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粤风续九》中的“刘三妹”故事
被引量:
1
1
作者
区茵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214-218,共5页
《粤风续九》辑有五卷百余首浔境的地方民族歌谣,录有涉及本书及粤地风俗的组诗百余篇,又有多篇涉及诗歌批评与民族风俗的序跋之文,材料丰赡,是一座尚待开采的富矿。该书曾因"亡佚"而产生了诸如《粤风续九》的编纂、传本情况...
《粤风续九》辑有五卷百余首浔境的地方民族歌谣,录有涉及本书及粤地风俗的组诗百余篇,又有多篇涉及诗歌批评与民族风俗的序跋之文,材料丰赡,是一座尚待开采的富矿。该书曾因"亡佚"而产生了诸如《粤风续九》的编纂、传本情况,《粤风续九》与李调元《粤风》及相关清代笔记著作的传承关系等纠缠不清的问题。鉴于《粤风续九》所载的"刘三妹"二文及相关歌谣在刘三姐传播系统中的重要意义,本文拟澄清其所载录的"刘三妹"故事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粤风续九
》
刘三姐
《歌仙刘三妹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风续九》近百年研究成果概述
2
作者
邓青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6,共6页
《粤风续九》是清代康熙初年采集于今广西桂平地区的客家、瑶族、壮族、疍人等各民族歌谣,是研究早期歌谣、语言、民族、民俗等方面的珍贵史料,近百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以提出研究方向。
关键词
粤风续九
粤
风
民间歌谣
研究成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粤风续九》的文献价值与清代文人的认同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德明
徐艺萍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35,共6页
广西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山歌尤其盛行。但历代以来少有人关注,更少有人搜集整理,直至《粤风续九》等著作问世之后,这种局面才得以改观。可以说,《粤风续九》是广西现存最早的山歌总集,它的出现,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清...
广西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山歌尤其盛行。但历代以来少有人关注,更少有人搜集整理,直至《粤风续九》等著作问世之后,这种局面才得以改观。可以说,《粤风续九》是广西现存最早的山歌总集,它的出现,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清代文坛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然而研究成果并不太多,^((1))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史
粤风续九
广西少数民族
文献价值
清代文人
搜集整理
山歌
研究成果
原文传递
清代少数民族歌谣总集《粤风续九》相关问题订误
4
作者
陈凯玲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4-166,共3页
清初吴淇编辑的《粤风续九》,是一部专门收录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歌谣的总集。过去关于该书的介绍,曾有不少纰漏之处,如《四库全书总目》、《四库采进书目》等著录的卷数、编者名及书名都存在问题;至今学界更误以为该书已经失传,从而导致...
清初吴淇编辑的《粤风续九》,是一部专门收录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歌谣的总集。过去关于该书的介绍,曾有不少纰漏之处,如《四库全书总目》、《四库采进书目》等著录的卷数、编者名及书名都存在问题;至今学界更误以为该书已经失传,从而导致了其他新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风续九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采进书目
订误
原文传递
《粤风续九》在清初的侧议
5
作者
郭正宜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63-179,共17页
《粤风续九》作为清朝初年最早一部收录粤地汉、瑶、俍、壮等民族民间情歌的一部歌谣总集,其内容丰富、风格多元、形式多样、歌词直率朴实。王士祯将其定位与评价为"乐府清商《子夜》、《读曲》之遗",因王氏不录吴淇《粤风续...
《粤风续九》作为清朝初年最早一部收录粤地汉、瑶、俍、壮等民族民间情歌的一部歌谣总集,其内容丰富、风格多元、形式多样、歌词直率朴实。王士祯将其定位与评价为"乐府清商《子夜》、《读曲》之遗",因王氏不录吴淇《粤风续九》中的《师童歌》,使得吴淇原有的"续九"之意,不复彰显。这一情况也反映了传统诗学以回归经典为定位、评价的最高原则及其中所蕴藏的核心与边缘的夷夏之辨。本文在"好奇"与"求全"两个向度之下,讨论了清初文人陆次云、朱彝尊及屈大均等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粤风续九
》
歌谣
少数民族
粤
风
原文传递
论古代文人的民间文学见解
6
作者
程蔷
《阴山学刊》
1989年第4期20-25,共6页
文学,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宽泛而含混的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是一切文章和学术的总称。后虽经过“文笔之辨”,有“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等说法,但文学与非文学界限依然不甚清晰。我们今天所说的民间文学,特别是民间文艺学这些概念,...
文学,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宽泛而含混的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是一切文章和学术的总称。后虽经过“文笔之辨”,有“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等说法,但文学与非文学界限依然不甚清晰。我们今天所说的民间文学,特别是民间文艺学这些概念,基本上都是外来的。因此,探讨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见解,可以说并没有可以依据的现成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人
文笔之辨
《诗大序》
民间歌谣
物感
历史化
粤风续九
资料价值
中国古代文论
政治教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歌领地上的一朵奇葩——关于非汉语入诗的探讨
7
作者
王迹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2-17,共6页
我国古人作诗,至少在魏晋以前,全都使用汉语,句中嵌入非汉语大概是没有的。《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jn居)隅跃清池。’桓问:‘娵隅...
我国古人作诗,至少在魏晋以前,全都使用汉语,句中嵌入非汉语大概是没有的。《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jn居)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这是很有风趣的笑话,《楚宫旧事》卷五引《世说》此条,在“那得不作蛮语”之后,就有“温大笑”三字可证:也是当时习俗的真实写照,三月三日集同人临水修禊,是免不了要大作其诗的,《文选》就载有同题《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两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更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三日
《兰亭集序》
修禊
蛮语
粤风续九
《文选》
中山诗话
契丹人
宋诗话辑佚
韵语阳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现代第一份“歌谣选”的特点试析
8
作者
陈子艾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88-92,共5页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61号发表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的《校长启事》、随即成立“歌谣征集处”以主持其事,并将征集成果陆续选刊于《北京大学日刊》,由1918年5月20日起,至1919年5月22日止,共发148首.这是我...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61号发表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的《校长启事》、随即成立“歌谣征集处”以主持其事,并将征集成果陆续选刊于《北京大学日刊》,由1918年5月20日起,至1919年5月22日止,共发148首.这是我国现代最早见于报刊的一份“歌谣选”.这份富有历史意义的“歌谣选”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校长
五句体
汉族民歌
刘半农
粤风续九
吴歌
广天籁集
采集活动
十五国
风
生产民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仙”入雅部:蒋士铨《刘三妹》的文本生成与演史发现
9
作者
李林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4,共9页
关于蒋士铨《雪中人·刘三妹》,以往关注多限于“首部《刘三姐》剧本”之头衔,对其文本来源及上演情况的认识相当有限。事实上,蒋氏《刘三妹》的文本有两个直接来源,一是屈大均《广东新语》,二是陆次云《峒溪纤志》。前者“刘三妹...
关于蒋士铨《雪中人·刘三妹》,以往关注多限于“首部《刘三姐》剧本”之头衔,对其文本来源及上演情况的认识相当有限。事实上,蒋氏《刘三妹》的文本有两个直接来源,一是屈大均《广东新语》,二是陆次云《峒溪纤志》。前者“刘三妹”条经删繁就简,改编为该戏“报家门”片段;后者“声歌原始”条中10首粤地歌谣被全文收入,成为“蛮歌对唱”的创编素材。作为二者传抄原本的《粤风续九》,蒋氏从中直接受益的概率并不大。《菊部群英》和《梨园外史》中有关《雪中人》的史料,过去未得到应有重视。本文在剔除不实信息后对该剧演史概况做出描述,认为1870至1873年间的某个3月,《刘三妹》随全本《雪中人》在恭王府完成了首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士铨
《刘三妹》
《
粤风续九
》
蛮歌对唱
上演概况
原文传递
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
被引量:
6
10
作者
施爱东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6,共12页
被引用最多的刘三姐身世相关文献,分别是清初王士禛的《池北偶谈·粤风续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刘三妹》、孙芳桂的《歌仙刘三妹传》、张尔翮的《刘三妹歌仙传》。王士禛和屈大均的文章均出自吴淇的《粤风续九》,而收录于...
被引用最多的刘三姐身世相关文献,分别是清初王士禛的《池北偶谈·粤风续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刘三妹》、孙芳桂的《歌仙刘三妹传》、张尔翮的《刘三妹歌仙传》。王士禛和屈大均的文章均出自吴淇的《粤风续九》,而收录于《粤风续九》的《歌仙刘三妹传》则是对《刘三妹歌仙传》的直接改写,可见《刘三妹歌仙传》才是关于刘三妹身世最为原始的文献。但是,公认的《刘三妹歌仙传》作者张尔翮却在各方面都不具备写作此文的条件。各种间接和直接的证据,最后都集中在同时期贵县乡绅曾光国身上。曾光国的文化交游跨越了多个不同层级的文化圈,正是通过这种文化圈层的交叉重叠,实现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双向流动。曾光国的名字或许会被历史淹没,但他所记录和塑造的歌仙刘三妹形象,已经作为一个永恒的民族记忆,深深地刻印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
吴淇
《
粤风续九
》
屈大均
《广东新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粤风续九》中的“刘三妹”故事
被引量:
1
1
作者
区茵
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214-218,共5页
基金
玉林师范学院2011年院级重点项目(编号:2011YJZD08)
文摘
《粤风续九》辑有五卷百余首浔境的地方民族歌谣,录有涉及本书及粤地风俗的组诗百余篇,又有多篇涉及诗歌批评与民族风俗的序跋之文,材料丰赡,是一座尚待开采的富矿。该书曾因"亡佚"而产生了诸如《粤风续九》的编纂、传本情况,《粤风续九》与李调元《粤风》及相关清代笔记著作的传承关系等纠缠不清的问题。鉴于《粤风续九》所载的"刘三妹"二文及相关歌谣在刘三姐传播系统中的重要意义,本文拟澄清其所载录的"刘三妹"故事相关问题。
关键词
《
粤风续九
》
刘三姐
《歌仙刘三妹传》
分类号
I207.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风续九》近百年研究成果概述
2
作者
邓青
机构
韶关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6,共6页
文摘
《粤风续九》是清代康熙初年采集于今广西桂平地区的客家、瑶族、壮族、疍人等各民族歌谣,是研究早期歌谣、语言、民族、民俗等方面的珍贵史料,近百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以提出研究方向。
关键词
粤风续九
粤
风
民间歌谣
研究成果
Keywords
Yue Feng Xu Jiu
Guangdong style
folk ballads
research achievements
分类号
G09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粤风续九》的文献价值与清代文人的认同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德明
徐艺萍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35,共6页
基金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广西文化史”中期成果、“广西历代文学总集研究”之一。
文摘
广西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山歌尤其盛行。但历代以来少有人关注,更少有人搜集整理,直至《粤风续九》等著作问世之后,这种局面才得以改观。可以说,《粤风续九》是广西现存最早的山歌总集,它的出现,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清代文坛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然而研究成果并不太多,^((1))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史
粤风续九
广西少数民族
文献价值
清代文人
搜集整理
山歌
研究成果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少数民族歌谣总集《粤风续九》相关问题订误
4
作者
陈凯玲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4-166,共3页
文摘
清初吴淇编辑的《粤风续九》,是一部专门收录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歌谣的总集。过去关于该书的介绍,曾有不少纰漏之处,如《四库全书总目》、《四库采进书目》等著录的卷数、编者名及书名都存在问题;至今学界更误以为该书已经失传,从而导致了其他新的误解。
关键词
粤风续九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采进书目
订误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粤风续九》在清初的侧议
5
作者
郭正宜
机构
台湾高苑科技大学资讯传播系
出处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63-179,共17页
文摘
《粤风续九》作为清朝初年最早一部收录粤地汉、瑶、俍、壮等民族民间情歌的一部歌谣总集,其内容丰富、风格多元、形式多样、歌词直率朴实。王士祯将其定位与评价为"乐府清商《子夜》、《读曲》之遗",因王氏不录吴淇《粤风续九》中的《师童歌》,使得吴淇原有的"续九"之意,不复彰显。这一情况也反映了传统诗学以回归经典为定位、评价的最高原则及其中所蕴藏的核心与边缘的夷夏之辨。本文在"好奇"与"求全"两个向度之下,讨论了清初文人陆次云、朱彝尊及屈大均等人的看法。
关键词
《
粤风续九
》
歌谣
少数民族
粤
风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古代文人的民间文学见解
6
作者
程蔷
机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
出处
《阴山学刊》
1989年第4期20-25,共6页
文摘
文学,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宽泛而含混的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是一切文章和学术的总称。后虽经过“文笔之辨”,有“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等说法,但文学与非文学界限依然不甚清晰。我们今天所说的民间文学,特别是民间文艺学这些概念,基本上都是外来的。因此,探讨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见解,可以说并没有可以依据的现成资料。
关键词
古代文人
文笔之辨
《诗大序》
民间歌谣
物感
历史化
粤风续九
资料价值
中国古代文论
政治教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歌领地上的一朵奇葩——关于非汉语入诗的探讨
7
作者
王迹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2-17,共6页
文摘
我国古人作诗,至少在魏晋以前,全都使用汉语,句中嵌入非汉语大概是没有的。《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jn居)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这是很有风趣的笑话,《楚宫旧事》卷五引《世说》此条,在“那得不作蛮语”之后,就有“温大笑”三字可证:也是当时习俗的真实写照,三月三日集同人临水修禊,是免不了要大作其诗的,《文选》就载有同题《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两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更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关键词
三月三日
《兰亭集序》
修禊
蛮语
粤风续九
《文选》
中山诗话
契丹人
宋诗话辑佚
韵语阳秋
分类号
G65,C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现代第一份“歌谣选”的特点试析
8
作者
陈子艾
出处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88-92,共5页
文摘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61号发表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的《校长启事》、随即成立“歌谣征集处”以主持其事,并将征集成果陆续选刊于《北京大学日刊》,由1918年5月20日起,至1919年5月22日止,共发148首.这是我国现代最早见于报刊的一份“歌谣选”.这份富有历史意义的“歌谣选”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关键词
北京大学校长
五句体
汉族民歌
刘半农
粤风续九
吴歌
广天籁集
采集活动
十五国
风
生产民俗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仙”入雅部:蒋士铨《刘三妹》的文本生成与演史发现
9
作者
李林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4,共9页
文摘
关于蒋士铨《雪中人·刘三妹》,以往关注多限于“首部《刘三姐》剧本”之头衔,对其文本来源及上演情况的认识相当有限。事实上,蒋氏《刘三妹》的文本有两个直接来源,一是屈大均《广东新语》,二是陆次云《峒溪纤志》。前者“刘三妹”条经删繁就简,改编为该戏“报家门”片段;后者“声歌原始”条中10首粤地歌谣被全文收入,成为“蛮歌对唱”的创编素材。作为二者传抄原本的《粤风续九》,蒋氏从中直接受益的概率并不大。《菊部群英》和《梨园外史》中有关《雪中人》的史料,过去未得到应有重视。本文在剔除不实信息后对该剧演史概况做出描述,认为1870至1873年间的某个3月,《刘三妹》随全本《雪中人》在恭王府完成了首演。
关键词
蒋士铨
《刘三妹》
《
粤风续九
》
蛮歌对唱
上演概况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
被引量:
6
10
作者
施爱东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6,共12页
文摘
被引用最多的刘三姐身世相关文献,分别是清初王士禛的《池北偶谈·粤风续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刘三妹》、孙芳桂的《歌仙刘三妹传》、张尔翮的《刘三妹歌仙传》。王士禛和屈大均的文章均出自吴淇的《粤风续九》,而收录于《粤风续九》的《歌仙刘三妹传》则是对《刘三妹歌仙传》的直接改写,可见《刘三妹歌仙传》才是关于刘三妹身世最为原始的文献。但是,公认的《刘三妹歌仙传》作者张尔翮却在各方面都不具备写作此文的条件。各种间接和直接的证据,最后都集中在同时期贵县乡绅曾光国身上。曾光国的文化交游跨越了多个不同层级的文化圈,正是通过这种文化圈层的交叉重叠,实现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双向流动。曾光国的名字或许会被历史淹没,但他所记录和塑造的歌仙刘三妹形象,已经作为一个永恒的民族记忆,深深地刻印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史中。
关键词
刘三姐
吴淇
《
粤风续九
》
屈大均
《广东新语》
分类号
I277.3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粤风续九》中的“刘三妹”故事
区茵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粤风续九》近百年研究成果概述
邓青
《韶关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粤风续九》的文献价值与清代文人的认同
王德明
徐艺萍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4
清代少数民族歌谣总集《粤风续九》相关问题订误
陈凯玲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原文传递
5
《粤风续九》在清初的侧议
郭正宜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19
0
原文传递
6
论古代文人的民间文学见解
程蔷
《阴山学刊》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诗歌领地上的一朵奇葩——关于非汉语入诗的探讨
王迹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我国现代第一份“歌谣选”的特点试析
陈子艾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歌仙”入雅部:蒋士铨《刘三妹》的文本生成与演史发现
李林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0
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
施爱东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