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灵魂的内涵与精神构成、价值和境界
1
作者
蔡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灵魂是心灵的扩张变形,是思维的一种创造。灵魂也是心灵、思想、精神的化身,是生命的真谛,心灵和意识的升华。人创造了灵魂,灵魂又丰富扩张了人。分析灵魂的内涵、成分与基本构造,它虽然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最终也能将其概括为一个融...
灵魂是心灵的扩张变形,是思维的一种创造。灵魂也是心灵、思想、精神的化身,是生命的真谛,心灵和意识的升华。人创造了灵魂,灵魂又丰富扩张了人。分析灵魂的内涵、成分与基本构造,它虽然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最终也能将其概括为一个融思想情怀、道义人格和理想信念于一体的价值载体,三者交融混合、互促互养,共同构成灵魂相对稳定的状态。价值和境界则是帮助灵魂实现总体目标的最佳内容和手段,带领我们向更高层级不断攀援,力求达到灵魂丰美的最高境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和境界的最高远是灵魂追求的大目标,也是一切文艺追求的大目标,为的是要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内涵
精神构成
价值
境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精神构成中的人格象征意识——兼论书法的情感表现
2
作者
周德聪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5-49,共5页
书法艺术形式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精神情感的象征性表现方式。在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论中 ,有两大基本体系 ,一是自然物象说 ,一是人格象征论。本文试图从形而下书法的点画技法到形而上书法的风格品位及书品与人品的内在联系上 ,探讨人格...
书法艺术形式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精神情感的象征性表现方式。在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论中 ,有两大基本体系 ,一是自然物象说 ,一是人格象征论。本文试图从形而下书法的点画技法到形而上书法的风格品位及书品与人品的内在联系上 ,探讨人格象征意识在书法艺术精神构成中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精神构成
人格象征
情感
艺术创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君子德性理论的构成研究
3
作者
唐梵凌
《阴山学刊》
2024年第4期62-70,76,共10页
孔子学说是从“相近习远”的人性出发,以仁、礼、乐为核心范畴,以修仁习礼为路径,以中为路标,向上开出道德哲学,向下形成君子学说。孔子君子学说包括君子政治哲学和君子德性理论。其君子德性理论以修仁、中行、习礼为基本框架,以中正之...
孔子学说是从“相近习远”的人性出发,以仁、礼、乐为核心范畴,以修仁习礼为路径,以中为路标,向上开出道德哲学,向下形成君子学说。孔子君子学说包括君子政治哲学和君子德性理论。其君子德性理论以修仁、中行、习礼为基本框架,以中正之道贯穿其中,并统摄仁、知、勇三德目和成仁的爱人精神、得知的有限理性精神和能勇的笃行精神。君子践履德必遵恕、推己及人、无伤害三大道德原则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美德原则。其日常方式是学而修己成人:学而修己,是成仁懂礼,做到恭、宽、信、敏、惠;学而成人,必慎言其行和“先事后得”,做到温、良、恭、敬、俭、让。统合二者的日常操守是自由、知耻、权责有界和崇德有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君子德性
价值
构成
精神构成
践履原则
修养
操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精神文化生产力的含义与构成
4
作者
张敏
柳亚
《当代经济》
2007年第06S期129-130,共2页
精神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同物质生产劳动一样,这种生产劳动也存在着一个生产力的问题,即精神文化生产力。精神文化生产力通常有三个意思:间接物质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就精神生产力而言,它包括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与提供...
精神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同物质生产劳动一样,这种生产劳动也存在着一个生产力的问题,即精神文化生产力。精神文化生产力通常有三个意思:间接物质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就精神生产力而言,它包括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与提供精神文化服务的能力两个方面,其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等静态性要素和生产、流通、交换过程中的互动机制等动态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文化生产劳动
精神
文化生产力
精神
文化生产力的
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精神冲突中诗人的处境
5
作者
谢龙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7,共4页
西方二维的精神空间是西方诗人荒诞感产生的精神根源,而中国一维的精神构成则产生了逍遥的精神意向。“复调”是“二维”的表现,“独白”是“一维”的结果。逍遥实则是一种圆滑的处世方式,是对“独白”的回避。中国一代诗人的失踪或失语...
西方二维的精神空间是西方诗人荒诞感产生的精神根源,而中国一维的精神构成则产生了逍遥的精神意向。“复调”是“二维”的表现,“独白”是“一维”的结果。逍遥实则是一种圆滑的处世方式,是对“独白”的回避。中国一代诗人的失踪或失语,既是中国精神结构的结果,也可看到政治权力对诗人精神处境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拯救
逍遥
精神构成
复调
独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及其统一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逊
《怀化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15-22,共8页
什么是“人的价值”?这一问题已为许多同志从不同方面作了深刻揭示和充分论证。本文只是试图从其物质与精神构成的角度,浅析点滴,希冀有助于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
物质价值
精神
文明建设
精神构成
精神
利益
精神
生活
社会
精神
精神
条件
社会物质文明
劳动能力
精神
生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族精神解放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动作用
7
作者
洪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4-20,13,共8页
人类社会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主要成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充分标志着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获得解放的程度。今天,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和开放,促使我国的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九年来,改革和开放,也使民族精神获得了新的...
人类社会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主要成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充分标志着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获得解放的程度。今天,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和开放,促使我国的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九年来,改革和开放,也使民族精神获得了新的解放。长期窒息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受到了很大冲击。积极变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精神
文化发展
能动作用
物质文明
人类社会
人们思想
精神
文明
主要成分
精神构成
实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职业之精神,教育之旨归
8
作者
匡瑛
忻叶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5年第12期12-12,共1页
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中国制造'更多地走向‘优质制造'...
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中国制造'更多地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那么什么是职业精神?我国的职业教育如何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
旨归
精神
高度
精神
培养
意志品质
李克
中职教师
生产形态
培养者
精神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动中国》的传播策略
被引量:
1
9
作者
岳璐
方世荣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69-70,共2页
随着"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播出,《感动中国》再次引发了媒体关注和观众热议,它聚焦推动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以"感动"的主题推出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精神领袖"。
关键词
精神构成
传播策略
当代社会发展
时代
精神
平民百姓
叙事话语
次叙述
典型宣传
新媒体时代
文学色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文化研究的知识地图刍议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欣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1-162,共2页
1980年代以来,以劳伦斯·格罗斯伯格为核心人物的美国文化研究获得长足发展,然而这一学派目前仍未引起国内传播学的足够关注。格罗斯伯格作为"伯明翰的美国人",是将英国文化研究美国在地化引介以及重新阐释和构建美国"文化研究...
1980年代以来,以劳伦斯·格罗斯伯格为核心人物的美国文化研究获得长足发展,然而这一学派目前仍未引起国内传播学的足够关注。格罗斯伯格作为"伯明翰的美国人",是将英国文化研究美国在地化引介以及重新阐释和构建美国"文化研究"的核心人物。本文意在从格罗斯伯格及其同道的学术活动的视角出发,简要呈现美国文化研究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罗斯
英国文化研究
知识地图
“文化研究”
学术活动
凯尔纳
政治批判
国际传播
会议标志
精神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造型”初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谢海泉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4-65,51,共3页
自八十年代中期始,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显现出颇为浓重的文化色彩。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作家、理论家、倾心力于对整个社会、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文化观察、文化体验和文化表现。正是凭借这样的透镜,中国社会历史运行的文化之迷和国民精...
自八十年代中期始,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显现出颇为浓重的文化色彩。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作家、理论家、倾心力于对整个社会、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文化观察、文化体验和文化表现。正是凭借这样的透镜,中国社会历史运行的文化之迷和国民精神构成的文化底蕴被一一揭晓,使我们看到:比人的气质、禀赋和个性更深层次地起作用的是人的文化属性。文化意义上的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如同一双看不见的巨手,在揉捏着人的思想与性格,支配着人的情感和言行。人是文化传统的塑造品,也是此种文化的表现者。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文化造型”的过程,人们降生于世的方式是大致相同的,但接受了“文化指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向南
八十年代
文化理想
文化色彩
精神构成
多元文化背景
中国社会历史
先天遗传
当代文学
后天习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3
12
作者
叶冬茂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视角仅限于显著课程范围,对隐蔽课程关注不够。为此,本文以完整性教育论的角度,探讨了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概念、特征、内容实施策略及其意义,以促进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隐蔽课程
课程改革
物质文化
构成
精神
文化
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0年代消费行为的新趋势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云卿
《管理观察》
1994年第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消费行为
消费者
90年代
社会阶层
收入增加
自我确认
精神构成
消费市场
自由资本
联邦德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洁非:“转型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探寻
14
作者
陈辉
田泥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5-32,共8页
作为一位多栖的著名文化学者和学院派作家,40年来,李洁非在写作上始终坚持将学术与创作融为一体,并经历了一个“由文入史”而“文史融通”转变。在此期间,李洁非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开辟新的研究阵地,通过自我转型的方式来持续推进...
作为一位多栖的著名文化学者和学院派作家,40年来,李洁非在写作上始终坚持将学术与创作融为一体,并经历了一个“由文入史”而“文史融通”转变。在此期间,李洁非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开辟新的研究阵地,通过自我转型的方式来持续推进自己对于“转型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学文化的研究和思考,不断寻找历史发展的秘密,更深层次地探究中国式发展的文化基石。同时,他还以深切的现实人文关怀进行写作,反哺着行进中的当代社会,在学者、作家中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洁非
“转型中国”
“由文入史”
中国式现代化
现实人文关怀
精神
思想
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批评与欣赏趣谭
15
作者
阿成
《民主与科学》
1992年第5期41-42,共2页
文学艺术的欣赏与批评,是一个有魅力,同时也相当有趣儿的话题。在我看,欣赏与批评,是有区别的(在文艺理论界,已有人主张把欣赏与批评分开)。欣赏,常是指咱们老百姓,咱们老百姓喜不喜欢,对一个作品,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经历,与个人好恶,...
文学艺术的欣赏与批评,是一个有魅力,同时也相当有趣儿的话题。在我看,欣赏与批评,是有区别的(在文艺理论界,已有人主张把欣赏与批评分开)。欣赏,常是指咱们老百姓,咱们老百姓喜不喜欢,对一个作品,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经历,与个人好恶,包括政治态度,来唠唠它是好哇还是孬哇。是俗话中的门道、脉道与趣味。其欣赏的用语,一般不超过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准。所谓“平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界
个人好恶
文化水准
当代意识
真心真意
批评意识
神圣感
不可解性
几乎处处
精神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积极心态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支撑
16
作者
梅国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年第10期7-8,共2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积极热情的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积极心态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和着力点,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情绪昂扬兴致勃勃的状态下,思维就有活跃而敏捷,睿智而新颖...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积极热情的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积极心态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和着力点,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情绪昂扬兴致勃勃的状态下,思维就有活跃而敏捷,睿智而新颖,就很容易获得不期而遇的精彩。而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依赖于积极的心态,甚至积极心态就是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
语文
精神构成
人文底蕴
霍姆林斯基
着力点
人生方向
自我调控
高中语文教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人效应
17
作者
蒋子龙
《广西经贸》
1999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自尊自重
《现代汉语词典》
建设力
无形有意
领导干部
“人治”
癌细胞
精神构成
优秀分子
个人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
被引量:
1
18
作者
武威
《戏剧之家》
2011年第6期17-17,共1页
中国话剧表演与前苏联的"斯氏体系",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从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历史渊源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艺术构成、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戏剧精神三大层面,对中国话剧表演与"...
中国话剧表演与前苏联的"斯氏体系",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从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历史渊源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艺术构成、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戏剧精神三大层面,对中国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关系这一重要艺术命题,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表演
斯氏体系
渊源
构成
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谈陆游的悼亡诗
19
作者
虞云国
《文史知识》
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
对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1125-1209),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能诗擅词,著有《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了陆诗的魂魄,但在其九千多首诗词中,有一组诗是他用以追思前妻的...
对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1125-1209),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能诗擅词,著有《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了陆诗的魂魄,但在其九千多首诗词中,有一组诗是他用以追思前妻的,其凄婉哀感的风格,完全有别于《剑南诗稿》"兴会飙举,词气踔厉"的基调,如诉如泣地叙述着一个揪心断肠的悼亡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
悼亡诗
浙江绍兴
沈园
务观
精神构成
首词
梦断香消
池阁
原文传递
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
被引量:
1
20
作者
仇洪伟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2期68-74,50,共8页
近十年来,伴随着“开放”而进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一部分文化人逐渐把探寻的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了内部世界,偏重于考察本民族自身的物质、精神构成状态,特别是精神构成状态,试图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心理...
近十年来,伴随着“开放”而进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一部分文化人逐渐把探寻的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了内部世界,偏重于考察本民族自身的物质、精神构成状态,特别是精神构成状态,试图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心理纵深层积的审视、反思、批判,挖掘和疗治至今仍沉藏于我们民族肌体中的痼疾,于是便出现了所谓的“文化热”。作为文化现象的重要成分和载体的文学,自然也难以躲避这种严厉无情的剖析、内省,不得不在审美和道德两方面对自己两个多年的存在价值作出回答和申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学
文学传统
文学观念
古典文学
外部世界
精神构成
文学思想
文学作品
社会文化心理
民族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灵魂的内涵与精神构成、价值和境界
1
作者
蔡毅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文摘
灵魂是心灵的扩张变形,是思维的一种创造。灵魂也是心灵、思想、精神的化身,是生命的真谛,心灵和意识的升华。人创造了灵魂,灵魂又丰富扩张了人。分析灵魂的内涵、成分与基本构造,它虽然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最终也能将其概括为一个融思想情怀、道义人格和理想信念于一体的价值载体,三者交融混合、互促互养,共同构成灵魂相对稳定的状态。价值和境界则是帮助灵魂实现总体目标的最佳内容和手段,带领我们向更高层级不断攀援,力求达到灵魂丰美的最高境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和境界的最高远是灵魂追求的大目标,也是一切文艺追求的大目标,为的是要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关键词
灵魂内涵
精神构成
价值
境界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B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精神构成中的人格象征意识——兼论书法的情感表现
2
作者
周德聪
机构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5-49,共5页
文摘
书法艺术形式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精神情感的象征性表现方式。在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论中 ,有两大基本体系 ,一是自然物象说 ,一是人格象征论。本文试图从形而下书法的点画技法到形而上书法的风格品位及书品与人品的内在联系上 ,探讨人格象征意识在书法艺术精神构成中的意义 。
关键词
书法
精神构成
人格象征
情感
艺术创造
Keywords
calligraphy
spiritual component
personalization
emotion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君子德性理论的构成研究
3
作者
唐梵凌
机构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阴山学刊》
2024年第4期62-70,7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伦理为视角通解《论语》”(19FZXB025)
四川省社科基金青年课题“孔子道德哲学研究”(SC210C056)。
文摘
孔子学说是从“相近习远”的人性出发,以仁、礼、乐为核心范畴,以修仁习礼为路径,以中为路标,向上开出道德哲学,向下形成君子学说。孔子君子学说包括君子政治哲学和君子德性理论。其君子德性理论以修仁、中行、习礼为基本框架,以中正之道贯穿其中,并统摄仁、知、勇三德目和成仁的爱人精神、得知的有限理性精神和能勇的笃行精神。君子践履德必遵恕、推己及人、无伤害三大道德原则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美德原则。其日常方式是学而修己成人:学而修己,是成仁懂礼,做到恭、宽、信、敏、惠;学而成人,必慎言其行和“先事后得”,做到温、良、恭、敬、俭、让。统合二者的日常操守是自由、知耻、权责有界和崇德有止。
关键词
孔子
君子德性
价值
构成
精神构成
践履原则
修养
操守
Keywords
Confucius
gentleman’s virtue
value
spirit
practicing principle
cultivation
moral principle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精神文化生产力的含义与构成
4
作者
张敏
柳亚
机构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
2007年第06S期129-130,共2页
文摘
精神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同物质生产劳动一样,这种生产劳动也存在着一个生产力的问题,即精神文化生产力。精神文化生产力通常有三个意思:间接物质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就精神生产力而言,它包括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与提供精神文化服务的能力两个方面,其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等静态性要素和生产、流通、交换过程中的互动机制等动态性要素。
关键词
精神
文化生产劳动
精神
文化生产力
精神
文化生产力的
构成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精神冲突中诗人的处境
5
作者
谢龙新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7,共4页
文摘
西方二维的精神空间是西方诗人荒诞感产生的精神根源,而中国一维的精神构成则产生了逍遥的精神意向。“复调”是“二维”的表现,“独白”是“一维”的结果。逍遥实则是一种圆滑的处世方式,是对“独白”的回避。中国一代诗人的失踪或失语,既是中国精神结构的结果,也可看到政治权力对诗人精神处境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拯救
逍遥
精神构成
复调
独白
Keywords
salvation
peripateticism
spirit-structure
polyphonic
monologu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及其统一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逊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15-22,共8页
文摘
什么是“人的价值”?这一问题已为许多同志从不同方面作了深刻揭示和充分论证。本文只是试图从其物质与精神构成的角度,浅析点滴,希冀有助于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
物质价值
精神
文明建设
精神构成
精神
利益
精神
生活
社会
精神
精神
条件
社会物质文明
劳动能力
精神
生产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族精神解放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动作用
7
作者
洪雨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4-20,13,共8页
文摘
人类社会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主要成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充分标志着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获得解放的程度。今天,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和开放,促使我国的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九年来,改革和开放,也使民族精神获得了新的解放。长期窒息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受到了很大冲击。积极变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
关键词
民族
精神
文化发展
能动作用
物质文明
人类社会
人们思想
精神
文明
主要成分
精神构成
实效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职业之精神,教育之旨归
8
作者
匡瑛
忻叶
出处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5年第12期12-12,共1页
文摘
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中国制造'更多地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那么什么是职业精神?我国的职业教育如何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人?
关键词
中国制造
旨归
精神
高度
精神
培养
意志品质
李克
中职教师
生产形态
培养者
精神构成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动中国》的传播策略
被引量:
1
9
作者
岳璐
方世荣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69-70,共2页
文摘
随着"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播出,《感动中国》再次引发了媒体关注和观众热议,它聚焦推动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以"感动"的主题推出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精神领袖"。
关键词
精神构成
传播策略
当代社会发展
时代
精神
平民百姓
叙事话语
次叙述
典型宣传
新媒体时代
文学色彩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文化研究的知识地图刍议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欣慰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1-162,共2页
文摘
1980年代以来,以劳伦斯·格罗斯伯格为核心人物的美国文化研究获得长足发展,然而这一学派目前仍未引起国内传播学的足够关注。格罗斯伯格作为"伯明翰的美国人",是将英国文化研究美国在地化引介以及重新阐释和构建美国"文化研究"的核心人物。本文意在从格罗斯伯格及其同道的学术活动的视角出发,简要呈现美国文化研究的面貌。
关键词
格罗斯
英国文化研究
知识地图
“文化研究”
学术活动
凯尔纳
政治批判
国际传播
会议标志
精神构成
分类号
G17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造型”初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谢海泉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4-65,51,共3页
文摘
自八十年代中期始,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显现出颇为浓重的文化色彩。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作家、理论家、倾心力于对整个社会、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文化观察、文化体验和文化表现。正是凭借这样的透镜,中国社会历史运行的文化之迷和国民精神构成的文化底蕴被一一揭晓,使我们看到:比人的气质、禀赋和个性更深层次地起作用的是人的文化属性。文化意义上的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如同一双看不见的巨手,在揉捏着人的思想与性格,支配着人的情感和言行。人是文化传统的塑造品,也是此种文化的表现者。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文化造型”的过程,人们降生于世的方式是大致相同的,但接受了“文化指令”
关键词
李向南
八十年代
文化理想
文化色彩
精神构成
多元文化背景
中国社会历史
先天遗传
当代文学
后天习得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3
12
作者
叶冬茂
机构
武汉科技学院
出处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文摘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视角仅限于显著课程范围,对隐蔽课程关注不够。为此,本文以完整性教育论的角度,探讨了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概念、特征、内容实施策略及其意义,以促进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隐蔽课程
课程改革
物质文化
构成
精神
文化
构成
Keywords
ordinary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ncealed courses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0年代消费行为的新趋势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云卿
出处
《管理观察》
1994年第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消费行为
消费者
90年代
社会阶层
收入增加
自我确认
精神构成
消费市场
自由资本
联邦德国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洁非:“转型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探寻
14
作者
陈辉
田泥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5-32,共8页
文摘
作为一位多栖的著名文化学者和学院派作家,40年来,李洁非在写作上始终坚持将学术与创作融为一体,并经历了一个“由文入史”而“文史融通”转变。在此期间,李洁非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开辟新的研究阵地,通过自我转型的方式来持续推进自己对于“转型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学文化的研究和思考,不断寻找历史发展的秘密,更深层次地探究中国式发展的文化基石。同时,他还以深切的现实人文关怀进行写作,反哺着行进中的当代社会,在学者、作家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
李洁非
“转型中国”
“由文入史”
中国式现代化
现实人文关怀
精神
思想
构成
Keywords
LI Jiefei
"transitional China"
"from literature to history"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realistic humanistic care
constitution of spiritual thought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批评与欣赏趣谭
15
作者
阿成
出处
《民主与科学》
1992年第5期41-42,共2页
文摘
文学艺术的欣赏与批评,是一个有魅力,同时也相当有趣儿的话题。在我看,欣赏与批评,是有区别的(在文艺理论界,已有人主张把欣赏与批评分开)。欣赏,常是指咱们老百姓,咱们老百姓喜不喜欢,对一个作品,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经历,与个人好恶,包括政治态度,来唠唠它是好哇还是孬哇。是俗话中的门道、脉道与趣味。其欣赏的用语,一般不超过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准。所谓“平常心”。
关键词
文艺理论界
个人好恶
文化水准
当代意识
真心真意
批评意识
神圣感
不可解性
几乎处处
精神构成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积极心态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支撑
16
作者
梅国琴
机构
江苏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年第10期7-8,共2页
文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积极热情的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积极心态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和着力点,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情绪昂扬兴致勃勃的状态下,思维就有活跃而敏捷,睿智而新颖,就很容易获得不期而遇的精彩。而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依赖于积极的心态,甚至积极心态就是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构成要素;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
语文
精神构成
人文底蕴
霍姆林斯基
着力点
人生方向
自我调控
高中语文教材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人效应
17
作者
蒋子龙
出处
《广西经贸》
1999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自尊自重
《现代汉语词典》
建设力
无形有意
领导干部
“人治”
癌细胞
精神构成
优秀分子
个人因素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
被引量:
1
18
作者
武威
出处
《戏剧之家》
2011年第6期17-17,共1页
文摘
中国话剧表演与前苏联的"斯氏体系",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从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历史渊源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艺术构成、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戏剧精神三大层面,对中国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的关系这一重要艺术命题,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论述。
关键词
话剧
表演
斯氏体系
渊源
构成
精神
分类号
J824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谈陆游的悼亡诗
19
作者
虞云国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史知识》
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
文摘
对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1125-1209),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能诗擅词,著有《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了陆诗的魂魄,但在其九千多首诗词中,有一组诗是他用以追思前妻的,其凄婉哀感的风格,完全有别于《剑南诗稿》"兴会飙举,词气踔厉"的基调,如诉如泣地叙述着一个揪心断肠的悼亡故事。
关键词
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
悼亡诗
浙江绍兴
沈园
务观
精神构成
首词
梦断香消
池阁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
被引量:
1
20
作者
仇洪伟
出处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2期68-74,50,共8页
文摘
近十年来,伴随着“开放”而进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一部分文化人逐渐把探寻的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了内部世界,偏重于考察本民族自身的物质、精神构成状态,特别是精神构成状态,试图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心理纵深层积的审视、反思、批判,挖掘和疗治至今仍沉藏于我们民族肌体中的痼疾,于是便出现了所谓的“文化热”。作为文化现象的重要成分和载体的文学,自然也难以躲避这种严厉无情的剖析、内省,不得不在审美和道德两方面对自己两个多年的存在价值作出回答和申辩。
关键词
传统文学
文学传统
文学观念
古典文学
外部世界
精神构成
文学思想
文学作品
社会文化心理
民族文学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灵魂的内涵与精神构成、价值和境界
蔡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书法精神构成中的人格象征意识——兼论书法的情感表现
周德聪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孔子君子德性理论的构成研究
唐梵凌
《阴山学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析精神文化生产力的含义与构成
张敏
柳亚
《当代经济》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精神冲突中诗人的处境
谢龙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略论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及其统一
王逊
《怀化学院学报》
198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民族精神解放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动作用
洪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职业之精神,教育之旨归
匡瑛
忻叶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感动中国》的传播策略
岳璐
方世荣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美国文化研究的知识地图刍议
吴欣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文化造型”初论
谢海泉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对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理论探讨
叶冬茂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90年代消费行为的新趋势
陈云卿
《管理观察》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李洁非:“转型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探寻
陈辉
田泥
《枣庄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批评与欣赏趣谭
阿成
《民主与科学》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积极心态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支撑
梅国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小人效应
蒋子龙
《广西经贸》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
武威
《戏剧之家》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漫谈陆游的悼亡诗
虞云国
《文史知识》
2016
0
原文传递
20
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
仇洪伟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199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