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建国 王昌兴 +2 位作者 姜滔 吴建民 董黎强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1期62-63,共2页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在小转子和股骨峡部之间的骨折。占所有髋部骨折的10%~34%,动力髁螺钉(DCS)和Gamma钉较常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固定,但常规手术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损伤大、出血多。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在小转子和股骨峡部之间的骨折。占所有髋部骨折的10%~34%,动力髁螺钉(DCS)和Gamma钉较常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固定,但常规手术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损伤大、出血多。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笔者用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 疗效分析 钢板治疗 股骨近端 有限切开 GAMMA钉 常规手术治疗 动力髁螺钉
下载PDF
有限切开Intertan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丹 袁加斌 +4 位作者 王跃 刘仲前 唐孝明 张斌 卢冰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Intertan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7月收治37例粉碎性股骨转子下资料,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27。63岁,平均42.3岁。按股骨转子下骨折的Seinsheimer...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Intertan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7月收治37例粉碎性股骨转子下资料,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27。63岁,平均42.3岁。按股骨转子下骨折的Seinsheimer分类:ⅢA型8例,ⅢB型17例,Ⅳ型12例。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Intertan内固定治疗,评估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73min(45~1lO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0ml(60~230m1)。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13个月(9—21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3个月(3~6.9个月)。深部感染1例。参照Sanders等推荐的创伤性髋关节等级评分:优16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8.4%。结论采用有限切开Intertan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并发症少、疗效好,正确掌握手术技巧,可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内固定 髓内钉
下载PDF
DCS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夫新 李晓辉 +3 位作者 仲崇昆 胡义明 高伟 刘涛 《中医正骨》 2003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DCS 治疗 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 股骨骨折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钧 李亚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2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10.6个月。均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目的观察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2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10.6个月。均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郑志荣 叶小雨 王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4期457-457,共1页
2007年3月~2011年1月,笔者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25例,临床效果满意.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34~76岁.
关键词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股骨转子下骨折
下载PDF
构建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失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6
作者 涂泽松 徐大星 +4 位作者 罗洪斌 王宇胜 冯兴伦 彭仲华 杜绍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845-5853,共9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主要的老年脆性骨折类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首选手术方案,但术后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术前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提出一种新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三柱”分类法,并分析其与术后内固定失效的交...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主要的老年脆性骨折类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首选手术方案,但术后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术前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提出一种新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三柱”分类法,并分析其与术后内固定失效的交互关系,利用数字技术运算开发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便于临床医生术前甄别并干预高风险患者。方法:选择2012年6月和2022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出现内固定失效结局,分为内固定失效组和内固定维持组。根据患者术前X射线片将股骨近端分为“三柱”:内侧柱、外侧柱及中柱,每柱均有不同的亚组分型。分析“三柱”的形态特征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复位失效的关系,通过先单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引起内固定失效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独立风险因素利用R语言软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自助法重抽样1000次,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预测模型的最佳风险分界值,据此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根据模型风险预测能力的准确度来评价其稳定性和外延性。结果与结论:①利用“三柱”分型系统预测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4个独立风险因素,分别为内侧柱(小转子及股骨距粉碎性骨折)[优势比=5.385,95%CI(1.961,14.782),P=0.001]、中间柱(烟囱型)[优势比=2.893,95%CI(1.167,7.173),P=0.022]、外侧柱(外侧壁厚度<20.5 mm)[优势比=2.804,95%CI(1.078,7.297),P=0.035]及外侧柱(外侧壁骨折)[优势比=4.278,95%CI(1.670,10.959),P=0.012];②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52,95%CI(0.837,0.922)],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风险和实际发生风险有较好的一致性;③临床决策曲线提示风险阈值概率在0.2-0.82范围内时,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风险概率为28%是模型风险分层的最佳阈值,模型在不同风险组别患者的预测性能较好;④此次研究通过“三柱”分型系统构建预测模型计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内固定失效的风险概率,此方法准确、简便,易于临床应用,可作为一种数字化工具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独立风险因素 内固定失效 分型系统 风险预测模型 骨科植入物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力学稳定性
7
作者 陈曦 汤涛 +2 位作者 陈铜兵 李青 张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3-1788,共6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骨折类型和固定方式多样,各固定系统间的力学稳定性相差较大。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各固定系统开展生物力学研究具有科学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多种内固定应用于股骨A031-A2.1型转子间骨折的力...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骨折类型和固定方式多样,各固定系统间的力学稳定性相差较大。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各固定系统开展生物力学研究具有科学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多种内固定应用于股骨A031-A2.1型转子间骨折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切割,造模成股骨A031-A2.1型转子间骨折,模拟临床手术方法置入不同的内固定系统,分别建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经皮加压钢板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模型。约束4组模型股骨远端下所有节点,在股骨头上施加700,1400和2100N的压缩载荷,通过计算分析,观察各组模型的等效应力分布和压缩刚度,比较各组模型之间的力学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通过计算分析,对比各组模型的变形量计算压缩刚度后,在各级载荷作用下,各组模型上压缩刚度呈现的趋势:生理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经皮加压钢板组>动力髋螺钉组;完整的生理组模型的压缩刚度明显高于所有的手术组模型;②观察应力指标,因存在应力遮挡效应,致使各固定组的应力峰值均高于生理组,最大峰值均集中分布于各内固定上;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应力峰值最小,动力髋螺钉固定组应力最高,应力分布趋势呈现:生理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经皮加压钢板固定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组<动力髋螺钉固定组;③分布于骨质模型的应力,因内固定置入位置不同呈现不同的分布结果;④提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各种内固定均能起到有效的固定,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是较好的一种内固定选择,呈现变形量小、应力峰值低,应力分布均匀的特性;经皮加压钢板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的力学效果优良,固定效果接近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效果欠佳,同比于其他内固定,其力学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内固定系统 力学稳定性 有限元分析 等效应力 压缩刚度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杨敏捷 杨永华 +1 位作者 卢良杰 罗素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8期40-44,共5页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内固定术)与观察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各30...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内固定术)与观察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手术前后的髋关节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hs-CRP、IL-6、TNF-α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s-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好,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提升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综合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髋关节评分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后的全髋关节置换:隐性失血的模型预测
9
作者 吕晓东 古锦瑞 +1 位作者 高靖宇 葛建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506-4513,共8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中尤为多见,治疗常需内固定手术来稳定骨折并促愈合。但内固定手术偶可失效,引发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再骨折等严重问题。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后失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及...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中尤为多见,治疗常需内固定手术来稳定骨折并促愈合。但内固定手术偶可失效,引发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再骨折等严重问题。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后失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及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9月于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86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记录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以及SF-36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全髋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隐性失血,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2种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准确性。结果与结论:(1)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内固定失效后,均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治疗;(2)与术前相比,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的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SF-36评分及患髋主动活动幅度均显著改善(P<0.05);(3)高隐性失血组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骨质疏松比例、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血红蛋白下降量均高于低隐性失血组(P <0.05);低隐性失血组的骨水泥型假体构成比、前方入路构成比及2-3级髋关节间隙高于高隐性失血组(P <0.05);两组在性别比例、体质量指数、慢性支气管炎比例、侧别比例、麻醉方式及髋臼杯直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4)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骨质疏松、假体类型、手术入路、髋关节间隙、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血红蛋白下降量是全髋关节置换后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P <0.05);(5)将影响因素纳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隐性失血,绘制2个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和0.923,灵敏度分别为0.879和0.886,特异度分别为0.854和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733和0.794,准确性分别为0.867和0.897;2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约登指数和准确性均为神经网络模型更高;(6)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失效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髋关节活动度恢复较好;年龄、糖尿病、骨质疏松、假体类型、手术入路、髋关节间隙、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血红蛋白下降量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高隐性失血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隐性失血的预测结果相差不大,神经网络模型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内固定失效 人工髋关节置换 治疗效果 隐性失血
下载PDF
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前法 庞清江 +3 位作者 黄涛 葛志斌 汤涛 陈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方法  2 0 0 0年3月~ 2 0 0 3年 8月选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72岁以上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18例 ,男 8例 ,女 10例。年龄72~ 91岁。取后外侧切... 目的 探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方法  2 0 0 0年3月~ 2 0 0 3年 8月选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72岁以上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18例 ,男 8例 ,女 10例。年龄72~ 91岁。取后外侧切口 ,术中注意保留大小粗隆部位的骨折块 ,争取将其重新复位 ,用钢丝固定 ,安放人工股骨头。对住院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  18例术后均获 6~ 2 8个月随访 ,平均 16 .2个月。住院时间平均 16 d,术后 17例 32 d完全负重行走 ,1例因其他内科疾患扶拐行走 ;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 1例 ,术后1年死亡 1例 ,余 17例健在。 结论 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术后恢复好 ,能早期负重下地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双极股骨 骨质疏松 股骨头置换 老年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在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外科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苟平 郭峭峰 +2 位作者 黄凯 俞华军 张晓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67-2969,共3页
目的:探究在行外科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诊治的100例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均行外科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对症治疗与康复训练... 目的:探究在行外科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诊治的100例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均行外科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对症治疗与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及并发症状。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11.30±2.55)周、(3.10±0.40)分、(2.11±0.3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1±3.55)周、(3.47±0.50)分、(2.91±0.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周、6周、9周的骨痂生长状况评分分别为(0.91±0.44)分、(1.47±0.42)分、(1.95±0.51)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0.71±0.41)分、(1.19±0.40)分、(1.66±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的4.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固定术治疗中联合活血化瘀中药辅助治疗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与骨痂形成,减轻患者疼痛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术 活血化瘀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PFNA治疗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项东 吕建华 +3 位作者 彭亮 黄海 乐军 夏志敏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3期343-344,共2页
股骨转子周围的骨折指发生在粗隆部位至股骨干狭窄部之间的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粗隆下骨折两大部分骨折类型。股骨转子周围的骨折为临床多见的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
关键词 股骨转子周围 粉碎性骨折 临床应用 PFNA 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 骨折类型
下载PDF
Gamma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正霞 李开南 +2 位作者 何智勇 陈尔东 汪学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2期3451-3455,共5页
背景:近年国内外有较多文献报道对比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意见均不统一;并且较多文献内固定治疗包含Richard钉、鹅头钉及动力髋等髓外固定方法,可能导致结论不准确。目的:通过Gamma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 背景:近年国内外有较多文献报道对比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意见均不统一;并且较多文献内固定治疗包含Richard钉、鹅头钉及动力髋等髓外固定方法,可能导致结论不准确。目的:通过Gamma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指标的比较,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适应证及置换后并发证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老年患者;其中98例患者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56例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中出血量及离床活动时间;末次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Harris评分)和内固定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Gamma钉组平均随访时间为6.6年;人工股骨头组平均随访时间为5.7年。两组数据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离床活动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置入物松动断裂或假体松动、下沉、脱位,以及双下肢不等长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有助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改善患者部分生活质量;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Gamma钉内固定无明显差异;但早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出现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后,处理较为困难,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需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GAMMA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 股骨转子骨折 粉碎性
下载PDF
高龄重度骨质疏松症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技巧与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灿林 黎霭云 +3 位作者 梁灿荣 刘燕新 关信潮 白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53-3854,共2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高龄患者的常见骨折。2005年6月至2012年1月我院选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症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66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股骨转子粉碎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手术治疗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转子骨折 高龄患者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白雄伟 黄章 +3 位作者 汤文平 任飞 彭毅 张科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讨与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内固定和动力髋螺钉(DHS)置入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64名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入院的64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PFP组患者给予股... 目的:探讨与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内固定和动力髋螺钉(DHS)置入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64名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入院的64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PFP组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DHS组患者则给予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治疗前后疼痛、髋关节功能恢复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LPFP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与术后卧床时间显著性低于DHS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PFP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DHS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螺钉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髋部感染、股骨头切割与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固定术治疗后均可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与预后效果,安全性较高,但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康复效率更高,治疗周期更短,疼痛缓解更好,具有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 股骨转子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重建钉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宗刚 董启榕 +2 位作者 徐又佳 周海斌 陈海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长节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8年8月,采用重建钉(RIN)技术对15例股骨转子下长节段骨折患者进行固定,8例行锁定钢板(LCP)治疗,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1~69岁,平均43.5岁。车祸...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长节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8年8月,采用重建钉(RIN)技术对15例股骨转子下长节段骨折患者进行固定,8例行锁定钢板(LCP)治疗,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1~69岁,平均43.5岁。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5例。伴发股骨颈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3例。[结果]随访7~22个月,平均1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3个月。优1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1%。无感染、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RIN、LCP技术是治疗股骨转子下长节段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二者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钉 锁定钢板 股骨转子下长节段骨折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郭宁峰 庞清江 +1 位作者 邱惠斌 付有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8例高龄(≥75岁)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尽量复位大小转子并张力带钢丝固定。结果手术时间58~98 min,出血量200~380 ml。...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8例高龄(≥75岁)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尽量复位大小转子并张力带钢丝固定。结果手术时间58~98 min,出血量200~380 ml。无切口感染及肺栓塞发生,2例出现尿道感染。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6(4.5±0.5)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为76~94(84±3)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早期下地行走、关节功能恢复快、近期效果满意,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操作要点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股骨转子骨折 骨折 粉碎性 老年人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晓峰 冯振洲 +2 位作者 邵云潮 姜晓幸 陈统一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5期789-791,共3页
目的 :评价 80岁以上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 ,2 0 0 3年 5月~ 2 0 0 3年 10月间收治 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手术病人 30例 ,Evans’分型 13例为IV型 ,17例为V型 ,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组(... 目的 :评价 80岁以上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 ,2 0 0 3年 5月~ 2 0 0 3年 10月间收治 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手术病人 30例 ,Evans’分型 13例为IV型 ,17例为V型 ,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FN)和滑动髋螺钉组 (DHS)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 :PFN组在手术时间 ,失血量均少于DHS组 ,两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PFN与DHS都可以治疗合适的高龄老人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PFN稍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 粉碎性骨折 高龄老人 DHS PFN 对照研究 治疗 前瞻性 优势 目的
下载PDF
蛇形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7
19
作者 潘小峰 吕仁发 +4 位作者 刘继春 刘加钱 蒋金良 舒荣兵 吴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5期515-516,共2页
目的探讨蛇形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解剖蛇形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31例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延期愈合及骨不连等现象发生。髋关节... 目的探讨蛇形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解剖蛇形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31例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延期愈合及骨不连等现象发生。髋关节功能评定根据Sander评分:优21例,良6例,中4例,优良率达87.1%。结论蛇形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稳定性好,恢复快,固定牢靠,可早期行患肢功能煅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解剖型锁定钢板 老年人 股骨转子骨折 骨折 粉碎性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霁 隆晓涛 杨阜滨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56-2358,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该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87例经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术后根据Harris评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结果围术期患者死亡1例,...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该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87例经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术后根据Harris评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结果围术期患者死亡1例,术后186例获随访。Harris评分为45~96分,平均81.5分。其中优51例,良98例,优良率80.1%。165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结论关节置换作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能有效地提高高龄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关节置换 高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