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芒山羊草与粘果山羊草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效应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宋喜悦 刘曙东 +6 位作者 朱列层 胡银岗 奚亚军 马翎健 徐洁 李宏斌 何蓓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8-52,共5页
利用单芒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U 型不育系)U401、U402 、U8567、U513 ,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401 、K402、K8567、K513 及其同型保持系A401 、A402 、A8567 、A513 ... 利用单芒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U 型不育系)U401、U402 、U8567、U513 ,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401 、K402、K8567、K513 及其同型保持系A401 、A402 、A8567 、A513 分别与10 个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对其F1 及其亲本,不育系、保持系主要农艺性状、恢保关系及单倍体发生频率研究表明:①相比于A 型与K型细胞质,U 型细胞质在农艺性状上无显著不良效应;②U 型细胞质杂种较K 型杂种籽粒发芽率高,籽粒饱满,容重增大;③U 型细胞质较K 型细胞质可能有更强的抗白粉病能力;④U 型不育系与K 型不育系恢保关系基本一致,但也有差异,U 型不育系育性恢复较K 型难,且更易受气候因素影响;⑤U 型细胞质诱导单倍体频率较K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芒山羊 粘果山羊草 小麦雄性不育系
下载PDF
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puroindoline 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明洁 方倜 +3 位作者 虞斌 张金锐 杨广笑 何光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籽粒硬度是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puroind oline a(P in a)和puroind oline b(P in b)是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根据已报导的小麦P in 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orB 1与R evB 1,对粘果山羊草(A eg ilop s... 籽粒硬度是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puroind oline a(P in a)和puroind oline b(P in b)是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根据已报导的小麦P in 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orB 1与R evB 1,对粘果山羊草(A eg ilop s kotschy i,CuMk)的三个材料的基因组DNA和胚乳cDNA进行P in b基因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4个新型P in b等位基因,基因序列与六倍体小麦的同源基因存在较大的差异。与软粒小麦品种C ap ito le的P inb-D 1a相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3%、94.6%、94.6%、94.4%,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5%、93.2%、93.2%、92.6%。其ORF长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残基,都具有麦类作物P in b基因特有的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和W PTKWW K的色氨酸结构域。等位基因P in b-11-1含有1个紧邻色氨酸结构域的突变位点(V a l66Phe)。RT-PCR证实了P in b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Sou thern b lot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材料均含有两个拷贝的P in b基因。研究结果表明,粘果山羊草中包含与小麦差异较大的籽粒硬度控制基因,为栽培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果山羊草 PUROINDOLINE 6 籽粒硬度 克隆
下载PDF
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puroindolin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3
作者 陈明洁 何光源 +3 位作者 杨广笑 姚琴 常俊丽 Peter Shewry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73-779,共7页
籽粒硬度是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籽粒硬度生化标记Friabilin蛋白主要由PuroindolineA(PinA)和PuroindolineB(PinB)构成,它们的编码基因puroindolinea(Pina)和puroindolineb(Pinb)紧密连锁,位于Ha(hardness)位点,是控制籽粒硬度... 籽粒硬度是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籽粒硬度生化标记Friabilin蛋白主要由PuroindolineA(PinA)和PuroindolineB(PinB)构成,它们的编码基因puroindolinea(Pina)和puroindolineb(Pinb)紧密连锁,位于Ha(hardness)位点,是控制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根据小麦Pina、Pinb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对粘果山羊草Aegilopskotschyi(UUSS)3个材料的基因组DNA和胚乳RNA进行Pina、Pinb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3个新型Pina等位基因和4个新型Pinb等位基因。新型puroin-doline等位基因全长447bp,编码148个氨基酸残基,具有麦类作物puroindoline基因特有的信号肽序列和色氨酸结构域。与Pina-D1a相比较,新型Pina等位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7%、98.4%、97.5%,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6%、95.9%、93.9%。等位基因Pina-allele-2包含一个位于色氨酸结构域内的突变位点(Lys70Arg)。新型Pinb等位基因与Pinb-D1a相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3%、94.6%、94.6%、94.4%,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5%、93.2%、93.2%、92.6%。等位基因Pinb-allele-1含有一个紧邻色氨酸结构域的突变位点(Val66Phe)。South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3个材料中Pina和Pinb基因都含有2个拷贝。RT-PCR和Westernblot都证实了Pina、Pinb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山羊草中包含着与小麦差异较大的籽粒硬度控制基因,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果山羊草 FRIABILIN PUROINDOLINE 基因 籽粒硬度 色氨酸结构域
下载PDF
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 puroindoline a基因的研究
4
作者 陈明洁 方倜 +1 位作者 刘勇 何光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根据已报道的小麦籽粒硬度主效基因之一puroindoline a(Pi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orA1和RevA1,对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的三个材料的基因组DNA和互补DNA进行Pina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三个... 根据已报道的小麦籽粒硬度主效基因之一puroindoline a(Pi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orA1和RevA1,对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的三个材料的基因组DNA和互补DNA进行Pina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三个新型Pina突变体,基因序列与六倍体小麦的同源基因存在较大的差异.RT-PCR证实了Pina基因在籽粒胚乳中表达.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材料中该基因均含有两个拷贝.研究结果显示山羊草是一个丰富的遗传资源库,为小麦籽粒硬度的基因工程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粘果山羊草 籽粒硬度 PUROINDOLINE
下载PDF
牡山羊草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玲丽 张永杰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93-195,198,共4页
利用牡山羊草 (Ae .juvenalis)、粘果山羊草 (Ae .kotschyi)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和其同型保持系各 4个品系与 5个普通小麦品系杂交 ,研究其F1 杂种的农艺性状效应。结果表明 ,牡山羊草细胞质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在农艺性状上的效应基本... 利用牡山羊草 (Ae .juvenalis)、粘果山羊草 (Ae .kotschyi)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和其同型保持系各 4个品系与 5个普通小麦品系杂交 ,研究其F1 杂种的农艺性状效应。结果表明 ,牡山羊草细胞质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在农艺性状上的效应基本一致 ,但牡山羊草细胞质杂种较粘果山羊草细胞质杂种的种子发芽力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粘果山羊草 小麦 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效应 农艺性状 种间杂交
下载PDF
单芒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比较 Ⅰ.恢保关系及单倍体发生频率
6
作者 朱列层 胡银岗 +5 位作者 马翎建 宋喜悦 奚亚军 刘曙东 杨存义 何蓓如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1-24,共4页
利用单芒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U401、U402、U8567、U513,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401、K402、K8567、K513,及其同型保持系A401、A402、A8567、A513与10个普通小麦品系杂... 利用单芒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U401、U402、U8567、U513,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401、K402、K8567、K513,及其同型保持系A401、A402、A8567、A513与10个普通小麦品系杂交,测定和比较其恢保关系和单倍体发生频率,结果表明,U型不育系与K型恢保关系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U型不育系育性恢复较K型难,且更易受气候条件影响。U型不育系诱导单倍体频率较K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芒山羊 粘果山羊草 雄性不育系 小麦
下载PDF
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
7
作者 詹克慧 任亚 +1 位作者 王莲花 马素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6期55-57,共3页
笔者选用粘果山羊草 (Ae Kotschyi)细胞质不育系 (简称K型 )及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杂交种研究了K型胞质材料和普通小麦胞质材料在种子发芽率、出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K型胞质材料和普通小麦胞质材料的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 ,浅播... 笔者选用粘果山羊草 (Ae Kotschyi)细胞质不育系 (简称K型 )及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杂交种研究了K型胞质材料和普通小麦胞质材料在种子发芽率、出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K型胞质材料和普通小麦胞质材料的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 ,浅播 (3cm)条件下 ,K型胞质材料和普通小麦胞质材料种子出苗率没有显著差异 ,而深播 (6cm)条件下 ,不同核基因材料表现出不一致现象 ,K型不育系豫麦 3号及其杂种表现出偏高的出苗率 ,但不显著 ;K型不育系S43及其杂种表现出偏低的出苗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果山羊草 细胞质 小麦 种子发芽率 出苗率
下载PDF
粘果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初步应用
8
作者 蒋云 张洁 +3 位作者 赵丽华 郭元林 尹春蓉 宣朴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期6-12,共7页
为了将粘果山羊草的优异农艺性状转移到小麦背景中,本研究用(粘果山羊草/中国春)杂交F1代与普通小麦亲本复交并自交,共获得了42个F4代单株及其衍生的42个F5代株系,并从主要农艺性状、细胞学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等方面对这一批... 为了将粘果山羊草的优异农艺性状转移到小麦背景中,本研究用(粘果山羊草/中国春)杂交F1代与普通小麦亲本复交并自交,共获得了42个F4代单株及其衍生的42个F5代株系,并从主要农艺性状、细胞学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等方面对这一批材料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F5代株系在形态上与普通小麦十分相似,部分株系的分蘖数和条锈病抗性有显著提高,部分株系的千粒重表现出超亲现象;(2)12个F4代植株的细胞学鉴定发现,7个单株的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不一致,其中1个单株还可能存在不稳定结构变异。这表明部分参试单株存在细胞学不稳定性现象,需要进一步自交纯合和鉴定;(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发现除1株变异株J7-4外,其余材料的HMW-GS组成均和普通小麦亲本一致。本研究为小麦育种提供了一批优异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果山羊草 小麦育种 分蘖数 条锈病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下载PDF
粘果山羊草及其祖先种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阜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利用人工合成的(AAG)5寡集核苷作为探针,对异原多倍体-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SKUK)及其祖先种小伞Ae.umbellulata(U)和沙融山羊草Ae.sharonensis(S)的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原位杂交研究。揭示出了粘果山羊草(SKUK)与其祖先种小伞(U)和沙融(... 利用人工合成的(AAG)5寡集核苷作为探针,对异原多倍体-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SKUK)及其祖先种小伞Ae.umbellulata(U)和沙融山羊草Ae.sharonensis(S)的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原位杂交研究。揭示出了粘果山羊草(SKUK)与其祖先种小伞(U)和沙融(S),集中成簇分布的寡集核苷序列在其基因组中的总量和分布位点有着明显差异。Sk Uk基因组中集中成簇分布的AAG序列的总量和位点数量多,分布区域广泛,每对染色体上均有2个以上的分布位点(多的可达5),分布于染色体的近着丝粒区域、长臂、短臂或端粒。而S或U基因组中集中成簇分布的AAG序列的总量和位点数量少,分布区域窄,平均每条染色体不到一个,主要分布于近着丝粒区域或短臂,部分染色体没有。并结合已有的文献报道,探讨了AAG序列在粘果山羊草和其祖先种小伞和沙融基因组中的变异与进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多倍体 粘果山羊草 SSRS FISH 基因组变异
下载PDF
三种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F_1代株高和旗叶面积的效应
10
作者 余玲 董普辉 +3 位作者 胡银岗 马翎健 宋喜悦 何蓓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以普通小麦品系 30 3,70 6及其回交转育的粘果山羊草 ( Ae.kotschyi)、瓦维洛夫山羊草 ( Ae.vavilovii)和牡山羊草 ( Ae.juvenal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 3个普通小麦品系为父本 ,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 ,研究了以上 3种山羊草细胞质... 以普通小麦品系 30 3,70 6及其回交转育的粘果山羊草 ( Ae.kotschyi)、瓦维洛夫山羊草 ( Ae.vavilovii)和牡山羊草 ( Ae.juvenal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 3个普通小麦品系为父本 ,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 ,研究了以上 3种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 F1 代株高和旗叶面积的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 ,与普通小麦细胞质相比 ,3种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 F1 代的旗叶面积不存在正向或负向的细胞质效应 ,而对普通小麦 F1 代的株高有负向的降低效应 ,瓦维洛夫山羊草细胞质对 F1 代株高降低作用不显著 ,粘果山羊草、牡山羊草细胞质对 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株高 瓦维洛夫山羊 叶面积 旗叶 细胞质效应 粘果山羊草 品系 水平
下载PDF
粘、易、偏型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伟莉 张改生 +3 位作者 刘宏伟 王军卫 王小利 赵卓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9-74,共6页
以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ms(kots)-90-110、ms(var)-90-110和ms(ven)-90-110为母本,一些优良小麦品种(系)为父本,广泛进行测交和育性恢复性分析,结果表明:(1)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不同于相同细胞质背景下1BL/1RS易位型不育... 以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ms(kots)-90-110、ms(var)-90-110和ms(ven)-90-110为母本,一些优良小麦品种(系)为父本,广泛进行测交和育性恢复性分析,结果表明:(1)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不同于相同细胞质背景下1BL/1RS易位型不育系,突出地表现为:不育性稳定,恢复源广泛,高恢复度恢复系在普通小麦中占较大比例,且F1育性变异幅度小,变异系数低,并可将二者视为选择优良恢复系的辅助指标(2)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完全克服了同质1BL/1RS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缺点,不育系和测交F1无单倍体产生;(3)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持有的易恢复性特点,为常规育种的最新成果直接应用于杂种小麦组配强优势组合创造了极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性恢复性 小麦 非1BL/1RS不育系 细胞质类型 粘果山羊草 易变山羊 偏凸山羊
下载PDF
普通小麦1BL-1RS K、V型雄性不育体系育性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柴守诚 员海燕 +3 位作者 王海燕 李安金 曹朋召 李得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54-658,共5页
对1BL-1RSK、V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中国春及其第一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全部6个缺-四体杂种F1的育性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型杂种的育性恢复主要受1BS上Rfv1基因的控制;而V型杂种则受Rfv1和1D染色体上育性恢复基因的共同控制... 对1BL-1RSK、V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中国春及其第一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全部6个缺-四体杂种F1的育性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型杂种的育性恢复主要受1BS上Rfv1基因的控制;而V型杂种则受Rfv1和1D染色体上育性恢复基因的共同控制;在保持1D正常剂量的情况下,使恢复系中载有Rfv1的1B染色体(片段)加倍,如1A缺体-1B四体能使K、V型杂种F1的育性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雄性不育 粘果山羊草 育性恢复
下载PDF
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SP3314A败育的生化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喜悦 胡银岗 +2 位作者 马翎健 李宏斌 何蓓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了揭示K型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生化机制。利用K型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SP3314A,其同型保持系TSP3314B,以K型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其同型保持系3314B为对照,分别对其叶片和穗子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超氧化... 为了揭示K型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生化机制。利用K型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SP3314A,其同型保持系TSP3314B,以K型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其同型保持系3314B为对照,分别对其叶片和穗子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K型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中SOD,POD及CAT活性变化与K型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酶活性变化一致,K型非1B/1R类型雄性不育小麦叶片和穗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后期则较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后期较高,丙二醛(MDA)含量后期较高。说明二者的雄性败育生化机制基本一致,但前者比后者败育的时期较晚。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雄性育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粘果山羊草 非1B/1R类型 雄性败育 自由基代谢
下载PDF
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其育性恢复源的发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俊源 孙国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共7页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系。然后用500余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与K-19-78-1A进行测交,获得469个组合F1杂种,其中73个测交种(占总数的15.57%)能完全保持K-19型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其余396个测交种(占总数的84.43%)对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表现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恢复度幅度为1.0%~97.5%。396份材料中有14.14%对K-19型不育系表现高度恢复,按国内法计算恢复度达到80.1%~97.5%;测交、回交后代产生单倍体频率在0~17.5%之间,发现一批综合性状好、不产生单倍体的保持系和恢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粘果山羊草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下载PDF
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KTP116A育性转换规律的研究
15
作者 钱焕焕 张玲丽 +1 位作者 胡甘 宋喜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6-1202,共7页
基于两系杂交小麦系统的K型(Aegilopskotshyi)细胞质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在中国北方小麦正常生长季节表现完全雄性不育,可用于杂交小麦种子生产,在反季节播种表现育性部分恢复,是一类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本研究... 基于两系杂交小麦系统的K型(Aegilopskotshyi)细胞质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在中国北方小麦正常生长季节表现完全雄性不育,可用于杂交小麦种子生产,在反季节播种表现育性部分恢复,是一类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本研究以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KTP116A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控温和涂抹法压片的方法对其育性转换的关键时期及败育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更为精细的研究。研究发现,KTP116A可育环境下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并发育为成熟花粉粒;不育环境下只有少数能经过第2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精细胞,大部分为二细胞期花粉粒、异常花粉粒和没有原生质体的空壳花药,不开裂,自然条件下不散粉;KTP116A育性敏感期为2个时期,减数分裂期至单核早期和二细胞晚期至三细胞时期,在自然条件下温度敏感历期为10d左右;从小麦外部发育进程来看,抽穗前的2~8d和扬花前的3~5d为其敏感时期。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败育的机理,分析败育的原因和更好地利用温敏不育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果山羊草 雄性不育系 温度敏感性 败育
下载PDF
小麦K-CMS恢复系1BL/1RS和非1BL/1RS核型的鉴定及育性恢复基因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鹏娇 齐智 +6 位作者 石晓艺 蒙立颖 段阳 姚盟 叶佳丽 刘子涵 宋喜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4,共9页
为给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CMS,本文简称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及恢复系的恢复度研究提供参考,以三个K型不育系及69份恢复系为材料,综合采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及醇溶蛋白的A-PAGE检测方法对恢复系进行1BL/1RS核型鉴定,并初步推断恢复系... 为给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CMS,本文简称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及恢复系的恢复度研究提供参考,以三个K型不育系及69份恢复系为材料,综合采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及醇溶蛋白的A-PAGE检测方法对恢复系进行1BL/1RS核型鉴定,并初步推断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组成及其效应。结果表明,69份恢复系材料中,有65份属于非1BL/1RS类型(占94.2%),4份属于1BL/1RS类型(占5.8%);三个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强弱依次为KTM3315A、KTP3315A、K3315A,且三个不育系间无显著差异。各恢复系间的恢复力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恢复系KR8-1-2的恢复能力较强且稳定。初步推测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主效基因多位于1BS染色体上,恢复基因Rfv1效应约为60%,恢复基因Rfv2的效应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粘果山羊草 育性恢复 恢复基因
下载PDF
K型不育系恢复系筛选及花粉败育机理比较研究
17
作者 王继华 孙其信 徐如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91-98,共8页
分别用18个普通小麦品种与 K 型不育系 K149A 和 K80(6)测交,调查杂种 F_1的育性表现和单倍体频率,结果如下:①不同的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频率不同;②同一不育系与不同品种测交所得杂种 F_1产生单倍体频率不同;③K型不育系的恢复源较广,... 分别用18个普通小麦品种与 K 型不育系 K149A 和 K80(6)测交,调查杂种 F_1的育性表现和单倍体频率,结果如下:①不同的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频率不同;②同一不育系与不同品种测交所得杂种 F_1产生单倍体频率不同;③K型不育系的恢复源较广,但恢复度高的品种不多,恢复基因除显性单基因,还有微效基因和修饰基因,育种中应当注意恢复基因的累加作用。应用扫描电镜和石腊切片显微技术,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对 K 型、T 型保持系和不育系的花粉结构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①K、T 型小麦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于不同时期,花药壁在败育中所起作用不同,维管束与正常小麦不同。②K型花粉败育发生于双核小孢子期,主要异常有:绒毡层退化方式异常;药室合并;内缘壁周缘细胞均呈次生纤维状增生;维管束鞘细胞排列不规则;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性恢复 雄性不育 粘果山羊草 花粉败育
下载PDF
K型雄性不育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特点及育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齐智 石晓艺 +2 位作者 蒙立颖 胡甘 宋喜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8,共7页
利用2个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21个恢复系及2个对照材料,组配杂交组合,经杂交、自交获得F1(AXR)和F2等世代材料,并考查其自交结实率,结合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对部分组合的育性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利用2个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21个恢复系及2个对照材料,组配杂交组合,经杂交、自交获得F1(AXR)和F2等世代材料,并考查其自交结实率,结合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对部分组合的育性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基因rf主要由雌配子传递,属配子体雄性不育类型;育性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且第1对主基因控制育性的作用强于第2对主基因;在F2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为62.44%,多基因遗传率为0,环境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37.56%,说明该类型小麦雄性不育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受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育性稳定性研究表明,虽然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恢复年际间波动很大,但通过筛选可以获得恢复度高且稳定的恢复系,进而为杂交小麦的育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粘果山羊草 遗传模型 育性稳定性
原文传递
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KTM3315A的鉴定及花粉败育特点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蒙立颖 石晓艺 +2 位作者 胡甘 齐智 宋喜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共8页
为了解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KTM3315A的染色体组成,揭示其雄性败育特点,采用分子标记和A-PAGE技术对KTM3315A是否含有T1BL.1RS易位染色体进行了鉴定。通过醋酸洋红、DAPI和I2-KI染色,观察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特点及类型,并对不同发育时期(减... 为了解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KTM3315A的染色体组成,揭示其雄性败育特点,采用分子标记和A-PAGE技术对KTM3315A是否含有T1BL.1RS易位染色体进行了鉴定。通过醋酸洋红、DAPI和I2-KI染色,观察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特点及类型,并对不同发育时期(减数分裂、单核早期、单核晚期、二核期和三核期)花药中的保护酶(POD、SOD和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KTM3315A具有小麦1BS的特异扩增条带,但缺少黑麦1RS的特异扩增条带,与KTM3315A在ω区不具有黑麦特异蛋白谱带的结果相对应,推测KTM3315A为非1B/1R类型的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KTM3315A在不育条件下的三核期花粉粒经I2-KI染色表现为染色不均匀,花粉败育,其花粉败育类型为染败;3种活性氧代谢的保护酶活性在不同育性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不育和可育条件下,POD、SOD和CAT活性在单核晚期均表现显著差异,推测KTM3315A的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的保护酶活性有关,其败育发生的关键时期可能在单核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雄性不育性 粘果山羊草 A-PAGE 分子标记 活性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