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失·救赎·重生——《海洋之珍》中希特森精神复活之旅
1
作者 吕春媚 陈剑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63-167,共5页
作为奥古斯特·威尔逊创作的黑人历史剧《匹兹堡系列》中的开篇之作,《海洋之珍》占据重要地位,在人物塑造和情节编排上为该系列剧中其他九部作品奠定了基调。本文试图探究剧中主人公希特森如何在充满歧视的社会空间与迷茫无措的心... 作为奥古斯特·威尔逊创作的黑人历史剧《匹兹堡系列》中的开篇之作,《海洋之珍》占据重要地位,在人物塑造和情节编排上为该系列剧中其他九部作品奠定了基调。本文试图探究剧中主人公希特森如何在充满歧视的社会空间与迷茫无措的心理空间的双重打击下变为一只迷途的羔羊;进一步分析他如何在伊斯特大妈构建的物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支撑下溶解社会空间与心理空间对希特森认知空间的强行占有,救赎他灵魂的同时为他构建新空间提供充裕的场所。最终,希特森得以生产新空间,逐步形成完整的外部世界认知与内心自我认识,获得重生的勇气,成为为黑人自由而斗争的勇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特·威尔逊 《海洋之珍》 列式空间理论 精神复活之旅
下载PDF
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的较量——浅论《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红星 《克拉玛依学刊》 200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本文着重探讨聂赫留朵夫在“精神的人”与“兽性人的”较量中精神复活的历程。指出其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对贵族阶级的背叛 ,对各种形形色色官僚丑恶嘴脸的揭露和抨击 ,对革命者的赞同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关键词 复活 卡秋莎 性的人 托尔斯泰 精神复活 贵族阶级 革命者 《外国文学》 利已主义 思想感情
下载PDF
托尔斯泰《复活》中的精神复活
3
作者 权琳钧 谢杨柳 李云轩 《美化生活》 2022年第6期145-147,共3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复活》中主人翁涅赫留朵夫的人生经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他人生中从堕落到复活的转变,并联系托尔斯泰的生活实际以及他在现实中的思想转变和思想斗争,从而探寻托尔斯泰有关精神复活的追求与思想。
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精神复活
下载PDF
论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
4
作者 雷丽 《湘潮(理论版)》 2009年第7期3-4,共2页
玛丝洛娃是《复活》中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形象。丑恶的社会、不公平的人生际遇导致了她人生的剧。在环境的影响、逼迫下,她变得庸俗不堪,但她终究没有与世沉沦,她在经过"灵魂的唤醒"后,麻木的心灵渐复苏;同时革命... 玛丝洛娃是《复活》中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形象。丑恶的社会、不公平的人生际遇导致了她人生的剧。在环境的影响、逼迫下,她变得庸俗不堪,但她终究没有与世沉沦,她在经过"灵魂的唤醒"后,麻木的心灵渐复苏;同时革命者对其的影响,终于使其由此获得新生,最终精神彻底复活。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说明了"道德自我完善"可以让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也说明了只要心灵深处的灵魂是可贵的,即使生存的世界是丑恶的,盛开花是开不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灵魂救赎 心灵复苏 精神复活
原文传递
如何理解《复活》中的“复活”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晓朗 黄林妹 《外国文学研究》 1983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如何理解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所体现的“复活”思想,是把握该书主旨的关键。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即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身上。前者的复活主要表现在他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对于他的这种复活,不少研究《复活》的同志... 如何理解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所体现的“复活”思想,是把握该书主旨的关键。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即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身上。前者的复活主要表现在他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对于他的这种复活,不少研究《复活》的同志都注意到了,且给了较为准确的评价。问题发生在对玛丝洛娃复活的理解上。我们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选评》第三集中,读到徐祖武同志一篇题为《浅谈〈复活〉主题思想的提炼》的文章,该文所阐述的玛丝洛娃的复活,我们以为同小说的实际以及托尔斯泰的一贯思想,特别是他写这部小说的用意都甚有差距。为了不至歪曲该文的观点,这里不妨抄引其中的几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力量 主题思想 作家思想 文学名著 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 选评 出版社 精神复活 字里行间
下载PDF
欢迎湖南人底精神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独秀 《船山学刊》 1999年第1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湖南人 王船山 曾国藩 奋斗精神 陈独秀 精神复活 以人废言 大问题 津南 历史证明
下载PDF
“复活”与“托尔斯泰主义”的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阎凤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59-63,共5页
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他从原来的贵族的“托尔斯泰主义”转变到农民的“托尔斯泰主义”立场上来了。在“新”的世界观指导下,作者进行了更加辉煌、更加艰巨的思想探索和总结,《复活》这部... 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他从原来的贵族的“托尔斯泰主义”转变到农民的“托尔斯泰主义”立场上来了。在“新”的世界观指导下,作者进行了更加辉煌、更加艰巨的思想探索和总结,《复活》这部作品既体现着作者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主观说教,也反映着他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光辉。《复活》是“托尔斯泰主义”在思想艺术领域里处于复杂矛盾中的忠实记录,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在俄国动荡不安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一种积极性和弱点的真实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主义 列夫·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 精神复活 八十年代 世界观 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 上帝 思想意识
下载PDF
《复活》人物谈——纪念列夫·托尔斯泰逝世七十周年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克勤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0年第5期66-74,共9页
《复活》写了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聂赫留朵夫,一个是卡秋莎·玛丝洛娃。这两个人物的灵魂苏醒、精神再生,构成了小说的中心内容。他们站在社会的两极:聂赫留朵夫位于社会最上层,是公爵,玛丝洛娃处在人间最底层,是妓女。她的沦落,最初... 《复活》写了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聂赫留朵夫,一个是卡秋莎·玛丝洛娃。这两个人物的灵魂苏醒、精神再生,构成了小说的中心内容。他们站在社会的两极:聂赫留朵夫位于社会最上层,是公爵,玛丝洛娃处在人间最底层,是妓女。她的沦落,最初是由于他十年前的诱奸;可是现在他是陪审官,她是阶下囚。这二人的法庭巧遇、法庭对玛丝洛娃的错判,特别是聂赫留朵夫为纠正错案所作的努力,成了《复活》情节结构的轴心。在小说初稿中,两个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被作家描绘成了大团圆结局:聂赫留朵夫陪伴卡秋莎到了西伯利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列夫·托尔斯泰 大团圆结局 女主人公 安娜·卡列尼娜 西伯利亚 小说叙事 情节结构 精神复活 作家
下载PDF
论《复活》中人物之复活
9
作者 王妮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333-335,共3页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10年的创作过程中,托尔斯泰曾数易其稿,作品主题前后迥异,最后,这部原旨道德教诲的小说变成了一部表现阶级对立,政治意义极其深刻的社会小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创作观的...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10年的创作过程中,托尔斯泰曾数易其稿,作品主题前后迥异,最后,这部原旨道德教诲的小说变成了一部表现阶级对立,政治意义极其深刻的社会小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创作观的总结;既对俄国社会给予了空前激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复活 “托尔斯泰主义” 精神复活 政治犯 主人公 精神世界 生活习惯 心灵辩证法 西伯利亚
下载PDF
一个寻求真知的人的心路历程──《复活》译序
10
作者 石枕川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6期84-87,共4页
一个寻求真知的人的心路历程──《复活》译序石枕川《复活》这部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自本世纪初便已开始译介到我国,100年来曾为它展开过无数次讨论,评论文章何止车载斗量!现应出版社之约重译,抚今追昔,不由“别有一般... 一个寻求真知的人的心路历程──《复活》译序石枕川《复活》这部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自本世纪初便已开始译介到我国,100年来曾为它展开过无数次讨论,评论文章何止车载斗量!现应出版社之约重译,抚今追昔,不由“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故略陈感怀,以就教于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 心路历程 复活 《圣经》 玛丝洛娃 精神复活 道德规范 社会生活 《基督教的本质》 上帝
下载PDF
基督复活的真实
11
作者 李云汉 《天风》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8,共3页
经文:林前15:1——28 基督复活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在新约圣经中总计有100多次提到复活的道理。保罗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在今生有... 经文:林前15:1——28 基督复活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在新约圣经中总计有100多次提到复活的道理。保罗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基督 犹太人 安息日 出太阳 水流出 大石头 心房破裂 精神复活 江苏连云港 圣经
下载PDF
哈哈镜里的俄罗斯知识分子——论塔吉亚娜·托尔斯泰娅长篇小说《野猫精》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训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6期78-81,共4页
长篇小说《野猫精》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塔吉亚娜·托尔斯泰娅最重要的作品。它着力挖掘和展示俄罗斯语言的魅力 ,以暗喻、反讽等手法将臆想的荒唐世界与活生生的现实、将蛮荒时代的古罗斯与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互相交错和交融 ,突显了... 长篇小说《野猫精》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塔吉亚娜·托尔斯泰娅最重要的作品。它着力挖掘和展示俄罗斯语言的魅力 ,以暗喻、反讽等手法将臆想的荒唐世界与活生生的现实、将蛮荒时代的古罗斯与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互相交错和交融 ,突显了知识分子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依附权势甚至同流合污的弱点 ,强调了掌握为人基本道理的无比重要性 ,拓展了普希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当代作家 塔吉亚娜·托尔斯泰娅 《野猫精》 精神复活
下载PDF
论《功夫》的“成长”——周星驰电影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4,22,共3页
《功夫》,是著名影星周星驰近来电影新作。影片继承周氏无厘头文化的一贯风格,嬉笑调侃,皆成文章,作为香港市民集体无意识的积淀物,充分体现出通俗性、市民性、多元性、颠覆性等特点。曾有专业人氏评论,周氏电影的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 《功夫》,是著名影星周星驰近来电影新作。影片继承周氏无厘头文化的一贯风格,嬉笑调侃,皆成文章,作为香港市民集体无意识的积淀物,充分体现出通俗性、市民性、多元性、颠覆性等特点。曾有专业人氏评论,周氏电影的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一脉的分演,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和反判。[1]这些评论有可取之处,但我以为,《功夫》影片在一系列搞笑造成解构倾向的同时,也用肯定性的笔触传达了一些比较严肃的意蕴主题。而这,集中表现为电影文本有意无意所叙写的"成长"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主题 无厘头 功夫 电影新作 小人物 电影文本 包租 精神复活 童年期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死亡与拯救——《荒原》解读之一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亦军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62-65,共4页
死亡主题是《荒原》的核心和灵魂。但《荒原》描写的“死亡”是和生命熔铸在一起的 ,彼此无法分开的 ,即把人推向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之中 ,着力表现处在生不如死的荒原中的人们对死的渴望 ,同时也孕育出“生的本能” ,从而导致生死循环 ;... 死亡主题是《荒原》的核心和灵魂。但《荒原》描写的“死亡”是和生命熔铸在一起的 ,彼此无法分开的 ,即把人推向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之中 ,着力表现处在生不如死的荒原中的人们对死的渴望 ,同时也孕育出“生的本能” ,从而导致生死循环 ;这种死亡更和精神联系在一起 ,其中的“死亡”多以“力比多”的饥渴来对应 ,故死亡在这里只是一种仪式性死亡或象征性死亡 ,其目的是表现生命力的回归而实现精神复活。这样 ,艾略特就在描写死亡中完成了“拯救荒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 解读 死亡 生死循环 仪式性死亡 精神复活 主题 艾略特 诗歌
下载PDF
中国侠文化流变试探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双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81-87,共7页
中国侠文化迄今为止经历了神话原型、历史实存与文人“幻设”三个发展阶段,伴随着与各时代历史特点相适应之复杂演变。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侠性”的三大“板块”。本文对侠文化所作的脉络整理与内蕴探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地了... 中国侠文化迄今为止经历了神话原型、历史实存与文人“幻设”三个发展阶段,伴随着与各时代历史特点相适应之复杂演变。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侠性”的三大“板块”。本文对侠文化所作的脉络整理与内蕴探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地了解这一“中国民间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文化的流变 原型 精神复活 幻设性 侠性
下载PDF
《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分析
16
作者 任伟亚 王艳艳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91-92,共2页
聂赫留朵夫是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复活》里的男主人公,是一位有名望的法庭陪审员,是个忏悔贵族的典型形象,受过高等教育,相信上帝,相信良知,用道德观和伦理观来衡量一切,他深刻意识到使得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聂赫留朵夫是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复活》里的男主人公,是一位有名望的法庭陪审员,是个忏悔贵族的典型形象,受过高等教育,相信上帝,相信良知,用道德观和伦理观来衡量一切,他深刻意识到使得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土地私有的罪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精神复活 陪审员 批判现实主义 男主人公 俄国 作品 进步思想 高等教育 典型形象
原文传递
从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心路历程说开去
17
作者 李思琪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3年第11期26-27,58,F0003,共4页
《复活》作为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表达了列夫·托尔斯泰对人性、对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而课文节选部分则是男女主人公心灵转变的重要阶段,奠定了男女主人公实现“精神复活”的基础。玛丝洛... 《复活》作为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表达了列夫·托尔斯泰对人性、对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而课文节选部分则是男女主人公心灵转变的重要阶段,奠定了男女主人公实现“精神复活”的基础。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监狱相见时,其实没有真正有效地沟通过,他们彼此各怀心事,虽然心中也有彼此的影子,但从来没有真正关注过对方此时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聂赫留朵夫 男女主人公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 精神复活
下载PDF
可疑的文体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义勤 《大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4-207,共4页
1.最初听海男在电话里谈到《大家》99年度将推出全新的"凸凹文本"时,我是全力支持且非常兴奋的。这许多年来,我一直鼓吹先锋或新潮写作,希望他们能真正改变中国文学的面貌与秩序。但现实却总是令人失望,先锋们总是进一步退两... 1.最初听海男在电话里谈到《大家》99年度将推出全新的"凸凹文本"时,我是全力支持且非常兴奋的。这许多年来,我一直鼓吹先锋或新潮写作,希望他们能真正改变中国文学的面貌与秩序。但现实却总是令人失望,先锋们总是进一步退两步地重复循环,到如今不仅停滞不前,甚至连革命的愿望也已丧失殆尽了。此时此刻,《大家》能高举"文体革命"的大旗,让我又感到了先锋品性与理想主义的文学精神复活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革命 文本 中国文学 文学革命 作家 语言哲学 理想主义 精神复活 包容性 现实生存
原文传递
玛丝洛娃的形象分析
19
作者 马丽华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9-80,共2页
喀秋莎·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著名小说《复活》的女主人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她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经历了由天真烂漫逐步走向堕落,又从天昏地暗中良知觉醒,终于实现精神复活的曲折历程。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是俄国沙皇专... 喀秋莎·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著名小说《复活》的女主人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她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经历了由天真烂漫逐步走向堕落,又从天昏地暗中良知觉醒,终于实现精神复活的曲折历程。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是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全体受压迫人民悲惨遭遇的缩影,其精神复活则影射了下层民众反抗运动的壮大与专制制度终将灭亡的历史趋势。本文以玛丝洛娃的人生经历与思想沉浮为主线索,深入探析了其精神复活的必然性,不仅突显了其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更突出了这一形象对俄国底层人民实现精神复活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形象 精神复活 专制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五千年的长征——复兴(六)
20
作者 韩毓海 《经济导刊》 2020年第2期89-96,共8页
危与机危难中见真情"发展是个硬道理",在20世纪90年代,这句话却被一些人理解为"发财是个硬道理"。21世纪,恰恰是以发财这个"硬道理"的破灭开始的。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国这个一心发财、一心赚... 危与机危难中见真情"发展是个硬道理",在20世纪90年代,这句话却被一些人理解为"发财是个硬道理"。21世纪,恰恰是以发财这个"硬道理"的破灭开始的。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国这个一心发财、一心赚钱的国家倒在了骗钱的道路上。2008年,对于中国是极为特殊的一年。这一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焕发出生死与共的共同体意识、众志成城抗击灾难的伟大精神,"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新中国品格,浴火重生,感天动地——千金难买民心一片。在灾难面前,金钱微不足道;在民心面前,山河为之动容。这是社会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复活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之动容 感天动地 精神复活 共同体意识 军民团结 千金难买 金融危机 四川汶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