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棒束孢对柑橘全爪螨的毒杀活性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龙艳玲 胡军华 +4 位作者 王帆 陈若霓 陈仕江 卿玉玲 秦绍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室内测定了粉棒束孢(Paecilomyces farinosus)菌株nq1–1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nq1–1菌株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C_(50)和LT_(50)分别为1.59×10~7/mL和7.9 d;菌株最适生长和... 室内测定了粉棒束孢(Paecilomyces farinosus)菌株nq1–1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nq1–1菌株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C_(50)和LT_(50)分别为1.59×10~7/mL和7.9 d;菌株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分别为萨氏培养基和PDA培养基;蔗糖和有机氮源(赖氨酸)有利于该菌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均为20℃,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5~28℃;菌丝生长、产孢以及孢子萌发的最适pH均为6.0;nq1–1菌株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能力;82.6%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与菌株相容性较好。nq1–1菌株对柑橘全爪螨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喜好偏低温、中性以及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棒束孢 柑橘全爪螨 杀螨活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粉棒束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对氧化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琛 徐辉 +3 位作者 解书冬 贡雪峰 李亚男 樊美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447,共4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生物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在生物细胞抵御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和胁迫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粉棒束孢Pf340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的氧化胁迫对粉棒束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生物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在生物细胞抵御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和胁迫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粉棒束孢Pf340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的氧化胁迫对粉棒束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条件下的氧化胁迫处理初期,均可造成菌株细胞GPX酶活性的降低,在胁迫处理的后期,过氧化氢胁迫下GPX酶活性与对照差异较小,而亚甲基蓝和亚硝基二磺酸钾处理下,GPX酶活性比对照有较大的提高,不同类型的氧化胁迫下菌株细胞GPX的生物学效应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棒束孢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氧化胁迫 酶活性
下载PDF
冬虫夏草培殖中粉棒束孢病害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贺元川 游华建 +1 位作者 鲁增辉 陈仕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40-2845,共6页
【目的】本文探索了高海拔地区冬虫夏草培殖过程中寄主蝙蝠蛾幼虫粉棒束孢病害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以分离的粉棒束孢为研究对象,模拟野外自然条件和室内人工饲养条件下蝙蝠蛾幼虫感染粉棒束孢病原菌的情况,测定蝙蝠... 【目的】本文探索了高海拔地区冬虫夏草培殖过程中寄主蝙蝠蛾幼虫粉棒束孢病害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以分离的粉棒束孢为研究对象,模拟野外自然条件和室内人工饲养条件下蝙蝠蛾幼虫感染粉棒束孢病原菌的情况,测定蝙蝠蛾幼虫僵虫体及其周围土壤中粉棒束孢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室内人工饲养环境下僵虫体上宿存量随着感染粉棒束孢孢子量先逐渐增加,巅峰可达到16.48×10^9个,随后缓慢下降,3个月后仍保持在109水平,致死率保持在80%以上,周围土壤中的粉棒束孢含量先增加后缓慢下降,但是时间比僵虫体延后,致死率保持在50%以上;野外自然僵虫体上粉棒束孢含量增速比室内饲养环境缓慢,孢子量也是先逐渐积累,巅峰仅室内人工饲养环境的一半,随后快速下降,3个月后衰减了约90%,致死率低至50%以下,周围土壤粉棒束孢的含量缓慢增加后快速下降,致病率降至20%左右。【结论】野外高海拔自然环境不利于粉棒束孢的宿存和传播,室内饲养环境为粉棒束孢的宿存和传播里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可能是室内培殖容易爆发粉棒束孢病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粉棒束孢 蝙蝠蛾幼虫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土壤微生态环境对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病原菌粉棒束孢宿存及毒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贺元川 鲁增辉 +1 位作者 游华建 陈仕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5-70,共6页
测定了温度、含水量、土壤微生物三个因素以探讨蝙蝠蛾幼虫生长过程中微生态环境对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e)宿存及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棒束孢30℃保存6个月的宿存量降低至10^3个/g以下。随着保存温度降低,宿存量的下降速度变缓,粉... 测定了温度、含水量、土壤微生物三个因素以探讨蝙蝠蛾幼虫生长过程中微生态环境对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e)宿存及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棒束孢30℃保存6个月的宿存量降低至10^3个/g以下。随着保存温度降低,宿存量的下降速度变缓,粉棒束孢在-18℃保存1年后,宿存量仍基本维持在10^6个/g以上。粉棒束孢在低湿环境下(含水量<35%)保存1年的宿存量维持在10^4个/g,含水量45%~65%,粉棒束孢宿存量会先增加后降低,降低的速度基本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1年后宿存量降低至10^3个/g以下。土壤微生物对粉棒束孢的宿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野外高山草甸土壤中微生物显著抑制粉棒束孢萌发,不利于粉棒束孢的宿存,而室内饲养土壤由于幼虫排泄物、饲料腐殖质可能有利于粉棒束孢的宿存。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定粉棒束孢防治方法,同时也为粉棒束孢作为生防菌的有效保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棒束孢 宿存 毒力 冬虫夏草
下载PDF
1株重寄生真菌粉棒束孢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代永东 虞泓 杨坤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5期46-52,共7页
报道寄生于蛹虫草子座尖端的1种真菌(No.YHIFXS-I001),通过形态和ITS测序鉴定其为粉棒束孢。研究发现,该粉棒束孢菌株具有长锥形,基部膨大、尖端变细的两型分生孢子梗,长链以及单孢两型分生孢子连结方式,拓宽了对粉棒束孢寄生式样和显... 报道寄生于蛹虫草子座尖端的1种真菌(No.YHIFXS-I001),通过形态和ITS测序鉴定其为粉棒束孢。研究发现,该粉棒束孢菌株具有长锥形,基部膨大、尖端变细的两型分生孢子梗,长链以及单孢两型分生孢子连结方式,拓宽了对粉棒束孢寄生式样和显微特征的认识。另外,对该菌株开展ITS测序分析,通过与GenBank中粉棒束孢ITS序列的整理和比较,确定NCBI数据库中粉棒束孢9条ITS序列为错误鉴定,同时解析了粉棒束孢种内ITS序列较低的遗传丰富度(单倍型多样性Hd为0.590,核苷酸多样性P i为0.00378)。利用ITS对粉棒束孢及其近缘物种分子系统学分析,发现粉棒束孢与其它棒束孢物种形成多系关系,这一结果揭示了棒束孢属3系分支的系统分类格局,暗示粉棒束孢与其他棒束物种进化差异,对其系统学研究将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寄生 蛹虫草 粉棒束孢 分子鉴定 ITS序列
下载PDF
粉棒束孢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结构基因及其上游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庄宗兰 谢翎 +1 位作者 马忠友 黄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粉棒束孢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被广泛用于生物防治。运用PCR技术与DNA步移技术,从粉棒束孢中克隆出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结构基因及其上游序列。结构基因总长1 650 bp,扩出的结构基因DNA与其cDNA比较在距离起始密码子369 bp处有一个... 粉棒束孢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被广泛用于生物防治。运用PCR技术与DNA步移技术,从粉棒束孢中克隆出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结构基因及其上游序列。结构基因总长1 650 bp,扩出的结构基因DNA与其cDNA比较在距离起始密码子369 bp处有一个内含子,大小为51 bp。通过DNA步移技术得到的上游序列大小为3 189 bp,与cDNA相互重叠的部分为352 bp。分析表明,上游序列中没有明显的TATA-盒和CAAT-盒,但含有GC-box、热激转录因子(HSF)等重要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及GATA等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粉棒束孢 基因步移 上游调控序列
下载PDF
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的研发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文静 冯世鹏 韩日畴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7-256,共20页
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已被用作一种生物因子防治温带农林害虫、植物病原和线虫。同时,粉棒束孢作为冬虫夏草中的定殖真菌,严重危害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寄主蝙蝠蛾幼虫的饲养,引起了资源昆虫... 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已被用作一种生物因子防治温带农林害虫、植物病原和线虫。同时,粉棒束孢作为冬虫夏草中的定殖真菌,严重危害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寄主蝙蝠蛾幼虫的饲养,引起了资源昆虫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和控制。作为生防真菌,粉棒束孢资源的分布和筛选、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培养、活性成分和药效、分子生物学、害虫生物防治、病害控制、安全性等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作为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病原菌,学界和产业界一直研究其感染特征、侵染机理和防霉剂筛选等,为这一真菌的高效安全控制提供基础。本文将综述粉棒束孢在利用和控制两大方面的研发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 粉棒束孢 遗传多样性 培养 安全性
下载PDF
抗粉棒束孢病药物的筛选及大蒜素在蝙蝠蛾幼虫饲养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全平 梁关海 +2 位作者 张宗耀 吕延华 李文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53-2058,共6页
目的:获得一种蝙蝠蛾幼虫较优的粉棒束孢防治工艺。方法:考察大蒜素及其他几种抗真菌药物对粉棒束孢的杀灭效果,并以仿生态环境下饲养的蝙蝠蛾幼虫为试虫,考察大蒜素对其生长环境及进食的影响。结果:与其他几种药物相比,天然提取物-大... 目的:获得一种蝙蝠蛾幼虫较优的粉棒束孢防治工艺。方法:考察大蒜素及其他几种抗真菌药物对粉棒束孢的杀灭效果,并以仿生态环境下饲养的蝙蝠蛾幼虫为试虫,考察大蒜素对其生长环境及进食的影响。结果:与其他几种药物相比,天然提取物-大蒜素更加适合于与蝙蝠蛾幼虫相关的粉棒束孢病的防治,≥0.5%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对粉棒束孢孢子有完全杀灭作用,对萌发的孢子及菌丝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0.1%浓度大蒜素用于蝙蝠蛾幼虫的饲养环境及饲喂食料中,可显著降低粉棒束孢感染率及幼虫死亡率,增加蝙蝠蛾幼虫采食量。结论:对粉棒束孢防治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明确的结论,在大规模生产中,粉棒束孢的感染机制可能更为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粉棒束孢 蝙蝠蛾幼虫 大蒜素
下载PDF
聚六亚甲基双胍对蝙蝠蛾幼虫病原菌粉棒束孢的杀菌效果和毒性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贺元川 鲁增辉 陈仕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6-772,共7页
为了解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幼虫病原菌粉棒束孢的杀菌消毒效果和对蝙蝠蛾幼虫的毒性,本文采用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现场试验、稳定性试验及昆虫毒性评价方法,对该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及安全性进行试验观察。结果显... 为了解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幼虫病原菌粉棒束孢的杀菌消毒效果和对蝙蝠蛾幼虫的毒性,本文采用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现场试验、稳定性试验及昆虫毒性评价方法,对该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及安全性进行试验观察。结果显示含2g/L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液对粉棒束孢孢子悬液或者现场试验作用45–60min,杀菌率均可达到99.00%以上。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原液及稀释液37℃保存3个月与1个月的下降率分别为2.10%和3.20%,性质比较稳定、杀菌效率短期内无显著降低;含量≤10g/L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液对蝙蝠蛾幼虫死亡影响不显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属于实际无毒类物质。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液性质稳定、杀菌效果好、无毒,可用于蝙蝠蛾幼虫饲料、饲养盒等的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粉棒束孢 聚六亚甲基双胍 杀菌效果 毒性评价
原文传递
重要昆虫病原真菌粉棒束孢种群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召红 栾丰刚 +3 位作者 张大敏 陈名君 王滨 李增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39-3046,共8页
粉棒束孢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运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安徽省6个不同地理环境的粉棒束孢种群遗传异质性.结果表明:10个多态性引物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98.5%,但种群水平的多态位点差异较大,在59.6%~93.2%.基于Nei遗传异质性分析得... 粉棒束孢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运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安徽省6个不同地理环境的粉棒束孢种群遗传异质性.结果表明:10个多态性引物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98.5%,但种群水平的多态位点差异较大,在59.6%~93.2%.基于Nei遗传异质性分析得出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365,基因流(Nm)为0.4931;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低于种群内的遗传分化,表明安徽省粉棒束孢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根据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结果表明,西山种群是单系的同质种群,其余5个种群皆为多系的异质种群,其中鹞落坪种群的异质性最高,琅琊山种群异质性最低.各种群之间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无相关关系.根据6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可将它们分成3个类群,分类的结果与各种群的地理环境相符,反映出环境的异质性对种群异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棒束孢 种群结构 遗传多样性 种群异质性 ISSR
原文传递
蝙蝠蛾幼虫感染粉棒束孢后的病症、组织病理变化及侵入途径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延华 夏金明 +3 位作者 张宗耀 李全平 董彩虹 李文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24,共11页
蝙蝠蛾幼虫的饲养是冬虫夏草培植的先决条件,粉棒束孢作为蝙蝠蛾幼虫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和主要致病菌,具有极强的致病性和流行性。结合形态学观察和组织切片技术,本文研究了蝙蝠蛾幼虫感染病原菌粉棒束孢后的症状、主要组织病理变化... 蝙蝠蛾幼虫的饲养是冬虫夏草培植的先决条件,粉棒束孢作为蝙蝠蛾幼虫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和主要致病菌,具有极强的致病性和流行性。结合形态学观察和组织切片技术,本文研究了蝙蝠蛾幼虫感染病原菌粉棒束孢后的症状、主要组织病理变化及粉棒束孢侵染蝙蝠蛾幼虫的途径。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105个/mL的粉棒束孢分生孢子悬液处理蝙蝠蛾5龄幼虫,4d后在腹部气门处有黑斑出现,气门变黑,虫体随后瘫痪死亡、体色改变、收缩化僵、菌丝层包裹、形成众多孢梗束等症状。幼虫被粉棒束孢感染后,菌丝体首先利用血淋巴进行增殖,脂肪体、肌肉、消化道、丝腺和马氏管等主要组织器官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虫体体腔被大量菌丝充斥并最终僵化。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粉棒束孢可以通过气门侵入蝙蝠蛾幼虫体内并造成虫体死亡,菌丝穿透气管进入血淋巴后断裂成许多长短不一的短菌丝段,目前尚未观察到菌丝直接穿透幼虫体壁和从消化道侵入的现象。本研究为蝙蝠蛾幼虫饲养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粉棒束孢 接种 外部症状 组织病理 侵入途径
原文传递
小金蝠蛾幼虫血细胞对病原真菌的免疫防御研究
12
作者 贺元川 游华建 陈仕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164-167,174,共5页
[目的]研究小金蝠蛾幼虫血细胞对不同病原菌侵染的细胞免疫响应差异,揭示拟棒束孢病害发生和冬虫夏草菌形成机理的细胞免疫差异。[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金蝠蛾幼虫感染病原菌后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变化、细胞免疫反应和黑化反应,以L... [目的]研究小金蝠蛾幼虫血细胞对不同病原菌侵染的细胞免疫响应差异,揭示拟棒束孢病害发生和冬虫夏草菌形成机理的细胞免疫差异。[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金蝠蛾幼虫感染病原菌后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变化、细胞免疫反应和黑化反应,以L-多巴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感染不同时间后的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结果]小金蝠蛾幼虫感染冬虫夏草菌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血细胞对冬虫夏草菌无明显的集结、包囊、黑化等免疫作用,酚氧化酶活性侵染初期出现降低,然后逐渐恢复至健康幼虫水平;小金蝠蛾幼虫感染粉棒束孢的生存曲线具有显著差异,对感染早期血细胞具有明显的集结、包囊、黑化等免疫响应,酚氧化酶活性初期降低后逐渐升高。[结论]小金蝠蛾幼虫血细胞对病原真菌冬虫夏草菌和粉棒束孢免疫防御响应策略具有显著差异,血细胞对冬虫夏草菌无明显的免疫反应,对粉棒束孢虽然有强烈的免疫反应,但是不能阻止粉棒束孢的快速萌发而导致幼虫短期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蝠蛾 血细胞 细胞免疫 粉棒束孢 冬虫夏草菌
下载PDF
几株类棒束孢菌株分类地位的修订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俨 刘玉军 +1 位作者 汪婷 陈名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55-4563,共9页
【背景】粉棒束孢是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全球广泛分布且寄主多样。然而,棒束孢属许多种形态学特征相似,仅根据经典形态学鉴定容易出现错乱现象。长期以来依据形态特征鉴定为粉棒束孢的菌株,其准确的分类地位出现了越来越... 【背景】粉棒束孢是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全球广泛分布且寄主多样。然而,棒束孢属许多种形态学特征相似,仅根据经典形态学鉴定容易出现错乱现象。长期以来依据形态特征鉴定为粉棒束孢的菌株,其准确的分类地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最近,该属起源被确定是多系发生的。【目的】明确粉棒束孢的分类沿革并探究先前被鉴定为粉棒束孢菌株的准确分类地位。【方法】选取6株先前被鉴定为粉棒束孢的菌株,对其进行经典形态观察,并扩增5个基因位点(nrSSU、nrLSU、TEF、RPB1和RPB2)的基因序列,进行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通过查阅文献和实验研究,明确了粉棒束孢分类研究的历史沿革;供试的6株不同来源的菌株与粉棒束孢模式种亲缘关系较远,而与新成立的组合种Samsoniella hepiali完全一致。【结论】利用经典形态学特征和构建5个基因系统发育树,重新修订6株类棒束孢菌株的正确分类地位为Samsoniella hepiali。为该类昆虫病原真菌正确分类提供合理的方法,也为开发和利用该类菌株提供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棒束孢 系统发育学 分类地位
原文传递
一株感染杨尺蠖蛹的病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妮 姚红青 +2 位作者 谢映平 刘卫敏 张永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28-2436,共9页
【目的】从山西省洪洞县的杨树丰产林中采集到几头自然染菌的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越冬蛹虫尸,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病原真菌,定名为YHT01,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方法】用该菌株孢子悬浮液(1.0×108 conidia/m L)感染杨尺蠖... 【目的】从山西省洪洞县的杨树丰产林中采集到几头自然染菌的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越冬蛹虫尸,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病原真菌,定名为YHT01,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方法】用该菌株孢子悬浮液(1.0×108 conidia/m L)感染杨尺蠖蛹进行回接杀虫实验,扫描电镜观察菌株形态学特征,ITS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YHT01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经YHT01菌株感染之后,杨尺蠖蛹节间处长出白色菌丝。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呈椭圆形,白色,绒毛状,菌落背面呈橙黄色;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菌株孢梗束呈扫帚状,分生孢子小,卵形至椭圆形,壁光滑,大小为(2.1-3.4)μm×(1.1-1.8)μm。该菌株的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中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Holm:Fr.)Fr.(AB233337)的序列相似性达99%,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上。【结论】YHT01是杨尺蠖蛹的一株病原真菌,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尺蠖蛹 病原真菌 拟青霉 粉棒束孢 菌种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