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医“气衰气少”与糖脂物质能量转化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李柳梅
纪云西
-
机构
贵港市中医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65-2867,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60531
81460715)
+1 种基金
广西教育厅重点项目(J11051)
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项目(09CX008)
-
文摘
中医精微物质转化与糖脂能量代谢存在着一致性。机体首先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经氧化分解转化为能量,提供生命活动。当机体储存的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均已消耗,机体则动用脂肪进行三羧酸循环进行物质能量转化,为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中医有"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这就蕴含了精微物质糖脂物质能量转化存在着次序的病理生理本质。
-
关键词
气衰
气少
精微物质
能量代谢
-
Keywords
decline of Qi
lack of Qi
subtle substance
energy metabolism
-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如何保养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之气
- 2
-
-
作者
梁永平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肾内科
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中药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
出处
《科学生活》
2024年第11期102-103,共2页
-
基金
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临床特色专科(肾内科)2021tszk02。
-
文摘
脾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古人早就认识到脾胃的功能及重要性,《黄帝内经》指出饮食进入我们的胃,经过消化吸收,产生人体需要的精微物质,通过脾脏的运化功能,输送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从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脾胃功能正常,人就不会生病,或者即使生病也有足够的抵抗力驱邪外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其代表著作《脾胃论》中指出:如果脾胃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我们治疗疾病,应该从脾胃着手。因此,如何保养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之气”,显得至关重要。
-
关键词
后天之本
金元四大家
《脾胃论》
脾胃功能
运化功能
精微物质
李东垣
脾胃之气
-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血糖居高不下 可能是“脾虚”了
- 3
-
-
作者
瞿佳嫣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出处
《健康博览》
2024年第3期32-34,共3页
-
文摘
许多糖尿病患者表示,已经注射了很大剂量的胰岛素,或服用了好几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仍然不理想,且经常感到乏力,精神不佳。如果有这种情况,不妨尝试一些中医方法。中医理论中,“血糖”被认为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产物。《素问·经脉别论》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说的是我们体内的精微物质主要通过脾的运化,被输布至五脏六腑。
-
关键词
水谷精微
经脉别论
精微物质
中医方法
中医理论
脾气散精
降糖药物
五脏六腑
-
分类号
R58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荣气虚滞论
被引量:38
- 4
-
-
作者
周德生
张雪花
谭静
-
机构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医药通报》
2005年第2期22-25,共4页
-
文摘
本文探讨了荣气虚滞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临床意义。认为荣气乃精气的一部分, 包涵一切精微物质, 兼赅阴阳气血津液的综合功能。荣气虚滞是一种衰老机制和疾病的共同病机, 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养生学、诊断学、治疗学、康复学等实践有重要指导价值。
-
关键词
气虚
临床意义
基本内涵
精微物质
综合功能
气血津液
衰老机制
指导价值
中医学
养生学
诊断学
治疗学
康复学
-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论真气学说(三)——中医真气学说的实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维耀
-
机构
天津市精粹国医研究所
-
出处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487-489,共3页
-
文摘
中医学范畴的真气,不同于宇宙间的真气,应该具有生命的特征。真气不同于人体的其他各种气。“场”理论不能与“气”相提并论,“场”是物理学概念,如果对人体有作用也是外源因子。人体真气学说的特征有:微粒形质、运动的系统性和自我稳定性3种。蛋白质、核酸、遗传单位与真气有关,但不等同。
-
关键词
真气学说
精微物质
运动的系统性
自我稳定性
-
Keywords
true Qi theory
nutrient substance
systematic character of movement
self-stability
-
分类号
R223.14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老年病与内皮功能障碍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宋莉丽
-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
-
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1119-1120,共2页
-
-
关键词
内皮功能障碍
老年病
气血不足
精血不足
脏器功能
精微物质
脾气虚
肾气虚
-
分类号
R592
[医药卫生—老年医学]
-
-
题名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李佩文
-
机构
中日友好医院
-
出处
《中医健康养生》
2019年第10期71-72,共2页
-
文摘
何为正气?正如大家平时所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个魔可喻为“病邪”,这个道可喻为“正气”。中医内科学认为,正气含义有二,一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腑脏经络之气等,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精微物质
邪不可干
李佩文
卫气
营气
宗气
经络之气
-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金匮肾气丸对腹透患者证候积分及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 8
-
-
作者
倪军
陈达洲
俞东容
-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
-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439-440,共2页
-
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No.2019ZA084)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No.2019KY521)。
-
文摘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存在多种角度,有从病性角度辨证,有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辨证,也有从疾病发展变化的轻重程度进行辨证^([1])。从虚实辨证看,慢性肾衰竭属本虚标实证,脾肾阳虚是其常见证型之一。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患者所应用腹透液为甘甜滋腻之品,长期应用易于化生湿浊,阻碍脾胃运化,且PD患者每日白蛋白等精微物质流失较多,五脏失养,加重营养不良。饶立科^([2]).
-
关键词
本虚标实证
精微物质
脾肾阳虚
轻重程度
脾胃运化
常见证型
慢性肾衰竭
虚实辨证
-
分类号
R277.5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中医之气初探
- 9
-
-
作者
何国珍
杨敬博
王立国
毛国庆
李中丽
毛会芬
-
机构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6年第7期29-29,共1页
-
文摘
气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笔者现就中医之气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与看法。
-
关键词
精微物质
脏腑组织
肾气
五行学说
取象
基因表达
胃液分泌
调气
营气
体液免疫
-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第七讲 气血津液(上)
- 10
-
-
作者
周学胜
-
机构
南京中医学院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1985年第7期41-43,共3页
-
文摘
一、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气在古代哲学上的概念气,在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即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如《周易·系辞》说:“精气为物”,《论衡·自然篇》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这说明气在古代属于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范畴。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祖国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把哲学上“气”的概念引用到医学领域中来。
-
关键词
宗气
生理活动
生命活动
脏腑经络
升降出入
元气
气血
营气
脾胃
水谷精气
精微物质
水谷之精
饮食物
病理变化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医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概况
- 11
-
-
作者
朱滨弟
史英莉
-
机构
黑龙江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7-29,共3页
-
文摘
原发性肾小球病无症状性蛋白尿系指临床上无明显水肿,高血压等肾外症而以肾小球性蛋白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病人,常见于肾病结合征或肾炎综合征缓解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
关键词
无症状性
隐匿性肾炎
肾小球病
肾炎综合征
中医治疗
活血祛淤法
精微物质
脾肾气虚
温补脾肾法
升清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浅谈补肾法治疗老年蛋白尿
- 12
-
-
作者
李琼锋
-
机构
云南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
-
出处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6期179-180,共2页
-
文摘
蛋白尿系指用常规定性实验方法在尿中查出蛋白。老年蛋白尿是老年人多种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常服肾毒性的药物和食物导致肾脏损害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由于大多数老年肾脏病患者在病变过程中会长时间地反复出现轻重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致使老年患者体内的蛋白质大量丧失,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如何消除蛋白尿,有效地治疗蛋白尿,是治疗老年肾脏疾病的重要环节。
-
关键词
老年蛋白尿
肾虚
精微物质
肾失封藏
中药疗法
补肾法
-
分类号
R696.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
-
题名长夏话治湿
- 13
-
-
作者
王诗雅
刘颖
-
机构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
出处
《中老年保健》
2012年第8期20-20,共1页
-
文摘
中医学认为.不同的季节所产生的致病因素各有差异.故引起的疾病也有一定的趋向性。湿为长夏(夏秋之交)的主气.外感湿邪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系指内生之湿.与脾有密切关系。脾主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湿两个方面。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的消化和腐熟,吸收其精微物质.又输布于全身的功能。
-
关键词
长夏
治湿
脾主运化
外感湿邪
运化水谷
致病因素
精微物质
趋向性
-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适时调护,平润度秋
- 14
-
-
作者
杜斌
-
机构
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科
-
出处
《医师在线》
2017年第27期33-33,共1页
-
文摘
秋季,阳气开始减弱收敛,阴气逐渐增强,自然界如此,人体也是如此。人体的阳气主要指脏腑的功能,而人体的阴气是指体内的精微物质,应当根据自然与人体变化规律进行适当调整。
-
关键词
调护
精微物质
自然界
阳气
阴气
-
分类号
R248.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代偿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
- 15
-
-
作者
刘华宝
-
机构
重庆市中医院
-
出处
《肝博士》
2023年第2期33-34,共2页
-
文摘
肝硬化的基本病机为“体用失调、气机失畅、肝络瘀阻”。“肝体”的内涵,一是指肝自身的阴阳气血,来源于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二是指流经肝的气血及精微物质,两者共同以藏血为主要功能表现,因此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
-
关键词
先天之本
精微物质
阴阳气血
后天之本
气机
中医治疗
瘀阻
体用
-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男性更年期,查查激素补补肾
- 16
-
-
作者
党进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14年第11期37-39,共3页
-
文摘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阴阳和,故能有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意思是说,男子八岁时,肾气开始充实,头发生长,牙齿更换;十六岁时,肾气充盛,肾精中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质逐渐增多,促使男性成熟,精气满溢,能够生育;而到了四十岁,肾气衰败。
-
关键词
肾气
齿发去
黄帝内经
齿槁
发堕
天癸竭
精少
气衰
补肾
精微物质
-
分类号
R588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气虚体质,病位不同症状各异
- 17
-
-
作者
杜斌
-
机构
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科
-
出处
《医师在线》
2017年第32期36-36,共1页
-
文摘
这是一个典型气虚体质的患者:女,30岁,从小就体质较弱,容易疲乏,食欲不佳,声音低微,动则心悸,面色苍白腹胀,大便稀溏,寐差,容易出汗,经常感冒,舌淡红,苔薄,脉细。根据临床表现,证属肺脾气虚,治法宜补肺健脾,益气固卫。方选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患者二诊症状都有缓解,继续以上方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基本消除,但仍然容易疲乏,特别是过度劳累后症状易复发,嘱其平时服用参苓白术丸,并建议其加强锻炼,增强体魄。想要正确理解气虚体质,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气”。在中医学中,气是指人体内一种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由先天之精、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以及脾胃吸收的水谷精气而组成,主要生理作用有温煦、推动、固摄、防御、滋润营养和气化功能。
-
关键词
气虚体质
症状
病位
玉屏风散加减
精微物质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丸
面色苍白
-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仓廪之官”脾的顾护
- 18
-
-
作者
翟双庆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第9期74-74,共1页
-
文摘
《黄帝内经》将脾胃称为"仓廪之官",被誉为"后天之本",强调脾是人出生以后,维护生命活动的重要脏腑。有人问,中医所说的脾是西方医学描述的左肋下的免疫器官么?中医脾到底是什么?说到中医的脾,就不得不提到胃,因此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将脾胃连用。我们常常问"胃口怎么样",其实就是在问食欲如何,能不能吃下东西,
-
关键词
仓廪之官
黄帝内经
西方医学
后天之本
下东西
健脾祛湿
免疫器官
至真要大论
精微物质
固摄
-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中医辨“气”
- 19
-
-
作者
薛辉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健康养生》
2022年第7期69-71,共3页
-
文摘
提起气、血、津液这些名词,想必熟悉中医的人都不会陌生。中医理论认为,这些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其中气更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中医学所说的气有两种涵义。一方面,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比如饮食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另一方面,它又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比如肝气、肾气、胃气等脏腑之气,以及经络之气等。
-
关键词
精微物质
脏腑组织
中医理论
脏腑之气
胃气
肾气
中医学
经络之气
-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血脂异常
- 20
-
-
作者
郭剑华
-
机构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软伤科
-
出处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0年第3期28-28,共1页
-
文摘
中医认为,血脂异常多因脏腑功能失调,精微物质运化失常,酿生痰浊、淤血而致有害血脂升高。中医将血脂异常分为痰湿内阻、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痰淤互结和肝肾阴虚等5种证型。
-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脏腑功能失调
精微物质
血脂升高
痰湿内阻
肝郁脾虚
湿热内蕴
肝肾阴虚
-
分类号
R589.2
[医药卫生—内分泌]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