 李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81-1695,共15页
新型粉末火箭是以颗粒形态燃料或氧化剂为主要推进工质,以少量流化气体为输送介质的火箭推进系统,具有推力可调、多脉冲工作的功能和结构简单、环境温度适应性强、工作可靠性高等性能优势,在近地空间开发、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深远的研... 新型粉末火箭是以颗粒形态燃料或氧化剂为主要推进工质,以少量流化气体为输送介质的火箭推进系统,具有推力可调、多脉冲工作的功能和结构简单、环境温度适应性强、工作可靠性高等性能优势,在近地空间开发、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粉末火箭发展历史及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并以此梳理出粉末推进剂装填与改性、粉末供给输送、粉末喷注与燃烧等主要关键技术,并对包括冷态标定、常压点火以及样机试车等粉末火箭发动机系统研究过程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高性能粉末推进剂研究、发动机低压点火、粉末输送分流与多点喷注、发动机系统控制、环境温度适应潜力等是粉末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粉末火箭发动机研究经验归纳整理,明确了粉末发动机自身工作特点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火箭发动机 Al/AP粉末火箭 Mg粉/CO2火箭 粉末燃烧 粉末流化 深空探测
下载PDF
粉末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悦 胡春波 +1 位作者 孙海俊 邓哲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2-796,803,共6页
选取颗粒轨道模型,对Al/AP粉末颗粒在粉末火箭发动机内流动和燃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为以Al粉末燃料和AP粉末氧化剂作为推进剂的新型燃烧室的设计以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文中提出了一种粉末火箭发动机构型,通过对发动机燃烧室进行冷态和... 选取颗粒轨道模型,对Al/AP粉末颗粒在粉末火箭发动机内流动和燃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为以Al粉末燃料和AP粉末氧化剂作为推进剂的新型燃烧室的设计以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文中提出了一种粉末火箭发动机构型,通过对发动机燃烧室进行冷态和热态数值模拟,研究了氧燃比、Al粉末颗粒大小、燃烧室体积等因素对粉末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氧燃比较高时,燃烧室温度反而较低;较小粉末颗粒在燃烧室内更易离散;Al颗粒粒径越小越易燃烧,Al燃烧率也越高;验证了在Al/AP粉末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中引入特征长度来匹配Al粉粒径与燃烧室体积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火箭发动机燃烧室 数值模拟 两相流 铝颗粒 高氯酸铵颗粒
下载PDF
粉末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胜敏 杨玉新 胡春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7-350,共4页
为了验证粉末火箭发动机的多次点火启动及推力调节等技术,利用设计的发动机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能火花塞作用下,粉末火箭发动机可实现多次点火启动及关机,且启动及关机的次数、时间间隔等可随意调节;通过调节粉末燃料和... 为了验证粉末火箭发动机的多次点火启动及推力调节等技术,利用设计的发动机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能火花塞作用下,粉末火箭发动机可实现多次点火启动及关机,且启动及关机的次数、时间间隔等可随意调节;通过调节粉末燃料和氧化剂的流量,可实现粉末火箭发动机的推力调节技术,推力调节比达到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火箭发动机 试验研究 推力调节 点火 关机
下载PDF
Mg粉/CO_2粉末火箭发动机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芳 胡春波 何国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418,共5页
从粉末火箭发动机工作性能、影响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其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分析发现,粉末发动机较传统推进系统的有效比冲高;通过对Mg粉和CO2燃烧性能的计算研究,得到了其受压强、初温、氧燃比等参数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 从粉末火箭发动机工作性能、影响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其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分析发现,粉末发动机较传统推进系统的有效比冲高;通过对Mg粉和CO2燃烧性能的计算研究,得到了其受压强、初温、氧燃比等参数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火箭发动机 比冲 燃烧温度 压强 燃氧比
下载PDF
金属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申慧君 夏智勋 +2 位作者 胡建新 张龙 王登攀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5-227,231,共4页
为了检验金属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点火及燃烧特性,对设计的发动机进行了初步的直连式试验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目前设计的燃料供应系统能将粉末燃料有效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室;在火炬作用下粉末燃料能实现快速点火启动;火炬工作结束粉... 为了检验金属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点火及燃烧特性,对设计的发动机进行了初步的直连式试验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目前设计的燃料供应系统能将粉末燃料有效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室;在火炬作用下粉末燃料能实现快速点火启动;火炬工作结束粉末燃料可自身维持燃烧;燃烧室壁面沉积较多,主要分为2层,其中表层为白色MgO,内层为Mg、MgO和Mg3N2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 试验研究 点火 沉积
下载PDF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理论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申慧君 夏智勋 +1 位作者 胡建新 缪万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研究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理论性能,采用编制的热力计算软件,分别对以硼粉、铝粉、镁粉为燃料的发动机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发动机比冲的影响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及发动机设计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常规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及固体... 研究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理论性能,采用编制的热力计算软件,分别对以硼粉、铝粉、镁粉为燃料的发动机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发动机比冲的影响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及发动机设计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常规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及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进行比较,说明了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在比冲及体积比冲方面的优势。鉴于金属粉末燃烧产物中凝相物质含量高的特点,研究了两相流损失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 热力计算^+ 比冲 体积比冲^+ 二相流
下载PDF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申慧君 夏智勋 +1 位作者 胡建新 罗振兵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4-477,共4页
采用颗粒轨道模型对镁粉燃料冲压发动机的两相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结合理论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构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颗粒粒径、产物相态等因素对该发动机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颗粒轨道模型对镁粉燃料冲压发动机的两相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结合理论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构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颗粒粒径、产物相态等因素对该发动机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燃料的粒径较小时点火延迟时间短,颗粒在发动机中的滞留时间长,燃料燃烧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 数值模拟 两相流 三维流场 镁颗粒燃烧
下载PDF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胡春波 李超 +1 位作者 孙海俊 武冠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9-276,共8页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采用高能金属或硼粉为燃料,兼具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推力可调、比冲高及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尤其是固体/粉末或液体/粉末燃料组合冲压发动机,粉末燃料的加入不仅可大幅提高传统冲压发动机的...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采用高能金属或硼粉为燃料,兼具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推力可调、比冲高及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尤其是固体/粉末或液体/粉末燃料组合冲压发动机,粉末燃料的加入不仅可大幅提高传统冲压发动机的比冲等性能,还能改善并增加其原有功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导弹动力装置之一。针对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并以此梳理出粉末燃料供给、发动机燃烧组织、发动机点火等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主要关键技术,同时对发动机技术提出了高性能粉末燃料研究、冲压空气作为驱动流化气可行性研究、发动机快速响应和环境适应潜力及工作可靠性研究等几点研究展望。通过对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相关研究技术进行综述梳理,明确了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发展高性能冲压发动机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 粉末燃料供给 发动机燃烧组织 发动机点火
下载PDF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自维持稳定燃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申慧君 夏智勋 +1 位作者 胡建新 金建民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为了实现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持续稳定工作,采用设计的发动机进行了直连式试验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粉末燃料供应方式的可行性,获得了燃烧室压强及发动机推力曲线,计算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结果表明,利用突扩回流稳定火焰的方法不适... 为了实现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持续稳定工作,采用设计的发动机进行了直连式试验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粉末燃料供应方式的可行性,获得了燃烧室压强及发动机推力曲线,计算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结果表明,利用突扩回流稳定火焰的方法不适用随流性差的金属粉末燃料,钝体火焰稳定器可实现粉末燃料的自维持稳定燃烧,但稳定器周围沉积较多,降低了发动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 自维持稳定燃烧 燃烧效率 火焰稳定器
下载PDF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内镁粉尘云层流燃烧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晋朝 夏智勋 胡建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9,共7页
对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预燃室内镁粉尘云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镁粉尘云的一维层流预混燃烧模型.研究表明,镁粉尘云层流火焰传播很稳定,燃烧过程中火焰结构基本不变,燃烧区很薄,而预热区厚度约是燃烧区的2~3倍.粉尘云中镁颗粒的蒸... 对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预燃室内镁粉尘云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镁粉尘云的一维层流预混燃烧模型.研究表明,镁粉尘云层流火焰传播很稳定,燃烧过程中火焰结构基本不变,燃烧区很薄,而预热区厚度约是燃烧区的2~3倍.粉尘云中镁颗粒的蒸发和气相镁与氧气的均相反应是产生火焰的直接原因,也是火焰得以传播的关键.预热区气相温度升高主要靠燃烧区气体的导热和扩散过来的气相镁与氧气反应释放热量,而预热区颗粒相温度升高主要靠气相对其对流传热.分析了各参数对粉尘云燃烧的影响,颗粒相对浓度对粉尘云燃烧的影响比较复杂,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增大颗粒相对浓度有利于粉尘云快速燃烧;而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增大颗粒相对浓度则不利于粉尘云快速燃烧.随颗粒粒径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减小,火焰温度升高,预热区厚度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随粉尘云初温增加线性增长,预热区厚度随粉尘云初温增加抛物线增长.数值模拟与文献中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 粉尘云 层流火焰 镁燃烧
下载PDF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内镁颗粒群着火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晋朝 夏智勋 胡建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3-629,共7页
对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中镁颗粒群的着火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镁颗粒群的非稳态着火模型,数值模拟了镁颗粒群的着火过程。研究表明,颗粒相温度先缓慢升高,表面反应加剧之后,温度才急剧上升,很短时间内着火成功;而着火过程中气相温度整... 对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中镁颗粒群的着火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镁颗粒群的非稳态着火模型,数值模拟了镁颗粒群的着火过程。研究表明,颗粒相温度先缓慢升高,表面反应加剧之后,温度才急剧上升,很短时间内着火成功;而着火过程中气相温度整体升高不大,其温度总是低于颗粒相温度且升温很慢,特别是着火阶段后期,气相的升温速率远小于颗粒相的升温速率,分析了各种参数变化对颗粒群着火的影响。随颗粒浓度的增加,颗粒群的着火时间缩短;但当颗粒浓度太大时,颗粒群将不能着火成功。气相中氧气浓度对着火的影响很小,特别是颗粒浓度大的情况,氧气浓度对着火几乎没有影响。辐射源温度和气相初始温度对颗粒群着火的影响很大,两者的温度高,则颗粒群着火时间将大大缩短,但当颗粒浓度很高时,气相初温变化对颗粒群着火时间的影响将不再显著。颗粒粒径对颗粒群着火的影响较复杂,颗粒浓度大时,小颗粒颗粒群易于着火,而颗粒浓度小时,大颗粒颗粒群着火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 颗粒群 镁着火
下载PDF
Mg粉/CO_2粉末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姚亮 胡春波 +2 位作者 肖虎亮 徐义华 何国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0-442,447,共4页
初步设计了粉末火箭发动机,并以Mg粉作为燃料、CO2作为氧化剂进行了点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利用空气与Mg粉的燃烧放热可成功引燃Mg粉/CO2,且在关闭空气后达到自持燃烧;燃烧室壁面沉积较多,主要以MgO为主,还有一... 初步设计了粉末火箭发动机,并以Mg粉作为燃料、CO2作为氧化剂进行了点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利用空气与Mg粉的燃烧放热可成功引燃Mg粉/CO2,且在关闭空气后达到自持燃烧;燃烧室壁面沉积较多,主要以MgO为主,还有一部分未燃烧的Mg;通过该试验验证了Mg粉/CO2粉末火箭发动机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火箭发动机 点火燃烧 空气助燃
下载PDF
Al/AP粉末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性能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冠杰 任全彬 +2 位作者 李超 李悦 胡春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3-548,共6页
基于气压驱动活塞、气体夹带颗粒输运的粉末供给方式,通过调节驱动气量和流化气量,改变粉末推进剂质量流率。采用40μm Al粉和100μm AP粉末分别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对Al/AP粉末火箭发动机进行变推力点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末火箭发动... 基于气压驱动活塞、气体夹带颗粒输运的粉末供给方式,通过调节驱动气量和流化气量,改变粉末推进剂质量流率。采用40μm Al粉和100μm AP粉末分别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对Al/AP粉末火箭发动机进行变推力点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末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压强的升高,Al/AP粉末的燃烧效率不断增加,燃烧效率最高可达到86.7%;在变推力调节阶段,AP粉末流量转调时间为1.1 s,Al粉末的流量转调时间为1.7 s;在喷管喉径为8 mm且氧燃比不变的情况下,推力调节比能达到1∶2.94,可实现粉末火箭发动机对推力调节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P粉末火箭发动机 粉末供给系统 燃烧效率 推力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