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集聚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例
1
作者 华坚 马佩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基于2002-2021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Super-SBM模型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集聚度和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分别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模型探究粮食生产集聚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并利用中... 基于2002-2021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Super-SBM模型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集聚度和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分别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模型探究粮食生产集聚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路径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集聚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状态且整体无明显改善。粮食生产集聚度与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倒U形”关系,规模化经营和种植结构调整在“倒U形”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且规模化经营的中介效应更大,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粮食生产集聚政策,引导农户、组织及企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植结构的合理性,建立粮食生产集聚与技术创新的高效联动机制,促进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集聚 粮食生产用水 绿色效率 粮食主产区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水足迹视角下中国粮食生产用水区域公平性研究
2
作者 张钰宁 吴兆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85-191,共7页
在水足迹视角下,从经济和资源两个方面,选取经济增加值、机会成本、耕地面积和水资源禀赋4个指标,借助基尼系数系统地构建了公平性评价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用水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2015—2020年中国... 在水足迹视角下,从经济和资源两个方面,选取经济增加值、机会成本、耕地面积和水资源禀赋4个指标,借助基尼系数系统地构建了公平性评价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用水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2015—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整体情况处于“绝对公平”,预测水资源禀赋未来可能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用水公平的主要因素。从空间维度来看,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属于低度不公平地区,高度不公平省(市、自治区)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及北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跨区域水资源规划合作,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两区”科学管护工作,以提高中国粮食生产用水区域公平性,缓解区域水资源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迹 粮食生产用水 区域公平性 基尼系数
下载PDF
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天易 陈洁 +1 位作者 杨慧文 王蕾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99-205,共7页
基于2011—2019年中国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了超效率SBM模型并测算了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利用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以及农用化肥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基于2011—2019年中国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了超效率SBM模型并测算了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利用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以及农用化肥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2)农田水利设施对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3)农用化肥与农田水利设施具有极显著的交互效应,且农用化肥的投入弱化了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促进作用。建议各省(区、市)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水平,不断优化水利灌溉结构,并确保农用化肥的减量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利设施 农用化肥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基于SBM-Malmquist的安徽省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研究
4
作者 傅妍芳 葛雪莲 贾莉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全面评价安徽省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分析在粮食生产用水过程中各项投入指标的影响,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分析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结果表明:安徽省在2011年、2016年和2020年生产用... 为全面评价安徽省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分析在粮食生产用水过程中各项投入指标的影响,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分析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结果表明:安徽省在2011年、2016年和2020年生产用水绿色效率总体处于上升的阶段;2011—2020年安徽省粮食生产用水的全要素利用效率(TFP)为1.001;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农业用水量对粮食生产总产量有显著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空间差异表现为皖中>皖北>皖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是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主要影响因素;适当提升技术水平有利于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和节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用水 绿色用水效率 SBM-Malmquist模型 安徽省
下载PDF
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静 孙有珍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7-75,共9页
基于199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Meta-frontier和SBM-Undesirable模型研究了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一步运用随机效应的Tobit模型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制于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技术"... 基于199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Meta-frontier和SBM-Undesirable模型研究了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一步运用随机效应的Tobit模型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制于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技术"鸿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农业机械化程度、技术因素、人均粮食产量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对粮食生产有显著影响;灌溉费的影响不显著,机械化程度逆向显著,说明节水灌溉设备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灌溉费及农业水价的制定不合理,没有起到促进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提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农业污染 资源约束 技术落差比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谭忠昕 郭翔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0-288,共9页
为全面评价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发现粮食生产用水过程中投入要素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分析了2009—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阐明了中国粮食生产... 为全面评价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发现粮食生产用水过程中投入要素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分析了2009—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阐明了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投入要素的调整方向和调整程度。结果表明:中国4个经济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差异显著,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最高,且波动较小;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较低,且波动较大;东部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最低,且处于下降趋势。不同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差异较大,粮食生产用水投入要素配置不合理;粮食生产灌溉用水和粮食生产有效降水均存在投入冗余和投入不足现象,说明两者未能实现相互促进和相互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用水 用水效率 超效率DEA 投影分析
下载PDF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科学内涵 努力做好新时期的水利工作
7
作者 张刚远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5期22-22,共1页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利工作 生态环境 土流失治理 经济 粮食生产用水 防洪
下载PDF
农村水资源警报 被引量:3
8
作者 于法稳 《瞭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32-33,共2页
研究者认为,我国农村水资源的警报级别已上升至红色最高级。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在节水农业。
关键词 农村 资源 污染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安全
原文传递
Changes in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Optimal Spati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涛 秦小瑜 黄丽艳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1期28-35,共8页
Changes in grain production are decomposed and compared among nine major Chinese river basins for the sake of optimal water allo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ater-deficient northern China, especially the Songliao Riv... Changes in grain production are decomposed and compared among nine major Chinese river basins for the sake of optimal water allo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ater-deficient northern China, especially the Songliao River Basin and Huai River Basin, contributed the greatest share of the total grain increment from 1995 to 2010. The Songliao River Basin achieved increased grain output largely by expanding multiple cropping, while the Huai River Basin achieved it mainly by improving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With increased reliance on expanding irrigation and multi-cropping, most northern basins have high levels of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despite the rising share of corn, a lower water intensive crop. In contrast, over the same period the warm and humid south, traditionally a major rice-growing area, mostly experienced a sharp decline in rice cropping area and the Southeast Rivers Basin even reduced multiple cropping indexes, contributing to decreased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and the need for tackling the imbalance of agricultural water use in grain production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production change agricultural water usage river basins decomposition method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