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楼与故乡的村庄——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意象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籍晓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年第3期78-82,共5页
索尔·贝娄的小说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贝娄在小说中创造的生动的意象。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中心意象——电子塔楼等高层建筑象征了工业文明对人类所具有的毁灭性的力量,而小说主人公贝... 索尔·贝娄的小说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贝娄在小说中创造的生动的意象。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中心意象——电子塔楼等高层建筑象征了工业文明对人类所具有的毁灭性的力量,而小说主人公贝恩故乡的村庄和村庄里"母亲的厨房"、桑树等意象则代表了传统文明和人文精神对人类的滋养和健康的力量。这两组意象之间的鲜明对照表现了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激烈冲突。"故乡的村庄"是都市人灵魂的故乡的隐喻。主人公贝恩则是小说作者的代言人,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精神废墟里,他扮演了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角色。对这部小说中意象的解读有助于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深刻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中心意象 精神废墟 工业文明
下载PDF
《唐山大地震》的双重审美境界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沁芳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1期50-52,共3页
讲述"23秒32年"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在主观和客观上蕴涵了两重审美境界。在艺术审美的层面上,影片关照了后汶川时代,国人心灵废墟和精神家园的重建;在哲学审美的层面上,"方登"一角的塑造本身隐含着一个审美主义精... 讲述"23秒32年"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在主观和客观上蕴涵了两重审美境界。在艺术审美的层面上,影片关照了后汶川时代,国人心灵废墟和精神家园的重建;在哲学审美的层面上,"方登"一角的塑造本身隐含着一个审美主义精神的乌托邦的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废墟 心灵重建 理性主义 审美主义
下载PDF
论超现实主义艺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凯 《科学之友》 2007年第08B期131-131,133,共2页
通过举例对人物布雷东等人的描绘,以说明超现实主义艺术。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艺术 精神废墟
下载PDF
灾后心理重建探索——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4
作者 卢晓红 《湘潮(理论版)》 2010年第11期67-68,共2页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屡屡发生,灾害发生后,大量幸存者会产生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重建,特别在象地震等特大灾害发生后的心理重建工作更是一个漫长而艰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屡屡发生,灾害发生后,大量幸存者会产生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重建,特别在象地震等特大灾害发生后的心理重建工作更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而我国此项工作才刚刚开始,在汶川地震的心理救助中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建立我国完善的灾难心理救助体制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废墟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重建 长效机制
原文传递
寻根文学中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任翔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162,共4页
寻根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股逆现代性潮流而动的文学思潮,"寻根"就是追寻失落的文化命脉以及被意识形态淡化的历史意识,并且将这种文化命脉和历史意识文本化。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境遇还是从全球化社会理论的视角... 寻根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股逆现代性潮流而动的文学思潮,"寻根"就是追寻失落的文化命脉以及被意识形态淡化的历史意识,并且将这种文化命脉和历史意识文本化。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境遇还是从全球化社会理论的视角看,寻根文学的历史意识都凸显了执着的乡愁,并交织着民族精神、荒野精神以及废墟精神。寻根文学通过多维的历史意识而深化了民族、民间以及都市的"创伤记忆",从而延伸了共同体对血脉根源和普世价值的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历史意识 民族精神 荒野精神 废墟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