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粮食生产转型与乡村振兴》评介
1
作者 黄贤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当前,确保粮食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针对“谁来种粮”“如何富农”等“三农”问... 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当前,确保粮食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针对“谁来种粮”“如何富农”等“三农”问题,深化粮食生产转型与乡村振兴的互动作用研究成为理论创新所需、时代发展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 中国式现代化 互动作用 粮食生产转型 安全根基 三农 热点话题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转型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16
2
作者 戈大专 龙花楼 乔伟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8-670,共13页
粮食生产转型是乡村生产体系演变的核心内容,以粮食生产转型研究为突破口能够清晰反映区域乡村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转型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聚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转型历程,并尝试构建我国粮食... 粮食生产转型是乡村生产体系演变的核心内容,以粮食生产转型研究为突破口能够清晰反映区域乡村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转型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聚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转型历程,并尝试构建我国粮食生产转型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转型呈现出"以粮为纲—农业结构调整—综合转型—城乡互动"四个差异化阶段特征。利用GL-RL模型,构建了我国粮食生产转型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由Green Loop阶段演化到Red Loop阶段,粮食生产逐渐由本地生产融入到城乡生产网络,驱动粮食生产转型的扰动因素具有多时空尺度特征和跨尺度效应。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地关系协调和全球化等因素将会对未来粮食生产转型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优化粮食生产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关系,将为保障粮食生产有序转型,完善乡村生产体系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转型 乡村人地关系 城乡转型发展 乡村发展
原文传递
传统农区粮食生产转型机制及其安全效应——基于乡村空间治理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戈大专 孙攀 +1 位作者 周贵鹏 卢小雪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88-1601,共14页
转型期乡村空间利用问题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开展乡村空间综合治理成为推动粮食生产有序转型的重要动力。系统分析乡村空间治理导向的粮食生产转型机制及其安全效应,有益于完善粮食安全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本文以乡村空间治理导... 转型期乡村空间利用问题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开展乡村空间综合治理成为推动粮食生产有序转型的重要动力。系统分析乡村空间治理导向的粮食生产转型机制及其安全效应,有益于完善粮食安全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本文以乡村空间治理导向的粮食生产转型内在机制分析为突破,结合平原农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了乡村空间治理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空间的不合理利用是限制粮食生产高效运转的重要因素。(2)乡村空间"物质—权属—组织"治理,通过改变粮食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达到优化粮食生产的目的,推动粮食生产朝着规模化、高效化、绿色化和公正化转型。(3)香埠村空间治理显著改善了该村粮食生产条件,有效协调粮食安全保障与乡村转型发展的交互作用关系。(4)乡村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传统农区开展乡村空间"物质—权属—组织"的综合治理,有利于保障转型期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乡村空间治理 粮食生产转型 乡村振兴 传统农区
原文传递
黄淮海地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戈大专 龙花楼 +1 位作者 屠爽爽 张英男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19-327,共9页
土地利用转型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的变化,而土地利用强度是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重要指征,既可以反映出人类对土地的干预程度,又可以呈现出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态。本文以土地利用强度的定量测度为抓手,基于分县统计数据及遥感解译... 土地利用转型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的变化,而土地利用强度是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重要指征,既可以反映出人类对土地的干预程度,又可以呈现出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态。本文以土地利用强度的定量测度为抓手,基于分县统计数据及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计算了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探讨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1990—2010年,黄淮海地区耕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而村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快速减少,且区域时空格局差异明显;(2)耕地利用强度-村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粮食产量耦合类型时空演化特征明显,"低-低-低"类型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地区,而"高-高-高"类型主要集聚于冀鲁豫交界地区;(3)土地利用转型推动粮食生产格局不断演化,二者耦合关系模式将呈现出由"拮抗"到"协调"的转化过程。综上所述,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科学优化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关系,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土地利用转型 隐性形态 粮食生产转型 耦合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