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与文化:职业教育“产赛教”融合模式的价值逻辑与文化向度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章 姜运隆 杨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6-60,86,共6页
制造强国战略、供给侧改革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价值支撑与精神动力。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产赛教"融合模式改革,遵循资源配置公平合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工匠精神... 制造强国战略、供给侧改革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价值支撑与精神动力。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产赛教"融合模式改革,遵循资源配置公平合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工匠精神培养、共建跨界协同系统的价值逻辑,在精神和文化的互动中打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实现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厚德尚行、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与文化向度,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与文化 “产赛教”融合 价值逻辑 文化向度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的历史回溯及现实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齐卫平 柴奕 许振江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8-34,共7页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其中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和政治智慧,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写照,更是发挥党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其中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和政治智慧,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写照,更是发挥党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的滋养,以及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及其背后历史的研究和解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好党史国史必修课,不断增强历史意识,努力学会历史思维,自觉培养历史眼光"的基本要求,是"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精神与文化 资政育人 红色基因 政治智慧
下载PDF
文化中的艺术精神与品格——读刘承华《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有感
3
作者 李宝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63-170,共8页
刘承华先生的文集《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中,有多个篇章所涉及的问题,都是站在人类文明整体演进的高度和立场上,揣摩文化与艺术的关系,在文化中去认识艺术,在艺术中去感受文化,并以此表明艺术的本源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艺术的生... 刘承华先生的文集《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中,有多个篇章所涉及的问题,都是站在人类文明整体演进的高度和立场上,揣摩文化与艺术的关系,在文化中去认识艺术,在艺术中去感受文化,并以此表明艺术的本源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艺术的生发源自文化的有机氛围;艺术之所以不同,起决定作用的不完全在于艺术形式本身,而在于彼此不同的文化思维习惯和状态。面对艺术,不可剥离开文化来看待,艺术的本质必将受制于文化的基本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承华 《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 文化本体 艺术韵律 文人艺术气质
下载PDF
建构西部文化 弘扬西部精神——“西部审美精神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杨欣 丁世忠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25-126,共2页
西部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其审美精神与文化特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建构西部文化,弘扬西部精神,是西部大开发中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西部审美精神与文化建设” 学术研讨会 综述 西部文化 审美精神 文化建设 西部开发
下载PDF
基于传承中国精神与文化的大学英语线上课程思政建设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芳 《高教学刊》 2021年第3期173-176,共4页
办好线上课程思政对于在线教学环境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在坚持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需要突出基于传承中国精神与文化的课程思政。文章按照“金课”标准,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 办好线上课程思政对于在线教学环境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在坚持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需要突出基于传承中国精神与文化的课程思政。文章按照“金课”标准,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如何优化使用慕课与地方特色文化spoc建设、如何开展师资团队建设与社会服务三方面内容来有效推动大学英语线上课程思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中国精神与文化 课程思政 线上教学
下载PDF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文化自信——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6
作者 王金龙 《人文天下》 2019年第21期72-76,共5页
近代以降,西方文化借“科学”“理性”之名传入中国,令中国传统文化倍感窘迫,正如汪海鹰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发展历程及启示》一文中所说,“中华民族从过去的自信十足逐步转变为丧失自信,中华民族文化在同西方文化的竞争中... 近代以降,西方文化借“科学”“理性”之名传入中国,令中国传统文化倍感窘迫,正如汪海鹰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发展历程及启示》一文中所说,“中华民族从过去的自信十足逐步转变为丧失自信,中华民族文化在同西方文化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二十世纪以来,中西文化比重的严重失衡之势,直至今日尚未根本扭转。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如何树立中国的文化自信,在当下愈显紧迫。楼宇烈教授写就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书局,2016年)一书,从解读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一视角出发,深刻论证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科技文化的纠治之用,为当下中国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 楼宇烈 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精神与文化 发展历程 严重失衡
下载PDF
工匠精神与文化高质量发展
7
作者 管宁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3期63-64,共2页
现今,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转型期的时代趋势和诉求,被广泛讨论和研究,同时也成为我国新时代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从总体角度考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宏观的战略思路,还要有中微观的策略选择;既要推动体制改革和政策优化,也要... 现今,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转型期的时代趋势和诉求,被广泛讨论和研究,同时也成为我国新时代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从总体角度考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宏观的战略思路,还要有中微观的策略选择;既要推动体制改革和政策优化,也要关注创新动力与人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动力 策略选择 历史转型期 政策优化 体制改革 战略思路 人才提升 精神与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理论解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贾微晓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2-68,共7页
目前学界对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研究众多,但是极少将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从哲学和历史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特别是对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两者之间联系的理论分析更加缺乏。本文将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来探究精神和文化的关系,进而分析革命... 目前学界对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研究众多,但是极少将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从哲学和历史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特别是对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两者之间联系的理论分析更加缺乏。本文将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来探究精神和文化的关系,进而分析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历史的梳理阐明革命精神的曲折过程。创新性地提出革命精神的实质就是"创新",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本源,而红色文化则是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这个"创新理念和手段"去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与文化 革命精神 红色文化
下载PDF
人文精神与文化高质量发展
9
作者 胡钰 《经济导刊》 2022年第10期74-77,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要求。对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炼、传播、运用具有普遍意义与中国特色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已经成为一个重大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要求。对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炼、传播、运用具有普遍意义与中国特色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已经成为一个重大任务。这样的精神标识应该是形式简洁的而不是形式繁复的,语义清晰的而不是语义模糊的,普遍认同的而不是局部认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世界 语义模糊 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发展 中华文明 文化精髓 精神与文化 精神标识
原文传递
中国精神病学中的一个文化偏见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小年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65-65,共1页
至今,与迷信相关的精神障碍尚无可操作的诊断标准,这名称是一种文化偏见的产物。
关键词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诊断
下载PDF
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51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陶筱琴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 临床症状 治疗
下载PDF
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盛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20期2569-2569,2549,共2页
文化是指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有艺术、语言、宗教信仰、习俗。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指流行于某些人群中的文化信息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并改变心理活... 文化是指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有艺术、语言、宗教信仰、习俗。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指流行于某些人群中的文化信息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并改变心理活动过程而引起的精神症状,表现为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异常。我院1999—2003年共收治51例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现将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红色文化何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晓静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I0003-I0004,共2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所培育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形态。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有助于培...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所培育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形态。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促进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时期 培养大学生 民族文化自信心 精神与文化 国家富强
下载PDF
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探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吉凯 《大众标准化》 2021年第12期69-71,共3页
中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各个民族的也在自己的发展当中形成了一个特别的文化历程: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是人们在自己民族的生活当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其经历了时光的磨砺,延续并发扬了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精神文化。这直观地反... 中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各个民族的也在自己的发展当中形成了一个特别的文化历程: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是人们在自己民族的生活当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其经历了时光的磨砺,延续并发扬了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精神文化。这直观地反映出了舞蹈文化的多样性,或高昂、或含蓄、或细腻的舞蹈音律和肢体语言,向世界展现出了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然而,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在后续的传承和发扬当中,遇到了各种的问题和难度,严重地影响了舞蹈文化的传承,所以,要加强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分析,让民族舞蹈文化能够发扬光大。文章主要针对民族舞蹈文化的特点,分析讨论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研究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舞蹈 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建瓯精神浅谈
15
作者 陈彬铨 《神州》 2011年第9期24-24,共1页
区域的物质、生产形态决定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精神的特质。本文是作者主编《建瓯历史文化概揽》一书的《编后记》,作者在熟稔家乡历史、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对闺北重镇、福建历史文化名城建瓯特有的文化内涵、精神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作了... 区域的物质、生产形态决定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精神的特质。本文是作者主编《建瓯历史文化概揽》一书的《编后记》,作者在熟稔家乡历史、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对闺北重镇、福建历史文化名城建瓯特有的文化内涵、精神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作了简要的溯源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瓯 精神与文化 建瓯历史文化
下载PDF
吴邦雅《卖水郎》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16
作者 虞雪君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艺术虽源自生活,但在生活的基础之上加以升华,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戏剧作为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维度,还使生活更加丰富和诗意。作为一种精神与文化的产物,戏剧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灵魂的慰藉等深层次需... 艺术虽源自生活,但在生活的基础之上加以升华,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戏剧作为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维度,还使生活更加丰富和诗意。作为一种精神与文化的产物,戏剧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灵魂的慰藉等深层次需要。在缅甸贡榜时期,戏剧在人物的描绘和塑造上展现了细腻与巧妙的技巧。本文旨在分析吴邦雅的《卖水郎》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分析 生活维度 精神与文化 多样化 戏剧
下载PDF
文化治疗对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17
作者 杨波 喻小念 +3 位作者 吴琼芳 张咏梅 成晓洁 孙茜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9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比较本民族文化治疗方法与临床常规治疗在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搜集来自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两组(观察组n=15;对照组n=11)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样本,两组样本一般资料、诊断、文化生活环境配比平衡(P均〉0.05... 目的比较本民族文化治疗方法与临床常规治疗在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搜集来自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两组(观察组n=15;对照组n=11)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样本,两组样本一般资料、诊断、文化生活环境配比平衡(P均〉0.05);观察组采取由本文化背景下的非医疗专业人员施行类似暗示治疗的“文化治疗”;对照组采取由医疗专业人员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样本的临床缓解率、复发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单次病程天数、治疗费用差异。结果两组完全达到临床痊愈;均未发生药物副反应;两组样本在病程(观察组:10.93±8.06,对照组:14.36±9.06,t=-1.02,P=0.32)和复发次数上(观察组1例次,对照组5例次,Fisher确切概率法求得P=0.05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发生治疗费用,对照组住院费用为(1645.72±613.45)元。结论在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上,由本文化治疗者采取的文化治疗与临床常规治疗并无差异,但由本文化治疗者采取的文化治疗在治疗费用上更为经济,应当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信 文化治疗 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
原文传递
成都地铁西博城站站外景观设计特点分析
18
作者 孟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20-I0021,共2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人口流动、土地发展空间、景观设计等方面都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一些老旧地铁站也会根据城市整体规划进行及时改造或开展周边景观提升工程,承载和演绎城市精神与文化。
关键词 景观提升 景观设计 精神与文化 城市整体规划 成都地铁 地铁站 更新换代
下载PDF
探索古典园林文学中的艺术思想--评《园林文学》
19
作者 赵霞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0,共1页
世界园林有三大系统,分别为东方、西亚、欧洲。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最,同时也是东方系园林代表。我国古典园林主要是指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等特点,是五千年文化史造就而成的艺术珍品。江南古典... 世界园林有三大系统,分别为东方、西亚、欧洲。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最,同时也是东方系园林代表。我国古典园林主要是指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等特点,是五千年文化史造就而成的艺术珍品。江南古典园林以生动传神的建筑形态扬名,以文学与诗画等元素融入,不仅可以充分地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与文化气息表达出来,还能塑造一种恬静淡雅的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世界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皇家园林 建筑形态 园林文学 江南私家园林 精神与文化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需要“非遗”
20
《小康》 2023年第1期2-2,共1页
在我们这个由物质组成的世界,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越来越盛行?既然是非物质的,那就是精神与文化的。既然是遗产,那就有传承的价值。人类在解决了安全与温饱之后,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如果我们看到、摸到或者感... 在我们这个由物质组成的世界,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越来越盛行?既然是非物质的,那就是精神与文化的。既然是遗产,那就有传承的价值。人类在解决了安全与温饱之后,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如果我们看到、摸到或者感受到了某些相关联的记忆,由此会引发心理共鸣、情感共振。而习惯、行为、思维方式的相似,也会产生共情与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心理共鸣 身份认同 情感共振 精神与文化 思维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