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隐喻背后的“失认”与“失神”——论《生命法则》中的适应性悖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毛延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在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生命法则》中,老人不同时期的人生态度划清了自我"精神三变"的原型与流变,洋溢着深切的精神隐喻内涵。老人用自己对于死亡的写实性理解提供了一个适应性悖论纠结于一身的典型,旨在揭示主体适应... 在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生命法则》中,老人不同时期的人生态度划清了自我"精神三变"的原型与流变,洋溢着深切的精神隐喻内涵。老人用自己对于死亡的写实性理解提供了一个适应性悖论纠结于一身的典型,旨在揭示主体适应性悖论不仅存在于物理世界,还延伸至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当中。多维悖论的存在揭示了个体丧失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时的困顿与挣扎,更是直指人类面对自然因果律宿命时的一种精神重估,而这正是自然主义文学作品所隐含的现实一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伦敦精神隐喻 失认 失神 《生命法则》 适应性悖论
下载PDF
电影《阿凡达》的精神隐喻 被引量:1
2
作者 焦明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2-54,共3页
在电影《阿凡达》中,主人公杰克是一名下肢瘫痪六年的前海军陆战队员,因为从事宇宙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双胞胎哥哥汤姆不幸遇难,而他恰巧与哥哥汤姆的DNA完全一致,所以有幸被在外星球采矿的资本利益集团公司选中,而卷进一项所谓为人... 在电影《阿凡达》中,主人公杰克是一名下肢瘫痪六年的前海军陆战队员,因为从事宇宙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双胞胎哥哥汤姆不幸遇难,而他恰巧与哥哥汤姆的DNA完全一致,所以有幸被在外星球采矿的资本利益集团公司选中,而卷进一项所谓为人类寻找未来归宿的外星开发阴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隐喻 电影 科学研究 集团公司 资本利益 主人公 双胞胎 科学家
下载PDF
沈连洙《满鲜日报》所载诗歌的时空书写与精神隐喻
3
作者 张文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23-127,共5页
沈连洙(1918-1945)是东北沦陷时期我国朝鲜族知名的反日诗人。诗人生前曾因向学生灌输反日与独立思想被捕两次,并最终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日帝爪牙杀害,英年谢世。时空书写是沈连洙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诗人的精神濡养与文学审美性,... 沈连洙(1918-1945)是东北沦陷时期我国朝鲜族知名的反日诗人。诗人生前曾因向学生灌输反日与独立思想被捕两次,并最终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日帝爪牙杀害,英年谢世。时空书写是沈连洙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诗人的精神濡养与文学审美性,但在沈连洙《满鲜日报》所载作品里,几乎捕捉不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直面抨击,他将真实情感隐蔽编入对殖民地时空景观的描绘里,通过对自我与“满洲”时空环境的冲突与阻隔书写,含蓄出乡愁、现实抵触与民族情怀,将反殖抵日情愫幽隐在文本精神的最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连洙 满鲜日报 诗歌 时空书写 精神隐喻
下载PDF
来自世态一角女性生存的精神隐喻————凌叔华小说“家”意象主题分析
4
作者 崔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叙事作品中的主题意象能够给作品带来画龙点睛的功效,使作品的主题显得幽渺而深邃。凌叔华以女性特有的心理和视角,意在通过“家”这一审美意象,来透视中产阶级女性狭窄的生存空间和苍白的生存处境。
关键词 凌叔华 小说 家意象 女性生存 精神隐喻 女性心理 主题思想
下载PDF
“无后”现象的提出及其意义——新世纪文学中的一种精神隐喻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一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3,共3页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作家们在小说中总是倾向以儿子的身份自居而尽可能避免父亲的立场?为什么很少有人像鲁迅那样既能毫不留情的审父又能堂而皇之地为做父亲的辩护?为什么中国当代作家喜欢把政治、道德、性、生命本体的存在及其...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作家们在小说中总是倾向以儿子的身份自居而尽可能避免父亲的立场?为什么很少有人像鲁迅那样既能毫不留情的审父又能堂而皇之地为做父亲的辩护?为什么中国当代作家喜欢把政治、道德、性、生命本体的存在及其终极关怀悉数放在父与子的冲突中加以表现?为什么在选择了儿子角色后对自己的儿子很少在意而对自己的父辈总是那么耿耿于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精神隐喻 意义 当代作家 终极关怀 生命本体 儿子 父与子
下载PDF
《阿凡达》:视觉快感与精神隐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98,共2页
电影《阿凡达》所掀起的观影热潮与其三维立体技术所带来的视觉快感密不可分,但电影能获得广泛赞誉也同样离不开丰富的精神内涵。继本片之后,大银幕上相继出现了许多3D影片。但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精神向度上都不及《阿凡达》所达到的高... 电影《阿凡达》所掀起的观影热潮与其三维立体技术所带来的视觉快感密不可分,但电影能获得广泛赞誉也同样离不开丰富的精神内涵。继本片之后,大银幕上相继出现了许多3D影片。但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精神向度上都不及《阿凡达》所达到的高度。本文从视觉快感与精神隐喻两方面解读了《阿凡达》的审美特色,以此来探讨现代电影在不断满足、激发观众视觉审美需求的同时,如何将形式与内容、表层与本质相契合,以实现更深层次的艺术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 视觉快感 精神隐喻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曹丕代言体诗的情感特征和精神隐喻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玉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1-53,共3页
代言体诗在曹丕现存诗歌中约占四分之一,感情表达浓烈,哀婉动人,其背后隐喻着诗人一片悲天悯人的情怀,隐喻着其作为一代仁君哀哀下民、安定生民的政治理想和愿望。在野有旷夫、室有怨女的普遍生存状态下,曹丕用代言体这种独特的诗歌体... 代言体诗在曹丕现存诗歌中约占四分之一,感情表达浓烈,哀婉动人,其背后隐喻着诗人一片悲天悯人的情怀,隐喻着其作为一代仁君哀哀下民、安定生民的政治理想和愿望。在野有旷夫、室有怨女的普遍生存状态下,曹丕用代言体这种独特的诗歌体式把动乱的现实苦难和游子思妇的哀怨融合在一起,扩大了代言体诗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代言体诗 创作动因 精神隐喻
下载PDF
市井图像的精神隐喻——二十世纪城市风景油画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9-91,共3页
以城市风景为题材的油画作品颂扬了人的力量,歌颂了人类按照自己的需求对环境的改造,展现着人征服自然的自豪和骄傲。二十世纪城市风景画出现了新的情感和审美表达。这就是过分发达的城市和城市生活给人造成的束缚感和压迫感、失落感和... 以城市风景为题材的油画作品颂扬了人的力量,歌颂了人类按照自己的需求对环境的改造,展现着人征服自然的自豪和骄傲。二十世纪城市风景画出现了新的情感和审美表达。这就是过分发达的城市和城市生活给人造成的束缚感和压迫感、失落感和焦虑感,以及人性在这种束缚和压迫下的挣扎与反抗。城市题材绘画在人类复杂情感的表达方面已全面超越自然风景题材绘画,展现出更为丰富、完整的情感表达和更为直接、现实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景油画 精神隐喻 人文关怀
下载PDF
论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精神隐喻
9
作者 贾晶晶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49-52,共4页
为探析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蕴藏的精神内涵,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事、物表层行为和内在心理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了伍尔夫对于人性、人生的深层思考:看似确定行为背后的不确定性;父子、夫妻关系的对抗与和解;生的“失去”与死的“... 为探析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蕴藏的精神内涵,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事、物表层行为和内在心理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了伍尔夫对于人性、人生的深层思考:看似确定行为背后的不确定性;父子、夫妻关系的对抗与和解;生的“失去”与死的“得到”之间的对立统一;人性外在与内在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这些充满隐喻的思考不仅构筑了伍尔夫作为女性作家独特的观察视角,更加表明了人性和人生的复杂性,指出人类内在的精神力量才是人类战胜困难的真正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精神隐喻 人性矛盾与冲突
下载PDF
李青萍绘画作品中的精神隐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雅桐 王蕴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17期12-13,共2页
李青萍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追求现代绘画并从始至终坚持的画家。她的绘画具有西方现代派绘画的风格,同时具有中国写意绘画元素和东方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李青萍的命运跌宕起伏,她的晚期绘画是把一生经历的印象、感... 李青萍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追求现代绘画并从始至终坚持的画家。她的绘画具有西方现代派绘画的风格,同时具有中国写意绘画元素和东方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李青萍的命运跌宕起伏,她的晚期绘画是把一生经历的印象、感觉、记忆通过潜意识以色彩、笔触、形体等表现出来。该文分析李青萍绘画中饱含的热烈情绪和深切情感,剖析其绘画作品中的精神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青萍 绘画 精神隐喻
下载PDF
生命困境与精神隐喻--评《哪吒之魔童降世》
11
作者 刘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0-92,108,共4页
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现代性视角重塑了传统的哪吒主题。影片中,悠悠天命与世俗之见,是哪吒成长路上无可选择的困境,而这两座大山背后,激荡着孤独叛逆者对于真实自我的渴望。作为一种精神隐喻,哪吒象征着现代人在他者与自我关... 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现代性视角重塑了传统的哪吒主题。影片中,悠悠天命与世俗之见,是哪吒成长路上无可选择的困境,而这两座大山背后,激荡着孤独叛逆者对于真实自我的渴望。作为一种精神隐喻,哪吒象征着现代人在他者与自我关系间的迷失,在血亲之爱与独立人格间的撕扯,这是现代人自我追寻的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 困境 命运 世俗之见 精神隐喻
下载PDF
史诗性电视剧的民族文化精神隐喻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晖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153,共3页
史诗,既是文学史概念,又是美学范畴的概念。作为文学体裁的史诗,它最初特指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及各民族的古典史诗。黑格尔指出,史诗“是以诗的形式表现一个民族的朴素的意识”,“表现全民族的原始精神”;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史诗性 精神隐喻 电视剧 文学史概念 《奥德修记》 《伊利亚特》 美学范畴
原文传递
论盘瓠神话的精神隐喻
13
作者 田霞 《民族论坛》 2013年第10X期75-78,共4页
盘瓠神话所隐涵的丰富精神意蕴及其离奇性,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学者。本文着眼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环境,试图揭示该神话背后的精神隐喻:犬神图腾族群对精神家园的感伤追寻、精神困顿与诗意守望。同时,本文也为读者描述出人类生存发展之初... 盘瓠神话所隐涵的丰富精神意蕴及其离奇性,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学者。本文着眼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环境,试图揭示该神话背后的精神隐喻:犬神图腾族群对精神家园的感伤追寻、精神困顿与诗意守望。同时,本文也为读者描述出人类生存发展之初的历史状况与母系时代群婚的现实生活,以期裨益于少数民族同胞共建精神家园与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瓠神话 精神隐喻 精神家园
原文传递
陈洪绶绘画中器物的审美特征与精神隐喻
14
作者 林岩 《荣宝斋》 2020年第7期118-127,共10页
晚明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亮丽的文化艺术景观,同时深刻地影响了陈洪绶"奇崛高古"的绘画风格。在陈洪绶的人物绘画中,器物作为画面的道具载体,如何呈现出晚明物质文化特有的装饰艺术观念,在陈洪绶绘画中究... 晚明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亮丽的文化艺术景观,同时深刻地影响了陈洪绶"奇崛高古"的绘画风格。在陈洪绶的人物绘画中,器物作为画面的道具载体,如何呈现出晚明物质文化特有的装饰艺术观念,在陈洪绶绘画中究竟有怎样的寓意,长久以来一直未得到学界充分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使得陈洪绶绘画风格的深层内蕴与审美价值未得到全面深入的阐释。本文即探讨陈洪绶绘画中的器物审美及晚明装饰艺术在其中的具体呈现,进一步分析陈洪绶绘画中的器物与晚明装饰艺术的关系,为晚明装饰艺术观念与审美表达提供图像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洪绶 艺术景观 审美表达 中国艺术史 绘画风格 精神隐喻 装饰艺术 深层内蕴
原文传递
废土电影的反向顿歇与精神旨趣
15
作者 张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77,共3页
废土电影是科幻电影末日题材中的一个类型片,通过展现末日灾难发生后的世界样貌来传达对现实世界的思考。该类型电影自1968年《人猿星球》上映后逐步得到发展,而《芬奇》则在业已完善的类型片中探索出了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以末日后芬... 废土电影是科幻电影末日题材中的一个类型片,通过展现末日灾难发生后的世界样貌来传达对现实世界的思考。该类型电影自1968年《人猿星球》上映后逐步得到发展,而《芬奇》则在业已完善的类型片中探索出了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以末日后芬奇的生活化场景书写了一部静谧的、贴近现实而令人沉思的废土电影。在此研究《芬奇》这部废土电影的表达手法,探讨此电影的美学表达与背后的精神隐喻对同类型电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土世界 顿歇 生活化科幻 精神隐喻
下载PDF
“返乡而不至”的精神隐喻
16
作者 赵思运 《诗刊》 2018年第21期49-50,共2页
张巧慧的诗富有一种纯净唯美的品质。每一首诗都是一幅山水写意画,构图清新;或者像微电影一样的流动的诗。读她的诗,既有盛夏烈日饮雪的清凉,又有寒冬如阳沃雪的温暖。
关键词 精神隐喻 返乡 写意画 唯美 纯净 山水 清新 夏烈
原文传递
“废土电影”的影调审美与精神旨趣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2-35,共4页
近年来,电影技术飞速进步,3D视效更是飞速改变着电影的镜头表达方式,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使用大规模的电脑特效创造出的末日场景。在科幻电影中,废土电影是展现末日后世界样貌的重要一类,而影片中的末日场景必须通过创作者的想象才能去构筑... 近年来,电影技术飞速进步,3D视效更是飞速改变着电影的镜头表达方式,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使用大规模的电脑特效创造出的末日场景。在科幻电影中,废土电影是展现末日后世界样貌的重要一类,而影片中的末日场景必须通过创作者的想象才能去构筑,因此,电影中的场景,包括建筑、衣着、机械等,都将是想象力的产物,它们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和文化源流,其美学风格更是进一步影响了不同类型的亚文化圈。本文将通过对废土电影进行梳理和分类,来研究废土电影的美学特征和表达手法,且试图通过对废土电影美学的研究,探讨废土电影美学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精神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美学 科幻电影 文化源流 表达手法 美学特征 亚文化圈 精神隐喻 美学风格
下载PDF
语文教师上数学课的教育隐喻
18
作者 朱亮新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0年第12期57-57,共1页
2005年的《人民教育》第20期,曾经刊登过宋运来老师《去种一次别人的田》一文。时隔五年,读后仍有余味。笔者非常钦佩宋老师“吃螃蟹”的胆识,但是赞叹之余脑中却不禁演绎出另外一个话题:这样的“反串”,能体现出怎样的教育价值?... 2005年的《人民教育》第20期,曾经刊登过宋运来老师《去种一次别人的田》一文。时隔五年,读后仍有余味。笔者非常钦佩宋老师“吃螃蟹”的胆识,但是赞叹之余脑中却不禁演绎出另外一个话题:这样的“反串”,能体现出怎样的教育价值?笔者在此解读出一种在课程改革实践层面重视感性判断、缺乏理性思考的精神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隐喻 语文教师 数学课 《人民教育》 教育价值 课程改革 精神隐喻 老师
下载PDF
从弗里达·卡罗自画像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诗媛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弗里达·卡洛在其自画像中颠覆了传统艺术中女性的形象,以与传统女性形象相悖的图示语言表达内心情感。本文通过分析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者本身的经历,探讨绘画作品中突破常规的审美观以及隐于其中的女性意识和精神隐喻。弗里达苦难的... 弗里达·卡洛在其自画像中颠覆了传统艺术中女性的形象,以与传统女性形象相悖的图示语言表达内心情感。本文通过分析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者本身的经历,探讨绘画作品中突破常规的审美观以及隐于其中的女性意识和精神隐喻。弗里达苦难的生活经历及不屈的精神使其将内心情感倾注于画面。本文将从意识和隐喻的角度分析弗里达自画像中女性意识的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里达·卡罗 女性意识 觉醒 精神隐喻
下载PDF
《小伙子布朗》的空间象征解读
20
作者 王梓力 顾梅珑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5期53-56,共4页
《小伙子布朗》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此短篇以寓言式进行创作,将场景设定在作者霍桑惯用的萨勒姆村且社会严苛封锁的特定时期,此种时空场域的设计使叙述的一些话语只能缄默,而在... 《小伙子布朗》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此短篇以寓言式进行创作,将场景设定在作者霍桑惯用的萨勒姆村且社会严苛封锁的特定时期,此种时空场域的设计使叙述的一些话语只能缄默,而在缄默背后作者期望读者能够心领神通其文本的深层意蕴,故此,以不同且独特的社会、精神空间来隐喻,反思在高度压抑之下,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焦灼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撒尼尔·霍桑 《小伙子布朗》 空间象征 精神隐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