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流床在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如娣 孙乃同 单学赟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层流床在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311例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入住层流床的145例作为试验组,入住普通清洁病房的166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层流床在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311例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入住层流床的145例作为试验组,入住普通清洁病房的16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粒缺持续时间、抗感染疗效、一级护理时间和费用。结果试验组抗感染治疗有效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一级护理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粒缺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的治疗中,层流床抗感染效果优于普通清洁病房,且层流床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床 急性白血病 粒缺期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免疫因子变化
2
作者 张晓南 孟君霞 武永强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6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血清免疫因子变化。方法纳入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AL化疗后出现粒缺期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未感染...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血清免疫因子变化。方法纳入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AL化疗后出现粒缺期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另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病原菌分布特点,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化疗前、化疗后粒缺期与对照组血清免疫相关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分析感染组不同时间点[化疗前(T0)、粒缺期感染后1 d(T1)、化疗后缓解期(T2)]血清免疫相关因子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T1时血清免疫相关因子对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3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3.75%;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血液、肛周为主,占比分别77.14%(27/35)、17.14%(6/35)、5.71%(2/35);共分离出32株病原菌,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占比43.75%,其次是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占比分别为37.5%、18.75%;感染组、未感染组化疗前与对照组血清IFN-γ、IL-6、IL-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化疗后粒缺期血清IFN-γ、IL-6、IL-10水平均较化疗前提高(P<0.05),未感染组则较化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感染组血清IFN-γ、IL-6、IL-10水平在T0、T1、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T1时检测值最高(P<0.05);ROC曲线显示,T1时的血清IFN-γ、IL-6、IL-10诊断化疗后粒缺期是否合并感染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3.48 pg/mL、83.09 pg/mL、51.51 ng/mL,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859、0.913。结论AL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的风险较高,病原菌以真菌为主,血清IFN-γ、IL-6、IL-10变化在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粒缺期 感染 免疫因子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免疫因子变化
3
作者 许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免疫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期患者,观察合并感染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影像学特征,对比感染和未感染患者的血清免疫因子水平,分析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变... 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免疫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期患者,观察合并感染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影像学特征,对比感染和未感染患者的血清免疫因子水平,分析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合并感染部位以肺部、血流和上呼吸道为主;格兰阴性菌占比50.0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合并感染后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显著变化。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显著,肺部和血流感染患者为主,病原菌中格兰阴性菌较多,患者免疫功能发现显著变化,临床中要做好检查实现及时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粒缺期 合并感染 临床特点 免疫因子
下载PDF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粒缺期身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燕 赵闽 林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59-61,共3页
目的了解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行干细胞移植住院期间的心理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方式收集9例个案的资料,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 目的了解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行干细胞移植住院期间的心理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方式收集9例个案的资料,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有4个层面8个主题被提取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包括躯体功能减退,自理能力下降,不适症状的困扰,焦虑,抑郁,社交孤立,对家庭内疚等。结论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在粒缺期真实的身心体验,值得护理人员思考和重视,只有深入了解护理对象。才能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干细胞移植 粒缺期 身心体验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动态监测PCT、CRP、NE在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姜蓓 宋宁 张葆康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696-1698,1702,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NE)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n=411),根据合并发热的情况,分为发热感染组(n=167)和未发热...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NE)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n=411),根据合并发热的情况,分为发热感染组(n=167)和未发热组(n=244),比较各组PCT、CRP、NE差异,分析发热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结果化疗前,各组PCT、CRP、N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发热感染组PCT、CRP、NE均高于未发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感染组大肠杆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主要的病原种类,构成比分别为24.55%、20.36%、17.37%、12.57%,其中大肠杆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均在15%以上,明显高于其他病原种类构成比(P<0.05)。PCT、CRP、NE预测患者感染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860、0.897。结论动态监测PCT、CRP、NE可作为预测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病原菌感染种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粒缺期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中性细胞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黏菌素B治疗粒细胞缺乏伴难治性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27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周萌 康慧珠 +13 位作者 顾骋圆 刘跃均 王荧 苗瞄 付建红 唐晓文 仇惠英 傅琤琤 金正明 李彩霞 陈苏宁 孙爱宁 吴德沛 韩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4-489,共6页
目的观察多黏菌素B治疗粒细胞缺乏(粒缺)伴难治性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粒缺伴难治性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病例,观察多黏菌素B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观察多黏菌素B治疗粒细胞缺乏(粒缺)伴难治性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粒缺伴难治性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病例,观察多黏菌素B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共纳入27例粒缺伴难治性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其中22例多黏菌素B治疗有效,首次发热至给予多黏菌素B的中位间隔为3(2,5)d;多黏菌素B的中位用药时间为7(5,11)d,中位退热时间为37(32,70)h。其中4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占14.8%,根据RIFLE标准,均为"损伤(Injury)"级别;色素沉着发生率为59.3%。结论多黏菌素B治疗粒缺伴难治性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粒缺期 难治性革兰阴性菌 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一例胎盘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护理
7
作者 韩艳飞 张玉凤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8期751-753,共3页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胎盘和脐带血作为出生婴儿的附属物,大多数会在出生后被丢弃。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疾病。自20世...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胎盘和脐带血作为出生婴儿的附属物,大多数会在出生后被丢弃。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疾病。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脐带血和胎盘来源的细胞和蛋白成分成功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胎盘和脐血的应用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知[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造血干细胞 移植 粒缺期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