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作者 王秀芳 程志 吴艺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3期5448-5452,共5页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是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因中性粒细胞缺乏易伴发感染,若不及时干预会影响急性白血病的后续抗肿瘤治疗,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AL化疗后FN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抗菌药...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是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因中性粒细胞缺乏易伴发感染,若不及时干预会影响急性白血病的后续抗肿瘤治疗,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AL化疗后FN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全环境保护。中医认为,AL化疗后FN常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饮食劳倦、药毒所伤等因素导致,其病机为正气虚损、邪毒内侵,临床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应用补益气血、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卡泊芬净联合伊曲康唑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治疗的效果
2
作者 司徒健瑜 张湘兰 徐伟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2期8-11,共4页
目的:探究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采用卡泊芬净联合伊曲康唑经验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系统肿瘤治疗期间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究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采用卡泊芬净联合伊曲康唑经验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系统肿瘤治疗期间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泊芬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病原菌清除率、退热率及生存率、毒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真菌病理转阴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退热率及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毒副作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采用卡泊芬净联合伊曲康唑经验性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退热率、病原菌清除率和生存率,促进患者的康复,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伊曲康唑 卡泊芬净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经验性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莹 李娟 +2 位作者 黄蓓晖 罗绍凯 谷景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经验性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缺合并感染146例,其中68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每8小时1次;78例接受亚胺培南...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经验性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缺合并感染146例,其中68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每8小时1次;78例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每6小时1次,两组均联合依替米星。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有效率为75.0%,细菌清除率为73.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的有效率为80.8%,细菌清除率为72.2%,P值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低且轻微,但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相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少见(5.9%和17.9%,P<0.05),二重感染发生率低(13.2%和26.9%,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疗效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相似,二重感染较少发生,可以作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感染的一线经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恶性血液病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下载PDF
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初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魏艳 陈英耀 郭祖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888-1891,共4页
目的:对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以下简称"粒缺发热")患者中初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基于两项关于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初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粒缺发热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结合国... 目的:对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以下简称"粒缺发热")患者中初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基于两项关于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初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粒缺发热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结合国内临床专家对疾病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方面的意见,构建决策树模型,运用Tree Age Pro 2011软件分析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作为初始经验性抗真菌药物分别治疗10 d的成本效果。结果:卡泊芬净组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低于伏立康唑组(52 826.71元vs.58 246.70元),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均高于伏立康唑组(分别为33.95%vs.25.63%、92.36%vs.91.87%)。无论是以治疗成功率还是以患者生存率为效果指标,卡泊芬净组的成本-效果比均小于伏立康唑组,且增量成本-效果比和敏感度分析结果均证实了此结果。结论:对粒缺发热患者进行初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比伏立康唑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伏立康唑 经验性治疗 抗真菌药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成本-效果分析 决策树模型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替加环素治疗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晓波 谢佳 +7 位作者 王浩 李光 任婧婧 高飞 戴进前 张韵洁 王璐 宋艳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4044-4047,共4页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从2014年9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9例恶性血液病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住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对照组设定为更换替加环素(39...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从2014年9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9例恶性血液病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住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对照组设定为更换替加环素(39例)抗感染治疗,观察组设定为初始即联合其它抗菌药物(40例)抗感染治疗,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79例患者中,17例(21.52%)痊愈,43例(54.43%)感染得到控制,16例(20.25%)无效,3例(3.80%)死亡。观察组和对照组抗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74.3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加环素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耐受性良好。结论:替加环素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替补方案或经验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替加环素 感染
下载PDF
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儿童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珊 刘瑛 +3 位作者 罗海燕 杨明华 杨良春 邓文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3-758,共6页
目的探讨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儿童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儿童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诊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粒细胞缺乏伴发热116... 目的探讨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儿童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儿童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诊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粒细胞缺乏伴发热116例患儿的病原体mNGS结果。mNGS结果阴性患儿为阴性组(n=38),78例阳性患儿根据主要病原体分为细菌组(n=22)、真菌组(n=23)及病毒组(n=31)。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16例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中位诊断年龄8岁,中位mNGS结果回报时间为2 d,mNGS检测阳性率为67.2%(78/116)。细菌组患儿降钙素原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真菌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率高于阴性组(P<0.05),真菌组患儿热程长于阴性组(P<0.05)。培养阳性病例中mNGS结果符合率为41%(9/22),其中血培养阳性病例中mNGS结果符合率为47%(8/17)。28例(36%)患儿根据mNGS阳性结果调整用药,其中26例治愈好转出院。结论病原体mNGS技术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和阳性率,能为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病原学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儿童
下载PDF
1例肺癌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苏颖 张程亮 桂玲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10期1906-1908,共3页
目的:对1例肺癌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分析,为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药学服务和技术支持。方法: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各项检查及诊疗经过,对患者用药进行分析并向医师提供用药建议... 目的:对1例肺癌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分析,为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药学服务和技术支持。方法: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各项检查及诊疗经过,对患者用药进行分析并向医师提供用药建议,确保患者抗感染治疗中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确保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论:临床药师应结合患者情况协助医师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体现药学服务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颖 尹鹏 +1 位作者 关丽英 朱昆 《中国药物警戒》 2019年第9期561-565,573,共6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以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抗感染方案展开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给出合理用药建议,开展药学监护。结果药师参与药学监护,提...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以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抗感染方案展开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给出合理用药建议,开展药学监护。结果药师参与药学监护,提高治疗效果,保障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协同临床医师对特殊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有助于患者治疗收益最大化,也可有效保障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1例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2
9
作者 沈绍清 任浩洋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交流临床药师对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体会。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抗感染方案,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对患者进行用药宣教,并追踪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的感染得到很... 目的交流临床药师对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体会。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抗感染方案,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对患者进行用药宣教,并追踪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的感染得到很好控制,并有效地避免了ADR的发生。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合理用药 药学监护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单中心血流感染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真 刘青 +6 位作者 蒋慧 杨静薇 李红 邵静波 张娜 陈凯 朱嘉蒔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ALL化疗后发生FN住院患儿的...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ALL化疗后发生FN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结果,分析菌株的分布及药敏特点。结果:纳入ALL患儿312例,FN1 548例次,共送检1 700例次血培养,血培养阳性率7.5%(127/1 700),血流感染发生率8.2%(127/1 548),病死率9.4%(12/127)。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51.1%(65/127),革兰阴性菌47.2%(60/127),真菌1.5%(2/127)。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比较,ANC<0.1×10^9·L^-1的患儿占比(P=0.041)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更高(P=0.002)。2012~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较2007~2011年增加(χ^2=4.712,P=0.030)。ALL的危险程度分层IR/HR(OR=2.560,P=0.045)和ANC<0.1×10^9·L^-1(OR=0.754,P=0.025)是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L患儿发生FN时血流感染病原菌阳性率较高(8.2%),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在严重粒细胞缺乏时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合并感染性休克是FN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血流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实践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冬梅 杨雪 +2 位作者 杨程 吴畏 陈剑鸿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999-5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以下简称"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考虑到患儿血小板持续减少并伴有鼻衄,结合其年龄、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以下简称"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考虑到患儿血小板持续减少并伴有鼻衄,结合其年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相关指南,临床药师分析可能与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以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药源性出血有关,故建议立即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改用注射用美罗培南1.0 g,ivgtt,q8 h抗感染,加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15 000 U,sc,qd升血小板;治疗过程中,考虑到患儿中性粒细胞(0.17×10~9L^(-1))、血小板水平(11×10~9L^(-1))仍偏低,建议继续行抗感染、升血小板治疗,并继续使用脾多肽注射液辅助增强造血功能;待患儿病情稳定,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后,先后建议停止升血小板、抗感染治疗;同时行体温监测、血常规等相关指标检查与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儿体温下降,血象逐渐恢复,未发生感染,顺利进入下一轮化疗。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应重视药源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利用其自身专业优势,以药物可能对血液系统所造成的影响以及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为切入点,结合患儿年龄、病情等具体情况作出综合分析,协助医师制订和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骨髓抑制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白血病 儿童
下载PDF
替加环素在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慧涵 邹月娟 +2 位作者 薛雷 廖爱军 杨威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评估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13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分析其感染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3例患者中,... 目的评估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13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分析其感染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3例患者中,有9例(69%)感染得到控制,4例(31%)患者无效。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2例(15%)。结论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反复应用多种抗感染药物效果不佳,多重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替加环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替加环素
下载PDF
1例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甲亢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海建 黄富宏 +1 位作者 吴萍 徐雪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8期97-99,共3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并开展药学监护。结果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合理;且对其开展药学监护后,其用药依从性得到提高,药...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并开展药学监护。结果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合理;且对其开展药学监护后,其用药依从性得到提高,药物治疗方案得到优化。结论临床药师在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药学专业特长,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可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甲巯咪唑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1例化疗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培 缪玮 魏晓晨 《天津药学》 2017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012年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美国感染协会(IDSA)制定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临床实践指南》、《A...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012年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美国感染协会(IDSA)制定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临床实践指南》、《ASCO白细胞生长因子应用指南》等,对1例肺癌化疗后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诊治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从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与调整、骨髓抑制的诊治及抗感染药物的选择与应用等多方面进行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在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化疗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下载PDF
一例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合并肾功能亢进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晨 王东晓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1年第4期239-241,共3页
1例58岁男性患者,主因“急性髓系白血病5周期化疗后8 d,发热2 d”入院。入院后先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替考拉宁等治疗,疗效欠佳。临床药师给予患者全程药学监护,及时识别患者肾功能亢进状态并结合相关指南、文献,参照患... 1例58岁男性患者,主因“急性髓系白血病5周期化疗后8 d,发热2 d”入院。入院后先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替考拉宁等治疗,疗效欠佳。临床药师给予患者全程药学监护,及时识别患者肾功能亢进状态并结合相关指南、文献,参照患者的肾功能对美罗培南、替考拉宁进行剂量调整。此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根据患者肾功能变化,将美罗培南、替考拉宁调整至常规剂量。患者病情平稳,最终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肾功能亢进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下载PDF
利奈唑胺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秋娟 王丽娜 +1 位作者 卫芬 边思成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4期125-126,129,共3页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山西大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7例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随机分为A(n=53)、B(n=54)两组,分别接受利奈唑...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山西大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7例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随机分为A(n=53)、B(n=54)两组,分别接受利奈唑胺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酸万古霉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B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5%和72.2%(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7%和16.67%(P<0.05),A组有效病例退热时间为(1.8±0.3)d,与B组(3.5±0.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0,P<0.05)。结论与盐酸万古霉素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比较,利奈唑胺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其临床疗效相似,但退热起效时间快,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万古霉素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合并肾功能亢进患者的药学实践
17
作者 陈静 朱晨霞 +3 位作者 宋向明 袁玉梅 宋群 曹恒斌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报道1例临床药师参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合并肾功能亢进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女性,27岁,因“无明显诱因下牙龈出血伴轻度乏力、全身散在瘀点瘀斑”入院,诊断为“败血症、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症)”。该例... 报道1例临床药师参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合并肾功能亢进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女性,27岁,因“无明显诱因下牙龈出血伴轻度乏力、全身散在瘀点瘀斑”入院,诊断为“败血症、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症)”。该例患者入院第11天出现高热,予亚胺培南联合利奈唑胺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药师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肌酐清除率进行计算,考虑为肾功能亢进。基于药物浓度监测技术,临床药师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用药方案,调整抗菌药物为万古霉素,且剂量增加至1.0 g,q6h,持续泵注2 h以上,并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经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败血症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肾功能亢进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谢枫云 胡文婷 +4 位作者 周芬 沈南平 陆红 孙霁雯 何梦雪 《军事护理》 2024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 FN)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预防、识别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进行化疗的801例白血病...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 FN)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预防、识别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进行化疗的801例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个人史、疾病史、治疗史与既往史等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白血病患儿FN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检验预测效果。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儿FN发生率为33.46%。不同个人史、疾病史、治疗史以及既往史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在是否发生FN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第5天口腔黏膜完整性受损、疾病复发、初次化疗、使用阿糖胞苷、第5天中性粒细胞缺乏是急性白血病患儿发生FN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FN发生率较高,应从初诊开始重视感染防治,尤其是复发、使用阿糖胞苷、年龄小、早期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患儿,并加强对口腔黏膜炎、血常规、生命体征等的评估,积极防治口腔黏膜炎和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例乳腺癌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药学监护
19
作者 陈丽思 黄晓玲 +2 位作者 许光俊 陈归荣 王梦芝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718-1722,共5页
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属于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本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乳腺癌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药学监护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药师在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参与严重不良反应处置过程、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 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属于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本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乳腺癌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药学监护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药师在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参与严重不良反应处置过程、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骨髓抑制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药学监护
原文传递
143例住院患者化疗有关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焦园园 张关敏 +1 位作者 李然 张艳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总结我院2011年度143例住院患者化疗有关的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检索2011.1.1-12.31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个/L且体温高于38.0℃的住院肿瘤患者143例,查阅病历,总结导致FN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类型、使用... 目的:总结我院2011年度143例住院患者化疗有关的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检索2011.1.1-12.31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个/L且体温高于38.0℃的住院肿瘤患者143例,查阅病历,总结导致FN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类型、使用化疗药物种类、病原学、FN时间过程等临床特点。结果:143例住院FN患者平均年龄45.1岁,男性75例(52.4%);治愈率91.6%;淋巴瘤比例最高,为30.1%;136例患者FN是由近期(8周内)化疗引起;119例(80.1%)使用了2种以上联合化疗,71例(49.7%)使用了烷化剂,38例(26.6%)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FN中位起始时间为化疗第10天,中位持续时间为1.5 d;102例(72%)无可疑感染部位;高发于12月及1月;118例(82.5%)同时应用了非甾体抗炎药。结论:应加强药学服务,做好FN这种化疗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