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粘膜内癌内镜局部治疗的探讨
1
作者 李洋 周洪伟 常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粘膜内癌内镜下局部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对近5年发现的42例大肠粘膜内癌采用活检钳咬除、肛镜下枪式套扎器套扎、圈套高频电切一种或几种方法相互结合进行局部治疗,术后1月~3年用电子结肠镜复查。结果:(1)18例用... 目的:探讨大肠粘膜内癌内镜下局部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对近5年发现的42例大肠粘膜内癌采用活检钳咬除、肛镜下枪式套扎器套扎、圈套高频电切一种或几种方法相互结合进行局部治疗,术后1月~3年用电子结肠镜复查。结果:(1)18例用活检钳全部摘除,3例枪式套扎器套扎,16例圈套高频电切,5例采用多种方法相互结合。(2)有5例同时合并另一进展期癌肿,除1例拒绝手术,1例病期太晚失去手术时机,3例作了扩大根治切除;其余37例中,有7例追加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的肠标本上未发现癌残留。(3)33例(其中未追加手术30例)随访1月~5年,未发现癌复发。(4)随访病例中,14例癌伴多发性腺瘤在术后1~3年新生腺瘤发生率57.1%(8/14);而单发早期癌同期新生腺瘤发生率15.8%(3/19)。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大肠粘膜内癌经内镜局部切除是可以达到治愈的,而且安全和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粘膜内癌 内镜治疗
下载PDF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伴粘膜内癌2例报道
2
作者 刘思德 姜泊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粘膜内癌 内镜检查 诊断
下载PDF
54例早期胃癌术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清水 高世源 +5 位作者 谢家钱 林孟波 林镇和 林云海 陈天水 郑松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8-340,共3页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早期胃癌54例,Ⅰ型5例;Ⅱ、Ⅲ各6例,Ⅱ19例、Ⅲ1例、Ⅱ+Ⅲ1例、Ⅱ+Ⅱ4例;Ⅲ型12例。54例均作R_2术式,7例有淋巴结转移,第1站转移率为12.96%,第站转移率为3.7%.随访率100%。5年生存率为94.5%,其中粘摸内癌5年生存率...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早期胃癌54例,Ⅰ型5例;Ⅱ、Ⅲ各6例,Ⅱ19例、Ⅲ1例、Ⅱ+Ⅲ1例、Ⅱ+Ⅱ4例;Ⅲ型12例。54例均作R_2术式,7例有淋巴结转移,第1站转移率为12.96%,第站转移率为3.7%.随访率100%。5年生存率为94.5%,其中粘摸内癌5年生存率100%.粘膜下癌为87.5%。本文着重讨论早期胃癌诊断应重视癌前病变的纤维胃镜随访观察。对早癌的手术治疗.术前如能确定为粘膜内癌.可行R1术式。否则以R2术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内癌 前病变 胃肿瘤 手术
下载PDF
早期胃癌缩小手术适应症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戚晓东 魏政立 +2 位作者 王江 陈波 姚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缩小手术的手术指征。方法 对147例治愈性切除的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7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1.6%(17/147)。粘膜内癌(M癌)转移仅限于第一站淋巴结。粘膜下浸润癌(SM癌)第二站淋巴结转移...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缩小手术的手术指征。方法 对147例治愈性切除的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7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1.6%(17/147)。粘膜内癌(M癌)转移仅限于第一站淋巴结。粘膜下浸润癌(SM癌)第二站淋巴结转移度为62.5%(10/16),限于No7、8a淋巴结。Ⅱa型及Ⅱb型M癌未发现转移,而Ⅰ型,Ⅱc型Ⅲ型(主要是SM癌)有较高转移率。分化型癌的淋巴转移率为8.9%(9/101),低于未分化型17.4%(8/46)。癌灶内不伴有溃疡的早期癌淋巴结转移率为6.9%,伴有溃疡者转移率明显增高为18.3%。结论 M癌是缩小手术的最好指征。SM癌大多不适合缩小手术,应将开腹标准根治术(D_2)作为其基本术式;但对≤10mm的分化型SM癌可考虑开腹缩小手术(D_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 粘膜内癌 M 粘膜下侵润 SM 外科手术 手术指征 适应症
下载PDF
体内贲门组织癌变过程的研究
5
作者 赖少清 王国清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贲门癌的发生规律。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涉县建立205人的研究队列,利用内镜普查和定位活检的方法,前瞻性观察贲门组织癌变过程中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 (1)H.pylori 感染、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贲门癌在发生位点上具有重叠关... 目的研究早期贲门癌的发生规律。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涉县建立205人的研究队列,利用内镜普查和定位活检的方法,前瞻性观察贲门组织癌变过程中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 (1)H.pylori 感染、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贲门癌在发生位点上具有重叠关系。(2)贲门组织在慢性活动性胃炎背景中组织损伤程度重细胞增殖活跃(ki-67表达增强),肠上皮化生、腺上皮萎缩、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发生率高。(3)贲门组织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自然转归表现为痊愈、肠化、萎缩、不典型增生。(4)贲门组织不典型增生和粘膜内癌的自然转归具有稳定、减轻、进展等表现形式。结论早期贲门癌的发生起源于组织再生过程,是组织再生不良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过程 慢性活动性胃炎 上皮不典型增生 早期贲门 体内 食管高发区 自然转归 组织病理学 前瞻性观察 肠上皮化生 研究队列 定位活检 变化情况 表达增强 细胞增殖 损伤程度 粘膜内癌 再生过程 再生不良 腺上皮 发生率
下载PDF
固有荧光诊断胃癌的病理学因素的探讨
6
作者 程双炳 李义清 曾堃 《肿瘤》 CAS 1987年第3期108-110,144,共4页
国内外应用激光激发荧光于肿瘤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多采用血卟啉等光敏物质来鉴别肿瘤组织。对于肿瘤固有荧光的研究还刚开端,初步表明激光激发癌肿组织所观察到的特殊性荧光和光谱,可用于癌肿的早期诊断,对于各种病理因素与胃癌荧光... 国内外应用激光激发荧光于肿瘤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多采用血卟啉等光敏物质来鉴别肿瘤组织。对于肿瘤固有荧光的研究还刚开端,初步表明激光激发癌肿组织所观察到的特殊性荧光和光谱,可用于癌肿的早期诊断,对于各种病理因素与胃癌荧光光谱峰值变化的较系统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用新鲜胃癌手术标本为材料,检测固有荧光对胃癌诊断的价值,并着重分析一些病理学因素与荧光强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因素 胃肿瘤 固有荧光 粘膜 细胞 符合率 荧光光谱 早期浸润 粘膜内癌 组织 组织类型
下载PDF
大肠息肉癌变的粘膜下浸润癌的长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傅仁祥 汪建平 +1 位作者 董文广 王吉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17-218,共2页
本文对1984~1988年检出的15例来源于大肠息肉癌变的粘膜下浸润癌(SM癌)进行了5年以上的远期随访观察。15例中,8例行根洽性切除手术,7例在纤维内镜下行息肉切除。随访结果表明:在纤维内镜下切除的7例SM癌,经5年以上的定期随访,无复发。... 本文对1984~1988年检出的15例来源于大肠息肉癌变的粘膜下浸润癌(SM癌)进行了5年以上的远期随访观察。15例中,8例行根洽性切除手术,7例在纤维内镜下行息肉切除。随访结果表明:在纤维内镜下切除的7例SM癌,经5年以上的定期随访,无复发。手术切除8例,其中1例死于双肺广泛转移性腺癌,1例局部种植。结果提示:粘膜下浸润癌并非是追加外科手术的绝对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息肉 粘膜内癌 浸润
原文传递
心慌、气急、紫绀进行性加重,急性死亡
8
作者 王岩 施华强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91年第1期43-45,F003,共4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36岁,会计。1990年3月11日23点50分入院。一个月以来因“腰扭伤”卧床,自觉腹胀纳差。近一周活动后心慌,气急,进行性加重,脉快,120次/分,休息不易缓解,含救心丸2粒,脉搏降至90次/分,无咳嗽、咳痰、咯血及胸痛,入院前... 病历摘要 患者,女,36岁,会计。1990年3月11日23点50分入院。一个月以来因“腰扭伤”卧床,自觉腹胀纳差。近一周活动后心慌,气急,进行性加重,脉快,120次/分,休息不易缓解,含救心丸2粒,脉搏降至90次/分,无咳嗽、咳痰、咯血及胸痛,入院前六小时生气后突发持续性心慌,气急,前胸重压感,含救心丸及硝酸甘油片无效,急诊住监护病房。平素血压偏低。“咽炎”三个月,二月前“感冒”发烧三天,体温达38~39℃。否认肝炎,结核史。对甘草片、消咳喘过敏。入院当日系月经第一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表现 原发性丛状肺动脉病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胃窦粘膜内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Treatment of over 20 mm gastric cancer by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using an insulation-tipped diathermic knife 被引量:14
9
作者 Shoji Hirasaki Hiromitsu Kanzaki +5 位作者 Minoru Matsubara Kohei Fujita Fusao Ikeda Hideaki Taniguchi Eiichiro Yumoto Seiyuu Suzuk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9期3981-3984,共4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using an insulation-tipped diathermic knife (IT-ES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ver 20 mm early gastric cancer (EGC). METHODS: A to...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using an insulation-tipped diathermic knife (IT-ES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ver 20 mm early gastric cancer (EGC). METHODS: A total of 112 patients with over 10 mm EGC were treated with IT-ESD at Sumitomo Besshi Hospital and Shikoku Cancer Center in the 5 year period from January 2002 to December 2006, including 40 patients with over 20 mm EGC. We compared patient backgrounds, the one-piece resection rate, complete resection (CR) rate,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rate, perforation rate between patients with over 20 mm EGC [over 20 mm group (21-40 ram)] and the remaining patients (under 20 mm group). RESULTS: We fou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underlying cardiopulmonary disease (over 20 mm group vs under 20 mm group, 5.0% vs 5.6%), one- piece resection rate (95% vs 96%), CR rate (85% vs 89%), operation time (72.3 rain vs 66.5 rain), bleeding rate (50 vs 4.2%), and perforation rate (0% vs 1.4%) between the 2 groups. Three patients in each group had submucosal invasion and two in each groups underwent additional surgery. CONCLUS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utcome resulting from IT-ESD between the 2 groups. Our study proves that IT-ESD is a feasibl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over 20 mm mucosal gastric cancer although the long-term outcome should be evaluat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Insulation-tipped diathermic knife COMPLICATION
下载PDF
九例胃炎样胃癌胃镜检查分析
10
作者 廖鲁平 王虎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6年第4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胃镜检查 胃炎样胃 萎缩性胃炎 进展期胃 慢性浅表性胃炎 病理诊断 患者 粘膜内癌 胃次全切除术后 组织活检
原文传递
低侵袭性手术治疗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小的早期胃癌
11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手术治疗 早期胃 侵袭性 粘膜 半胃切除 胃切除术 凹陷型 粘膜内癌 隆起型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的解剖学前身
12
作者 王德延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1975年第5期196-196,共1页
常见的增生性息肉并非肿瘤,和腺瘤或癌无关。腺瘤发生率约为前者的十分之一,可为腺瘤性息肉或乳头状腺瘤;不管大或小,有蒂或无蒂或扁平,皆为真性良性肿瘤。增生性息肉呈孤立、平滑、光滑、露滴状突起,直径1~5毫米。
关键词 粘膜内癌 增生性息肉 腺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