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世代的精神共鸣——“现代艺术论战”中的徐复观与刘国松 |
刘建平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9 |
1
|
|
2
|
让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共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对外利用服务工作纪实 |
刘长秀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人类对陶瓷壁画中的精神共鸣研究 |
杨超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6 |
0 |
|
4
|
文化之美带来精神共鸣 |
申香英
|
《纺织服装周刊》
|
2009 |
0 |
|
5
|
作为心灵相遇媒介的童话——鲁迅翻译蔼覃、爱罗先珂童话因缘探讨 |
王家平
徐水芳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6
|
“对话教育”视野下的非诉讼纠纷解决课程再造——以复旦大学非诉讼纠纷解决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 |
熊浩
|
《昭通学院学报》
|
2022 |
0 |
|
7
|
由柏拉图与孔子的比较浅析人类文明源头东西方文化的互融 |
赵婵媛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0 |
|
8
|
绝望中的孤独者——张承志与鲁迅 |
刘娜
|
《文教资料》
|
2017 |
0 |
|
9
|
主旋律纪录片的影像表达特征 |
林子涵
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
|
《艺术家》
|
2020 |
1
|
|
10
|
有关爱情 |
赵淑侠
|
《华文文学》
|
1997 |
0 |
|
11
|
河东潇湘意 菊香书屋情─—毛泽东与柳宗元诗文 |
陈琼光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12
|
向心而行,广纳百川 |
|
《新世纪智能》
|
2019 |
0 |
|
13
|
建筑是什么? |
黄山
|
《上海集邮》
|
2021 |
0 |
|
14
|
唐宋作品中的自然之声 |
卞萃平
|
《内蒙古电大学刊》
|
2016 |
0 |
|
15
|
独特的“中法精神” |
张健超
|
《党课》
|
2024 |
0 |
|
16
|
当火锅店前排起长队 |
|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2024 |
0 |
|
17
|
以诗入梦 诗戏凝构——解读《梦回东坡》的诗词运用 |
薛芮
郦沄
|
《现代艺术》
|
2024 |
0 |
|
18
|
我梦想神访古人 |
张灵馨
|
《七彩语文》
|
2024 |
0 |
|
19
|
唐诗与竹林七贤 |
袁济喜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0
|
陆龟蒙的渔具诗 |
盛文强(文/图)
|
《垂钓》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