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篇·主体·精神分析——话语分析的精神分析方法浅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殷祯岑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67,共13页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视野中,语篇可视为主体欲动与话语规约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对语篇及其发生语境的考察,我们可以探索制导语篇意义生成的话语规约体系,实现对语篇意义、话语主体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全面观照。本文以对官场话语的分析为例...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视野中,语篇可视为主体欲动与话语规约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对语篇及其发生语境的考察,我们可以探索制导语篇意义生成的话语规约体系,实现对语篇意义、话语主体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全面观照。本文以对官场话语的分析为例尝试构建这一分析路径,力图将精神分析的理论方法引入话语分析,促进语言学意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主体 话语分析 精神分析方法 解析符号学 主体欲动 话语规约
原文传递
做到公平正义:后现代情节剧的仪式精神分析方法和动作片的某种倾向 被引量:2
2
作者 理查德·波普 犁耜(译)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1,共28页
结合人种论和精神分析方法,这篇论文分析了《蓝波:第一滴血》(特德·科切夫,1982)和更近一些的伯恩电影(道格·利曼,2002;保罗·格林格拉斯,2004;格林格拉斯,2007)的观众接受。调查证明,这样的电影体验,在数字时代,是有着... 结合人种论和精神分析方法,这篇论文分析了《蓝波:第一滴血》(特德·科切夫,1982)和更近一些的伯恩电影(道格·利曼,2002;保罗·格林格拉斯,2004;格林格拉斯,2007)的观众接受。调查证明,这样的电影体验,在数字时代,是有着持续的重要性的;尤其是他们都流露出对动作英雄"为正义而战"身处险境的剧情所给予的同情。结果提示这样一点,有必要拓宽我们对动作片这一类型的理解,更宽泛地讲,还包括观众在电影叙事中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方法 公平正义 动作片 情节剧 后现代 仪式 论文分析 数字时代
原文传递
论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4-78,共5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既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又是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这几年,我国文艺学界也曾一度出现过“弗洛伊德热”,关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方法的评介和翻译著作纷涌而出,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方法作系统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既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又是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这几年,我国文艺学界也曾一度出现过“弗洛伊德热”,关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方法的评介和翻译著作纷涌而出,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方法作系统的考察,力图明确其在现代文艺诸方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精神分析作为一个思想理论体系的缺陷和作为一种支艺方法的存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主义 精神分析方法 存在价值 性欲 心理活动 哈姆雷特 社会分析 二十世纪 无意识
下载PDF
萨特存在精神分析法文学批评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2-119,共8页
存在精神分析法文学批评是萨特首创,并且终生耕耘、实践是一种新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文学批评方法。萨特在其早期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1943)中,就已经勾勒出这一方法的基本轮廓,之后,在其漫长的文学批评生涯中,他不断充实,完善着这... 存在精神分析法文学批评是萨特首创,并且终生耕耘、实践是一种新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文学批评方法。萨特在其早期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1943)中,就已经勾勒出这一方法的基本轮廓,之后,在其漫长的文学批评生涯中,他不断充实,完善着这一方法。本文拟论述以下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方法 波德莱尔 包法利夫人 作家 作品 文学批评方法 殉道者 写作技巧 自由选择
下载PDF
精神分析与公共行政:从弗洛伊德到戴蒙德
5
作者 大士 《新疆社会科学》 2004年第5期5-9,共5页
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组织理论中 ,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就是假设人类的行为是理性的 ,因而对组织的研究总是局限于研究基于人类理性所产生的规范和制度。而自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方法以来 ,很多的学者开始运用这一方法来解释组织的行为 ... 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组织理论中 ,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就是假设人类的行为是理性的 ,因而对组织的研究总是局限于研究基于人类理性所产生的规范和制度。而自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方法以来 ,很多的学者开始运用这一方法来解释组织的行为 ,创立了精神分析的组织理论 ,其中 ,戴蒙德 (Dia mond)就是著名的代表。精神分析方法在组织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拓宽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但同时也把组织理论从传统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 ,那就是过于强调人类行为的非理性 ,使得对组织的研究易于陷入不可知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戴蒙德 公共行政学 精神分析方法 组织理论
下载PDF
精神分析学
6
作者 卡列文.S.霍尔 圣克鲁斯 李世强 《应用心理学》 1982年第3期56-57,共2页
精神分析学不但属于心理学体系,而且还是治疗精神病人的方法。维也纳科学家、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这个学派的系统理论并发展了精神分析方法。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体系,精神分析学由下述的概念和原理组成。一个人的性格... 精神分析学不但属于心理学体系,而且还是治疗精神病人的方法。维也纳科学家、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这个学派的系统理论并发展了精神分析方法。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体系,精神分析学由下述的概念和原理组成。一个人的性格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无意识 心理学 精神分析方法 精神病人 系统理论 超我 精神病医生 反射行动
下载PDF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浮士德形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冬尽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0-42,共3页
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人这种动物特有的意识 ,这是由人的悖论本性所决定的。从精神分析角度看 ,浮士德是人类精神困境的完全阐释者与体现者 ,这一形象也最准确的体现了人类的共同特征 ,最充分地展示了人的共同心理 。
关键词 文学评论 精神分析方法 <<浮士德>> 浮士德形象
下载PDF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还 《健康博览》 1999年第3期12-13,共2页
情结“父亲往往喜欢女儿,母亲常常宠爱儿子。”如果说人们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父母都会偏爱异性孩子的说法尚能为人们接受的话,那么,“女儿都是恋父妒母,儿子都是爱母忌父,孩子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他或她的母亲或父亲”这种理论,就过分偏执... 情结“父亲往往喜欢女儿,母亲常常宠爱儿子。”如果说人们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父母都会偏爱异性孩子的说法尚能为人们接受的话,那么,“女儿都是恋父妒母,儿子都是爱母忌父,孩子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他或她的母亲或父亲”这种理论,就过分偏执了,也一定会受到世人的指责。但后一种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奥狄浦斯情结 母亲 精神保健 理论 精神分析方法 父亲 性心理障碍 恋爱
下载PDF
精神分析视角下《士兵之家》的人格结构分析
9
作者 马文慧 曾庆敏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8期60-62,共3页
《士兵之家》是海明威反映战争对人心灵影响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方法,对主人公克莱勃斯的人物性格进行人格结构分析。研究发现,克莱勃斯出于本我本能虚荣、冷漠和对女性充满渴望,而超我所带来的道德羁绊和社... 《士兵之家》是海明威反映战争对人心灵影响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方法,对主人公克莱勃斯的人物性格进行人格结构分析。研究发现,克莱勃斯出于本我本能虚荣、冷漠和对女性充满渴望,而超我所带来的道德羁绊和社会责任感又让他良心受到谴责,他的自我在调节本我和超我中失去了平衡,从而使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矛盾状态。因此,克莱勃斯的人格发展受到了阻碍,性格开始变得扭曲,对生活失去信心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批评方法 本我 自我 超我
下载PDF
精神分析视域下组织管理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启示
10
作者 黄远春 陈振宇 农晓瑜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85-89,共5页
精神分析作为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其在组织管理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与方法、研究枢纽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精神分析视域下的组织管理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梳理,试图为组织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相关研究... 精神分析作为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其在组织管理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与方法、研究枢纽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精神分析视域下的组织管理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梳理,试图为组织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缺陷导致既往研究信度不足,需要从方法学上改进,应采用发展出的以沙盘游戏为代表的各类个人精神分析调查方法开展组织管理的研究。而在研究内容上,应按照情结影响人格及人格影响组织行为的基本逻辑,将人格作为精神分析在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组织管理 人格 沙盘游戏 个人精神分析调查方法
下载PDF
鲁迅研究中的传记学批评方法
11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1-27,共7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 传记学批评 新批评 原型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 批评家 象征 精神分析方法 理论家 评论家
下载PDF
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评述 被引量:29
12
作者 赵晓珊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106,共12页
本文主要探讨麦茨的电影精神分析方法,其中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电影认同机制和观众心理分析。以往的精神分析研究主要是对具体的作品———影片的精神分析、对影片的作者———导演进行病理学的研究,而麦茨则要对电影的整体机制、特性做... 本文主要探讨麦茨的电影精神分析方法,其中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电影认同机制和观众心理分析。以往的精神分析研究主要是对具体的作品———影片的精神分析、对影片的作者———导演进行病理学的研究,而麦茨则要对电影的整体机制、特性做精神分析,并强调自己所倡导的精神分析对象是电影,而非影片,探讨的是电影的特性,而非电影所表现的故事。麦茨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的认同机制,即一是观众对摄影机的认同,二是观众对影片中人物和角色的认同。电影同时又是窥淫和恋物的产物,窥视心理使观众对电影产生依赖,不断刺激观众产生重回影院的欲望。而恋物机制通过"逼真"影像弥补观众内心的缺失,类似于某种恋物的道具。电影依赖技术和虚构,构成某种人们欲望的替代物,或者掩盖伤口的道具,使得欲望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方法 电影理论 观众心理 认同机制 心理分析 镜像理论 影片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伟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117,共7页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胡适思想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中国文化情结”。这种中国文化情结不仅与其少年时期接受的传统教育有关,而且为他后来“反叛”传统、走上“全盘西化”道路提供了“内驱力”。但胡适的这种“全盘西...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胡适思想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中国文化情结”。这种中国文化情结不仅与其少年时期接受的传统教育有关,而且为他后来“反叛”传统、走上“全盘西化”道路提供了“内驱力”。但胡适的这种“全盘西化”只是一种学术主张甚至于意识形态,并不代表其具体的学术实践。终其一生,胡适的学术思想与其说是“全盘西化”,毋宁说是“西方学术的本土化”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中国文化情结 精神分析方法
下载PDF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
14
作者 阎崇年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6-136,共1页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阎崇年明清之际是中国社会天崩地解、陵谷巨变的时代。大顺代大明、大清灭大顺,历史裂变,何以诠释?问地不语,仰问苍天。著名学者型青年作家林佩芬,就其间纷繁历史事件、众多历史人物,编织成历史小说《天...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阎崇年明清之际是中国社会天崩地解、陵谷巨变的时代。大顺代大明、大清灭大顺,历史裂变,何以诠释?问地不语,仰问苍天。著名学者型青年作家林佩芬,就其间纷繁历史事件、众多历史人物,编织成历史小说《天问——明末春秋》,分作三卷,一百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 评读 崇祯帝 长篇历史小说 满学研究 袁崇焕 皇太极 精神分析方法 朱由检 历史人物
下载PDF
鲁迅的恋人絮语——因吴俊先生的新著《文学的个人史》再谈《朝花夕拾》“整本书”
15
作者 张业松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5-98,74,共5页
一在座诸位①中最早从事鲁迅研究的是吴俊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第一本研究专著《鲁迅个性心理研究》②出版的时候我刚开始读研究生,对其以精神分析方法探索鲁迅内心世界的才气横溢的文笔和凌厉大胆的分析判断留下深刻印象。一晃30年... 一在座诸位①中最早从事鲁迅研究的是吴俊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第一本研究专著《鲁迅个性心理研究》②出版的时候我刚开始读研究生,对其以精神分析方法探索鲁迅内心世界的才气横溢的文笔和凌厉大胆的分析判断留下深刻印象。一晃30年过去,吴俊先生又回到鲁迅研究领域,出版了新的研究论著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花夕拾》 鲁迅研究 回到鲁迅 研究论著 个性心理 精神分析方法 研究专著 研究生
下载PDF
略论毛泽东研究中的几个哲学问题
16
作者 赵兴良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2-26,共5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绩很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我认为是政治性与科学性、方法论与本体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以期能为毛泽东研究的推进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绩很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我认为是政治性与科学性、方法论与本体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以期能为毛泽东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参考。一、政治性与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毛泽东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的地方,是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思想 科学性 主观性 方法 客观性 本体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研究方法 精神分析方法
下载PDF
鲁迅与弗洛依德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荻涌 《毕节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22-26,共5页
齐格蒙德·弗洛依德(1856—1939)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派心理学的创始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在长期观察、研究和治疗心理疾病的过程中。
关键词 弗洛依德 鲁迅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方法 升华说 《补天》 精神分析学说 《明天》 小说创作 厨川白村
下载PDF
论传记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18
作者 李祥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59,86,共6页
传记的写作要从各种素材中寻出传记主人公行为的动机并发现其独特的人格形态的强烈愿望,促使传记文学家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式和方法来接受并运用心理学原理。二十世纪心理学的进步为传记写作奠定了基础,并丰富了传记文学在更广的范... 传记的写作要从各种素材中寻出传记主人公行为的动机并发现其独特的人格形态的强烈愿望,促使传记文学家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式和方法来接受并运用心理学原理。二十世纪心理学的进步为传记写作奠定了基础,并丰富了传记文学在更广的范围与更深的意义上揭示人物个性的各种手法。然而,心理学知识水平至少在当前阶段上,尚无法在人类的一切行为与动机之间建立“绝对的”因果联系,只能被局限在一个相当严格有时甚至是狭窄的范围内。要警惕因心理学诸方法的滥用而造的传记文学科学性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文学创作 现代心理学 人物传记 心理学原理 主人公 精神分析方法 弗洛伊德 因果联系 精神分析 康拉德
下载PDF
《学子书斋》丛书评介
19
作者 和平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3-23,共1页
《学子书斋》丛书评介近年在人文科学研究趋于低谷、学术成果出书困难的情况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郑重推出了一套颇为壮观的《学子书斋》丛书。该丛书囊括了肖云儒、王愚、刘城淮、刘建军、周政保等名家及学界新秀的论著20部。陕西... 《学子书斋》丛书评介近年在人文科学研究趋于低谷、学术成果出书困难的情况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郑重推出了一套颇为壮观的《学子书斋》丛书。该丛书囊括了肖云儒、王愚、刘城淮、刘建军、周政保等名家及学界新秀的论著20部。陕西师大数位教学与研究人员参与该丛书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辩艺术 元明清文学 日本文学 书斋 《金瓶梅》 女性形象 文艺批评理论 文艺理论批评 精神分析方法 比较文学
下载PDF
浅论“新音乐哲学”
20
作者 徐建国 《黄河之声》 2012年第9期98-98,共1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出现的一种以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作为依据和手段的社会批判思潮的统称(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左派学者莫里斯.梅洛-庞蒂提出的)。在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本雅明、阿多诺通过美学入手进行社...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出现的一种以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作为依据和手段的社会批判思潮的统称(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左派学者莫里斯.梅洛-庞蒂提出的)。在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本雅明、阿多诺通过美学入手进行社会批判。霍克海默将哲学的作用确定在了社会批判领域。马尔库塞则是通过对于工业社会对于人的思想的禁锢进行批判,同时在心理学、美学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弗洛姆则是通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方法来批判权威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哲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社会批判思潮 马克思主义学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精神分析方法 梅洛-庞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