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形隧道围岩蠕变柔量的确定及粘弹性力学模型的识别 被引量:14
1
作者 薛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38-344,共7页
本文给出了圆形隧道围岩径向位移与岩体蠕变柔量的线性关系,并用位移分析法确定了岩体的蠕变柔量,根据所得到的蠕变柔量值由解析法识别了岩体的力学模型并反演了其力学参数。
关键词 圆形隧道 围岩 蠕变柔量 粘弹性力学模型 径向位移 力学参数
下载PDF
聚合物粘弹性力学模型的电学类比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平笙 杨海洋 朱平平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2-472,共1页
关键词 聚合物 粘弹性力学模型 电学 类比 电路理论
原文传递
人密质骨的撞击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均海 孙家驹 +2 位作者 毛晓岗 耿介 J.L.Katz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4,169,共6页
本文用分离式Hopkinson杆 (SHBM ) (应变率为 70 0 1/s)对人的密质骨进行了撞击实验研究 ,得出了应力 时间、应变 时间、应变率 时间及应力 应变等曲线。用一维波传播理论分析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即使在高应变率下 ,人的密质骨也具有... 本文用分离式Hopkinson杆 (SHBM ) (应变率为 70 0 1/s)对人的密质骨进行了撞击实验研究 ,得出了应力 时间、应变 时间、应变率 时间及应力 应变等曲线。用一维波传播理论分析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即使在高应变率下 ,人的密质骨也具有非线性粘弹性材料的特性。据此可得人密质骨的冲击特性可用三参数粘弹性力学模型描述。同时得出了高应变率下人密质骨的极限应力和残余应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Hopkinson杆 密质骨 高应变详细 粘弹性力学模型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板固化过程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冬娜 李旭东 戴剑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3-589,共7页
根据热传导、固化动力学和粘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固化过程分析的理论模型,运用COMSOL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层合板固化过程进行三维瞬态数值求解。研究分析了固化过程中密度、比热容、导热系数、模量、热膨胀系数... 根据热传导、固化动力学和粘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固化过程分析的理论模型,运用COMSOL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层合板固化过程进行三维瞬态数值求解。研究分析了固化过程中密度、比热容、导热系数、模量、热膨胀系数等材料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算例验证,获得了AS4/3501-6层合板固化过程中温度、固化度及残余应力的分布,并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材料性能的时变特性,并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方法后,与文献研究结果相比,在固化过程中,层合板中心温度峰值减小了约2.5~3℃,固化反应开始时间提前,中心点最终固化程度下降了0.01,冷却结束后,点(5.08,0,1.27)处正应力减少6.1%,点(5.08,5.08,2.22)处与纤维垂直的横应力减少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有限元分析 多物理场耦合 粘弹性力学模型 残余应力
下载PDF
1976年唐山大地震库仑破裂应力对唐山及邻近地区地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珊珊 万永革 +3 位作者 王晓山 崔华伟 王曰风 张秀萍 《华北地震科学》 2022年第1期7-14,共8页
通过计算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滦县7.1级地震、宁河6.9级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得到这3次地震在唐山地区的库仑破裂应力演变过程;将研究区域(39.0°~40.5°N,117.0°~119.0°E)1979年以来的1.0级及以上地震双差重定... 通过计算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滦县7.1级地震、宁河6.9级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得到这3次地震在唐山地区的库仑破裂应力演变过程;将研究区域(39.0°~40.5°N,117.0°~119.0°E)1979年以来的1.0级及以上地震双差重定位结果同库仑破裂应力分布对比分析,认为历史大震对现今地震的调制作用变弱;通过分析2002—2020年部分中强地震受库仑破裂应力作用情况,认为历史大震可能对蓟运河断裂附近区域触发作用较明显,而对唐山断裂附近区域的触发作用不明显,2020年7月12日古冶5.1级地震、2021年4月16日滦州4.3级地震受到了历史大震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 非均匀破裂模型 粘弹性力学模型 余震关系
下载PDF
斜角针穿刺中PVC人造血管的受力和变形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旭 景璐璐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
在静脉注射中,针尖会穿透血管壁,使血管发生较大的变形,给人体血管带来损伤,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出血后果。为了减少血管的变形和损伤,本研究使用PVC溶胶材料制成人造血管模型进行静脉穿刺的模拟实验,测量针在行进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并对... 在静脉注射中,针尖会穿透血管壁,使血管发生较大的变形,给人体血管带来损伤,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出血后果。为了减少血管的变形和损伤,本研究使用PVC溶胶材料制成人造血管模型进行静脉穿刺的模拟实验,测量针在行进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并对针进入人造血管模型的视频逐帧处理,比对分析针在不同速度下的受力和血管变形量。绘制针在不同速度下的力-位移曲线图和针尖不同斜面朝向时的血管变形量-速度曲线图。最后运用粘弹性开尔文模型建立了生物组织模型,结合断裂力学的知识,分析验证试验得出的应力和速度之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人造血管 穿刺实验 针尖斜面朝向 血管变形 粘弹性力学模型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SPT重复荷载试验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向晋源 孙杰 朱湘 《公路交通技术》 2009年第4期52-55,共4页
通过对简单性能试验(SPT)试验指标(动态模量|E*|、流变时间Ft和流变次数Fn)的分析及试验结果的处理,发现Fn受取样间隔不同而变化,具有不稳定性,作为点指标,具有不合理性。新评价指标应变率SR和理论Fn与不同混合料动稳定度变化规律一致,... 通过对简单性能试验(SPT)试验指标(动态模量|E*|、流变时间Ft和流变次数Fn)的分析及试验结果的处理,发现Fn受取样间隔不同而变化,具有不稳定性,作为点指标,具有不合理性。新评价指标应变率SR和理论Fn与不同混合料动稳定度变化规律一致,可用于评价SPT试验。新指标是由粘弹性损伤力学模型通过origin7.5软件拟合得到的,不受试验和试件误差的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T试验指标 粘弹性损伤力学模型 origin7.5 应变率 理论流动数
下载PDF
Viscoel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dynamic modulus prediction of asphalt concrete with interface effects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满生 高仰明 +2 位作者 李凌林 王利娜 孙志彬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926-933,共8页
A viscoel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predict the dynamic modulus of asphalt concrete(AC)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mperfect interface between asphalt mastic and aggregates on the overall viscoelas... A viscoel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predict the dynamic modulus of asphalt concrete(AC)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mperfect interface between asphalt mastic and aggregates on the overall viscoe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C. The linear spring layer model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interface imperfection. Based on the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the viscoel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y two equivalence processes. The present prediction is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to verify the developed framework.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has the capability to predict the dynamic modulus of AC. Interface effect on the dynamic modulus of AC is discussed using the developed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strength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glob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AC, and that continued improvement in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full potential of aggregates reinfor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力学模型 细观力学模型 沥青混凝土 动态模量 预测能力 界面效应 有效介质理论 界面结合强度
下载PDF
最新橡胶工艺原理(六)
9
作者 王作龄 《世界橡胶工业》 2003年第3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橡胶 工艺原理 温度相关性 换算定律 粘弹性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