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3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F-κB在ACC-2和CAL-27细胞中的表达及对^(125)I粒子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1
作者 吴亚东 梁倍铭 +4 位作者 赵科 尹鑫海 王亚东 程显林 李永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971-3976,共6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和舌癌CAL-27细胞中的表达及对放射性^(125)I粒子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放射性^(125)I粒子对ACC-2细胞和CAL-27细胞进行持续低剂量率体外照射,用噻唑蓝(MTT)法观察细胞活力,用...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和舌癌CAL-27细胞中的表达及对放射性^(125)I粒子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放射性^(125)I粒子对ACC-2细胞和CAL-27细胞进行持续低剂量率体外照射,用噻唑蓝(MTT)法观察细胞活力,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NF-κB中p65亚基的表达情况;然后用NF-κB抑制剂PDTC对NF-κB的活性进行抑制后,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胞受^(125)I照射后的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分析NF-κB表达量和活性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ACC-2细胞较CAL-27细胞对^(125)I更加敏感(P<0.05)。NF-κB在ACC-2细胞和CAL-27细胞中存在明显表达差异(P<0.05)。受照射后CAL-27细胞中磷酸化p65的水平明显较ACC-2细胞高(P<0.05)。用PDTC抑制NF-κB后,ACC-2和CAL-27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NF-κB在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和舌癌CAL-27细胞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并与两种细胞对^(125)I粒子放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粒子 舌癌 腺样囊性癌 核转录因子ΚB 放射敏感性
下载PDF
晚期恶性食管贲门病变食管支架粒子放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国新 谷志龙 李天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9期113-114,共2页
目的:讨论食管贲门病变治疗方法,评价支架粒子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经胃镜病理活检证实食管贲门癌患者,通过X线透视下定位,在采取球囊扩张后行支架粒子置入的方法。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6~36个月的随访时间,平均(16.56... 目的:讨论食管贲门病变治疗方法,评价支架粒子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经胃镜病理活检证实食管贲门癌患者,通过X线透视下定位,在采取球囊扩张后行支架粒子置入的方法。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6~36个月的随访时间,平均(16.56±6.2)个月。再狭窄率为7.9%(6/76),支架脱落率为7.9%(6/76),吻合口瘘全部被阻断并愈合,支架植入后每个病例均有少量出血,胸闷不适,胸痛率26.32%(20/76),发生胃食管反流率19.74%(15/76)。结论:食管支架粒子放射治疗对于食管贲门癌晚期引起的狭窄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并具有放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病变 狭窄 支架 粒子放射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泊松分布的碘粒子放射性计数模型
3
作者 张敏 王浩聪 +4 位作者 王从晓 谷浩 李刚 陈明 胡效坤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2022年第3期27-33,共7页
放射性碘125粒子常用于脑部肿瘤的介入治疗,其植入病灶后,利用放射的γ射线破坏病灶部位组织细胞,损坏组织功能,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如何根据病灶的几何信息和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精准计算植入粒子信息以及它们在肿瘤靶区的放射强度... 放射性碘125粒子常用于脑部肿瘤的介入治疗,其植入病灶后,利用放射的γ射线破坏病灶部位组织细胞,损坏组织功能,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如何根据病灶的几何信息和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精准计算植入粒子信息以及它们在肿瘤靶区的放射强度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模拟多个碘125粒子在体内的放射性计数值情况,设计多参数可控的泊松分布进行函数拟合计数,基于最小二乘逼近思想,利用L-M方法求解有关参数.数值实验中,通过C++进行程序设计,计算不同活度、数量和位置的放射性粒子的计数值,采用Matlab将数值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设计粒子分布和数量使其达到模拟治疗的最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放射性计数 泊松分布 计数建模 可视化模型
下载PDF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敷贴与粒子放射治疗优劣
4
作者 岳晗 钱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3期313-316,共4页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眼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已经成为该病保留眼球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敷贴放疗和粒子放疗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围绕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患者的生存率、并发症以及...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眼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已经成为该病保留眼球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敷贴放疗和粒子放疗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围绕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患者的生存率、并发症以及视力预后等,对敷贴放疗和粒子放疗进行比较,并做一简要综述,为今后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粒子放射治疗 敷贴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125I体外实验模型的发展和现状
5
作者 韩莹波 杨泽成 +2 位作者 董红梅 孙雅敏 张舵舵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2期241-244,共4页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作为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已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1-5]。在我国,临床上主要使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为6711型,结构见图1[6],半衰期59.6天,主要发射光子能量为 27.4 keV、31.4 k...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作为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已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1-5]。在我国,临床上主要使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为6711型,结构见图1[6],半衰期59.6天,主要发射光子能量为 27.4 keV、31.4 keV 的X射线和光子能量为35.5 keV的γ射线,半价层为0.025 mmPb。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范围,不同于其他放射治疗方法,是采用极低剂量率持续照射肿瘤来获得治疗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I放射粒子 半价层 放射治疗方法 光子能量 放射粒子植入术 治疗肿瘤 发展和现状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鹏 李梦杰 吴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治疗前、随访3个月,检测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癌胚抗原(CEA)],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情况。结论 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临床缓解率、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SCC、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血清SCC、CEA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可提高老年NSCLC临床缓解率,降低血清SCC、CEA水平,更利于改善患者健康状态,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粒子植入 培美曲塞二钠 吉西他滨 顺铂
下载PDF
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心脏迁移1例分析
7
作者 包廷先 李杨 +2 位作者 吕智麟 刘帅 张文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发生心脏迁移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为临床尽量避免术后^(125)I放射性粒子迁移及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3年6月27日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发生心脏迁移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为临床尽量避免术后^(125)I放射性粒子迁移及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3年6月27日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经过、术后治疗与随访等资料,分析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发生心脏迁移的原因及处理办法。结果:患者术后发生^(125)I放射性粒子心脏迁移,给予对症处理后,病情稳定出院。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迁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术者须知悉避免该并发症的方法,并对术后影像学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125)I放射粒子 介入治疗 迁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
8
作者 李广 刘勇 +2 位作者 郭贺贺 石山领 陈亚飞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粒子植入组(n=56)。化疗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粒子植入组患者在化疗组的基...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粒子植入组(n=56)。化疗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粒子植入组患者在化疗组的基础上采取^(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衰弱情况[Fried衰弱表型量表(FFP)]、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粒子植入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FFP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VC、FEV1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粒子植入组患者VAS、FFP评分均低于化疗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扭转衰弱,抑制癌性疼痛,提高肺功能,且较为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性疼痛 ^(125)I放射粒子植入 肺功能
下载PDF
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9
作者 李晓凡 申东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5-0160,共6页
评估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两组患者在性别、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组织分型、平均年龄和病灶直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接... 评估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两组患者在性别、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组织分型、平均年龄和病灶直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接受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其他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血常规(PLT、WBC)进行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AFP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PLT、WBC和门静脉主干直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的病情控制率及客观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能够显著降低血清AFP、IGF-Ⅱ和IGFBP-2水平,提高病情控制率和客观有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125I放射粒子植入 肝癌 疗效评估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10
作者 成健 张超 周青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5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邹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首次就诊、经病理学确诊的5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邹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首次就诊、经病理学确诊的5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3D-CRT治疗,试验组肺外周病灶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肺门及受累淋巴结区行3D-CRT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77%、88.46%,高于对照组的46.15%、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Ⅰ级、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Ⅰ级、Ⅱ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3D-CRT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125)I 放射粒子 适形放疗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葛影 周慧赟 谢波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6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取标准化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较优,与参照组相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 护理效果 标准化护理 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
12
作者 杨天姿 张秉宜 +1 位作者 刘捷 李兴昶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是一种罕见的脂肪肉瘤亚型,预后不良。本病例报告描述了1例65岁中国女性的肝脏及腹膜后DDLPS,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腹部肿物。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检查发现瘤体较大且出现部分脏器转移,遂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是一种罕见的脂肪肉瘤亚型,预后不良。本病例报告描述了1例65岁中国女性的肝脏及腹膜后DDLPS,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腹部肿物。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检查发现瘤体较大且出现部分脏器转移,遂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及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S-100(+),SOX10(-),Desmin(+)。患者愈合良好,为控制转移病灶,术后三个月行超声引导下右侧腹膜后(肝肾间隙)肿瘤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粒子放射治疗,达到稳定病情的治疗目标。本病例报告对该患者的治疗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DDLPS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病理特点等方面对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分化脂肪肉瘤 转移性 放射粒子 ^(125)I 超声 植入治疗
下载PDF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孙勋 邢斌 +5 位作者 高佳 吴兆瑞 刘艳丽 孙继雷 成静静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LQ-MOJ11)评分及术后不同时间总胆红素缓解率、黄疸缓解率、生存率、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55枚,术后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狭窄处得以改善,术后患者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好转。患者术后1、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9.35±13.96)、(21.30±10.63)μmol/L,均显著低于术前的(144.62±63.73)μmol/L(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缓解率分别为100.00%、100.00%,高于术后1个月的76.67%、73.33%(P<0.05)。30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休克、心脏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患者术后6、12、16个月生存率及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疸、瘙痒、消瘦、消化异常的QLQ-MOJ11评分分别为(26.35±3.85)、(27.42±5.63)、(43.67±6.93)、(22.63±3.27)分,均低于术前的(35.32±4.23)、(36.18±6.72)、(53.93±6.67)、(30.41±5.71)分(P<0.05)。结论 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MOJ能显著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胆道再梗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恶性梗阻性黄疸 多支架 ^(125)I放射粒子 腔内照射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研究
14
作者 何玉 张磊 李丽琼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将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将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患者10...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将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将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临床疗效、预后、不良反应。结果 ORR、DCR: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6月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1%(1/100),对照组8%(8/100),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理想,可提高ORR、D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放射粒子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治疗价值研究
15
作者 李波 陈德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患者展开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剂量分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第6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术前TPS模拟剂量分布,总共植入^(125)I粒子1403颗,每个病灶约27颗,全组不存在围手术期。本次研究出现8例气胸患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可得到缓解;12例患者出现咯血,术后给予对症处理得到缓解;1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有所缓解。术后第3个月临床疗效评估,实验组总有效率74.50%(38/51)高于对照组的54.90%(2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临床疗效评估,实验组总有效率80.39%(41/51)高于对照组的62.75%(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治疗效果较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粒子植入 肺癌 复发转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扶正化瘀汤联合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
16
作者 周雅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6-0029,共4页
探讨扶正化瘀汤联合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南宁中南医院接诊的晚期NSCLC患者共计80例开展此次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应用碘125放射性粒... 探讨扶正化瘀汤联合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南宁中南医院接诊的晚期NSCLC患者共计80例开展此次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应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汤治疗。治疗28d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CT影像学病灶的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肺癌症状量表(LCS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CEA、CYFRA21-1及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T影像学病灶显示,观察组肿瘤病灶缩小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活动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三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差异(17.50% vs 22.50%,P>0.05)。结论 扶正化瘀汤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扶正化瘀汤 放射粒子植入术 疗效 副作用
下载PDF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马建增 曹文丽 +1 位作者 唐乃玲 任守雷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碘125粒子植入、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免疫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评分量表(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发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患者接受碘125粒子植入、PD-1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能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游建雄 王精兵 +5 位作者 蒋春雨 杨西涛 温明哲 郑连洲 苏立新 范新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16例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90%靶区体积(D90)的中位剂量。评估患者临床止血成功率,依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患者肿瘤近期疗效,分析总生存期(OS)及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评价不良事件。结果16例患者共行87次(平均5.4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及28次(平均1.8次)粒子植入。术后D90的中位剂量为117 Gy,止血技术成功率100%;1例术后1个月内再出血,重复化疗栓塞后未再出血,临床止血成功率93.8%(15/16)。治疗后平均随访21.6个月(9~51个月),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18.7%),部分缓解(PR)8例(50.0%),疾病稳定(SD)4例(25.0%),疾病进展(PD)1例(6.3%),疾病控制率(DCR)93.8%(15/16)。4例仍存活,中位OS 17个月(7~49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3%、35.7%,中位LPFS 13.5个月(4~48个月),1、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5%、37.2%。术后出现皮肤或口腔黏膜毒性5例(31.5%),均为1~2级,未发现毒性与剂量的相关性。结论CT引导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是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癌 出血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放射粒子植入
下载PDF
基于Wnt5a信号通路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颖 郑凯 +1 位作者 杨冬艳 董德录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90-395,共6页
目的基于Wnt5a信号通路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1)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组织学活检证实为胰腺癌,行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6例患者(26... 目的基于Wnt5a信号通路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1)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组织学活检证实为胰腺癌,行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6例患者(26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术后2个月CT观察肿瘤大小及空腹血糖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组织标本Wnt5a的表达。(2)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179例胰腺癌组织和171例胰腺组织中Wnt5a的mRNA水平差异。(3)体外采用放射线照射胰腺癌Panc-1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nt5a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复合体亚基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的26个病灶中有20个病灶明显减小,有效率为76.9%,胰腺癌肿瘤得到局部控制。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但仍在8.4~11.2 mmol/L范围内。GEPIA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Wnt5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胰腺癌组织Wnt5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经放射线照射后,胰腺癌细胞Wnt5a的表达明显下调,三磷酸腺苷合酶6、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4等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复合体亚基的mRNA水平升高,而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通过抑制胰腺癌细胞Wnt5a表达,降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复合体亚基翻译,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放射性^(125)I粒子 WNT5A 线粒体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在肺腺癌EMT及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飞 车佳音 +4 位作者 黄明 徐丹 李红阳 李定坤 向盈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40-143,共4页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而云南省肺癌的发病率位居全国首位。许多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肺癌,采用多手段联合治疗,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局部治疗(消融、冷冻、^(125)I等)。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作为晚期...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而云南省肺癌的发病率位居全国首位。许多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肺癌,采用多手段联合治疗,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局部治疗(消融、冷冻、^(125)I等)。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作为晚期肺癌局部治疗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优势,其放射半径小,特异性照射靶向病灶,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并且临床效果较好。研究表明上皮-间质样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与肺腺癌的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放射性^(125)I粒子在肺腺癌EMT及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放射性^(125)I粒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