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电极处理氨氮废水的电化学反应特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姜辉 周德鸿 +2 位作者 陈卫国 罗斌 范忠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51-2555,共5页
采用无短路电流的电极粒子串作为三维电极的填充材料,以更好地揭示其电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证实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两个阶段,80min前氨氮的去除机理主要是与在粒子电极阴极端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发生电氧化反应,80min后少量的中归反应... 采用无短路电流的电极粒子串作为三维电极的填充材料,以更好地揭示其电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证实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两个阶段,80min前氨氮的去除机理主要是与在粒子电极阴极端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发生电氧化反应,80min后少量的中归反应起到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更佳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还说明随着槽电压的增大,氨氮去除率不断增大;当电压为25V,pH值为10的情况下得到较大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 氨氮废水 电极粒子
下载PDF
新型三维电极反应器及内部流场分析
2
作者 安超凡 陈晔 +1 位作者 程松 于亚菲 《轻工机械》 CAS 2017年第6期82-86,共5页
常规三维电极反应器易堵塞,流场不稳定、不规律导致传质效果极差,使反应器效率降低。设计了一种携带新型串束式泡沫镍三维电极粒子的电催化反应器,可有效降解有机废水,并保证内部流场的稳定性。为得到复杂内部结构下反应器流场特征,采... 常规三维电极反应器易堵塞,流场不稳定、不规律导致传质效果极差,使反应器效率降低。设计了一种携带新型串束式泡沫镍三维电极粒子的电催化反应器,可有效降解有机废水,并保证内部流场的稳定性。为得到复杂内部结构下反应器流场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法对反应器的流场进行模拟计算,以研究反应器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电催化反应区域(粒子电极区域)流场稳定均匀;反应器内部结构对流场分布的影响明显,槽体中央的棒状阳极周围流场速度小,流动不规律容易产生流场死区;提高转速有利于使反应区流场的均匀化,不利于棒状阳极周围流体的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三维电极反应器 泡沫镍 束式粒子电极 流场分析
下载PDF
粒子电极堆放方式对三维电极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钟锐超 周德鸿 +1 位作者 陈卫国 纪庆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74-2178,共5页
通过对自制的粒子电极串进行实验,探讨了一种消除三维电极反应床中短路电流的新方法,并研究了不同粒子堆放方式对电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子本身长度的适当增长,使其与溶液电位差增大,废水脱色率也随之增大.采用B-β型粒子电极串在... 通过对自制的粒子电极串进行实验,探讨了一种消除三维电极反应床中短路电流的新方法,并研究了不同粒子堆放方式对电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子本身长度的适当增长,使其与溶液电位差增大,废水脱色率也随之增大.采用B-β型粒子电极串在20V电压下反应60min,14mm长的粒子电极对直接湖蓝5B废水的脱色率可达到71.4%,比7mm长的粒子电极高出10%.另外,粒子电极串由于减少了短路电流,从而使废水脱色率高于常规填充床.采用B-β型粒子电极串在20V电压下反应30min,粒子电极串脱色率可达到66.9%,而使用等量的粒子电极在常规填充床中则只有45.3%的脱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 电催化 粒子电极 粒子电极串 电位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