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向复合材料单搭接粘结节点的破坏预测及增强 被引量:13
1
作者 Kwang-Soo Kim Yeong-Moo Yi +1 位作者 Gwang-Rae Cho Chun-Gon Kim 《钢结构》 2008年第7期85-85,共1页
提出了一种预测复合材料单搭接粘结节点在复合材料本体和粘结界面上破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粘结剂和分层破坏判断的一个完全弹塑性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和本文方法进行破坏预测。预测结果显示:破坏模式和强度都与各种粘结方法和参数下... 提出了一种预测复合材料单搭接粘结节点在复合材料本体和粘结界面上破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粘结剂和分层破坏判断的一个完全弹塑性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和本文方法进行破坏预测。预测结果显示:破坏模式和强度都与各种粘结方法和参数下进行的节点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很好。基于数值分析,建立最佳节点强度条件,并提出一种新的提高节点强度的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节点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粘结节点 破坏预测 粘结破坏 单搭接
下载PDF
复合粘结节点强度-断裂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Goyal V.K. +1 位作者 Johnson E.R. 《钢结构》 2008年第7期86-86,共1页
减聚力单元在有限元模型中被用以预测粘结节点的破坏,为明确表达减聚力单元,提出了一个新的强度-断裂模型。所提出的模型统一了预测初始破坏的强度标准以及预测破坏进程的断裂标准。通过在黏合剂-黏合剂界面以及粘结元素之间配置减聚力... 减聚力单元在有限元模型中被用以预测粘结节点的破坏,为明确表达减聚力单元,提出了一个新的强度-断裂模型。所提出的模型统一了预测初始破坏的强度标准以及预测破坏进程的断裂标准。通过在黏合剂-黏合剂界面以及粘结元素之间配置减聚力单元,模拟初始和界面破坏过程以及内聚裂缝。有限元表达中包含了黏合剂的几何非线性。通过节点配置的静态平衡预测同期裂缝和路径,结点包括双臂梁、单搭接接头、裂缝剪切搭接等。对这些节点的准静态有限元分析预测和试验结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显示,两者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节点 裂缝路径选择 减聚力单元
下载PDF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节点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冬雁 李振宝 +1 位作者 卢海波 郭二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33-335,共3页
采用碳纤维布和外包钢两种加固方法,对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加固后的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如自恢复能力和较大非线性位移下破坏较少等能力。分析了不同加固方... 采用碳纤维布和外包钢两种加固方法,对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加固后的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如自恢复能力和较大非线性位移下破坏较少等能力。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法对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节点 碳纤维布加固 外包钢加固 低周反复加载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结构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冬雁 李振宝 +1 位作者 杭英 郭二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6期78-81,85,共5页
本文采用碳纤维布和外包钢两种加固方法,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加固后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仍然保持了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如自恢复能力和较大非线性位移下破坏较少等能力。分析了不同... 本文采用碳纤维布和外包钢两种加固方法,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加固后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仍然保持了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如自恢复能力和较大非线性位移下破坏较少等能力。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法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周反复加载 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节点 碳纤维布加固 外包钢加固
下载PDF
膜结构中膜片间的连接构造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婀娜 王高宁 那向谦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58,共3页
膜片间的连接是将两块膜材连接在一起。基于对膜结构中基本单元(膜、索)的认识,全面系统地从构造原则及受力原理上介绍并分析了膜片间连接的各种典型节点,希望能对膜结构的设计和应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 膜结构 膜片间 连接构造 建筑结构 粘结节点 螺栓节点 束带节点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非线性弯矩曲率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冬雁 李振宝 闫维明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4-47,82,共5页
在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直接装配节点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弯矩-曲率分析方法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直接装配节点试件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分析,建立了装配节点弯矩-曲率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用试验结果检验了理论分析值... 在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直接装配节点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弯矩-曲率分析方法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直接装配节点试件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分析,建立了装配节点弯矩-曲率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用试验结果检验了理论分析值,证明吻合良好,为研究预应力装配结构体系在大震情况下的非线性性能,提供了合理有效的非线性曲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预应力装配节点 非线性性能 弯矩曲率分析 弯矩曲率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