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文化人”:现代美育的精神涵养功能——一种基于功能论立场的思考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德胜 《美育学刊》 2017年第3期19-25,共7页
审美功能论突出现实审美实践与人的精神修复相一体的建构本质,而"以文化人"功能实践形态则在涵养精神的可能性方面,体现了特定的"去知识化"立场与取向。它在本体层面趋近人的存在完整性,在功能层面向人提示精神发... 审美功能论突出现实审美实践与人的精神修复相一体的建构本质,而"以文化人"功能实践形态则在涵养精神的可能性方面,体现了特定的"去知识化"立场与取向。它在本体层面趋近人的存在完整性,在功能层面向人提示精神发展的宏大旨趣,并在历史与现实相关联的过程中具体丰富了人生现世的精神层次,内在地实现着"以心立身"的意义收获,从而为现代美育的功能具体化提供了基本前景。可以说,"以文化人"是现代美育在方法论上的特定化和具体化,实现着现代美育以精神修复为旨归的涵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美育 精神涵养 精神恢复性 功能实践 以文化人
下载PDF
以教育戏剧涵养儿童的精神世界——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小学“教育戏剧”课程探索
2
作者 赵淑明 孙华 《江苏教育》 2024年第6期80-84,共5页
教育戏剧课程从儿童出发,回归育人本位,通过校本化课程实践,拓建学科融合、情境育人、全人教育路径,形成独特的课程样态,涵养儿童精神世界,实现儿童行为的完善、人格的塑造、心灵的成长。课程建构以资源整合、阶梯递进、师生共融、评价... 教育戏剧课程从儿童出发,回归育人本位,通过校本化课程实践,拓建学科融合、情境育人、全人教育路径,形成独特的课程样态,涵养儿童精神世界,实现儿童行为的完善、人格的塑造、心灵的成长。课程建构以资源整合、阶梯递进、师生共融、评价引领为重点,体现出校本课程建设的创新价值与意义,实现以生长为目标的学科融合、整体育人,以戏剧为载体的同创共演、师生相长,以体验为路径的具身认知、情智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戏剧 涵养精神 课程实践
下载PDF
涵养科学精神 促进“科教兴川”
3
作者 伏绍宏 《天府新论》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在实施“科教兴川”战略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分地注重科学的物质成就,忽视科学的精神价值的倾向,割裂了战略的整体性,减弱了战略实施的后劲,导致了战略预期与战略实施结果之间的较大差距。充分认识科学的精神价值,弘扬科学精神是四川经济... 在实施“科教兴川”战略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分地注重科学的物质成就,忽视科学的精神价值的倾向,割裂了战略的整体性,减弱了战略实施的后劲,导致了战略预期与战略实施结果之间的较大差距。充分认识科学的精神价值,弘扬科学精神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涵养科学精神 科教兴川
下载PDF
涵养精神:现代人抗挫折的重要途径
4
作者 屈志斌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34-135,共2页
抗击挫折是现代人终身要做的功课。提高人们的抗挫折能力不仅可以从心理学、教育学入手,还可以从人文角度入手。文章认为涵养精神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内在支撑,并探讨了提高精神涵养的途径。
关键词 涵养精神 抗挫折 途径
下载PDF
以文化涵养精神——高职图书馆育人功能初探
5
作者 刘万阳 《商情》 2008年第1期61-61,共1页
高职图书馆在以文化涵养学生精神中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在主观上引导学生和在客观上影响学生,并对对大学生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品德和行为的教育作用。发挥这种作用应主要从人格影响、环境熏陶、文化濡染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高职图书馆 文化涵养精神 育人
下载PDF
变革学习方式 涵养审美精神
6
作者 李政云 孙俊三 《中小学美育》 2003年第2期6-8,共3页
文章分析了学习方式和审美精神,着重从教学、学习的角度阐明了涵养审美精神的条件。
关键词 学习方式 审美精神 教学 涵养审美精神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中考命题的写作复习教学策略新探
7
作者 胡志倩 孟宪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5,共4页
写作复习教学要贯彻新课标精神,从中考命题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师可通过以下策略来提高中考写作复习质量和效益:重构记忆,构建生活的审美图景;涵养文化精神,提升思想境界;升格思维,砥砺运筹智慧;量化评价,突破写作难点。
关键词 中考写作复习 重构记忆 涵养精神 升格思维 量化评价
下载PDF
再造桃花源:明代江南园林对陶渊明的接受与重塑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厚均 袁子墨 《美术大观》 202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陶渊明以其笔下之园和实有之园,对中国士人的园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园林在形制建设上,仿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园林的景致安排和命名上,深受陶渊明诗文影响。明代士人在园林精神上直接受陶渊明涵养,将园林视为忘机复性的自然... 陶渊明以其笔下之园和实有之园,对中国士人的园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园林在形制建设上,仿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园林的景致安排和命名上,深受陶渊明诗文影响。明代士人在园林精神上直接受陶渊明涵养,将园林视为忘机复性的自然空间、官场失意的疗伤场所和自得其乐的私人领域。在接受的同时,明代园林又对陶渊明的隐逸属性进行了改写,以治世之隐取代乱世之隐,以仕隐合一取代了仕隐两分。明人在接受陶渊明将贫与德结合起来,以德解贫的同时,开辟了以雅化贫的方式,实现了园主身份由贫士向雅士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园林 陶渊明 桃花源 精神涵养 隐逸属性 园主身份
下载PDF
孟子人格美思想内涵与影响探析
9
作者 秦星星 王曰美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1期65-69,共5页
孟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孔子关于"美"的学说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其人格美思想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充实之美"为内在要求,以"阳刚之美"为核心内容,在战国诸子思想中独树一帜,深... 孟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孔子关于"美"的学说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其人格美思想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充实之美"为内在要求,以"阳刚之美"为核心内容,在战国诸子思想中独树一帜,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文化丰碑和精神典范,对塑造个人崇高的文化心灵和阳刚型的"大丈夫人格"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格美 性善论 浩然正气 精神涵养
下载PDF
政治的工具·经济的婢女·精神的涵养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形象”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方喜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由现代化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中"文化形象"的特点,可以反观中国社会发展本身的整体特点。"分化和自治化"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各社会生活领域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而"文化"在后发现代化中国中的"自治化&qu... 由现代化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中"文化形象"的特点,可以反观中国社会发展本身的整体特点。"分化和自治化"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各社会生活领域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而"文化"在后发现代化中国中的"自治化"程度一直相对不足,表现为"文化"很长一段时期内被当作单纯的"政治的工具";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又有沦为"经济的婢女"的趋向。文化除了具有政治、经济功能外,其本身还具有培育"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主体的功能,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所必需的重要的"精神的涵养区",对其过度开发,会使中国社会发展整体失衡,并丧失可持续性的创造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文化形象 政治的工具 经济的婢女 精神涵养
原文传递
统整课内外阅读,构建好大单元整合教学--以《世界为什么而存在》单元整合教学为例
11
作者 蔡宁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7年第7期93-95,共3页
笔者参加了小学语文四年级《世界为什么而存在》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展示活动,该教学设计选取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云雀的心愿》《沙漠中的绿洲》两篇课文、美国绘本《小房子》、中国文集的《虫子旁》以及法国纪录片... 笔者参加了小学语文四年级《世界为什么而存在》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展示活动,该教学设计选取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云雀的心愿》《沙漠中的绿洲》两篇课文、美国绘本《小房子》、中国文集的《虫子旁》以及法国纪录片《微观世界》.将这些内容围绕“世界为什么而存在”这个主题,整合了阅读、口语交际、作文、语文实践等内容进行教学,重在人文精神的涵养,思维的促进,能力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涵养 思维的促进 能力的落实
下载PDF
探究《林泉高致·画意》中的“心源”美学
12
作者 李斌 《明日风尚》 2017年第21期384-384,共1页
《林泉高致》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兼绘画美学理论家郭熙的绘画美学思总结。由其子郭思整理纂辑而成,对后世山水画发展影响极大。《画意》是《林泉高致》六篇之一,在《山水训》、《画决》、《画题》、《画格拾遗》、《画记》五篇的重要论... 《林泉高致》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兼绘画美学理论家郭熙的绘画美学思总结。由其子郭思整理纂辑而成,对后世山水画发展影响极大。《画意》是《林泉高致》六篇之一,在《山水训》、《画决》、《画题》、《画格拾遗》、《画记》五篇的重要论述及记录之外,着重论述了'心源'对于绘事的重要意义。对于《画意》中'心源'美学的清晰解读有利于我们认识传统绘画的精神内涵,更好地指导日常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意 精神涵养 心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