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军 赖中信 +2 位作者 张辉仁 汤世凯 杨坤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5-363,共9页
粤北南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变形研究,结合34件石英脉体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研究,论述了粤北地区下庄矿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期次。构造变形研究与ESR年龄测定显示:新生代主要发生了三幕构造变形... 粤北南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变形研究,结合34件石英脉体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研究,论述了粤北地区下庄矿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期次。构造变形研究与ESR年龄测定显示:新生代主要发生了三幕构造变形,第Ⅰ幕(65.5~55.0Ma)为地块的差异升降运动,断裂活动规模大;第Ⅱ幕(40.3~20.0Ma)为间歇性的升降运动,总体为上升趋势;第Ⅲ幕(20.0~2.2Ma)表现为断裂频繁活动,但活动规模小。ESR年龄数据也很好地限定了区内铀矿成矿时代,331、335、336矿床沥青铀矿U-Pb年龄表明成矿最晚发生在60Ma±,与第Ⅰ幕相对应。第Ⅱ幕、第Ⅲ幕使得地块抬升并引发频繁的断裂活动。区内出露的NNE向、NEE向以及近EW向的多组构造在平面上呈"棋盘式"格局,垂向上呈"地堑"式,这种断层组合加剧了花岗岩体上升后的风化、淋滤与剥蚀过程,由此破坏了先存的有利成矿环境。因此,研究新生代构造演化对于探讨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对铀矿的控制与影响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构造演化 ESR测年 铀矿 粤北下庄矿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