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灵与恶力:唐宋精怪世界中红赤系色彩的文化意象考论
1
作者 李婕 贾文龙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红赤系色彩是唐宋志怪文学中刻画精怪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化象征源于火焰的红赤系色彩与鲜血的文化意象相叠加,衍生出两元文化象征:一方面红赤色成为唐宋精怪世界中位高而权重、辟邪与降福的威灵象征;另一方面红赤色在唐宋精怪世界中也... 红赤系色彩是唐宋志怪文学中刻画精怪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化象征源于火焰的红赤系色彩与鲜血的文化意象相叠加,衍生出两元文化象征:一方面红赤色成为唐宋精怪世界中位高而权重、辟邪与降福的威灵象征;另一方面红赤色在唐宋精怪世界中也具有灾异与不祥、邪祟与厄运的恶力象征。这种两元文化象征属性,使红赤色精怪成为唐宋志怪文学中的重要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红赤色 精怪文学 文化意象
下载PDF
尤利斯基短篇小说中的精怪形象摭谈
2
作者 林官琼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57-60,共4页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尤利斯基是20世纪上半叶的在华俄罗斯侨民作家。与其他俄侨作家不同,他的作品主要以边境森林警察工作的亲身经历和中俄边境民族文化元素为基础展开叙述,极具特色。文章以尤利斯基的两部短篇小说《蔡夫人...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尤利斯基是20世纪上半叶的在华俄罗斯侨民作家。与其他俄侨作家不同,他的作品主要以边境森林警察工作的亲身经历和中俄边境民族文化元素为基础展开叙述,极具特色。文章以尤利斯基的两部短篇小说《蔡夫人的回归》和《狐狸的脚印》中的精怪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世界文学作品中的类似形象进行分析对比,通过《蔡夫人的回归》中的鼠精形象和《狐狸的脚印》中的狐精形象,尤利斯基在文本中将边境民族文化和魔幻故事融为一体,模糊了真实与虚构叙述的界限,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边境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侨文学 世界文学 精怪 民族文化 边境神话
下载PDF
古灵精怪的小可爱
3
作者 哒哒 哒哒妈妈(图) 《发明与创新(上旬刊)》 2024年第9期16-20,共5页
这就是我我叫方晟衔,小名叫哒哒,是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新湘幼儿院的一员。我喜欢玩乐高、超轻黏土、立体拼图和画画,还爱看连环画。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工程师,打造一个可以随时往返太空的飞行器。
关键词 中共湖南省委 古灵精怪 连环画 工程师
下载PDF
精怪:亘古至今的信仰与叙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精怪信仰是中国民间基层文化的重要内容。精怪叙事以其特有的个性与作为地方传统的精怪信仰密切相关。书面传统与口头传统在互动之中为中国精怪信仰和精怪叙事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精怪信仰 精怪叙事 精怪源脉
下载PDF
中国文化中树木精怪嬗变源流辨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黎明 《古代文明》 CSSCI 2013年第4期97-101,112,共5页
古人相信花草树木与人一样具有灵魂。我国现存典籍中保存有大量关于树木精怪的内容,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树木精怪的变化历程。上古神话传说中有树神句芒,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许多动物化树木精怪,唐以后人格化的树木精怪成为主体。树木精怪... 古人相信花草树木与人一样具有灵魂。我国现存典籍中保存有大量关于树木精怪的内容,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树木精怪的变化历程。上古神话传说中有树神句芒,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许多动物化树木精怪,唐以后人格化的树木精怪成为主体。树木精怪具有动物形貌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不过,中国文化中的男性树精多是"文人士子"形象,树木精怪的危害性不强,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树木精怪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精怪 句芒 动物化 人格化 文士
下载PDF
《太平广记》中的唐代女性精怪与少数民族文化论考——以狐、虎、狼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美娟 张美华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6-170,共5页
《太平广记》里有许多性格各异、富有人性的唐代女性精怪形象。这些形象的产生深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唐朝与众多少数民族之间频繁交流的必然结果,也是民族文化渗透与融合的典型反映。
关键词 《太平广记》 唐代女性精怪 少数民族文化
下载PDF
山西狼/狐精怪故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岳永逸 赵雪萍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第2期30-48,共19页
狼外婆和小红帽的故事影响深远,中国亦不例外。70多年前司礼义神父对大同南部包括狼精故事在内的口传故事,采用了文本细读和宏观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方法在现代精怪故事研究中同样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搜集比较山西境内不同地区... 狼外婆和小红帽的故事影响深远,中国亦不例外。70多年前司礼义神父对大同南部包括狼精故事在内的口传故事,采用了文本细读和宏观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方法在现代精怪故事研究中同样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搜集比较山西境内不同地区的32则狼/狐精怪故事,对该类故事在山西境内的地域分布进行简要描述,按前情、结果等不同量标对故事进行了分类,并就这些故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日常用品、韵语和获救方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与AT分类法中的老虎外婆型故事的母题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狐精怪故事 狼外婆 老虎外婆 母题 民间故事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精怪形象的塑造方法新探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春元 《蒲松龄研究》 2008年第1期16-27,共12页
精怪是《聊斋志异》中非常动人的一类形象,蒲松龄的幻想天才赋予精怪形象的新质,创造出全新的精怪形象。他安排各种精怪与世间的人类发生深层次的交往,置换精怪的文化内涵,对精怪的动物性、神异性、人性以新的方式进行处理,使三者在精... 精怪是《聊斋志异》中非常动人的一类形象,蒲松龄的幻想天才赋予精怪形象的新质,创造出全新的精怪形象。他安排各种精怪与世间的人类发生深层次的交往,置换精怪的文化内涵,对精怪的动物性、神异性、人性以新的方式进行处理,使三者在精怪身上和谐统一,使精怪形象产生多方面的美,具有奇幻美、神秘美、奇趣美、深情美、奇智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精怪形象 动物性 神异性 人性
下载PDF
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灾害记忆——基于北运河精怪传说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卫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5,F0002,F0003,共7页
灾害事件经常对人类生命、物质财产或精神造成重大伤害,民间传说承载着民间社会的灾害记忆。传说中对灾难的阐释与处置方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世界观与思维模式。北运河精怪传说把自然灾害归之于外部偶然因素积极应对,以建构神圣化空间... 灾害事件经常对人类生命、物质财产或精神造成重大伤害,民间传说承载着民间社会的灾害记忆。传说中对灾难的阐释与处置方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世界观与思维模式。北运河精怪传说把自然灾害归之于外部偶然因素积极应对,以建构神圣化空间或直接较量的方式消除灾难,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对灾害的独特理解和丰富想象力,表现了中国人在灾难面前的乐观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记忆 精怪传说 北运河
下载PDF
鬼魂、精怪与玄异——论汉魏六朝小说中的亭传鬼怪观念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允亮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2-94,共13页
亭是秦汉以来形成的基层职能单位,随着汉末六朝人口流动的加剧,它的旅途客舍功能日益重要。与家庭日常生活的封闭性空间相比,亭传空间具有陌生化、开放性等特点。在汉魏六朝鬼怪大兴的社会思潮下,作为凶杀、死亡事件高发地的亭传被附会... 亭是秦汉以来形成的基层职能单位,随着汉末六朝人口流动的加剧,它的旅途客舍功能日益重要。与家庭日常生活的封闭性空间相比,亭传空间具有陌生化、开放性等特点。在汉魏六朝鬼怪大兴的社会思潮下,作为凶杀、死亡事件高发地的亭传被附会上众多的鬼怪故事。随着这些故事的广泛传播,亭传中充斥鬼魂、精怪兼具玄异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一观念的生成过程中,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其为切入点对这一现象深入追溯,便可触及到时人精神世界的独特之处,进而对它的形成进行有效的还原、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亭传 鬼魂 精怪 玄异
下载PDF
精怪母题的空间分布:以明清白话短篇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宗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6,共8页
精怪的地理分布能反映物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属于故事角色的精怪是古代小说常见的母题。在所有精怪故事中,动物精怪最具有特色,它们善于变化,甚至能兴云致雨,引发灾难。由明清白话短篇小说精怪叙事,可以窥见精怪的种类及地理分布与中国... 精怪的地理分布能反映物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属于故事角色的精怪是古代小说常见的母题。在所有精怪故事中,动物精怪最具有特色,它们善于变化,甚至能兴云致雨,引发灾难。由明清白话短篇小说精怪叙事,可以窥见精怪的种类及地理分布与中国动物的地理分布几乎具有一致性;由精怪引发的水灾,也与中国的水灾时间与地理分布大致相同。精怪叙事,不仅具有文学意义,亦具有地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怪 动物 灾难 地理分布
下载PDF
论六朝志怪小说中精怪传说的类型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和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5-8,共4页
精怪传说为六朝志怪小说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它的来源与原始妖怪神话有关。按照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原始初民有泛生信仰和泛灵信仰等观念,多怀疑万物皆有精灵,因而如人一样有性格和动作。原始宗教有动物崇拜和植物崇拜等信仰方式,是基于... 精怪传说为六朝志怪小说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它的来源与原始妖怪神话有关。按照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原始初民有泛生信仰和泛灵信仰等观念,多怀疑万物皆有精灵,因而如人一样有性格和动作。原始宗教有动物崇拜和植物崇拜等信仰方式,是基于对不可解释事物或对自然力的恐惧和不安而产生的生存危机,因此依据联想,就构成为变化多端的精怪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志怪小说 精怪传说
下载PDF
母题视野中的精怪故事——以鄂西北伍家沟村故事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2-87,共6页
精怪观念与精怪故事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它根脉悠远,延绵流长,而今依然为民众所乐道和盛传,而且更加异彩纷呈。着眼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连的精怪故事,笔者运用民间故事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以母题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地方文化传... 精怪观念与精怪故事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它根脉悠远,延绵流长,而今依然为民众所乐道和盛传,而且更加异彩纷呈。着眼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连的精怪故事,笔者运用民间故事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以母题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地方文化传统,对其进行解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题 伍家沟村 地方知识 精怪故事
下载PDF
唐代精怪小说谐趣的发生动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7-90,共4页
精怪属于民间信仰范畴,进入唐代小说的精怪形象不仅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其富有戏谑的精怪形象描绘同时还丰富了唐代小说的艺术表现。唐代精怪类小说作品产生谐趣的动因有二:一是叙述者在文学表现手法上的刻意选择,一是心理因素上... 精怪属于民间信仰范畴,进入唐代小说的精怪形象不仅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其富有戏谑的精怪形象描绘同时还丰富了唐代小说的艺术表现。唐代精怪类小说作品产生谐趣的动因有二:一是叙述者在文学表现手法上的刻意选择,一是心理因素上的双向认同。后世如《西游记》等作品,从唐代谐趣类精怪小说中撷取了一定灵感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小说 精怪形象 谐趣 谐隐
下载PDF
《搜神记》精怪自由变形的模式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作胜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1-54,共4页
《搜神记》精怪自由变形的模式有五种:(1)变成人形,但保留原形的部分习性和特征;(2)变为当事者的亲属或熟人;(3)连续多次变为不同的人或物;(4)将身体的不同部位同时变为不同的人物;(5)将外物变为它物。这五种变形模式的出现,标志精怪自... 《搜神记》精怪自由变形的模式有五种:(1)变成人形,但保留原形的部分习性和特征;(2)变为当事者的亲属或熟人;(3)连续多次变为不同的人或物;(4)将身体的不同部位同时变为不同的人物;(5)将外物变为它物。这五种变形模式的出现,标志精怪自由变形已基本臻于成熟,后世妖魔鬼怪的变形多是对这些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搜神记》在中国古代小说变形史上具有奠基石作用和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精怪变形模式 影响 价值
下载PDF
浅谈文言小说中的精怪唱和模式
16
作者 刘文杰 《克拉玛依学刊》 2010年第3期272-273,共2页
中国文言小说中有一类精怪唱和的故事模式,故事中精怪们在介绍自己身份和经历时,一般用各种拆字、谐音、典故、双关等方法设为隐语谜面,它们所唱和的内容也大多与其身份契合,待到故事结尾时才揭示精怪的真实身份,再让读者玩味,带... 中国文言小说中有一类精怪唱和的故事模式,故事中精怪们在介绍自己身份和经历时,一般用各种拆字、谐音、典故、双关等方法设为隐语谜面,它们所唱和的内容也大多与其身份契合,待到故事结尾时才揭示精怪的真实身份,再让读者玩味,带来做游戏般的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精怪化人 精怪唱和
下载PDF
《太平广记》中的唐代女性精怪与外来民族文化--以佛教文化为中心
17
作者 张美娟 曹刚华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0-182,共3页
《太平广记》中女性精怪形象的产生,受到外来民族文化——佛教的重大影响,反映了中原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 《太平广记》 唐代女性精怪 佛教文化
下载PDF
唐人精怪小说中的谐隐艺术
18
作者 陈玲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3-86,共4页
唐人精怪小说中精怪幻化成的人形以及人世界以其非理性的构思、谐隐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引入某种独特的情感世界,从而重新获得了对人类以及存在的世界的省视与思考,并感到一种奇特的愉悦满足。在唐人精怪小说文本里,精怪原形往往是通常性... 唐人精怪小说中精怪幻化成的人形以及人世界以其非理性的构思、谐隐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引入某种独特的情感世界,从而重新获得了对人类以及存在的世界的省视与思考,并感到一种奇特的愉悦满足。在唐人精怪小说文本里,精怪原形往往是通常性的物件,作者对其进行模拟描写甚至有意地表现精怪原形与幻化之物的荒诞背谬,形成独特的谐隐艺术,实际上表达了唐人情感的审美观以及文学创作的奇趣,并实现劝诫的文学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精怪小说 精怪 谐隐
下载PDF
隋唐精怪小说与佛教流播
19
作者 夏广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01,共7页
佛教东渐,汉译佛典渐次形成。佛经文学独特的题材和奇异的艺术想象力,对当时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精怪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从佛教中汲取了灵感,使此时的精怪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上,较前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作者从... 佛教东渐,汉译佛典渐次形成。佛经文学独特的题材和奇异的艺术想象力,对当时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精怪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从佛教中汲取了灵感,使此时的精怪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上,较前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作者从佛教观念及佛经故事题材等方面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切入考察,以见梵汉交融互汇给小说创作带来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五代 精怪 小说 佛教
下载PDF
精怪与人的两性关系及变迁——以《搜神记》、《搜神后记》、《玄怪录》、《宣室志》、《独异志》为例
20
作者 宁莉莉 王传明 《蒲松龄研究》 2011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把《搜神记》、《搜神后记》、《玄怪录》、《宣室志》、《独异志》五部小说集中涉及精怪与人的两性关系的故事分为欺骗性婚外性、强迫性婚外性、自愿性婚外情、欺骗性婚内性、自愿性一夜情、无感情的婚姻...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把《搜神记》、《搜神后记》、《玄怪录》、《宣室志》、《独异志》五部小说集中涉及精怪与人的两性关系的故事分为欺骗性婚外性、强迫性婚外性、自愿性婚外情、欺骗性婚内性、自愿性一夜情、无感情的婚姻、有感情的婚姻、同性恋八种类型,分析每种类型的特点和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第二部分通过表格总结精怪与人的两性关系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发生的变化及趋势,指出这种变化趋势一直延续到《聊斋志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怪小说 两性关系 精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