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文明中的精神苦难——试论《瓦城上空的麦田》的悲剧实质和审美意义
1
作者 马金香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7期112-113,共2页
《瓦城上空的麦田》是鬼子的极具感染力的精神苦难悲剧小说。鬼子怀着悲悯情怀关注底层人们的生存困境,在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强烈碰撞下,人性情感的缺失、生命的力度和精神拯救、人性的鞭挞与温情的呼唤构成了小说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瓦城上空的麦田》 现代文明 精神苦难 悲剧实质 审美意义
下载PDF
论葛水平乡土小说的精神苦难
2
作者 张晓梅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4-86,共3页
山西作家葛水平,在乡土作品中不仅书写了因物质匮乏造成的生之艰难,也为我们呈现了因各种因素形成的精神上的苦难,主要表现在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可悲的报复心理,以及俗世愿望的遥不可及造成的心灵之痛,尤其不吝笔墨地诉说了由两性的"... 山西作家葛水平,在乡土作品中不仅书写了因物质匮乏造成的生之艰难,也为我们呈现了因各种因素形成的精神上的苦难,主要表现在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可悲的报复心理,以及俗世愿望的遥不可及造成的心灵之痛,尤其不吝笔墨地诉说了由两性的"性"关系引起的心灵上的痛苦与折磨。葛水平在对苦难的言说与叙写中,把表现的重心聚焦于精神苦难的书写上,写出了一幕幕精神炼狱似的精神状况,以人作为最高价值,表现出人道主义立场的生命悲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水平 乡土小说 精神苦难
下载PDF
拯救与逍遥——从贾宝玉论《红楼梦》的精神苦难
3
作者 吴情 《沧桑》 2011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红楼梦》里贾宝玉对众女儿的痴性至情为无数人言说,这个被称为"混世魔王"、位列"诸艳之冠"的宝玉,在现实世界的劫难中行走,看遍美好真性毁灭的悲剧,他是"现实世界中的怪癖之人,精神王国里的受难行者"... 《红楼梦》里贾宝玉对众女儿的痴性至情为无数人言说,这个被称为"混世魔王"、位列"诸艳之冠"的宝玉,在现实世界的劫难中行走,看遍美好真性毁灭的悲剧,他是"现实世界中的怪癖之人,精神王国里的受难行者"。本文主要立足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内容,论述贾宝玉对世事"拯救不得,逍遥不忍"的精神矛盾,及其隐藏在为天下女儿"葬情"的痴性下,"成人与孩童"的角色挣扎,以此一探《红楼梦》言说的人类精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拯救 逍遥 精神苦难
下载PDF
儿童文学中的苦难精神与阳刚之美
4
作者 王姗 张伟 刘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6-78,共3页
爱、自然、成长与顽童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四大主题。儿童与少年期是孩子身心快速成长的重要阶段,与幼儿文学作品多表现爱与温情相比,童年、少年文学可以更多体现苦难精神,展现人性魅力中的阳刚之美。当下,影视与综艺节目中耽美题材与部... 爱、自然、成长与顽童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四大主题。儿童与少年期是孩子身心快速成长的重要阶段,与幼儿文学作品多表现爱与温情相比,童年、少年文学可以更多体现苦难精神,展现人性魅力中的阳刚之美。当下,影视与综艺节目中耽美题材与部分偶像畸形“娘炮”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审美倾向与价值判断。与女性的阴柔之美不同,男性特征中的阳刚之美对男孩性格与品质养成具有积极作用。除了生活中常接触父亲、教师及其他具有正能量的男性社会角色外,文学作品中多塑造在苦难中艰难成长、具有阳刚之美的男性角色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苦难精神 阳刚之美
下载PDF
移在纸上的精神苦难--解读《祝福》与《新坟》
5
作者 成静 《汉字文化》 2021年第11期110-111,共2页
鲁迅的《祝福》和台静农的《新坟》中,分别塑造了祥林嫂和四太太这两个经典的寡妇形象,她们均遭受了灵与肉的双重苦难。本文尝试聚焦于二者精神层面的苦难,分析作家是如何将精神苦难移在纸上的,以及将其移在纸上的深意。
关键词 精神苦难 《祝福》 《新坟》
原文传递
鬼子笔下的苦难形象与精神
6
作者 杨萍 《当代文坛》 CSSCI
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有着关注下层民众疾苦的传统,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就写了许多反映下层民众悲苦生活的作品,塑造了许多著名的下层人物形象,如闰土、祥林嫂、车夫、阿Q。作为一个擅长写苦难人生的作家,广西籍作家鬼子也继承了这种传... 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有着关注下层民众疾苦的传统,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就写了许多反映下层民众悲苦生活的作品,塑造了许多著名的下层人物形象,如闰土、祥林嫂、车夫、阿Q。作为一个擅长写苦难人生的作家,广西籍作家鬼子也继承了这种传统。与鲁迅的作品不同,鬼子的作品所描写的人物是新时期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苦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苦难精神 下层民众 知识分子 文学大师 改革开放
下载PDF
马拉默德小说的苦难主题研究
7
作者 杨琳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176-177,共2页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一名犹太文学家,在美国当代文坛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其投入写作的50年间完成了55篇短篇小说以及八部长篇小说。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中的苦难精神是其文章主要渲染的精神之一,将美国犹太人的精神动荡以及颠沛...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一名犹太文学家,在美国当代文坛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其投入写作的50年间完成了55篇短篇小说以及八部长篇小说。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中的苦难精神是其文章主要渲染的精神之一,将美国犹太人的精神动荡以及颠沛流离充分地表现出来。这种精神在当今的年轻人中仍样存在,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一种情绪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马拉默德 苦难精神 情绪代表
下载PDF
苦难境域中的人性探寻——缪俊杰《烟雨东江》《望穿秋水》论析
8
作者 宋向红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0-94,共5页
缪俊杰的《烟雨东江》和《望穿秋水》描写了赣南地区客家人在二十世纪的苦难遭际和情感纠葛。作者对苦难的叙写丰富而全面,既描写了因为物质匮缺造成的生存型苦难,也刻画了人格尊严被压抑、心灵无所皈依的精神型苦难。同时,作者对苦难... 缪俊杰的《烟雨东江》和《望穿秋水》描写了赣南地区客家人在二十世纪的苦难遭际和情感纠葛。作者对苦难的叙写丰富而全面,既描写了因为物质匮缺造成的生存型苦难,也刻画了人格尊严被压抑、心灵无所皈依的精神型苦难。同时,作者对苦难境域中的人性进行多角度探寻,赞美了人们在艰难逆境中的"韧"性,也批判了部分人物的"暴"性和"痞"性,体现了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对政治历史、现实人生的拳拳关怀和深层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型苦难 精神苦难 人性探寻
下载PDF
“好作家要能表达边缘的东西”——冯积岐访谈录 被引量:6
9
作者 邰科祥 冯积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3-47,56,共6页
冯积岐属于实力派作家,20多年来勤奋笔耕,发表了中短篇小说2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6部,其中《村子》深受评论家与读者喜爱,于2010年获得陕西省"双五文学奖"和第二届柳青文学奖;冯积岐又属于非主流作家,他有自己独立的创作追求... 冯积岐属于实力派作家,20多年来勤奋笔耕,发表了中短篇小说2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6部,其中《村子》深受评论家与读者喜爱,于2010年获得陕西省"双五文学奖"和第二届柳青文学奖;冯积岐又属于非主流作家,他有自己独立的创作追求和见解,很值得文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积岐 文革情结 精神苦难
下载PDF
许地山小说中女性世界的宗教情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立群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73-75,共3页
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世界浸染着厚重的宗教情怀。作为一把双刃剑,宗教既带给女性心灵以慰籍和人生的勇气,同时又使她们遭受着痛苦的心灵煎熬和性格上的巨大反差。本文将透过女性世界苦难的人生和悲剧的命运,探寻她们灵魂深处艰难的心路... 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世界浸染着厚重的宗教情怀。作为一把双刃剑,宗教既带给女性心灵以慰籍和人生的勇气,同时又使她们遭受着痛苦的心灵煎熬和性格上的巨大反差。本文将透过女性世界苦难的人生和悲剧的命运,探寻她们灵魂深处艰难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许地山 小说创作 女性世界 宗教情结 悲剧命运 精神苦难
下载PDF
肺病患者的生命意识——鲁迅与加缪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杰 《社会科学论坛》 2005年第11期28-48,共21页
本文从肺病患者的角度对鲁迅与加缪的生命历程、精神世界、文化取向和创作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正是因为漫长而痛苦的肺病体验,使得两位作家在被隔离的状态中,成为各个时代和国族的局外人。对于个人承受的可怕命运,鲁迅和加缪... 本文从肺病患者的角度对鲁迅与加缪的生命历程、精神世界、文化取向和创作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正是因为漫长而痛苦的肺病体验,使得两位作家在被隔离的状态中,成为各个时代和国族的局外人。对于个人承受的可怕命运,鲁迅和加缪没有屈服,他们从各自的文化传统中汲取精神资源,并对其进行具有现代性的改造:鲁迅从《隋唐演义》中获取了肩住闸门的悲剧英雄的意象,而加缪则从古希腊神话中获取了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的故事,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病 精神苦难 局外人 故乡 肩住闸门 推石头上山 加缪 鲁迅 生命意识 患者
下载PDF
穿越尘封的印迹——浅论王小妮1985年诗歌转向
12
作者 仲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12X期217-217,42,共2页
诗人王小妮走向诗歌之路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八十年代诗坛的中坚力量,王小妮历经了众多诗潮的转变而依然坚守诗歌这片园地。纵观王小妮的创作道路,可以明显地看到1985年成为其诗风转变的关节点。由最初阳光般善的书写到人世恶念... 诗人王小妮走向诗歌之路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八十年代诗坛的中坚力量,王小妮历经了众多诗潮的转变而依然坚守诗歌这片园地。纵观王小妮的创作道路,可以明显地看到1985年成为其诗风转变的关节点。由最初阳光般善的书写到人世恶念的展示,正是诗人生活变故的影射。重新阅读王小妮1985年前后的诗作可以洞见一位诗人的精神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妮 诗风转向 精神苦难
下载PDF
从饮食观念看《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与其他人的思想文化内涵
13
作者 郭欣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在王蒙先生的《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所代表的处于二十世纪变动中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形象颇具典型意义,一面向往现代文明,一面又由于自身或外界原因无法从旧传统社会中脱身。与他相对比,家庭中的另外一些成员——静宜、静珍、姜赵氏和两... 在王蒙先生的《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所代表的处于二十世纪变动中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形象颇具典型意义,一面向往现代文明,一面又由于自身或外界原因无法从旧传统社会中脱身。与他相对比,家庭中的另外一些成员——静宜、静珍、姜赵氏和两个孩子,则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思想文化性格形象和发展可能。在倪吾诚的生命中有两件大事,一是洗澡,另一则是吃饭。饮食对倪吾诚来说是精神享受和力量源泉,注重营养搭配;对静珍来说是精神消遣,甚至是无聊时的精神支撑;对静宜、姜赵氏和两个孩子而言,温饱足矣。王蒙先生在小说中精细、生动、入骨地描写了很多有关吃饭的片段,饮食既是我们窥见每个人所代表的不同思想文化内涵的一个窗口,它本身也揭示了由于缺乏追求理想的行动力而耽溺于日常事务的众人的精神苦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思想文化内涵 精神苦难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中的人性书写
14
作者 李龙新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6-39,共4页
《为奴隶的母亲》被认为是作家柔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从典妻陋习这一角度,深入充满苦难的乡村下层民众的生活,从而对在生存、情感和封建意识形态多重挤压下的人性进行书写,深刻地表现"母性",揭露残酷的生活现实将... 《为奴隶的母亲》被认为是作家柔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从典妻陋习这一角度,深入充满苦难的乡村下层民众的生活,从而对在生存、情感和封建意识形态多重挤压下的人性进行书写,深刻地表现"母性",揭露残酷的生活现实将爱与善这样维持生命温度的元素从人们的精神上强行剥离这一精神苦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人性 母性 精神苦难
下载PDF
人生需要"苦难"这笔精神财富--读周国平《苦难的精神价值》析
15
《老年世界》 2012年第11期42-43,共2页
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只是侥幸地活了下来。在《活出意义来》这本小... 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只是侥幸地活了下来。在《活出意义来》这本小书中,他回顾了当时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国平 苦难精神价值》 书评 书介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