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我要!我要!我要!”到“她要,他要,他们要”-丰裕社会中的“雨王汉德森”的精神指归 被引量:8
1
作者 祝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89,共7页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汉德森在非洲获得的智慧使他精神上发生了从"我要!我要!我要!"到"她要,他要,他们要"及从"猪性"到"狮性"的巨大变化。他从精神沉睡、死亡意识以及自我的樊篱中走出,回归...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汉德森在非洲获得的智慧使他精神上发生了从"我要!我要!我要!"到"她要,他要,他们要"及从"猪性"到"狮性"的巨大变化。他从精神沉睡、死亡意识以及自我的樊篱中走出,回归到现实世界,试图开始新的生活。这种转变表现了贝娄对所谓"异化"和"荒原"之说的反动,映射出贝娄的"认识自我,融入社会"的伦理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雨王汉德森》 精神困境 精神指 伦理
下载PDF
论中晚唐咏史诗的精神指归 被引量:2
2
作者 毛德胜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2,共5页
文章主要从对衰落王朝的一往情深,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宇宙人生的终级关怀三个方面分步论述了中晚唐咏史诗人对社会、对个人、对人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反应,分析了他们在中晚唐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存在状态和心理特征。
关键词 中晚唐 咏史诗 精神指
下载PDF
从反叛到超越——论波特小说中米兰达的精神指归
3
作者 张莹波 赵惠珠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42-47,共6页
当代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老人》和《灰色马,灰色的骑手》刻画了一个"反叛者"形象——米兰达,关注的是人怎样在逃避不了的荒诞的世界里找到生存的立足点,回归自然本真的精神家园。面对南方家族历史,米... 当代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老人》和《灰色马,灰色的骑手》刻画了一个"反叛者"形象——米兰达,关注的是人怎样在逃避不了的荒诞的世界里找到生存的立足点,回归自然本真的精神家园。面对南方家族历史,米兰达能正视失败,执着于真实;面对战争、瘟疫、死亡和战时美国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伪善和非人道行为,米兰达在反叛中存在,努力前行。为了确立自我,实现身与心的和谐平衡,更为了捍卫人格尊严,米兰达表现出西西弗斯式的反抗精神:虽然处在一种"被抛"的境地,孤立无援,但她毅然地重新开始,在失望中实现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达 反叛 存在 超越 精神指
下载PDF
茶的精神指归——《茶经图说》作者札记
4
作者 裘纪平 《农业考古》 2003年第2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精神指 《茶经图说》 作者札记
下载PDF
巴金的启蒙主义思想——《随想录》精神指归读解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学勇 梅晓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4-39,共6页
巴金的《随想录》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它所蕴含的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类思想解放等人道主义的主题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随想录》在历史反思与自我省思中重新确认知识分子的启蒙身份,高扬思想解放的... 巴金的《随想录》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它所蕴含的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类思想解放等人道主义的主题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随想录》在历史反思与自我省思中重新确认知识分子的启蒙身份,高扬思想解放的启蒙大旗,以“讲真话”这一独特的生命存在方式为当代知识分子树立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启蒙思想 精神指
原文传递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与其精神指归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令远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关键词 二战 日本 经济发展 精神指
原文传递
倪瓒“空亭”图像的精神指归 被引量:3
7
作者 于秋立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8-108,共1页
综观倪瓒存世的山水画作品,"空亭"形象频频出现。"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此情此景所体现出的既是现实关怀又是终极关怀,背后实为倪瓒的生命主题。或许,是由于倪瓒超凡的艺术成就,人们的视线被画面所统摄,更多地聚焦在其身世、笔... 综观倪瓒存世的山水画作品,"空亭"形象频频出现。"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此情此景所体现出的既是现实关怀又是终极关怀,背后实为倪瓒的生命主题。或许,是由于倪瓒超凡的艺术成就,人们的视线被画面所统摄,更多地聚焦在其身世、笔墨、图式、意境等方面,本文则专注于倪瓒绘画作品中屡屡出现的符号——"空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精神指 图像 山水画作品 终极关怀 现实关怀 生命主题 艺术成就
原文传递
人的本体世界的精神指归──读《生命意识丛书》印象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洪承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9-281,共3页
关键词 本体世界 精神指 《生命意识丛书》 人的本质 人类文化学 人文精神
原文传递
艺术的原创力量和精神指归——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实验性”
9
作者 陈洁全 《艺术教育》 2011年第4期14-15,共2页
多年来,关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讨论和批评多围绕传统画论展开,大多重复游离于画论语汇和艺术史“库存”问题,其中中国画、文人画的价值问题备受质疑。本文结合笔者个人感性体验,试探中国传统文人画可能的“实验性”内涵和价值。企图... 多年来,关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讨论和批评多围绕传统画论展开,大多重复游离于画论语汇和艺术史“库存”问题,其中中国画、文人画的价值问题备受质疑。本文结合笔者个人感性体验,试探中国传统文人画可能的“实验性”内涵和价值。企图由此切入和开启对于艺术原创力量和艺术精神指归的根本思考和探索,相信对于艺术教育有着积极的长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人画 精神指 艺术史 中国画 实验性 力量 原创 价值问题
原文传递
建构:媒介批评的精神归指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淑芳 《东南传播》 2009年第7期82-84,共3页
媒介批评的精神归指不是批评而是建构,这种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净化媒介报道内容、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守护媒介公信力、建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建构民主社会五个方面。
关键词 建构 媒介批评 精神
下载PDF
中文版精神幸福感指数量表在社区老年人中的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19
11
作者 任玉嘉 唐蓉 +1 位作者 吉彬彬 蒋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验证精神幸福感指数量表(Spirituality Index of Well-Being,SIWB)在中国社区老年人群体中应用的信度与效度,为研究我国老年人的精神幸福感提供可靠测量工具。方法:对60岁以上的557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中文版SIWB的信度... 目的:验证精神幸福感指数量表(Spirituality Index of Well-Being,SIWB)在中国社区老年人群体中应用的信度与效度,为研究我国老年人的精神幸福感提供可靠测量工具。方法:对60岁以上的557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中文版SIWB的信度与效度。结果:中文版SIWB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5,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00~1.000,全体一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为0.833,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76;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量表为二因子结构,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大于0.50;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χ^(2)/df=1.72、GFI=0.946、CFI=0.976、RMSEA=0.021、IFI=0.977、AGFI=0.920、PGFI=0.643、PNFI=0.760,说明各项指标拟合程度均较好。结论:SIWB是一种有效、可靠的精神幸福感测量工具,为未来评估我国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提供了一个可行而有效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幸福感数量表 社区老年人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在寻找和无可逃遁之间——戴望舒前期诗歌精神处境浅析
12
作者 侯长振 康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1-32,共2页
本文旨在对戴望舒前期诗歌内在精神的探寻 ,理解其精神处境 ,即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在寻找和流浪之间 ,在逃遁和无可逃遁之间 ,阐释戴望舒对精神指归的关注和冲动 。
关键词 回归传统 现代性 精神指
下载PDF
在寻找和无可逃遁之间——戴望舒前期诗歌精神处境浅析
13
作者 侯长振 康苗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112-113,共2页
弄清戴望舒前期诗歌内在精神的探寻 ,理解其精神处境 ,应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和流浪之间、逃遁和无可逃遁之间来阐释戴望舒对精神旨归的关注和冲动 。
关键词 回归传统 现代性 精神指 或望舒 诗歌
下载PDF
扣带回前部破坏术治疗精神分裂症远期疗效分析
14
作者 姚家楫 杨韵丽 +2 位作者 黄耀荣 卢琪兴 潘意琼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48-49,共2页
本文报道得到随访的14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经扣带回前部破坏术后5年,疗效仍有57.1%,对焦虑抑郁组、思维障碍组和激活性组症状仍然有效,故此手术可作为现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方法。但手术指征宜严,仅对那些多种药物治疗确实无效的病人... 本文报道得到随访的14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经扣带回前部破坏术后5年,疗效仍有57.1%,对焦虑抑郁组、思维障碍组和激活性组症状仍然有效,故此手术可作为现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方法。但手术指征宜严,仅对那些多种药物治疗确实无效的病人才考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回前部破坏术 精神分裂症手术
下载PDF
文化解读:菲华文学中的闽南情结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冠青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89-96,共8页
菲华作家多数来自福建闽南地区 ,深受闽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根植于他们灵魂深处的闽南情结成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 ,给菲华文学打下闽南文化的鲜明烙印。菲华作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闽南文化的传统性、世俗性、宽容性等精神指征和价值观念 ... 菲华作家多数来自福建闽南地区 ,深受闽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根植于他们灵魂深处的闽南情结成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 ,给菲华文学打下闽南文化的鲜明烙印。菲华作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闽南文化的传统性、世俗性、宽容性等精神指征和价值观念 ,对我们深入认识菲华文学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肉联系及其在世界华文文学中的特殊意义都将具有丰富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闽南情结 集体无意识 传统性 世俗性 精神指 价值观念 菲律宾 华文文学
下载PDF
闽南民俗文化对菲华文学的影响
16
作者 戴冠青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0-45,共6页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闽南民俗文化 ,已成为许多海外华侨及华人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菲华作家与中国闽南源远流长血融于水的特殊关系 ,菲华文学必然要传达出闽南民俗文化的深沉底蕴。透过对这一深沉底蕴的揭示和探...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闽南民俗文化 ,已成为许多海外华侨及华人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菲华作家与中国闽南源远流长血融于水的特殊关系 ,菲华文学必然要传达出闽南民俗文化的深沉底蕴。透过对这一深沉底蕴的揭示和探讨 ,我们可以捕捉到闽南人和菲律宾华人华侨之间所共有的传统性、世俗性的精神指征与价值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民俗文化 菲华文学 菲律宾 传统性 世俗性 精神指 价值观念
下载PDF
胡忠的水墨画
17
作者 傅京生 《中国书画》 2013年第11Z期26-35,26,共10页
一 康有为曾说,书法之小技,其精者亦通于大道。自古书画相通,就胡忠先生的绘画而言,他无疑深明此中奥义,因为在他的艺术图像中,因有一种对世界范围内的文明格局、文化格局的特殊理解而选择的精神指归与价值指向。这就使得我们面... 一 康有为曾说,书法之小技,其精者亦通于大道。自古书画相通,就胡忠先生的绘画而言,他无疑深明此中奥义,因为在他的艺术图像中,因有一种对世界范围内的文明格局、文化格局的特殊理解而选择的精神指归与价值指向。这就使得我们面对他的作品,倍感亲切、倍觉振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忠 水墨画 艺术图像 文明格局 世界范围 价值 精神指 文化格局
下载PDF
“万幻唯余泪是真”──对于历史性人物的一种尝试性解读
18
作者 何云 《佛教文化》 2001年第Z1期1-2,共2页
关键词 佛教文化 中国文化 后生小子 赵朴初 中国佛教 编辑工作 高中作文 远不够 宗教政策 精神指
下载PDF
闳约深美 至大之境──从扶掖上海美专再认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世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首倡并“激进”中国美感教育“唯一的中坚人物”蔡元培,在共和体制建立之初,以前所未有的壮举,取法欧洲教育体制中的科学机制,新定五育方针,尤其是以突出“美育”来“毁孔子庙罢其祀”,奠基中国近代教育。其后,又力主“以美育代宗教说”... 首倡并“激进”中国美感教育“唯一的中坚人物”蔡元培,在共和体制建立之初,以前所未有的壮举,取法欧洲教育体制中的科学机制,新定五育方针,尤其是以突出“美育”来“毁孔子庙罢其祀”,奠基中国近代教育。其后,又力主“以美育代宗教说”,提出“闳约深美”的意境。从宏观上看,四字意境深邃,不啻治学“津梁”,更应视为美育度人之“金针”,是对社会群体素质的普遍要求,具有“救国”的新含义。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情感指归的终极境界。这种境界至大至伟,远阔无垠,犹如重山复水,瀚海绝巘,需要永无休止的跋涉攀登,永不停息的进取升华。他的美育思想可以从扶掖上海美专的过程中再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思想 美术教育 上海美专 精神情感 美感教育 民族精神素质 思想文化重建
下载PDF
浅谈诗歌的言说特征
20
作者 熊荣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89-90,共2页
诗歌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是抒情主体运用双重陌生化所建构起采的高度凝炼的、全新的能指系统,它以抒情主体难以言喻的内心世界为所指,并具有多重意义效果的主体精神的象征体系,由此建构的全新语言,具有与抒情主体思想感情起伏变... 诗歌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是抒情主体运用双重陌生化所建构起采的高度凝炼的、全新的能指系统,它以抒情主体难以言喻的内心世界为所指,并具有多重意义效果的主体精神的象征体系,由此建构的全新语言,具有与抒情主体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相应的、有规律地反复交替的节奏感和紧凑而灵动的韵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言说特征 高度凝炼集中 精神 双重陌生化 韵律节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