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鼠血清中的粒系造血活性及其照后改变
被引量:
3
1
作者
陶来宝
陈家佩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3,共4页
利用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骨髓粒单系祖细胞的方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粒系造血活性,经8Gyγ射线照射后4天粒系刺激活性趋于降低;照后7~10天,显示一定程度的升高,为正常血清的140%左右:第14天呈下降趋势。经3,5,7,9...
利用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骨髓粒单系祖细胞的方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粒系造血活性,经8Gyγ射线照射后4天粒系刺激活性趋于降低;照后7~10天,显示一定程度的升高,为正常血清的140%左右:第14天呈下降趋势。经3,5,7,9Gy不同剂量照射后,血清中的粒系造血活性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高.9Gy照射组最高,照后第7天可为正常的200%以上,用后12天时小鼠中的粒系造血刺激活性仍高于正常血清。照后小鼠血清中亦同时存在粒系造血抑制活性,照后1天即可以观察到,照后10天前比正常小鼠明显。作者对血清中粒系造血活性升高机理及存在抑制活性对放射病时造血损伤修复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系刺激活性
照射
刺激
因子
CFU-GM产率
原文传递
烧伤血清对骨髓红系及粒系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周燕虹
罗成基
+2 位作者
郭朝华
孔佩艳
邹仲敏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观察烧伤血清对正常小鼠骨髓红系、粒系造血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常规制备小鼠骨髓细胞(BMC),用其分别建立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E)培养体系和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GM)培养体系。在两体系中均加入1...
目的 观察烧伤血清对正常小鼠骨髓红系、粒系造血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常规制备小鼠骨髓细胞(BMC),用其分别建立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E)培养体系和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GM)培养体系。在两体系中均加入15%TBSAⅢ度烧伤小鼠伤后12h及1、3、5、7、10d的血清(烧伤血清组)和小鼠正常血清(正常血清组),另设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各血清对两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烧伤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浓度的变化,并将此二指标分别与烧伤血清对CFU- E、CFU -GM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作对数线性拟合相关分析。 结果 (1)烧伤血清对CFU- E、CFU -GM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明显升高,均在伤后1d达峰值[ (384±60)、(127±16)CFU](P<0. 01),此后逐渐下降,到伤后7d[(125±14)、(34±20)CFU]接近正常血清组水平(P>0. 05). (2)烧伤血清中EPO浓度在伤后12h—7d较正常值显著升高(P<0. 01);GM -CSF浓度在伤后12h、1d显著高于正常值(P<0. 05). (3)烧伤血清EPO浓度与烧伤血清对CFU- E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呈显著对数正相关(r=0.857 0,P=0. 013 7);GM- CSF浓度与烧伤血清对CFU GM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无显著相关性(r=0.704 9,P>0. 05). 结论 小鼠烧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血清
骨髓红
系
实验研究
功能影响
粒
-巨噬细胞集落
刺激
因子
CFU-GM
GM-CSF
红
系
集落形成单位
粒系刺激活性
CFU-E
培养体
系
粒
系
造血功能
小鼠骨髓细胞
粒
-单核细胞
正常血清
红细胞生成素
阳性对照组
免疫法检测
原文传递
题名
小鼠血清中的粒系造血活性及其照后改变
被引量:
3
1
作者
陶来宝
陈家佩
机构
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摘
利用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骨髓粒单系祖细胞的方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粒系造血活性,经8Gyγ射线照射后4天粒系刺激活性趋于降低;照后7~10天,显示一定程度的升高,为正常血清的140%左右:第14天呈下降趋势。经3,5,7,9Gy不同剂量照射后,血清中的粒系造血活性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高.9Gy照射组最高,照后第7天可为正常的200%以上,用后12天时小鼠中的粒系造血刺激活性仍高于正常血清。照后小鼠血清中亦同时存在粒系造血抑制活性,照后1天即可以观察到,照后10天前比正常小鼠明显。作者对血清中粒系造血活性升高机理及存在抑制活性对放射病时造血损伤修复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粒系刺激活性
照射
刺激
因子
CFU-GM产率
Keywords
Granulopoietic activity,γ-irradiation,stimulating factors,CFU-GM
分类号
R818.023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烧伤血清对骨髓红系及粒系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周燕虹
罗成基
郭朝华
孔佩艳
邹仲敏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复合伤研究所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出处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基金
全军"九五"医药卫生攻关课题资助项目(96L045)
文摘
目的 观察烧伤血清对正常小鼠骨髓红系、粒系造血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常规制备小鼠骨髓细胞(BMC),用其分别建立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E)培养体系和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GM)培养体系。在两体系中均加入15%TBSAⅢ度烧伤小鼠伤后12h及1、3、5、7、10d的血清(烧伤血清组)和小鼠正常血清(正常血清组),另设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各血清对两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烧伤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浓度的变化,并将此二指标分别与烧伤血清对CFU- E、CFU -GM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作对数线性拟合相关分析。 结果 (1)烧伤血清对CFU- E、CFU -GM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明显升高,均在伤后1d达峰值[ (384±60)、(127±16)CFU](P<0. 01),此后逐渐下降,到伤后7d[(125±14)、(34±20)CFU]接近正常血清组水平(P>0. 05). (2)烧伤血清中EPO浓度在伤后12h—7d较正常值显著升高(P<0. 01);GM -CSF浓度在伤后12h、1d显著高于正常值(P<0. 05). (3)烧伤血清EPO浓度与烧伤血清对CFU- E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呈显著对数正相关(r=0.857 0,P=0. 013 7);GM- CSF浓度与烧伤血清对CFU GM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无显著相关性(r=0.704 9,P>0. 05). 结论 小鼠烧伤?
关键词
烧伤血清
骨髓红
系
实验研究
功能影响
粒
-巨噬细胞集落
刺激
因子
CFU-GM
GM-CSF
红
系
集落形成单位
粒系刺激活性
CFU-E
培养体
系
粒
系
造血功能
小鼠骨髓细胞
粒
-单核细胞
正常血清
红细胞生成素
阳性对照组
免疫法检测
Keywords
Bone marrow cells
Erythroid progenitor cells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progenitor cells
Burn serum
Hematopoietic modulation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92.50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鼠血清中的粒系造血活性及其照后改变
陶来宝
陈家佩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3
原文传递
2
烧伤血清对骨髓红系及粒系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周燕虹
罗成基
郭朝华
孔佩艳
邹仲敏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