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职业人群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紧张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静洁 赵俊岭 +2 位作者 王磊 潘凯 刘继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地区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紧张程度,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抽取2 200名年龄≥18岁的职业人群(主要包括工人、教师、军人、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应用一般健康... 目的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地区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紧张程度,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抽取2 200名年龄≥18岁的职业人群(主要包括工人、教师、军人、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应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和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强迫症状(1.69±0.58)分、恐怖(1.36±0.64)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01),躯体化(1.33±0.55)分、人际关系敏感(1.44±0.46)分、抑郁(1.42±0.66)分、精神病性(1.23±0.48)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01);SCL-90阳性组在不同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总分、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HQ-20的阳性检出率为27.5%,SCL-90的阳性检出率为25.0%,GHQ-20和SCL-90在不同职业人群上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量表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职业紧张组在一般健康问卷阳性和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地区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情况较为严重,精神心理健康相对较差,应对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人群 精神心理健康 职业紧张
原文传递
新疆职业人群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静洁 薛瑜峰 +2 位作者 张元洲 潘凯 刘继文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和工作倦怠的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新疆某地区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 013名年龄>18岁的职业人群(工人、教师、军人、公务员及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和工作倦怠的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新疆某地区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 013名年龄>18岁的职业人群(工人、教师、军人、公务员及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和职业倦怠问卷(BMI)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同职业人群GHQ-20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民族、工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人群GHQ-20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口学资料显示,不同民族、职业、工龄、文化程度、婚姻和收入人群职业倦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健康问卷筛选出的心理障碍阳性组在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职业人群的职业倦怠情况较为严重,精神心理健康相对较差,应对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人群 精神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及心理干预策略改善成人大骨节病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史雅锋 黄芸芸 +2 位作者 丁汉飞 刘丹 王治伦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4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调查大骨节病(KBD)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治疗对本病患者的影响,为评价风湿科优质护理及心理干预策略的临床应用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1)对符合KBD诊断标准的70例成年KBD患者,进行SCL-90答卷调查,与中国人群常模做比较。(2... 目的调查大骨节病(KBD)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治疗对本病患者的影响,为评价风湿科优质护理及心理干预策略的临床应用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1)对符合KBD诊断标准的70例成年KBD患者,进行SCL-90答卷调查,与中国人群常模做比较。(2)将该7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在给予抗风湿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和优质护理。对照组只给予抗风湿药物治疗和内科基础常规护理。3周后,应用SCL-90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后进行评分及效果评定。结果 (1)70例KBD患者的SCL-90评分为181.8±40.1,在焦虑、抑郁、强迫项目评分与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干预组在治疗后SCL-90评分降低更明显。结论部分KBD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病症,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抗风湿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优质护理和心理干预策略实施可改善KBD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疾病整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心理干预 大骨节病 精神心理健康状况
原文传递
我国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丽 姜天骄 +1 位作者 朱萍 胡牡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1-865,908,共6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2012-2021年间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利技术情况和2020年以来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态势的分析,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为创新研发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方法:采用专利计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方法及创新产品产业数... 目的:通过对我国2012-2021年间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利技术情况和2020年以来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态势的分析,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为创新研发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方法:采用专利计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方法及创新产品产业数据分析法。结果:专利总体申请量自2016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发明专利授权率较低,公司和高校专利持有比例高,诊断仪器类专利占比高,海外市场有一定布局;现有技术产品主要包括数字疗法产品、脑成像仪、脑疾病干预体系、泛心理生活方式/冥想交互平台等。近年创新产品研发已达10亿人民币以上规模。结论:我国在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科技成果已具备一定的转化能力,并通过转化的技术产品降低了精神心理健康的服务门槛,为让更多的人接受诊疗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相比我国现有市场需求及其他相关医学领域成果转化现状,该领域的基础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转化 精神心理健康 专利 科技创新产品
原文传递
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母亲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5
作者 佐日汗.艾依萨 茹先古丽 李淑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3期577-579,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母亲的精神心理健康情况并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01名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母亲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103名作为实验组,其...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母亲的精神心理健康情况并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01名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母亲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103名作为实验组,其余98名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并用焦虑自评量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其精神心理健康情况评分,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患轻、中、重度焦虑百分比为24.3%、11.6%、3.9%,对照组中则为7.1%、2.1%、0;母亲年龄越小、工作越固定、文化程度越低、家庭经济情况越差,其焦虑个体所占百分比呈现增高趋势。结论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母亲中患焦虑个体所占比明显高于维吾尔族非脑瘫患儿母亲,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轻、中、重度焦虑个体所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情绪更倾向于在年轻、工作固定、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母亲中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脑瘫患儿 母亲 精神心理健康 调查
原文传递
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游宇 朱文芬 +1 位作者 曹媛媛 武倩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20期78-80,共3页
根据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护理专业的特点,以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本科专业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充分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从积极职业价值观及优秀职业心理素质塑造、适应能力及抗挫折能力提... 根据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护理专业的特点,以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本科专业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充分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从积极职业价值观及优秀职业心理素质塑造、适应能力及抗挫折能力提升、“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护理思维模式养成、爱岗敬业与慎独的职业工作作风树立4个方面,探索思政教育融入该门课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更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精神病护理学 课程思政 护理教育
下载PDF
护理干预模式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造口自主护理能力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云晓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14期70-70,共1页
目的:探析直肠癌Miles术后接受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精神、心理健康以及造口自主护理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在2014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Miles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选取56例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系统... 目的:探析直肠癌Miles术后接受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精神、心理健康以及造口自主护理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在2014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Miles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选取56例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前后的自主护理能力以及精神、心理健康情况.结果: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总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QLO-C30)的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Miles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主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心理及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护理干预 精神心理健康 自主护理能力
下载PDF
五行宫调音乐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孙晓乐 徐海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目的观察五行宫调音乐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4例直肠癌Miles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五行宫调音乐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4例直肠癌Miles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行宫调音乐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疗程均为4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围手术期疲劳评测量表(ICFS)评价2组干预前后的疲劳程度及状态,记录2组干预前后精神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干预结束后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干预后的VAS评分分级、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以上分级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后ICFS量表中疲乏症状、疲乏时程、疲乏结果、疲乏控制、疲乏原因评分和ICFS总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躯体化、焦虑、抑郁、饮食与睡眠、精神病性、敌对、恐怖、偏执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疲乏症状、疲乏时程、疲乏结果、疲乏控制评分和总分及躯体化、焦虑、抑郁、饮食与睡眠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后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中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关爱与沟通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五行宫调音乐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可显著缓解直肠癌Miles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的躯体疲劳,缓解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五行宫调音乐 穴位按摩 MILES手术 术后疲劳综合征 精神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ISBAR(或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赤宏卿 张玉涛 +2 位作者 宋乃云 景秋兰 武艳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精神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美国有研究结果显示,每年死于医院可以防范类医疗差错的人数超过10万人,医院沟通障碍导致...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精神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美国有研究结果显示,每年死于医院可以防范类医疗差错的人数超过10万人,医院沟通障碍导致的差错对于患者的安全以及生命质量有着严重影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差错 精神疾病 生命质量 精神 标准化沟通模式 沟通障碍 公共卫生问题 精神心理健康
下载PDF
承德市某校医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荣 张雷 +2 位作者 杨青建 焦亚辉 雷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调查承德市医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促进精神卫生建设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整群抽取承德市某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共1939名医学生进行精神心理卫生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医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的得分平均(15.43±2.01... 目的:调查承德市医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促进精神卫生建设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整群抽取承德市某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共1939名医学生进行精神心理卫生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医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的得分平均(15.43±2.01)分,知晓率为96.4%,各条目正确率为19.9%-99.5%,平均77.2%。其中,世界自杀预防日的正确率仅为19.9%;精神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条目中"怀疑有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就要去找心理或者精神科医生看病"正确率最低,为61.8%。多因素分析得出,父亲的文化程度、学生的层次与问卷得分有关。结论:承德市医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达到了国家推进精神卫生建设2015年达到80%的工作目标。但应进一步加强针对精神心理问题解决途径及世界精神卫生相关纪念日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精神卫生知识 知晓度 精神心理健康
下载PDF
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潇 杨秀芳 马小红 《四川精神卫生》 202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的作用,为新冠肺炎此类突发疫情的早期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3月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35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周的...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的作用,为新冠肺炎此类突发疫情的早期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3月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35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周的支持性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焦虑情绪和社会支持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检出32例(91.43%)患者存在失眠,31例(88.57%)存在焦虑症状,32例(91.43%)存在抑郁症状,29例(82.86%)表示感受到社会支持不足。干预2周后,患者PSQI、GAD-7和PHQ-9评分均低于干预前(t=5.272、5.475、4.621,P均<0.01),SSRS评分较干预前高(t=-4.639,P<0.01)。干预后,存在失眠、焦虑、抑郁、感受到社会支持不足的患者比例均低于干预前(χ^(2)=18.714、16.232、16.970、4.480,P均<0.01)。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精神心理健康 支持性心理治疗
下载PDF
池州市育龄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行暇 陈胜华 +1 位作者 王颖初 魏锁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了解池州市育龄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对池州市所辖三县一区共1 819名15~49岁育龄妇女的... 目的了解池州市育龄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对池州市所辖三县一区共1 819名15~49岁育龄妇女的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预防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1.3%,其中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的正确率最低,为22.8%,不同育龄妇女人群、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池州市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总体较高,对精神疾病及有关纪念日方面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应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低、30岁以上、离异和丧偶、一般妇女人群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宣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心理健康精神疾病预防知识 知晓率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背后的“心痛”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虹 王聪 《心理与健康》 2021年第2期6-8,共3页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民众都面临着众多压力。新冠病毒不仅攻击我们的身体,还增加了心灵的痛苦,严重影响全社会的精神心理健康,也使社会中的一大弱势群体—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处境变得更加脆弱。在门诊和病房,我们不断接触到这样的年幼...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民众都面临着众多压力。新冠病毒不仅攻击我们的身体,还增加了心灵的痛苦,严重影响全社会的精神心理健康,也使社会中的一大弱势群体—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处境变得更加脆弱。在门诊和病房,我们不断接触到这样的年幼或年轻患者:"能说出来的痛苦都不算是痛苦,每划下一道我都觉得痛快"小Y是一位13岁的女孩,延颈秀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暴发 年轻患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痛 非自杀性自伤 精神心理健康 弱势群体 儿童青少年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精神心理状态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临英 栗敏 +4 位作者 刘虎林 郭军 韩晶晶 高燕 高晋南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精神心理状态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11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的症状困扰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精神心理评估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精神心理状态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11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的症状困扰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精神心理评估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和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FACIT-SP);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症状困扰对其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困扰得分为(19.94±5.78)分,精神心理健康得分为(50.68±10.64)分,其中FACT-B得分为(16.85±4.75)分,FACIT-SP得分为(33.83±8.33)分。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症状困扰得分≤18分患者相比,得分>18分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得分降低了5.15分(P=0.01);与家庭年收入<5.0万元患者相比,家庭年收入为(5.0~7.9)万元患者的精神健康得分增加了9.46分(P<0.01),家庭年收入≥8.0万元患者的精神健康得分增加了5.92分(P<0.01);与肿瘤分期Ⅰ期患者相比,Ⅱ期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得分降低了2.62分(P=0.02),Ⅲ期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得分降低了4.98分(P<0.01)。结论症状困扰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解决患者的症状困扰,可改善其精神心理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精神心理健康 症状困扰
原文传递
苯丙酮尿症患儿父母SCL-90症状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宗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9期62-64,共3页
目的描述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为相关干预策略的制订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PKU患儿父母(选取父母中的主要监护人)为研究对象,使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估... 目的描述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为相关干预策略的制订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PKU患儿父母(选取父母中的主要监护人)为研究对象,使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估患儿父母的精神症状,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父母SCL-90症状总均分为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维度得分结果显示,PKU患儿父母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KU患儿父母阳性及阴性项目评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情况PKU患儿父母SCL-90得分结果显示,年龄较小、母亲、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月收入较低人群SCL-90总均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U患儿父母90项症状异常程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主要的异常集中在精神、心理领域,而父母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月收入较低的父母,其精神心理异常的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 90项症状清单 精神心理健康
下载PDF
维吾尔族及汉族脑瘫患儿母亲的焦虑状况调查
16
作者 佐日汗·艾萨 李淑芬 黄亚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99-1100,共2页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及汉族脑瘫患儿母亲的精神心理健康情况及其差异性,并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17名维吾尔族及汉族脑瘫患儿母亲,分别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用焦虑...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及汉族脑瘫患儿母亲的精神心理健康情况及其差异性,并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17名维吾尔族及汉族脑瘫患儿母亲,分别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用焦虑自评量表对其精神心理健康情况评分,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母亲焦虑患病率分别为39.8%和64.996;维吾尔族实验组中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个体所占比均明显低于汉族实验组(P〈0.001);母亲年龄越低、职业越不固定、经济情况越差、孩子患脑瘫时间较短,母亲患焦虑几率越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维吾尔族母亲文化程度越低患焦虑可能性越大,而汉族母亲文化程度越高患焦虑可能性越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汉族脑瘫患儿母亲的焦虑情绪较维吾尔族母亲更为严重;在她们当中,焦虑相关因素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汉族 脑瘫患儿 母亲 精神心理健康 调查
下载PDF
健康生活,从“头”开始
17
作者 贾伟 《民生周刊》 2023年第6期72-73,共2页
张綦慧在诊疗中发现,原本多发于老龄人群的脑部疾病开始“盯”上了年轻人。“要长寿,先养脑,养脑度百岁。”脑健康作为促进人体与精神心理健康极为重要的一环,是通往健康长寿道路上的“头”等大事。眼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张綦慧在诊疗中发现,原本多发于老龄人群的脑部疾病开始“盯”上了年轻人。“要长寿,先养脑,养脑度百岁。”脑健康作为促进人体与精神心理健康极为重要的一环,是通往健康长寿道路上的“头”等大事。眼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脑部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相关防治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脑 老龄人群 脑部疾病 健康长寿 健康 精神心理健康 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进程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gut microbiota on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被引量:24
18
作者 María Carmen Cenit Yolanda Sanz Pilar Codoner-Franc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30期5486-5498,共13页
The l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a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role played by an early assembly of a diverse and balanced gut microbiota and its subsequent maintenance for future health of the host. Gut micro... The l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a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role played by an early assembly of a diverse and balanced gut microbiota and its subsequent maintenance for future health of the host. Gut microbiota is currently viewed as a key regulator of a fluent bidirectional dialogue between the gut and the brain(gut-brain axis). A number of preclinical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microbiota and its genome(microbiome) may play a key role in neurodevelopmental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Furthermore, alterations in the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humans have also been linked to a variety of neuropsychiatric conditions, including depression, autism and Parkinson's disease. However, it is not yet clear whether these changes in the microbiome are causally related to such diseases or are secondary effects thereof. In this respect, recent studies in animals have indicated that gut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can transfer a behavioral phenotype, suggesting that the gut microbiota may be a modifiable factor mod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r pathogenesis of neuropsychiatric conditions. 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establish whether or not the findings of preclinical animal experiments can be generalized to humans. Moreover, although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routes between the microbiota and brain have been identified, further studies must elucidate all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volved. Such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sign of strategies to modulate the gut microbiota and its functions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and thus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psychiatric diseases. Here, we review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a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the state of the art regarding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its contribution to mental illness and health. We also consider the stages of life where the gut microbiota is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and the possible microbiota-targete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hat could improve health status and prevent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OTA MICROBIOME DYSBIOSIS Brain-gut axis Mental health Psychiatric conditions
下载PDF
A Psychoanalytic Insight Into Blanche in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Psychic Strength From Defense Mechanism 被引量:1
19
作者 U. H. Ruhina Jesmi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3期404-409,共6页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Blanche's psyche in relation to her employing defense mechanism to restore her mental health and herself in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47) by the American playwright Tennessee Willi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Blanche's psyche in relation to her employing defense mechanism to restore her mental health and herself in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47) by the American playwright Tennessee Williams. It focuses on her replacing reality with fantastic embodiments or illusion. She has taken unacceptable impulses into acceptable forms by unconsciously blocking the impulses such as superego and thereby reducing agony for the earlier traumatic experiences left indelible marks on her mind, and anxiety for survival. Her anxiety becomes too overwhelming that her ego urgently employs defense mechanisms to protect her. With her new hopes and dreams she desires to replace the highly stressful loss. Under mental and social stress, her illusion and her falsification of reality nevertheless became unable to overcome recurring trauma-causing situation in reality and her healing process thereby leaving her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UMA defense mechanism itlusion DENIAL rationalizationIntroduc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n mental health benefits of sports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20
作者 Xiao Zh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1期87-89,共3页
The issue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for the students, parents, universities and even the society. Using literature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ypes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The issue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for the students, parents, universities and even the society. Using literature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ypes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to explain the impacts of sports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the writer considers that sport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body' s healthy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play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treating students' mental ill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health sports development college studen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