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适宜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张鹤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61-0164,共4页
探讨不同康复模式下康复适宜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23年1-6月入院的80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练习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练习组实施康复适宜技术训练,包括社会技能练习和压力管理训练,每周2次,... 探讨不同康复模式下康复适宜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23年1-6月入院的80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练习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练习组实施康复适宜技术训练,包括社会技能练习和压力管理训练,每周2次,每次1小时,共6个月。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在基线时在两项评定量表上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练习组在生活能力评分和症状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适宜技术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症状,显示出一定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适宜技术 应用效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
作者 姚尚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43-46,共4页
探讨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任意抽样法抽取本院2021年2月份-2022年12月份期间治疗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施以一般常规管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常规管理... 探讨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任意抽样法抽取本院2021年2月份-2022年12月份期间治疗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施以一般常规管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常规管理干预的基础上施以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及康复状态的变化差异。结果 实施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以后,实验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减分值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增分值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康复状态量表(MRSS)各部分减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的应用,可减少患者病情复发,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 康复效果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黎丽燕 刘翠霞 +3 位作者 韦毅 杨兵 林淑贤 欧阳丽怡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6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入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利伯曼精神康复治疗)65例和对照组(常规精神康复治疗)65例进行12周的研究。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症状自... 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入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利伯曼精神康复治疗)65例和对照组(常规精神康复治疗)65例进行12周的研究。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症状自评量表(SCL-90)、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OSIE总分及总积极因素分大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分小于对照组,SQLS中动力和精力量表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护理
下载PDF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与日间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比较 被引量:24
4
作者 职璞 田玉梅 +1 位作者 薛小保 刘敏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比较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与日间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认知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康复组患者采用日间康复治疗,认知组患者接受CCRT,疗程均为12... 目的比较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与日间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认知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康复组患者采用日间康复治疗,认知组患者接受CCRT,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计算机化成套认知功能测评(ACCT)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康复组PANSS阴性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认知组(均P<0.05)。认知组ACCT的连线时间、数字正序的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康复组(均P<0.05)。结论CCRT与日间康复技术均能够在一定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但两种方法改善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建议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或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康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 日间康复技术
下载PDF
Liberman技术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启姣 黎丽燕 +1 位作者 胡小娟 李日照 《现代医院》 2016年第7期981-982,98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Liberman康复技术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36例稳定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变的前提下,对研究组按照Liberman康... 目的探讨应用Liberman康复技术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36例稳定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变的前提下,对研究组按照Liberman康复技术训练程式进行训练12周,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治疗依从性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训练前、4周末和12周末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分别为8.21±5.39、9.83±5.3、13.06±4.11和8.49±4.78、9.64±5.22、10±5.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在训练前、4周末和12周末的治疗依从性问卷评分分别为2.17±0.51、2.17±0.53、2.42±0.50和2.23±0.50、2.27±0.54、2.15±0.44,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Liberman康复技术训练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Liberman康复技术训练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团体心理剧技术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金桃 钟怡 +5 位作者 刁健 徐春洁 章菲 牛少辉 杨斌 刘寰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5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剧技术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剧技术干预,治疗3个月。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剧技术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剧技术干预,治疗3个月。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Performance Scale,PSP),自知力评定量表(Scale of Assess Unawareness of Mental Disorder,SAUMD)进行评估。结果:经过12周的团体心理剧干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治疗因素对SDS和PSP总分均存在主效应(F=10.56,4.77;P<0.001),对SAS总分无明显主效应;在SAUMD各因子中,治疗因素对目前症状认知和过去症状认知两个因子存在主效应(F=7.54,4.56;P<0.05),对归因两因子无明显主效应。结论:团体心理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个人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目前症状及过去症状的认知程度,促进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心理剧技术 慢性精神分裂症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会国 刘灵江 杜香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和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生... 目的分析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和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利伯曼精神康复治疗后,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分降低,生活质量量表(SQLS)心理社会、精力/动力、症状/副作用得分降低(P<0.05)。结论利伯曼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病症状及社会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钟国坚 杨润莲 +3 位作者 容兆珍 李玉梅 刘维燕 刘付海针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6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技术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1组(常规护理+应用CBT技术的心理护理)、观...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技术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1组(常规护理+应用CBT技术的心理护理)、观察2组(心理治疗师进行的CBT),各50例。比较入组时及干预4、8周三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情况。结果:入组时,三组患者的BPRS、NOSIE、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周,观察1、2组BPRS、NOSIE、HAMD、HAMA评分均显著优于入组时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1、2组同时段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技术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显著,经培训的高年资护士按心理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师进行的心理治疗取得相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 认知行为治疗技术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优化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金祥 晏丽娟 +2 位作者 孙旭海 张雨师 贾建磊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4期175-176,178,共3页
目的:分析优化后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的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干预组采用优化后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康复指导。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社会功能评定... 目的:分析优化后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的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干预组采用优化后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康复指导。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社会功能评定量表(PSP)、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复发率。结果:干预组24个月末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随访12个月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适于社区推广应用,具有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慧燕 邓敏妍 +2 位作者 黄影霞 黄庆明 冯剑倩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4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自知力治疗和态度问卷(ITAQ)、用药依从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干预后,SDSS总分(8.25±4.12)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ITAQ评分(11.07±4.12)分高于对照组(8.01±5.02)分(P<0.05);且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自知力及用药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精神病症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艳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3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训练12周后和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采用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 精神分裂症 康复
下载PDF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建平 杨琴 +2 位作者 郭轶 李冠男 赵延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究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104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数字法按照1∶1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2例。对比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104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数字法按照1∶1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2例。对比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进行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水平、治疗态度、生活质量(心理社会、精力与动力、症状与副作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2.3±0.7)分、治疗态度评分(13.7±2.6)分均高于对比组的(39.8±0.9)、(11.2±2.2)分,社会功能评分(8.9±0.6)分低于对比组的(15.2±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社会、精力与动力、症状与副作用评分分别为(11.7±3.7)、(26.7±4.6)、(12.1±3.3)分,均低于对比组的(15.6±4.2)、(36.2±4.9)、(16.8±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进行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与治疗态度,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长期住院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作用
下载PDF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韦利玲 唐雪萍 邓秀兰 《右江医学》 201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观... 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水平。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生活技能训练(SST)评价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后,观察组SST总分高于对照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技能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韦毅 黎丽燕 温紫娴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6期2561-2563,2577,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慢性病科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研究组进行为期12周的... 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慢性病科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研究组进行为期12周的综合技能训练,对照组按常规纷给予药物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入组时、治疗第4周和第12周后采用精神科护士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后康复疗效总分、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等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OSIE病情总估计分,社会兴趣、迟缓、总消极因素等方面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NOSIE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OSIE病情总估计分,社会兴趣、迟缓、总消极因素等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可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最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康复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利伯曼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日鹏 刘翠霞 +1 位作者 梁智飞 黎丽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4期187-188,共2页
目的:通过利伯曼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SP)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选广州市惠爱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伯曼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 目的:通过利伯曼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SP)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选广州市惠爱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伯曼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则沿用传统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分别在研究基线、随访第3月、12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估患者的自知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3月、12月时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及阴性症状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第3月、12月时的ITAQ得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伯曼康复技术可提高SP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其精神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伯曼康复技术 精神分裂症 康复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弘妍 于丽 《青春期健康》 2023年第9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烟台市芝罘区烟台肺科医院收治的7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结合心理护...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烟台市芝罘区烟台肺科医院收治的7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5例: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结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精神分裂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均较于护理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护理后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分裂症状,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技术 心理护理 康复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VR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云海 申变红 +1 位作者 朱春燕 江长旺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6期1116-1117,共2页
目的探讨VR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精神病分裂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进行维持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VR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精神病分裂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进行维持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VR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6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BPRS及SD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PANSS、BPRS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R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精神分裂症 虚拟现实系统 康复疗法
下载PDF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日间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傅云婕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8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联合日间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联合日间康复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日间康复技术,观察组采用CCRT联合日间康复技术,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精神症状.结果干预前,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T联合日间康复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进而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 日间康复技术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下载PDF
放松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健 于瑞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9期1040-1041,共2页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放松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放松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放松前和放松后3个月进行量化评定。结果放松训练3个月后实验组BPRS、SDSS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放松训练技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退,促进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值得在精神科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松训练技术 精神分裂症 康复效果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技术对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
20
作者 包炤华 袁周玲 +1 位作者 汤莉 过婷 《大医生》 2019年第18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技术对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技术对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社区康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技术能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提升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区康复技术 自知力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