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位错以及震后应力松弛过程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丽凤 刘杰 +1 位作者 赵金贵 赵静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8-247,共10页
本文基于日本GEONET的GPS观测资料,对日本2011年9.0级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9.0级地震使中国大陆出现了显著的同震位移,几乎对整个中国大陆都有影响。位移量在中国东北地区最大,接近甚至超过该地区的年运... 本文基于日本GEONET的GPS观测资料,对日本2011年9.0级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9.0级地震使中国大陆出现了显著的同震位移,几乎对整个中国大陆都有影响。位移量在中国东北地区最大,接近甚至超过该地区的年运动速率。震后1年观测到的形变基本上可由沿着断层面的蠕滑进行模拟,粘弹松弛的贡献不大。根据所得到的震后蠕滑模型,震后1年形变所释放的能量等同于发生一个8.7级地震,其影响主要在东部地区,最大位移约为年运动速率的30%。预测在未来2年,该地震的影响范围将逐渐减小。地震造成的粘弹松弛在未来50~100年的尺度上,对东北地区有拉张效应。日本9.0级地震整体上起到了卸载中国大陆在板块间挤压过程中所累积应变能的作用,因此该地震发生后的几个月,中国大陆东部的地震活动水平较震前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观测 主震位错 震后形变 粘弹松弛 震后蠕滑 日本9 0级地震
下载PDF
聚合物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姜苏俊 李光宪 +1 位作者 陆玉本 吴兆权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56,共6页
聚合物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与常规颗粒填充体系类似的流变特性 :在整个频率范围内 ,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随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变高 ,其频率依赖性会表现出非未端行为 :且当粘土含量超过临界值以后 ,储能模量会在低频区表现出似固体的... 聚合物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与常规颗粒填充体系类似的流变特性 :在整个频率范围内 ,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随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变高 ,其频率依赖性会表现出非未端行为 :且当粘土含量超过临界值以后 ,储能模量会在低频区表现出似固体的平台发展。但与之不同的是前者在低粘土含量的条件下 (<10 % (wt) )就会表现出似固体行为或非末端行为。这些流变特性还会受到粘土的径厚比、化学特性、聚合物基体的分子结构参数和粘土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聚合物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是与其微观结构的形成和演化以及聚合物分子链在特定环境下的粘弹松弛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综述了插层型、剥离型和聚合物分子链一端受限剥离型聚合物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在力场作用下的流变特性和粘弹松弛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行为 聚合物基土纳米复合材料 流变性能 粘弹松弛机理
下载PDF
汶川8.0级和芦山7.0级地震对区域地壳形变场及应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琦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4期45-47,共3页
1概述大地震同震及其震后效应对周边区域地壳形变场、应力场、断层活动状态及地震危险性等的持久影响越来越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成为近20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作为有地震历史记录以来的首个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逆冲型8级强震,2008年5... 1概述大地震同震及其震后效应对周边区域地壳形变场、应力场、断层活动状态及地震危险性等的持久影响越来越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成为近20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作为有地震历史记录以来的首个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逆冲型8级强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区域构造变形与断层应力积累等也会产生持续而显著的影响。汶川地震之后5年,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于2013年4月20日又发生了芦山7.0级地震,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该断裂带未来地震危险性的讨论。针对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两次事件开展同震及震后的相关研究,不仅对了解两次地震自身的破裂特征以及相互关系有重要价值,对于分析周边区域地壳形变场、应力场受地震影响产生的状态变化,判定区域主要活动断层的未来地震危险性等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为研究对象,基于经典的位错理论和粘弹本构关系,开展了两次地震同震位错及震后粘弹松弛效应引起的区域形变场、应力场变化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同震位错 粘弹松弛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超细活性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及其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应祎 钟韬 +4 位作者 夏新曙 王相振 肖荔人 钱庆荣 陈庆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6,共7页
采用超细活性废轮胎胶粉(UACR)和普通废轮胎胶粉(CR)分别制备了超细活性废胶粉改性沥青(UACRMA)和普通废胶粉改性沥青(CRM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UAC... 采用超细活性废轮胎胶粉(UACR)和普通废轮胎胶粉(CR)分别制备了超细活性废胶粉改性沥青(UACRMA)和普通废胶粉改性沥青(CRM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UACRMA体系中胶粉与基质沥青发生了化学和物理作用,UACR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基质沥青中,且随着UACR份数的增加,体系逐渐形成网络结构,回弹性能和高温稳定性逐渐增大,界面松弛逐渐减弱;而CRMA体系中胶粉与基质沥青仅发生了物理作用,CR颗粒较大,无法形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超细活性废胶粉 微观结构 粘弹松弛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