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失落的反思--粤剧《红头巾》的现代性及其启示
1
作者 曹金燕 《粤海风》 2022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粤剧《红头巾》的艺术技巧远比精神层面具有现代性。故事的整一性,与传统粤剧的散场、线性叙事大为不同;表演的预设性,有别于传统粤剧的即兴配合;舞台呈现的多元化,颠覆了传统粤剧以演员为核心的表演体系。但声、光、电语汇应合年轻观... 粤剧《红头巾》的艺术技巧远比精神层面具有现代性。故事的整一性,与传统粤剧的散场、线性叙事大为不同;表演的预设性,有别于传统粤剧的即兴配合;舞台呈现的多元化,颠覆了传统粤剧以演员为核心的表演体系。但声、光、电语汇应合年轻观众的审美接受系统的同时,却失落了“以歌舞演故事”的传统戏曲爱好者的关注点。基于对现代戏曲里即兴表演消失、演员相对弱化的体察,清醒认识传统与现代相生相成的勾连之处,或可为戏曲现代化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红头巾》现代性 传统艺术 接受美学
下载PDF
新编粤剧《红头巾》舞台服饰创作中的“程式”观念
2
作者 邹璐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38,共5页
舞台服饰无声地参与了戏曲的审美建构和意境表达,创作者也借由服饰语言传递出作品丰富的精神意蕴。新编粤剧《红头巾》深入挖掘舞台服饰的表意潜能,运用类型化和抽象化思维,将“红头巾”这一特殊的服饰样式从创作材料转化为视觉和情感符... 舞台服饰无声地参与了戏曲的审美建构和意境表达,创作者也借由服饰语言传递出作品丰富的精神意蕴。新编粤剧《红头巾》深入挖掘舞台服饰的表意潜能,运用类型化和抽象化思维,将“红头巾”这一特殊的服饰样式从创作材料转化为视觉和情感符号,赋予了舞台媒介物超越表现对象的审美意义,由此完成从“见物”到“见人”再到“见心”的表意深化过程,在其创作思路中体现了对戏曲的“程式”观念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红头巾》 舞台服饰 程式
原文传递
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3
作者 林虹 《南国红豆》 2023年第6期11-12,共2页
11月9日晚,作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参演剧目,国内首部聚焦华人女性劳工史的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以粤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杭州萧山剧院再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观众在感受历史厚度的同时也获得一份... 11月9日晚,作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参演剧目,国内首部聚焦华人女性劳工史的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以粤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杭州萧山剧院再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观众在感受历史厚度的同时也获得一份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节 粤剧艺术 华人女性 杭州萧山 情感共鸣 头巾 三水 独特魅力
原文传递
江海苍茫一抹红——评现代粤剧《红头巾》
4
作者 刘思琪 《南国红豆》 2020年第5期50-52,共3页
历史上,曾经有一群特殊的女性叫做“红头巾”。从三水到南洋,从故土到他乡,她们在悲惨命运的苦海里举起那艳红的风帆,通过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自力更生,并为亲人带来更好的生活。现代粤剧《红头巾》,就是以这个新加坡华人建筑女工群体... 历史上,曾经有一群特殊的女性叫做“红头巾”。从三水到南洋,从故土到他乡,她们在悲惨命运的苦海里举起那艳红的风帆,通过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自力更生,并为亲人带来更好的生活。现代粤剧《红头巾》,就是以这个新加坡华人建筑女工群体为题材创作的,经过三年的酝酿终于顺利投排公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人 粤剧 江海 头巾 题材创作 自力更生
原文传递
传统戏味儿与现代审美--评粤剧《红头巾》兼及小说《南洋红头巾》
5
作者 朱郁文 《东方艺术》 2020年第6期89-92,共4页
一我的老家河南流传一出戏叫《十二寡妇征西》,讲的是杨门十二女将出征西夏保卫疆土的故事。当年幼小的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被那种"全女班"式的打仗给震到了。试想,什么样的命运才能使一个庞大家族上至老太君下至烧火... 一我的老家河南流传一出戏叫《十二寡妇征西》,讲的是杨门十二女将出征西夏保卫疆土的故事。当年幼小的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被那种"全女班"式的打仗给震到了。试想,什么样的命运才能使一个庞大家族上至老太君下至烧火丫头这些女人都上战场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一出戏 传统戏 现代审美 头巾
原文传递
世界的“红头巾”粤剧的新形象
6
作者 王馗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共3页
一个世纪以前,广东三水地区的农村女性漂洋过海,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务工,她们用红头巾作为工装,以区别于在此地谋生的广东其他族群,因此被称为“红头巾”。作为华人下南洋的一个弱小群体,她们同心协力,正直守信,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地... 一个世纪以前,广东三水地区的农村女性漂洋过海,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务工,她们用红头巾作为工装,以区别于在此地谋生的广东其他族群,因此被称为“红头巾”。作为华人下南洋的一个弱小群体,她们同心协力,正直守信,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地从事建筑粗活,沉潜于社会底层而能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并融入新加坡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底层 现代国家建设 头巾 粤剧 吃苦耐劳 下南洋 建筑工地 农村女性
原文传递
“捱”出一群巾帼 “捱”出一个未来 粤剧《红头巾》有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一赓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36,共2页
"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捱过今时,听日好起来",这一句红头巾们挂在嘴边的唱段,既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又好似唱给庚子年新冠疫情中"抗疫"的每一位观众。《红头巾》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来自广东省三... "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捱过今时,听日好起来",这一句红头巾们挂在嘴边的唱段,既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又好似唱给庚子年新冠疫情中"抗疫"的每一位观众。《红头巾》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来自广东省三水的年轻妇女迫于生计,背井离乡下南洋,在新加坡当建筑女工谋生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南洋 粤剧 庚子年 头巾 背井离乡 《红头巾》 新加坡
原文传递
粤剧《红头巾》
8
《南国红豆》 2020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上世纪30年代初,灾荒期间,为了养家,三水女人卢带好、阿月和阿丽姐妹结伴下南洋谋生,以柔弱的肩膀挑起了维护家族生存的重担。在新加坡,她们戴起“红头巾”从事最苦最累的建筑行业,却始终保持着温婉善良的品性,彼此包容、互相守护。
关键词 粤剧 下南洋 头巾 新加坡
原文传递
播撒向世界的一缕乡愁——粤剧《红头巾》观评
9
作者 穆兰 《大舞台》 2022年第6期17-18,共2页
“捱下捱,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晚黑捱过天光晒,一朝捱过云开埋。女啊,女啊,捱过今时,听日好起来。捱下捱,捱下捱……”在充满地域特色的广东民间音乐三水叹歌的旋律中,粤剧《红头巾》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中国留给世界的壮美故... “捱下捱,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晚黑捱过天光晒,一朝捱过云开埋。女啊,女啊,捱过今时,听日好起来。捱下捱,捱下捱……”在充满地域特色的广东民间音乐三水叹歌的旋律中,粤剧《红头巾》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中国留给世界的壮美故事。一、从国际视野出发的族群记忆说实话,若不是看了粤剧《红头巾》,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个“红头巾”女性群体的存在。“下南洋”对于成长在北方的我来说,似乎只是一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族群记忆 国际视野 女性群体 下南洋 地域特色 头巾
原文传递
现代性的精神困厄与突围——评艾特玛托夫《崩塌的山岳》
10
作者 陈爱香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09年第5期19-21,共3页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前苏联吉尔吉斯著名作家。1928年,他出生在塔拉斯山区,二十四岁时开始发表作品,二十八岁凭借中篇小说《查密莉娅》一举成名。此后,艾特玛托夫相继发表了《第一位教师》、《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骆...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前苏联吉尔吉斯著名作家。1928年,他出生在塔拉斯山区,二十四岁时开始发表作品,二十八岁凭借中篇小说《查密莉娅》一举成名。此后,艾特玛托夫相继发表了《第一位教师》、《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骆驼泪》、《大地一母亲》和《永别了,古利萨雷》等小说,成为苏联文坛的宠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特玛托夫 《我的包着头巾的小白杨》 现代性 崩塌 突围 精神 中篇小说 著名作家
原文传递
一部南洋华侨妇女的奋斗史——评电视剧《南洋女儿情》
11
作者 罗斯宁 《岭南文史》 2023年第3期62-65,共4页
南洋华侨妇女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体现,被称为“红头巾精神”,她们在异国他乡奋斗的历史已被载入史册。她们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共建美好的新生活,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 南洋华侨妇女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体现,被称为“红头巾精神”,她们在异国他乡奋斗的历史已被载入史册。她们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共建美好的新生活,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一脉相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近年,反映华侨在海外生活、奋斗的文艺作品出现不少,如歌仔戏《侨批》、粤剧《三水红头巾》等,其中电视剧《南洋女儿情》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戏 电视剧 勤劳勇敢 奋斗史 头巾 人类命运共同体 粤剧 女儿情
原文传递
看戏微录(三十一)
12
作者 王馗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120,共10页
2022.3.3去年有疫情,挡不住杭州小剧场的光彩,今年可能也有疫情,依然挡不住“好腔调”“新古典”在线上线下的艺术竞赛。挡不住的,就有其必然性,杭州小剧场必然的精彩是挡不住的。2022.3.3发表《世界的红头巾,粤剧的新形象》。为什么喜... 2022.3.3去年有疫情,挡不住杭州小剧场的光彩,今年可能也有疫情,依然挡不住“好腔调”“新古典”在线上线下的艺术竞赛。挡不住的,就有其必然性,杭州小剧场必然的精彩是挡不住的。2022.3.3发表《世界的红头巾,粤剧的新形象》。为什么喜欢《红头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剧场 线上线下 粤剧 腔调 头巾 艺术竞赛 必然性 疫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