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优质稻云恢290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罗萍
凌启鸿
+3 位作者
刘曜榕
王怀义
杨从党
李刚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3,共5页
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云恢290为材料,以当地栽培技术(T1)为基础,在当地技术上实行精确定量施肥(T2),在T2基础上实行精确定量灌溉(T3),并通过定量基本苗、扩大行距、精确定量施肥和灌溉,实现精确定量栽培(T4),分析不同栽培技术...
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云恢290为材料,以当地栽培技术(T1)为基础,在当地技术上实行精确定量施肥(T2),在T2基础上实行精确定量灌溉(T3),并通过定量基本苗、扩大行距、精确定量施肥和灌溉,实现精确定量栽培(T4),分析不同栽培技术对云恢290生育期、叶龄、产量及其构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T1处理,T2、T3和T4处理均能显著提高云恢290产量和经济效益,2019年产量增幅为21.0%~41.0%、经济效益增幅为20.6%~41.3%,2020年产量增幅为16.7%~65.4%、经济效益增幅为17.0%~63.8%,其中,T4处理增产增效最显著,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可见,精准定量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龄模式
精确定量施氮技术
精确
定量
灌溉
技术
精确
定量
栽培
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玉米良禾367不同叶龄施氮效应研究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罗萍
刘曜榕
+5 位作者
王怀义
滕松
高永贵
岳超
杨从党
李刚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0期67-71,75,共6页
以当地栽培技术为基础,通过叶龄和器官间的同伸关系,在不同叶龄期追肥,探索杂交玉米良禾367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当地常规栽培(一炮轰)为对照(T1),分别设置T0:不施氮,T2:5展叶追肥,T3:6展叶追肥,T4:7展叶追肥,T5:8展叶追肥,T6:9展叶追...
以当地栽培技术为基础,通过叶龄和器官间的同伸关系,在不同叶龄期追肥,探索杂交玉米良禾367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当地常规栽培(一炮轰)为对照(T1),分别设置T0:不施氮,T2:5展叶追肥,T3:6展叶追肥,T4:7展叶追肥,T5:8展叶追肥,T6:9展叶追肥,T7:10展叶追肥,T8:11展叶追肥,T9:12展叶追肥,T10:13展叶追肥,T11:14展叶追肥,T12:15展叶追肥,T13:施用缓释控肥(基肥一次性施用,不追肥)。比较不同叶龄期追肥对杂交玉米良禾367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T8处理(11叶龄期追肥)良禾367产量达13 495.5 kg/hm~2、穗粒数536.7粒、千粒重366.0 g、出籽率89.3%,均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2)T8处理(11叶龄期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值,T8处理产值28 341.0元/hm~2,在各处理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禾367玉米
叶龄模式
精确定量施氮技术
产量
产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稻云恢290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罗萍
凌启鸿
刘曜榕
王怀义
杨从党
李刚华
机构
云南省个旧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3,共5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凌启鸿专家工作站(2018IC144)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303102)。
文摘
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云恢290为材料,以当地栽培技术(T1)为基础,在当地技术上实行精确定量施肥(T2),在T2基础上实行精确定量灌溉(T3),并通过定量基本苗、扩大行距、精确定量施肥和灌溉,实现精确定量栽培(T4),分析不同栽培技术对云恢290生育期、叶龄、产量及其构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T1处理,T2、T3和T4处理均能显著提高云恢290产量和经济效益,2019年产量增幅为21.0%~41.0%、经济效益增幅为20.6%~41.3%,2020年产量增幅为16.7%~65.4%、经济效益增幅为17.0%~63.8%,其中,T4处理增产增效最显著,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可见,精准定量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
关键词
水稻
叶龄模式
精确定量施氮技术
精确
定量
灌溉
技术
精确
定量
栽培
技术
Keywords
rice
leaf age pattern
precise quantitative nitroge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ecise quantitative irrigation technology
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玉米良禾367不同叶龄施氮效应研究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罗萍
刘曜榕
王怀义
滕松
高永贵
岳超
杨从党
李刚华
机构
个旧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0期67-71,75,共6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凌启鸿专家工作站”(项目编号:2018IC144)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项目编号:201303102)。
文摘
以当地栽培技术为基础,通过叶龄和器官间的同伸关系,在不同叶龄期追肥,探索杂交玉米良禾367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当地常规栽培(一炮轰)为对照(T1),分别设置T0:不施氮,T2:5展叶追肥,T3:6展叶追肥,T4:7展叶追肥,T5:8展叶追肥,T6:9展叶追肥,T7:10展叶追肥,T8:11展叶追肥,T9:12展叶追肥,T10:13展叶追肥,T11:14展叶追肥,T12:15展叶追肥,T13:施用缓释控肥(基肥一次性施用,不追肥)。比较不同叶龄期追肥对杂交玉米良禾367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T8处理(11叶龄期追肥)良禾367产量达13 495.5 kg/hm~2、穗粒数536.7粒、千粒重366.0 g、出籽率89.3%,均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2)T8处理(11叶龄期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值,T8处理产值28 341.0元/hm~2,在各处理中最高。
关键词
良禾367玉米
叶龄模式
精确定量施氮技术
产量
产值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优质稻云恢290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罗萍
凌启鸿
刘曜榕
王怀义
杨从党
李刚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杂交玉米良禾367不同叶龄施氮效应研究初探
罗萍
刘曜榕
王怀义
滕松
高永贵
岳超
杨从党
李刚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