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粮菜间作不同带向温光效应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孙守如
孔德政
马长生
刘秋原
朱瑞琪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河南省林业学校
-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53-255,共3页
-
基金
河南黄淮海农业开发资助
-
文摘
对麦、棉、瓜、菜间作不同带向的温光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西带向内光照强度、10cm 地温、光照时数及收益均明显优于南北带向,其中东西带向比南北带向的予留带内,光强度增加356 % ,10 cm 地温增加041 ℃,光照时数增加6h ,收益增加7 61535 元·hm
-
关键词
粮菜间作
带向
温光效应
效益
粮食作物
蔬菜
-
Keywords
interplanting
band direction
temperature and light effect
economic benefit
-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粮菜间作、套种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晓霞
李瑞国
高念
倪倩
-
机构
山东兖州市蔬菜服务中心
兖州市农业局农技站
-
出处
《蔬菜》
2005年第11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间作套种模式
高效种植模式
粮菜间作
一年三熟
农业经济效益
种植业结构调整
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产量
试验研究
-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粮菜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技术
- 3
-
-
作者
常守瑞
刘道才
李全法
张庆芝
-
机构
山东省费县农业局
-
出处
《吉林蔬菜》
2007年第2期21-22,共2页
-
文摘
我站于2004年承担了费县科技局“粮菜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立项课题。我们课题组对该课题在2004年进行了小面积试验示范,2005年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两年来,在县镇村各级领导专家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课题组人员的辛勤努力和项目区群众的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粮菜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这一课题。经县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验收,2004年试验示范60公顷,干椒平均单产381.3千克,间作玉米平均单产290千克;2005年推广种植140公顷,干椒平均单产360千克,间作玉米平均单产287.5千克。玉米干椒间作种植模式全镇两年累计比:①干椒纯作多收入4763万元;②玉米纯作多收入447.39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两年来在项目实施中的有关技术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
关键词
栽培技术推广
粮菜间作
应用
间作种植模式
试验示范
推广种植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菇耳粮菜间作套种的“651”工程技术
- 4
-
-
作者
宋富贵
-
机构
山东省沂水县职教中心
-
出处
《农村科技开发》
2000年第9期18-18,21,共2页
-
文摘
'651'工程技术是由菜阳农学院微生物研究室提出的一种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经3年的栽培实践,证明达到预期效果,现把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也许对喜欢搞立体种植的农民朋友是一个启示。'651'工程即由大蒜、菠菜、玉米、平菇、木耳、小麦6种作物间作套种,科学安排,获纯利5000元,亩产1吨粮,故名'651'工程。
-
关键词
木耳
平菇
粮菜间作
套种
立体栽培
玉米
小麦
-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粮菜间作效益高
- 5
-
-
作者
吴玉新
-
机构
乐亭县种子公司
-
出处
《河北农业》
1995年第6期13-13,共1页
-
文摘
头茬地膜覆盖甘蓝,收甘蓝后栽种芹菜,同时在垄沟内套种玉米。具体做法是:一、种植规格种植前精细整地,亩底施粗肥4000公斤,结合打高垄,亩施复合肥30公斤,钾肥20公斤,垄顶宽50厘米,高10厘米,第一。
-
关键词
具体做法
早熟甘蓝
地膜覆盖
复合肥
芹菜
套种玉米
定植
效益高
玉米品种
粮菜间作
-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地膜大蒜(马铃薯)与粮菜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 6
-
-
作者
张玉祥
汪勇
王耀东
-
机构
成县农技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
文摘
成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海拔750~2 377 m,南北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1.70℃,年日照时数1 625.50 h,年均降雨量620.80 mm,无霜期200 d,四季分明,冷暖适度。全县耕地面积2.75万hm2,蔬菜播种面积0.82万hm2,其中地膜大蒜、冬播马铃薯播种面积0.44万hm2。近年来,地膜大蒜、
-
关键词
地膜大蒜
马铃薯
高效栽培
粮菜间作
技术
播种面积
年平均温度
湿润气候
-
分类号
S633.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菌粮菜间套种植体系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7
-
-
作者
李宪文
程爱华
蔡德华
刘勤红
李德福
-
机构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
出处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73-276,共4页
-
文摘
试验研究了菌粮菜间套种植体系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粮菜间套种植体系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钾含量有明显增加趋势。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小麦—玉米地,但较菜园地及春闲地高得多,木耳在田间生长期间,菌块附近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成倍增加。
-
关键词
土壤有效养分
粮菜间作
-
Keywords
Edible fungi
Grain
Vegetable
the intensive culture
soil nutrients
-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三节约”收入多
- 8
-
-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1年第2期40-40,共1页
-
文摘
河南省内黄县农民发展节约型农业,从"节地、节水、节肥"做起,使种地效益成倍增加,亩产纯收入由10年前的7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3015元。
节地——该县逐步推广小麦棉花套种、小麦玉米套种、小麦蔬菜套种、粮林间作、林果粮菜间作等多元化的集约种植模式,全县106万亩耕地复种指数达1:2.4。
-
关键词
收入
玉米套种
粮菜间作
节约型农业
种植模式
复种指数
内黄县
河南省
-
分类号
S643.3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北京油鸡养殖生态循环的新模式
- 9
-
-
作者
李复煌
王梁
梅婧
杨卫芳
张久富
-
机构
北京市畜牧总站
北京市诚凯城油鸡合作社
-
出处
《科学种养》
2018年第4期60-62,共3页
-
文摘
北京油鸡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民间传说,这一品种在清朝中期即已出现,距今有300余年的历史。北京油鸡原产地位于北京城北侧安定门和德胜门外的近郊,以朝阳区的大屯、洼里两乡分布较多,海淀、清河一带也有分布。这一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农业生产以粮菜间作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和水稻等,使北京油鸡的形成具备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
关键词
北京油鸡
生态循环
鸡养殖
民间传说
粮菜间作
农业生产
物质条件
北京城
-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三分良田 二分菜园
- 10
-
-
作者
康虎旺
-
机构
黎城县漳北管理局
-
出处
《山西水利》
1995年第5期39-39,共1页
-
文摘
为引导灌区开发高效农田,兼顾解决职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利用渠边坝下闲置土地,漳北渠管理局机关25名干部职工每个分了三分良田、二分菜园,联系灌区受益村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小田示范,大田推广。通过4年来的试验指导。
-
关键词
灌区开发
粮菜间作
西葫芦
高效农田
承包责任制
西红柿
黄花菜
闲置土地
土壤水分
菜篮子
-
分类号
S27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晋城市“高优高”农业四种模式
- 11
-
-
作者
陈克毅
-
出处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1994年第2期10-10,共1页
-
文摘
一为农农式 此种模式立足于挖掘现有的耕地潜力,采取集约经营方式,提高产出,增加效益,主要是立体种植和保护地栽培。该市高平县野川乡北杨村,1989年在70亩耕地上进行“双千田”种植,实现粮菜间作,当年小麦亩产335公斤,
-
关键词
“高优高”农业
四种模式
晋城市
粮菜间作
耕地潜力
沁水县
市郊区
种养加
立体种植
小麦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企业发展壮大 农民日子红火
- 12
-
-
-
出处
《农民科技培训》
2005年第10期37-37,共1页
-
-
关键词
企业发展
农民
饲料加工企业
用电线路
农业知识
科学种田
粮菜间作
养猪大户
水管道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一熟区玉米大蒜套种技术
- 13
-
-
作者
李贞廉
李晓宏
-
出处
《中国农技推广》
1995年第6期20-21,共2页
-
文摘
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经济作物面积逐渐扩大,粮经争地矛盾加剧,特别是一熟区尤为突出。如何保证粮食稳步增长,又使经济作物有较大的发展,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1991年开始研究粮菜间作套种技术,成功地创出了玉米套种大蒜高产高效模式,变一茬为两茬,夺取...
-
关键词
套种技术
玉米大
大蒜
熟区
田间管理
高产高效模式
主要栽培技术
试验示范区
磷酸二铵
粮菜间作
-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