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字架下绽放的玫瑰花——论艾青与《圣经》的精神遇合
1
作者 张建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139,共9页
《圣经》对艾青其人、其诗、其诗艺,其独特地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思想情感方式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潜在的巨大影响。艾青与《圣经》基督教思想的精神契合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苦难意识,2、牺牲精神,3、爱和怜悯。从艾青... 《圣经》对艾青其人、其诗、其诗艺,其独特地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思想情感方式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潜在的巨大影响。艾青与《圣经》基督教思想的精神契合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苦难意识,2、牺牲精神,3、爱和怜悯。从艾青与《圣经》的精神遇合、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与《圣经》原型、艾青诗歌的内在结构与《圣经》启示以及艾青诗歌的抒情方式与《圣经》语言等几个方面的论析,我们可以看出《圣经》对艾青的影响是既深且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青 《圣经》 精神遇合 思想情感
原文传递
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
2
作者 刘素萍 翟思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7-69,共3页
鲁迅在《风筝》中主要提出了“对儿童的精神虐杀”问题和“中国人的健忘症”问题。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弟弟”般的寂寞孤独和“弟弟”般被虐杀的命运。但三毛没有重复“弟弟”般靠“遗忘”麻木自己... 鲁迅在《风筝》中主要提出了“对儿童的精神虐杀”问题和“中国人的健忘症”问题。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弟弟”般的寂寞孤独和“弟弟”般被虐杀的命运。但三毛没有重复“弟弟”般靠“遗忘”麻木自己的悲剧,而是通过反抗最终走出了“家长本位”的阴影,在“漫漫黄沙万里天”的撒哈拉沙漠中寻找到了自己的“自由”。《风筝》在三毛心中能够产生如此生长的力量,体现了鲁迅作品深刻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毛 《风筝》 精神遇合
下载PDF
《雅歌》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3
作者 厉盼盼 《圣经文学研究》 2010年第1期339-352,共14页
《雅歌》是圣经诗歌中独放异彩的奇葩,它的内容与形式均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沈从文以《雅歌》为取法对象,以湘西苗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为题材,书写了一首首牧歌式的动人篇章,本文即运用影响研究与文本细读方法对其进行论述... 《雅歌》是圣经诗歌中独放异彩的奇葩,它的内容与形式均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沈从文以《雅歌》为取法对象,以湘西苗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为题材,书写了一首首牧歌式的动人篇章,本文即运用影响研究与文本细读方法对其进行论述:一、沈从文作品对《雅歌》的语言移植与形式渗透。《雅歌》有着原始艺术的纯真和不加雕琢的天然情调,不仅丰富了沈从文的语言世界,而且对其作品的叙事与抒情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沈从文与《雅歌》的精神遇合。《雅歌》所咏唱的本真唯美的爱情以及人与自然相契合的生命形式,均为沈从文表现爱欲主题、表达人性与神性交融的牧歌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学资源,在《雅歌》中沈从文找回了理想化的爱情并得以梦回湘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歌》 沈从文 语言移植 形式渗透 精神遇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